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波;孙莉莉;刘伯语;王昊阳;何瑞芳;张瑞玲;张玉姣;杜爱林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名作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和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1水平,分析DAS28、抗CCP抗体与IL-21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使用IL-21、CD40L刺激PBMCs 72 h后检测Blimp1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38+细胞比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IL-2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IL-21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抗CCP抗体具有明显相关性(r=0.769、0.785,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CD40L体外刺激后,对照组与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1组、IL-21+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1+CD40L组明显高于IL-21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IL-21+CD40L组CD13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40L组和IL-21组(P<0.05).结论 IL-21可促进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IL-21与CD40L协同作用可通过调节Blimp1 mRNA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并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作者:侯艳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隐蔽性高血压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老年543例,根据门诊的血压测量结果以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分为持续高血压组(SH组,156例)、隐蔽性高血压组(MH组,98例),白大衣高血压组(WCH组,89例)和理想血压组(NH组,200例).结果 MH组、SH组血压变异性较NH组、WCH组显著(P<0.01);而WCH组与NH组之间,SH组与MH组之间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H患者较WCH组血压变异显著,这可能是这类患者比WCH患者靶器官损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肖冬;张会珍;胡小亮;王辉;左希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和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sLR-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sLR-2R、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IL-2R、CRP水平,并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发挥着明显的改善性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杰;姜学高;龚玉水;黄友基;叶建华;黄易;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MRI)技术在诊断脑积水(梗阻性、交通性脑积水)病变的应用价值和对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疗效的评估.方法 采用Phillips 3.0 T PC-MRI设备,测量15例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例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积水组)、11例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组)、6例内镜下ETV患者(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CSF)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搏出量),分别对4组的各项指标采用SNK-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交通性脑积水组和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水平CSF运动呈双向、正弦曲线曲线,交通性性脑积水组的峰值流速较高且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舒张期.②正常对照组、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及ETV术后4组间峰值流速及搏出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MRI可用作特定位置流速及流量的定量分析,用来鉴别诊断脑积水的类型,对ETV术后疗效有明确的判断作用.
作者:苗莹莹;于绍楠;万泰虎;刘桂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神经传导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SOD、GSH-Px水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治疗优势显著.
作者:高妍;李立彬;曹梅娜;赵朝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 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 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姜洪波;孙莉莉;刘伯语;王昊阳;何瑞芳;张瑞玲;张玉姣;杜爱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1],到2049年将达到31%[2].目前社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3~5].老年营养不良是指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机体需要与营养素摄入之间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两方面[6].采用合适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可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国内外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朱宏锐;吕晓凡;曾慧;鲁丰华;姬书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FVEP-NIICPM) 与腰椎穿刺技术检测的差异及年龄因素对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科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行腰椎穿刺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50例,将年龄分3组:18~40岁为青年组(47例);41~65岁为中年组(56例);66~80岁为老年组(47例).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受试对象的颅内压,之后立即行腰椎穿刺并记录脑脊液初压.结果 FVEP-NIICPM检测值与腰穿颅内压测量值有显著差异(Z=-3.793,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应用FVEP-NIICPM得到的检测值与腰椎穿刺测得的颅内压值存在正相关(r=0.867,P=0.001).不同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种类患者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量的颅内压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得的颅内压值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所测数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两种方法所测得颅内压平均值绝对差值仅为5.5 mmH2O,基本反映颅内压的实际情况不影响对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年龄因素对FVEP-NIICPM技术测量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雪芳;杜继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血肿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和5%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人血白蛋白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等操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56±7.3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6.32)分,两组无明显差异(t=0.712,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8.67±4.78)分、(13.25±3.42)分,两组差异(t=4.57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9.92,P<0.05;t=8.31,P<0.05).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率(3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3.3%,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18.3±8.2)ml、(18.4±7.5)ml(t=0.062,P>0.05),二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分别为(18.4±7.5)ml、(12.5±3.6)ml,差异显著(t=5.052,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4 w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t=7.39,P<0.05;t=4.34,P<0.05).结论 25%人血白蛋白较5%人血白蛋白更能有效较低颅内压,减轻颅内高压引起的并发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痊愈率.
作者:时扣荣;陈伟成;李洁;谭朝丹;刘娟;顾伟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饮食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采取电脑数据盲选分组,其中A组90例,给予常规性护理指导,B组90例,针对高血压病情及个人生活习惯制定个体化饮食疗法与科学的运动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半年内血压变化,评估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干预治疗第2~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得到明显改善,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4~6个月后,血压呈波动性变化;B组干预后,血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B组6个月内血压控制平稳,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显著(P<0.05);干预指导半年后A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精力(VT),总体健康状况(GH)等健康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的防控治疗结合科学的运动锻炼与完善的饮食营养指导可持续性改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仪坤;杨倩;何睿;周广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检测结肠腺癌中细胞周期素(Cyclin)A和Ki67的表达特征,分析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中的表达意义,关注二者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 结肠腺癌术后组织71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29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Cycli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明显相关.CyclinA表达与肿瘤脉管累犯相关.CyclinA和Ki67均与肿瘤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CyclinA和Ki67表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对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价值.
作者:缪巍;才保加;刘宁;王晓龙;马晓明;戈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宁夏西吉县回族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规律.方法 通过从西吉县医院获取的2009~2012年回族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因素对研究区数据整理,通过SPSS数据分析处理,制作ArcGIS专题图.结果 西吉县回族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当地的平均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每年三月、八月、十二月为西吉县回族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高发季节.结论 西吉县回族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与当地月平均气温、湿度存在相关性.患病人数与平均气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冯亚亮;张明鑫;谢树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白细胞介素(IL)-4和IL-12在椎间盘突出(LDH)患者骨髓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的腰椎骨折并摘除椎间盘的患者15例(对照组)及手术治疗LDH患者15例(观察组),分别抽取两组骨髓血,分离骨髓血血清,流式细胞术用以检测骨髓血血清中Th1和Th2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以检测IL-4和IL-12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骨髓血血清中Th1和Th2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血血清中IL-1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L-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血血清中IL-12与IL-4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 LDH患者血清中Th1和Th2细胞数增加,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的表达增加,Th1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可能参与LDH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万锐杰;刘绍凡;徐敏敏;陈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整理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归纳总结出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方法 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在30部针灸教材中检索主要治疗脱肛的腧穴,总结分析脱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的统计分析,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果 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有24个,经脉以督脉和任脉为主,部位以胸腹、腰背和腰骶部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主治脱肛的腧穴有4个,仅承扶一穴与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脱肛的同功穴有所不同.结论 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脱肛提供佳的选穴方案及科研思路,进一步佐证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临床针灸治疗脱肛的疗效.
作者:李泰庚;杨康;张茂祥;贾巍;赵树明;牛野;郭乐;王富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36、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在三阴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TNBC患者的石蜡标本62例,其中48例有对应的术后转移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36、EpCAM、Sox2在48例TNBC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R-α36、EpCAM、Sox2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且分析TNBC组织中ER-α36、EpCAM、Sox2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Sox2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ER-α36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pCAM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而S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EpCAM与S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790,P<0.05).结论 ER-α36和Sox2的高表达提示着TNBC的高侵袭性,且EpCAM与Sox2在TNB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ER-α36、EpCAM、Sox2均可作为TNBC侵袭转移的潜在分子治疗靶标.
作者:李佳艺;游雪叶;叶煌阳;张映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调强放疗(IMRD)图像引导(IGRT)位移参数与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67例接受IMRT的局限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口服造影剂后CT模拟定位,勾画出肿瘤靶区.根据摆位兆伏级计算机断层(MVCT)扫描结果,校正位移误差并行图像配准后行精确放疗,记录下患者横向(x)、纵向(y)、前后(z)和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的位移参数.分析位移参数及其影像参数的因素.结果 67例局限期胰腺癌患者接受MVCT扫描共计1 625次,在x、y、z方向线性位移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20±0.68)mm、(-0.21±2.41)mm、(0.54±1.03)mm;Roll方向旋转误差为(0.10±0.26)°,在x、y、z方向外扩5.38 mm、14.19 mm、4.65 mm .x方向上的位移受体重、胸围、腹围的变化影响(P<0.05),z方向位移影响因素为年龄、既往化疗、体重、胸围、腹围(P<0.05),x、Roll方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性别、既往化疗、年龄等因素会影响放疗的精确度,老年(年龄>60岁)及既往化疗后患者,放疗期间体重、胸围、腹围变化较大.当体重超过4 kg,胸围超过3 cm或腹围超过5 cm时,通过IGRT校正摆位误差能够提高胰腺癌放疗的精确度,确保IMRT的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谢瑾;王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评估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是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法 网络检索Pubmed,EMBASE and Cochrane图书馆等相关数据库,检索2016年10月以前发表的英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比较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MTH)与常温治疗患者死亡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的终点指标.结果 总共从1 735篇文章中终筛选了10篇RCTs,MTH较对照常温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死亡率(RR=0.92;95%CI,0.86~0.99;P=0.03,I2=17%),然而对神经功能改善并无明显差异(RR=1.22;95%CI,0.98~1.53;P=0.08,I2=53%).结论 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在减少死亡率方面优于常温治疗,然而需要更多的大型RCTs阐明其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文典;刘青;刘金强;赵刘凯;丁亚楠;刘恒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老年肺癌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加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应用肺癌瘤体疗效评价标准、肺癌症状分级、生存质量评分表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益气养阴中药对老年肺癌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48%)与对照组(36%)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P<0.05),生活质量分值和中医证候评分略有提高(P>0.05),且部分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轻(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对老年肺癌近期癌体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可以缓解部分不良反应.
作者:金晨宇;单建贞;包洁;胡蕾;何若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89例)和硬膜外组(89例),全麻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硬膜外组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异常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麻醉前,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全麻组血压、心率异常率显著高于硬膜组(P<0.05);硬膜外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能有效维持血压和心率正常,还能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余育斌;方韬;叶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心功能下降的保护作用及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放化疗治疗,而治疗组42例采用放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大血速比例(E/A)、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水平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心功能下降具有较佳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免疫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袁星星;杨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