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宏伟;陈晓华;马海召;尚春香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湿性AMD患者100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和曲安奈德组各50例.曲安奈德组给予曲安奈德0.1 ml注射,康柏西普组给予康柏西普0.05 ml注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治疗眼的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采用 Spectrali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EDI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睫状后动脉PSV、EDV、RI、SFCT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柏西普组治疗后1、4、8 w SFCT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眼压增高、眼内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不良反应.结论 湿性AMD患者注射康柏西普能更有效降低患者脉络膜厚度,改善睫状后动脉血流,促进疾病恢复,安全可靠.
作者:陈圣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结直肠癌患者37例,于化疗开始前、化疗2个月时、化疗4个月时、化疗6个月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化疗期间发生血糖异常者占同期化疗的18.92%,其中FPG受损者占同期化疗的13.51%,糖尿病者2例,占同期化疗的5.41%,化疗前和化疗6个月后FPG水平差异显著(P<0.05).FOLFOX方案和XELOX方案对患者血糖异常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血糖组于化疗2个月时(3~4个周期)开始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差异显著(P<0.05).32例患者化疗前和化疗6个月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显著(P<0.05),空腹C-肽、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化疗可引起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糖代谢的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
作者:杨媛;郭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老年肺癌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加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应用肺癌瘤体疗效评价标准、肺癌症状分级、生存质量评分表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益气养阴中药对老年肺癌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48%)与对照组(36%)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P<0.05),生活质量分值和中医证候评分略有提高(P>0.05),且部分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轻(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对老年肺癌近期癌体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可以缓解部分不良反应.
作者:金晨宇;单建贞;包洁;胡蕾;何若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DPN患者(DPN组)、82例2型糖尿病(T2DM)非DPN患者(非DPN组)及8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腓肠神经超声学检查,观察腓肠神经形态学改变,并采用肌电图诊断仪测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DM)患者腓肠神经超声下多表现神经外膜模糊、筛网状结构不清、神经束回声减低、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DPN组上述超声表现比例均高于非DPN组(P>0.05).DM患者超声下腓肠神经横径、厚径及截面积均高于对照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DPN组超声下腓肠神经横径、厚径及截面积均高于非DPN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低于非DPN组(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DDPN患者腓肠神经形态学改变,表现为腓肠神经增粗、肿胀.DM患者在发展成DPN之前周围神经已经出现了异常.
作者:玛依努尔·买买提明;买力旦木·艾克拜;刘纯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老年COPD患者2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1级51例、2级61例、3级43例、4级45例,对比各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老年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量(PEF)、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水平逐渐降低,而残气容积(RV)(体描)、RV/肺总量(TLC)(体描)、△TLC及△RV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级患者TLC(体描)水平明显高于1级患者,3~4级患者△RV/TLC水平明显高于1级及2级患者(P<0.05).患者的△TLC、△RV及RV/TLC(体描)均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DLCO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的改变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肺容量及其弥散功能均会受到影响.
作者:黄小玲;黄日荷;朱燕华;洪婷;郑晓滨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血清瘦素、骨桥蛋白(OPN)及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 ONFH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骨密度(BMD)、血清瘦素、OPG、OP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BMD、OPG水平显著升高,瘦素、OPN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降低老年ONFH患者血清瘦素,OPN水平,升高BMD及OPG水平.
作者:阮智;方钦正;孙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 126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胶囊25 mg/次,3次/d;布洛芬缓释胶囊0.4 g/次,3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微温量,15 min/次,1次/d.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关节液中瘦素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血清以及关节液瘦素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应用超短波能够降低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的瘦素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张爱萍;朱登嵩;杨青春;柳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和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sLR-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sLR-2R、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IL-2R、CRP水平,并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发挥着明显的改善性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杰;姜学高;龚玉水;黄友基;叶建华;黄易;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D患者7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42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痴呆严重程度将AD组分为轻度痴呆组19例、中度痴呆组33例和重度痴呆组26例.测定各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OMA-IR T2DM组(3.72±1.82)>AD组(2.05±1.40)>健康对照组(1.46±0.62),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重度痴呆患者HOMA-IR水平(2.67±1.93)明显高于轻度(1.48±0.73)、中度痴呆患者(1.90±0.98)(均P<0.05),轻度与中度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AD有一定的相关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助于延缓AD病情进展.
作者:母海艳;吕继辉;李沫;郝智慧;李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核因子(NF)-κB p50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集的100例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另选择同期该院收集的腺瘤组织20例、甲状腺肿组织20例、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织HMGB1、NF-κB p50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HMGB1、NF-κB p50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组织、甲状腺肿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NF-κB p50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NF-κB p50表达呈正相关(Rs=0.743,P=0.000).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HMGB1、NF-κB p50呈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HMGB1、NF-κB p50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有关.
作者:冯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因子(ERCC)1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首诊的76例NHL患者,取其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肿瘤周围组织清扫的非肿瘤侵袭的淋巴结增生的12例患者,取其炎症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SP法对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统计并分析其与NH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E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蛋白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亚型、临床分期、有无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无关(P>0.05),与有无巨大肿块有关(P<0.05);ERCC1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 .结论 ERCC1蛋白表达阳性者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黄耘;王思力;苏蕊;韩明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指导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0例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指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乳酸值(LAC)、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液体量、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HR、RR和 LAC均低于治疗前,SpO2、CVP和ScvO2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4 h和48 h内观察组液体输入量、输出量和正平衡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 ICU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死亡率及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指导治疗可减少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液体量,缩短ICU 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对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超;李景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4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562.5 mg+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口服;试验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562.5 mg+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2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较低,PGⅠ/PGⅡ水平较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镁能显著降低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血清胃PGⅠ、PGⅡ水平,提高PGⅠ/PGⅡ水平,有效根除HP.
作者:宋晓华;邵玉霞;娄渊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该院行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如发生泌尿系感染为感染组,未感染为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20例(16.7%)发生泌尿系感染,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其中18株(75.0%)为革兰阴性杆菌,4株(16.7%)为革兰阳性球菌,2株(8.3%)为真菌,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等.两组留置尿管时间≥7 d、有糖尿病史、有抗生素使用、每日尿量、白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尿管时间≥7 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是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P<0.05).结论 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与留置尿管时间≥7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工作中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及干预,从而降低感染率.
作者:罗仕蓉;罗婷婷;叶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术前没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麻醉和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及记忆受损等,常见于老年患者,可导致术后康复延迟,自理能力减退,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增高,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袁雪梅;张英;刘庆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老年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确诊为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老年患者92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无脑血管病或仅存在轻度脑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42例为对照组,用超声检查两组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两组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比例.结果 研究组颅内前循环狭窄患者PSV颈总动脉(CCA)、EDVCCA、PSVICA、EDVICA、PSVICA/PSVCC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VCCA、RII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DVCCA、PSVICA、RIVCCA、EDVICA预测颅内前循环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研究组后循环狭窄患者PSVVA、EDVVA、MPSVVA、MEDVV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VA、MRI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SVVA、EDVVA、RIVA预测颅内后循环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研究组PBMC中Th1、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h2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BMC中Th1、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结论 超声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预测颅内前、后动脉狭窄;Th1与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参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杨晓英;杜薇;姚晶晶;赵玮;孟繁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T2DM合并MCI患者5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口服治疗,疗程2年.于治疗前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空腹血糖(FPG),血压,血脂,血尿酸(U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动态血糖监测;同时给予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MMSE以及P300评定;治疗1年和2年后再次抽血化验上述指标和心理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在吡格列酮治疗2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水平、HOMA-IR、P300潜伏期缩短,TGF-β1水平下降,IGF-I水平显著增加(P<0.05);MoCA评分显著增加、MMSE评分显著增加、P300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能够改善和延缓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治疗需要时间长,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于海燕;王群松;张梓威;蔡德亮;孙扬帆;万祯漪;窦佳鸣;袁建民;俞水;卜瑞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三间室膝关节置換术(TKA)与药物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该院行TKA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临床组(TKA手术)各51例.对膝关节进行KSS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疼痛(50分)、活动范围(25分,每5度计1分)和稳定性(25分,在任何位置大活动度),如有屈曲角度、伸展滞缺和对线不良,根据严重程度扣除相应分值.结果 平均随访6~36个月,两组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优(>85分)44例,良(70~84分)5例,中(60~69)2例,差(<59分)0例,优良率为86.27%.结论 应用TKA治疗老年RA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主要取决于病例选择、假体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康复.
作者:吴秋季;马利平;刘芳;刘福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 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 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姜洪波;孙莉莉;刘伯语;王昊阳;何瑞芳;张瑞玲;张玉姣;杜爱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12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62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IMT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12个月,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A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hs-CRP、Hcy、TNF-α、IM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hs-CRP、Hcy、TNF-α、IMT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肱动脉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患者hs-CRP、Hcy、IMT及TNF-α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瑞舒伐他汀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沈奇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