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星星;杨林
目的 通过整理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归纳总结出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方法 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在30部针灸教材中检索主要治疗脱肛的腧穴,总结分析脱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的统计分析,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果 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有24个,经脉以督脉和任脉为主,部位以胸腹、腰背和腰骶部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主治脱肛的腧穴有4个,仅承扶一穴与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脱肛的同功穴有所不同.结论 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脱肛提供佳的选穴方案及科研思路,进一步佐证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临床针灸治疗脱肛的疗效.
作者:李泰庚;杨康;张茂祥;贾巍;赵树明;牛野;郭乐;王富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 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 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姜洪波;孙莉莉;刘伯语;王昊阳;何瑞芳;张瑞玲;张玉姣;杜爱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情况.方法 18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后比较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OCSP各型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随访跟踪90 d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ACI)在4种类型中构成比为46.03%,且与腔隙性梗死型(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及后循环梗死型(POCI)亚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CSP分型与影像学诊断分型结果的一致率为84.66%(160/189),各亚型的一致率为TACI 84.00%、PACI 90.91%、POCI 76.47%、LACI 80.00%;各亚型NIHSS评分显示,TACI高,其次是PACI、POCI,LACI低(P<0.05);发病90 d时,死亡率TACI>POCI>PACI>LACI,TACI与其他各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TACI
作者:李佳佳;朱云;马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预后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束治疗4 w后采用鼻咽部MRI、鼻咽镜、胸部CT等手段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5.7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OS及PF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合放化疗手段可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预后并可有效改善血清中VEGF水平.
作者:曹淑琴;朱朝勇;张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102例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培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共检出HCAP致病菌103株,分析得出老年HCAP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9.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5%、真菌11.7%、鲍曼不动菌10.7%、金黄色葡萄球菌9.7%,并且细菌耐药率高.结论 老年HC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现象,真菌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蔡金莲;王红鸾;汪俊;郭韶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血肿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和5%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人血白蛋白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等操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56±7.3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6.32)分,两组无明显差异(t=0.712,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8.67±4.78)分、(13.25±3.42)分,两组差异(t=4.57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9.92,P<0.05;t=8.31,P<0.05).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率(3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3.3%,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18.3±8.2)ml、(18.4±7.5)ml(t=0.062,P>0.05),二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分别为(18.4±7.5)ml、(12.5±3.6)ml,差异显著(t=5.052,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4 w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t=7.39,P<0.05;t=4.34,P<0.05).结论 25%人血白蛋白较5%人血白蛋白更能有效较低颅内压,减轻颅内高压引起的并发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痊愈率.
作者:时扣荣;陈伟成;李洁;谭朝丹;刘娟;顾伟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36、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在三阴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TNBC患者的石蜡标本62例,其中48例有对应的术后转移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36、EpCAM、Sox2在48例TNBC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R-α36、EpCAM、Sox2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且分析TNBC组织中ER-α36、EpCAM、Sox2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Sox2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ER-α36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pCAM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而S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EpCAM与S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790,P<0.05).结论 ER-α36和Sox2的高表达提示着TNBC的高侵袭性,且EpCAM与Sox2在TNB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ER-α36、EpCAM、Sox2均可作为TNBC侵袭转移的潜在分子治疗靶标.
作者:李佳艺;游雪叶;叶煌阳;张映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河北省城乡老年人青光眼患病情况,探讨青光眼与非青光眼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6 173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询问其青光眼病史并进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结果 河北省老年人青光眼患病率为4.5%;青光眼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显著低于非青光眼(P<0.05).青光眼者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及总体健康(GH)评分分别为(64.4±22.3)、(62.2±42.0)、(47.2±43.5)、(64.2±23.3)、(61.7±18.5)、(53.2±16.7)分,均显著低于非青光眼者[(70.9±22.5)、(70.5±40.6)、(58.8±43.8)、(69.9±23.2)、(64.7±20.1)、(56.3±19.9)分](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罹患青光眼疾病.结论 青光眼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差,社区及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青光眼老年人的身心照护,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蔡淑兰;冯玉如;陈长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89例)和硬膜外组(89例),全麻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硬膜外组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异常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麻醉前,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全麻组血压、心率异常率显著高于硬膜组(P<0.05);硬膜外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能有效维持血压和心率正常,还能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余育斌;方韬;叶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核因子(NF)-κB p50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集的100例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另选择同期该院收集的腺瘤组织20例、甲状腺肿组织20例、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织HMGB1、NF-κB p50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HMGB1、NF-κB p50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组织、甲状腺肿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NF-κB p50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NF-κB p50表达呈正相关(Rs=0.743,P=0.000).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NF-κB p50呈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HMGB1、NF-κB p50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有关.
作者:冯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在脑卒中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5个亚型: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I)组(148例)、腔隙性梗死(LI)组(76例)、心源性脑梗死(CCE)组(6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62例)、脑出血(IH)组(27例),同时收集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多普勒超声测量仪分别检测入组患者ABI值.统计分析脑卒中不同亚型中ABI的差异及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单独评估ABI对脑卒中不同亚型的影响.结果 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627,95%CI:2.024~10.582,P=0.001)、糖尿病(OR=4.764,95%CI:1.394~10.376,P=0.028)、吸烟(OR=2.443,95%CI:1.116~12.335,P=0.026)、ABI(OR=4.543,95%CI:2.091~9.834,P=0.012)与脑卒中发病相关;②ABI在AI组与对照组之间(OR=2.914,95%CI:1.507~6.502,P=0.012)、LI组与对照组之间(OR=2.613,95%CI:1.044~6.459,P=0.025)、CCE组与对照组之间(OR=2.614,95%CI:1.007~7.519,P=0.031)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ABI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筛查指标.
作者:王善广;梅思静;李玉青;孙进仓;王亚芳;杨乾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MRI)技术在诊断脑积水(梗阻性、交通性脑积水)病变的应用价值和对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疗效的评估.方法 采用Phillips 3.0 T PC-MRI设备,测量15例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例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积水组)、11例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组)、6例内镜下ETV患者(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CSF)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搏出量),分别对4组的各项指标采用SNK-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交通性脑积水组和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水平CSF运动呈双向、正弦曲线曲线,交通性性脑积水组的峰值流速较高且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舒张期.②正常对照组、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及ETV术后4组间峰值流速及搏出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MRI可用作特定位置流速及流量的定量分析,用来鉴别诊断脑积水的类型,对ETV术后疗效有明确的判断作用.
作者:苗莹莹;于绍楠;万泰虎;刘桂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三间室膝关节置換术(TKA)与药物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该院行TKA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临床组(TKA手术)各51例.对膝关节进行KSS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疼痛(50分)、活动范围(25分,每5度计1分)和稳定性(25分,在任何位置大活动度),如有屈曲角度、伸展滞缺和对线不良,根据严重程度扣除相应分值.结果 平均随访6~36个月,两组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优(>85分)44例,良(70~84分)5例,中(60~69)2例,差(<59分)0例,优良率为86.27%.结论 应用TKA治疗老年RA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主要取决于病例选择、假体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康复.
作者:吴秋季;马利平;刘芳;刘福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单侧烟雾病(MMD)合并动脉瘤患者外科夹闭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MMD合并动脉瘤外科夹闭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60~69岁.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者12例,以脑内血肿合并SAH起病者1例.发病后行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为单侧MMD合并动脉瘤,13例有动脉瘤14个,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8个,位于大脑中动脉者3个,其他部位3个.诊断明确后进行外科夹闭治疗,13例中出现缺血并发症6例,出血性并发症2例,术前出血1例,感染并发症3例,癫痫发作1例.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分5分7例、4分4例、1分2例.结果 有的缺血性并发症是血流动力学性,积极治疗后可以取得满意结果;而有的缺血并发症为失平衡性质,发生后预后极差.单侧MMD也可发生出血并发症,而且理论上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应该重视.结论 由于MMD侧的血管脆弱,代偿能力差,加之脑组织顺应性差,容易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术区也容易出血.
作者:齐远;孟浩;刘天一;徐宁;冯颖利;张东焕;王宏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名作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和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1水平,分析DAS28、抗CCP抗体与IL-21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使用IL-21、CD40L刺激PBMCs 72 h后检测Blimp1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38+细胞比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IL-2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IL-21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抗CCP抗体具有明显相关性(r=0.769、0.785,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CD40L体外刺激后,对照组与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1组、IL-21+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1+CD40L组明显高于IL-21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IL-21+CD40L组CD13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40L组和IL-21组(P<0.05).结论 IL-21可促进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IL-21与CD40L协同作用可通过调节Blimp1 mRNA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并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作者:侯艳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用骨疏康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109膝)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中医组同时加用骨疏康,治疗12 w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血清IL-1、MMP-1、MMP-3水平低于西医组,TIMP-1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压痛、下肢酸胀、关节皮肤发热、行走疼痛不适积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愈显率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患者采用骨疏康治疗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MMP-1、MMP-3、TIMP-1水平.
作者:付宏伟;陈晓华;马海召;尚春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S患者66例,非PIS患者255例,摘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情况,并分析与PIS有关的可能因素,在将可能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02, 95%CI:1.21~3.98,P<0.05),神经功能重度缺损(OR=3.37,95%CI:2.39~4.98,P<0.05)和既往脑卒中病史(OR=2.61,95%CI:1.87~4.22,P<0.05)为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重度神经缺损患者是发生PIS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惠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亲子支持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感量(MUNSH)和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对陕西省266名≥60岁的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7.773±11.475)分,显著低于中国老人常模(P<0.001);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与接受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给予支持相关不显著,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子女提供的情感支持能有效地预测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结论 为了提高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子女应更多地给予老人情感方面的关照.
作者:陈小萍;赵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综合征,会出现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症状,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在我国主要由配偶或子女承担照护者的角色,照护过程中家庭照护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都发生了应激反应[2].同时,研究发现对痴呆患者良好的照护可以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严重程度及住院次数[3].
作者:英杰;张欢欢;张美玲;石颖;王守琦;刘鹏程;李媛;刑庄婕;李焕焕;孙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淫羊藿是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安神、健脑、补肾、治疗脑疾病的首选药材.经实验证明,淫羊藿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减少淀粉样蛋白(Aβ)生成、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等多种神经生物学功能[1].本文就淫羊藿提取物有效成分对AD的病理发生机制的可能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琦;刘瑜琦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