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叶缓痴胶囊对SHSY5 Y细胞凋亡的作用

张明天;张永和;张莲珠

关键词:参叶缓痴胶囊, 认知功能障碍, 冈田酸, Tau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参叶缓痴胶囊(SYHC)改善认知功能障碍(CI)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SYHC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冈田酸诱导下细胞的存活率及冈田酸IC50的确定.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SYHC对冈田酸致神经细胞凋亡后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中相关神经介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结果 结论 SYHC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降低冈田酸对其造成的损伤,并对已受损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从维持细胞胆碱能水平、避免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来实现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女性中老年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以关节破坏、功能障碍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中老年女性〔1〕. 随着RA病程的进展, RA引起的炎症与结构损害反复迁延,无特异疗法,患者会出现生理功能受损如炎性疼痛、关节受限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 这些身心改变都可能对患者的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与婚姻质量〔3〕. 现将近期国内外女性中老年RA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聪聪;徐旭娟;顾志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AECOPD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浓度组与大浓度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小浓度组应用小浓度布地奈德(2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大浓度组应用大浓度布地奈德(4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疗程均为1w.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大浓度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小浓度组(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血氧分压(PaO2)高于小浓度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小浓度组(均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小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AECOPD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钰;毛旻;刘璐;魏巍;何灿明;陈志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组行常规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组行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共2个周期42 d,低分子肝素组于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后第4天,共7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联合组在低分子肝素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用药共6 w.各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纤溶指标、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PLT、PT、TT、D-D、Fib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较低分子肝素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三组均没有完全缓冲(CR)病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90%、95%,三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以增强化疗效果.

    作者:吕群;张刘海;余瑜曼;王建军;阮肇扬;戴一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颗粒蛋白前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颗粒蛋白前体在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及其对颌下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从BALb/c小鼠的颌下腺中提取出免疫抗原组分,并与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制得抗原用于复制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以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在第0,3,7,10,14天记录两组的体重及摄食量.BALb/c小鼠造模14 d后,取血后处死小鼠,立即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的颌下腺称取重量,与体重对比计算颌下腺指数;取各组小鼠颌下腺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的含量,并用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PGRN在颌下腺中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两组小鼠在0 d即实验前体重及摄食量无统计学差异.造模后第7、10、14天,两组体重及摄食量比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且第10天摄食量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颌下腺指数明显比对照组下降(P<0.01);从HE染色图片可以观察到颌下腺出现如腺体萎缩、淋巴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病理改变.血清中的PGRN含量明显升高,颌下腺中PGR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PGRN的高表达可能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分泌腺发生病理改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齐晅;孙超;田玉;高丽霞;丁萌;郭惠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国成人及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Meta分析

    目的 获取中国成人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方法 检索PubMed、SinoMed、CNKI、维普、万方2007~2017年有关中国成人CKD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性别、老年、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60 ml/min)及地理分区进行亚组分析,并与中国大型横断面研究比较.结果 终纳入文献28篇,总调查161084例,Egger回归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中国成人CKD未标化患病率为13.39%,女性患病率为14.41%,男性10.17%,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19.25%,60岁以下人群8.71%;蛋白尿、血尿及eGFR下降未标化患病率分别为7.30%、5.79%和2.59%;与中国大型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西南地区CKD患病率高为15.08%,华南地区低(10.33%).结论 中国成人CKD患病率较高,老年人群尤为显著,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可靠,加强CKD早期诊断及有效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王善志;朱永俊;唐文庄;刘楠;叶凤;李国铨;王敏;王华南;郑颜萍;梁海琴;钟良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老年人膳食调查

    目的 了解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老年人饮食行为.方法 随机抽取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某乡镇年满60岁的常驻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一对一调查其饮食情况和膳食习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相关身体指标.结果 该地老年人以谷类食物为主,蔬菜的食用量297.22 g/d;食用油93.4 g/d;老年人的饮水主要是白水,每天饮水量低于1000 ml为44.44%;经常食用粗粮83%,经常吃豆类食物80%;50%以上常吃熏肉、腌菜和泡菜;超重和肥胖者占48.77%.结论 该地区老年人保留了大多数传统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单一,粗粮食用比例高,但烹调油问题突出,健康知识缺乏,肥胖和超重比例偏高,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作者:张倩祝;杨英;冉亚兰;王南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的299例患者,年龄≥60岁,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液常规检查,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分组.通过比较各组血尿酸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心功能分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高HUA可能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笛;冷吉燕;金惠敬;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查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差异.结果 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可见清晰3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0±0.26)×10-3〕mm2/s;观察组病灶处呈现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0.17)×10-3〕mm2/s,观察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放疗结束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6例;放疗前CR与PR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R与PR患者ADC值均高于放疗前,且CR组高于PR组(P<0.05).结论 DWI可以准确地反映宫颈癌的组织特点,ADC值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放疗疗效.

    作者: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张文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使用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观察组接受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炎症评分(NIH-CP SI)和总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CPS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CD4+/CD8+比值均有回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作者:万波;王建喜;周毅波;谭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胃腺癌中白细胞介素-6、-17A表达与间质中巨噬细胞的关系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A的表达,关注二者与间质中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 胃腺癌术后组织共57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13例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肿瘤细胞中IL-6和IL-17 A、间质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63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肿瘤细胞中IL-6、IL-17A的表达、间质中CD16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17A和CD163的表达与肿瘤的炎性反应程度、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IL-6、IL-17A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IL-17A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和CD163、IL-17A和CD163呈正相关.结论 胃腺癌术后组织中IL-6、IL-17A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均与肿瘤间质的巨噬细胞反应具有相关性.

    作者:缪巍;才保加;刘宁;王晓龙;马晓明;戈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调控趋化因子CXC配体10的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改善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TMZ)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制备HF大鼠模型,灌胃给予TMZ治疗4 w,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CX-CL10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LVDd、LVDs显著增大而EF显著降低(P<0.01).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EF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LVDd、LVDs差异无显著性(P>0.05).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Z可经降低血清CXCL10的水平而改善HF大鼠心功能.

    作者:王环宇;卢冬雪;张福宸;张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北京铁路辖区职工健康体检情况与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所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分布特征.方法 以2016年1~12月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66555例,男58878例,女7677例.采用SPSS19.0软件对其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颈椎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男性铁路职工中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颈椎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女性铁路职工中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乳腺增生、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男性职工超重/肥胖、脂肪肝、脂代谢异常、血压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P<0.05),男性职工甲状腺形态异常的患病率低于女性职工(P<0.05).超重/肥胖在机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血压增高/高血压在公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脂代谢异常在车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糖代谢异常在机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威胁因素,且不同性别、不同系统职工重点疾病的分布不同,从职工自身以及疾控角度出发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十分必要.

    作者:孔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数字乳腺X线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线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0例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行数字乳腺X线及彩色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数字乳腺X线对DCIS恶性定性、病灶、钙化诊断敏感性高于彩色超声,对肿块的诊断敏感性低于彩色超声(P<0.05);两者联合检查对DCIS恶性定性、病灶、肿块、钙化诊断敏感性高于彩色超声,对恶性定性、肿块诊断敏感性高于数字乳腺X线(均P<0.05).结论 数字乳腺X线用于DCIS的诊断敏感性高,尤其可发现单纯表现为钙化的病灶,联合彩色超声可提高对病变肿块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定性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亚琛;梅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测评量表信效度检验

    目的 对自制的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测评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检验其在中国农村老年人口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烟台农村的1045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访谈式问卷凋查,收集健康基线资料,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 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测评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8,各维度的Cronbachα为0.629~0.897;分半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半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34,总量表的信度测定Equal-length Spearman为0.818,Guttman Split-half为0.795.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得分与其维度得分的相关性较大,而与其他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较小;因子分析结果得到6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68.16%.结论 所构建的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测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

    作者:张晓丽;林林;张瑜;李新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与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以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为依据将82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肩峰前外侧入路手术能使肩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作者:王兵;王林祥;赵滨;谭磊;郝宝辉;李英超;祁宝昌;秦大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107例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PCT浓度均≥2.0μg/L,并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8 h再次测定血清PCT和hs-CRP浓度,根据术后PCT浓度变化分为上升组和下降组.随访两组30 d内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107例AMI患者PCT和hs-CRP的浓度分别为(2.89±0.92)μg/L,(67.2±14.5)mg/L;术后107例分为:上升组(35例)和下降组(72例),上升组和下降组PCT和hs-CRP浓度差异显著(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PCT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T和hs-CRP浓度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在判断患者近期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蒋建光;葛继勇;喻贤珍;陈解忠;孟庆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1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大尿流率(Qmax),记录并对比两组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IPSS、QOL、PVR显著降低,Qmax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TURP均能有效治疗BPH患者,但前者较TURP优势明显.

    作者:张光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3例实施微创手术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率为31.6%,预后良好组109例,预后不良组84例.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与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手术时机、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24,5.161,4.096,6.358;P<0.05).结论 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钟军;将其俊;甘正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对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Cys-C、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对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胱抑素(Cys)-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16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及Cys-C、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Cys-C、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患者Cys-C、CRP水平,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云;李月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据估计,15 %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且溃疡创面难以愈合〔1〕,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全方位统筹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的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这是治疗的重点〔2〕. 而纤维连接蛋白( FN)具有促进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粘连,维持细胞形态,促进细胞移动,引导分化,调理吞噬和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能显著促进溃疡伤口愈合. 因此探讨糖尿病足溃疡与FN之间的关系,能为糖尿病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线索.

    作者:肖赫;李雅嘉;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