马跃;徐敏;宋悦;袁艳春
目的 探讨对长期胆汁流失病人其胆汁回输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 将28例长期胆汁流失病人分成口服胆汁组14例,非口服胆汁组14例;对静脉补钾天数和静脉输液量、食欲改善、机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口服胆汁组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食欲改善、机体康复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口服胆汁组.结论 对长期胆汁流失的病人其胆汁重新回输体内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526例腋臭患者应用高频电灼治疗仪行电灼治疗腋臭的护理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应用DZ-11型高频电灼治疗仪进行腋臭治疗.结果 323例患者治疗后双腋无臭味,120例偶有臭味,70例较前减轻,10例无效,3例伤口感染后经治疗好转,有效率为84%.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术后换药,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娃;龚月琼;陈丽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病情需要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患儿惧怕穿刺,一般躁动剧烈,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既增加了患儿重新穿刺的痛苦,又易引起家长的情绪不满,也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护理纠纷.笔者通过临床试验,自制一种婴幼儿输液肢体固定布,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世霞;温守宁;陈琼桂;郑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生原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护理的重视,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5年49例住院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患者回顾性资料,总结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9例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低钾症状好转带药出院.结论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护理上要重视评估,注重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帮助患者寻找原因,积极预防,可以减少其发病率,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吴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用整体护理观指导预防氟脲嘧啶类为主抗癌药物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448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用口腔护理液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并对病人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整体护理观应用于病人的口腔护理中.结果 实验组在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用整体护理观指导病人的口腔护理有明显效果,可以提高护理的内在质量.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林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护理.方法 高度近视患者11例22只眼,近视度数在 -8.00~-20.00D之间(平均-16.60D),在局部麻醉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经过护理11例患者能密切配合手术,术后裸眼视力均≥术前佳矫正视力,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矫正近视度数高、预测性好、有可逆性,是矫正中度和高度近视的一项新技术.强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给予正确的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
作者:张继莲;肖惠明;吴华琨;刘雪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性诊疗冠心病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须绝对卧床24h,术侧肢体制动6~8h以上,而我科近年来采用的经桡动脉途经介入,可使病人卧床时间缩短,减轻病人的不适感,避免尿潴留,减少出血、皮下血肿等并发症.通过全程围手术期护理,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活检钳结构复杂,是由钳瓣、关节、钳身、把柄四部分组成,其间通过贯穿在螺旋外套管内的不锈钢导丝相连.螺旋外套管,尤其管内,单靠手工清洗很难达到目的,带有机物的活检钳经过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组织蛋白凝固,导致钳瓣开关不灵活,螺旋外套管弹性降低,后以钳瓣脱落,或关节断裂而结束其寿命,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操作风险.我院消化内窥镜室,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活检钳等附件的清洗、保养、灭菌方法,大大延长了活检钳的使用寿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桂芳;谢惠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静脉输液采用改良胶布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 改良组80例用改良胶布固定法,对照组80例用传统胶布固定法.结果 对照组出现局部刺痛、渗漏、输液不畅等输液问题29例,改良组出现以上输液问题10例(P <0.05).结论 改良胶布固定法优于传统胶布固定法.
作者:林少梅;何瑾云;许佩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对有会阴侧切伤口产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50例采用1%利多卡因行阴部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行会阴侧切术,术后常规会阴皮肤连续皮内缝合;实验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胎儿娩出后,即由助手将双氯芬酸钠栓100mg纳入肛门内3~4cm,于产后12h,再将双氯芬酸钠栓50mg 纳入肛门内2cm处;比较两组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期间、缝合结束到产后12h、产后13h~24h的疼痛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期间,缝合结束到产后12h、产后13h~24h的疼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5).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25).结论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的预先镇痛,减轻了产妇会阴侧切伤口的疼痛,以及由疼痛引起的不适,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吴景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Sturge-Weber综合症继发青光眼行滤过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做好患儿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眼部及全身的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Sturge-Weber综合症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患儿的恢复,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刘玉红;黄文敏;谭均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膀胱全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已成为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较少,新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1].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6月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余满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急救质量和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急救意识.方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建立人工气道,比较护士组和麻醉医生组对病人行喉镜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成功率、时间,观察复苏效果.结果 麻醉医生组在行气管插管技能上优于护士组,但在接到指令到达现场的时间太长,护士组在抢救时间上占优势.结论 急诊护士在气管插管的急救技能上急待培训提高.
作者:赵群;王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CSO)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55例确诊为CSO的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 对CSO患儿施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达到减肥的效果,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陆碧梅;梁海华;陈敏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当内科治疗无效时,肝移植为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1].亲体肝移植具有供肝质量高,排斥反应轻,准备时间充分,术后疗效优于尸体肝移植等优点.但由于受体经历大手术,加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极易发生感染.有统计显示,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普通手术的6倍,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2,3],有效的预防感染是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赵洁;施艳;朱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静脉扩张、伸长迂曲.发病初期,病人多有患肢酸胀、沉重及触痛感,易疲乏;晚期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甚至湿疹溃疡,有时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及工作.传统手术方法是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器剥脱曲张静脉和结扎交通支[1].由于伤口较大,术后病人恢复较慢,影响美观.我院2003年8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点式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52例,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赵友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高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采血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BD针进行静脉采血穿刺,对照组按常规法进行静脉采血穿刺.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在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BD 针静脉采血穿刺可有效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马跃;徐敏;宋悦;袁艳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重视呃逆的病因检查,使相关疾病尽早得到治疗和护理.方法 根据呃逆发作特点、伴随症状、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相关辅助检查,对31例门诊呃逆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结果 31例呃逆病人中有13例呃逆是继发于某些急慢性疾病,占41.9%.除1例脑肿瘤和1例食管癌预后不佳外,其它病例未有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呃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可继发于某些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护理.
作者:朱明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中应注重的内容和培训后的职能定位.方法 通过对急救处理收治住院和急诊观察的3950例病人,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急救数量,性別和年龄段,就诊时间等.结果 排序前10位的有:创伤、急腹症、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以头晕心悸为主诉、儿科急诊、呼吸道疾病、癫痫、癔症等.高峰时间段为上午8~12时,下午5~11时.高发年龄在31~40岁.结论 急救专科护士的技术培训与合理使用,是提高急救病人救护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邱芙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和要求,需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护理病历书写,履行患者合法的权益,规范护理的技术操作等护理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危险因素,其目的是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凌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