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

付军桦;时淑娟;谢红卫;徐美玲;赵凯谊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糖水平, 心肌灌注, 不良心脏事件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接受PCI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94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成对照组(血糖水平<7.0 mmol/L)136例及血糖上升组(血糖水平7.0~11.1 mmol/L)148例、高血糖组(血糖水平>11.1 mmol/L)110例.对比各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指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糖上升组与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ST段回落较好及心肌灌注的血流分级(TMPG) 2~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糖组CK-MB峰值明显高于血糖上升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血糖上升组(均P<0.05).394例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62例(15.74%).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存在应激性高血糖(SHG)、TMPG 0~1级、吸烟及泵衰竭≥Ⅱ级的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均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4个指标均是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PC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心肌灌注以及不良心脏事件之间均存在紧密联系,存在SHG、TMPG 0~1级、吸烟以及泵衰竭≥Ⅱ级会增加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PTCA术后支架再狭窄患者血浆IP-10水平表达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血浆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水平表达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TCA手术治疗,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分为ISR组28例,支架内无再狭窄组32例,另30例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对照组.详细记录3组临床资料,并对血浆IP-10浓度进行测定,分析IS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血浆IP-10浓度高于支架内无再狭窄组及对照组(P<0.05);支架内无再狭窄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浆IP-10表达水平与ISR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是ISR发生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PTCA治疗后,IP-10水平表达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术后ISR的生化指标之一;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是术后ISR发生高危因素,对具备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强化药物治疗,及早控制.

    作者:张新才;王娟玲;郑佳辉;陈进芹;邵静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照护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

    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照护保障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是当前值得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尤其目前在我国老龄化快速进展期的现实中,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已经牵涉到千家万户.

    作者:王岳;岳秀娟;袁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丹参活血汤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丹参活血汤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脑纳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丹参组和地平组,每组54例,地平组患者口服5 mg氨氯地平治疗,1次/d,丹参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50 ml丹参活血汤口服治疗,2次/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CRP、BNP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血清hs-CRP、BNP水平.结果 丹参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LVMI值明显低于地平组(P<0.05);治疗后1、2、3个月丹参组血清hs-CRP、BNP水平明显低于地平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丹参活血汤可有效降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压水平及逆转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可有效缓解患者炎症状态,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转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蒜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GLUT1/PKC途径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糖尿病肾病(DN)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PKC途径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尾静脉注射 STZ建造DN模型,所有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对照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UAE)和肾组织中 CollagenⅠ、GLUT1、PKC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对照组FPG、BUN、Scr、UAE、CollagenⅠ、GLUT1水平和 PKC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大蒜素的中、低剂量组 BUN、Scr、UAE和 GLUT1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的 Scr已达正常水平(P>0.05);高剂量组 CollagenⅠ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 PKC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蒜素可能通过 GLUT1/PKC途径来减缓和抑制D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栾海艳;韩玉泽;关政;叶之慧;张雪松;杨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phrin-A1、VEGF、VEGFR2表达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phrin-A1配体(Ephrin-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VEGFR)2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8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1例乳腺腺病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观察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Ephrin-A1和VEGF、VEGF和VEGFR2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phrin-A1、VEGF和VEGFR2高表达是病变的促进因素,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对间质血管生成有一定影响.

    作者:林哲洙;张磊;张睿;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在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CTAR)对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者分成CTAR组、Shaker组和对照组.实验前3组患者通过吞咽障碍分级评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后,对各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其中CTAR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CTAR治疗,Shaker组结合Shaker运动训练.并分别经过2、4、6 w的治疗和康复后再次评价吞咽功能.同时,经康复训练6 w后再次进行SDS评定.结果 治疗前各组老年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和SD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吞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4 w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为明显.CTAR组疗效显著优于Shaker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6 w后CTAR组SDS评分明显低于Shaker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CTAR,可以有效提高其吞咽功能,减轻心理负担、改善抑郁状态.

    作者:雷雨颖;郭晓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治疗后乙肝病毒耐药基因多位点变异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韦(ECV)联合用药及单独用LAM后老年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及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治疗前未检测出HBV-YMDD变异的老年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患者治疗后24个月检测基因分型和反转录酶(RT)区位点变异.结果 联合用药组中检出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rtT184L+L180M+M204V、rtT184L+S202G+L180M+M204V、rtM250L+M204I;单用药组检出耐药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rtL180M+M204V、rtL180M+M204I、rtM204I.结论 初期使用LAM联合ECV治疗老年乙肝患者24个月后耐药突变率仅为6%;联合用药在B和C两种基因型中的耐药检出率没有明显不同.

    作者:赵帅;孙静娜;代丽丽;李彦明;单保恩;耿玉兰;魏从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仅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常规行腰椎CT或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对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SOD与MD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老年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中的酶活性,抑制毒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愉;刘绍凡;徐敏敏;顾超兰;万锐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KD 3~5期患者7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水平,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AS)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KD患者血清PAP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呈进行性升高.CKD伴颈AS组血清PAPP-A水平较颈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KD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PAPP-A显著正相关(r=0.521,P<0.001).PAPP-A是IM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清PAPP-A与颈AS密切相关,血清PAPP-A可能参与了CKD患者A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唐冰瑶;李绍梅;闫喆;田莉;于连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和14-3-3γ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b和14-3-3γ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Ngb和14-3-3γ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gb和14-3-3γ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韦俊杰;李吕力;李晓峰;李燕华;陈渊;张丽香;范秉林;陈志;封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皮肤萎缩的发病机制及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性皮肤萎缩发病机制及对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影响.方法 老年性皮肤萎缩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行丹皮酚软膏治疗.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老年5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Th2细胞因子IL-4及IL-10,采用自拟症状评分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情况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IL-2、干扰素-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4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过丹皮酚软膏治疗4 w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后IL-2、干扰素-γ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老年性皮肤萎缩患者症状评分与Th1/Th2细胞因子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皮肤萎缩患者症状评分与Th1/Th2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L-4呈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性皮肤萎缩发病机制复杂,存在Th1/Th2细胞失衡,表现为Th1功能亢进及Th2细胞下降,利用丹皮酚软膏治疗能调节Th1/Th2细胞水平.

    作者:黄娟;赵和平;高阳;李延峰;郭亚立;刘金金;徐胜东;李卫强;李振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变化与老年高脂患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参与细胞生物调节及代谢的一种关键酶.早期研究发现AMPK可以磷酸化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导致胆固醇合成减缓;并磷酸化脂肪合成中的主要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终导致脂肪酸合成减缓.此外,AMPK还可以磷酸化糖原合成通路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糖原合成酶激酶(GSK),抑制糖原的生成.可以说AMPK 是细胞能量代谢平衡的调节开关.

    作者:文荣;周成江;贾彦彬;李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CHD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Gensini评分,检测HCY、NO及ET水平.患者接受12个月的随访,分析随访期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别评价Gensini评分、HCY、NO及ET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5例C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Gensini评分、HCY、NO及ET是其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Gensini曲线下面积为0.795,临界值为58.5分,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96.47%;HCY分别为0.722、19.51 μmol/L、86.67%及94.12%;ET分别为0.668,45.59 pg/ml,80.00%,89.41%;NO分别为0.599,61.63 μmol/L,66.67%及82.35%.结论 老年CHD患者血清HCY及ET升高,NO降低,上述指标对CHD患者12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纪昕;张晓斌;岳晓乐;赵丹丹;杨佳慧;李永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龄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访统计113例CSM患者,其中96例完成随访,采用不同的前路(84例)及后路手术(12例)治疗,分高、低龄两组,高龄组,男16例,女36例;低龄组,男14例,女30例;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高、低年龄组在身高、体重、性别、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有差异(P<0.05);高、低龄组术后终末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14±21.40)%,(62.63±21.69)%,优良率分别为67.3%,63.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随访期间改善率恢复达到50%以上的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8,P=0.23).结论 高龄患者术中出血风险较低龄略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差异,手术并不对高龄CSM患者造成威胁,低风险的高龄患者可获得与低龄组患者类似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辉;高中玉;许财元;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浓度,探讨其联合检测对CHD的诊疗的作用.方法 在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住院怀疑为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358例,其中293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65例为非CHD设为对照组.根据CHD的临床特点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95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cy及RBP浓度,分析其在CHD不同阶段中的意义.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cy、RBP水平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RBP水平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RBP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个水平(P>0.05).结论 血清Hcy及RBP的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李永伟;郭孝兰;刘心伟;张小倩;许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钙信号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按有无家族史可分为散发型(SAD)和家族遗传型(FAD)两种类型,临床以记忆障碍、语言障碍、失认、失用、淡漠及性格改变等为主要特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1]发现钙信号在AD病理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钙信号主要表现为钙平衡失调及钙超载.

    作者:卢北玲;李闻文;周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维生素D与哮喘患者病情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哮喘患者66例作为哮喘组、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哮喘组患者测定肺功能,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根据ACT评分将哮喘组分为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结果 哮喘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控制组明显高于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与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第1秒用力肺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预计值较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均明显升高,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维生素D缺乏所占比例均较高,而控制组维生素D正常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者间血清25(OH)D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25(OH)D与肺功能参数FEV1%预计值之间存在正相关(r=0.643,P<0.01).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普遍偏低,且与病情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相关.

    作者:徐丹丹;徐赫男;苏洁;徐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白术内酯I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机制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白术内酯I对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白术内酯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分析白术内酯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表明,白术内酯I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白术内酯I抑制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白术内酯I抑制Notch1、Hey1、Jagged1和Hes1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白术内酯I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白术内酯I可能用于治疗胃癌的新型治疗策略.

    作者:陈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干扰素α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后Th1/Th2细胞因子与血清犬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抑郁症后Th1/Th2细胞因子与血清犬尿酸通路(KP)中犬尿酸(KYN)和色氨酸(TRP)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抑郁症自测量表(SDS)和焦虑症自测量表(SAS)对79例IFN-α治疗CHC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发生抑郁症患者34例,根据量化积分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组,以正常人群30例为健康组,以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抑郁的CHC患者45例为无抑郁症组,各组均采集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KYN和TRP水平,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 各组血清IFN-γ、TNF-α、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各组TRP水平降低,KYN水平升高,KYN/TRP变化也差异显著,且伴随抑郁症状程度不同,中度和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IFN-α在治疗CHC过程中,出现Th1/Th2因子表达式失衡导致CHC患者KP通路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活性增强,引起KYN/TRP发生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金霞;高杨;刘立新;李建团;王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福建省749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通过长谷川简易智能测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的老年人生活方式调查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男女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差异显著(P<0.05);已婚、关注饮食、日常生活能力正常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而低经济收入、短睡眠时间则是危险因素.结论 应采取多种干预和防控策略,延缓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通过引入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手段,提高认知功能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和尊严.

    作者:肖慧欣;林诗竹;林祺;陈昭媛;张信皇;危文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