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与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王兵;王林祥;赵滨;谭磊;郝宝辉;李英超;祁宝昌;秦大明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前外侧入路, 三角肌前侧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以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为依据将82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肩峰前外侧入路手术能使肩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清除幽门螺杆菌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小气道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小气道参数的影响.方法 稳定期COPD患者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检测,选取40例13 C-UBT阳性患者,即Hp感染的COPD病例为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小气道参数〔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呼出用力肺活量50%时流速(FEF50%)、FEF75%〕.所有患者均进行Hp的根除治疗2 w.1个月后复查13 C-UBT,剔除阳性病例,重新测定小气道参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小气道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40例患者Hp均根除成功,根除率为100.00%;根除Hp后MMEF、FEF50、FEF25~75、FEF75分别为(2.68±0.71)ml、(72.52±22.52)%、(70.24±21.02)%、(67.74±20.08)%,均明显高于根除Hp前(1.85±0.62)ml、(22.52±15.23)%、(22.31±14.98)%、(18.56±11.25)%(P<0.05).结论 清除Hp可显著提高老年COPD患者小气道参数,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作者:戈改真;王慧敏;赵子龙;孙建芳;王文梅;田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国地区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研究现状及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中国地区符合Caplan和Hodge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全面性遗忘(TGA)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7月,纳入明确提及TGA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 初检到543篇文献,终纳入57篇文献,56篇为病例报道,1篇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339例病例,TGA伴随的基础疾病中前三位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冠心病;TGA发作时无明显诱因者183例(53.98%),明确提及发作诱因者126例(37.17%),诱因主要包括劳累(57例)、情绪激动(49例)、饮酒(10例).辅助检查中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TGA患者的病灶检出率较其他检查方法明显增高(P<0.05);而TCD与SPECT相比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GA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复发率低.结论 中国地区有关TGA的研究大多数是病例报道;TGA患者伴随的基础疾病多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绝大多数TGA患者发作时无诱因,TCD及SPECT检查可能有助于TGA的诊断,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且复发率低.

    作者:石佩玉;孙笑菲;马振凯;白宏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miR-185通过靶向BRCA1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目的 探讨miR-185是否通过靶向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85靶基因、将野生型或突变型E2F6的3′-UTR区域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下游(E2F6-wt或E2F6-mut)并分别与miR-185模拟物(miR-185 mimics)及其无关对照寡核苷酸序列(scramble)、抗miR-185寡核苷酸序列(miR-185-LNA)及其无关对照寡核苷酸序列(control)共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所预测的靶基因E2F6、qRT-PCR检测转染后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靶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MTS和Transwell验证不同转染后,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结果 在共转染miR-185 mimics和E2F6-wt、scramble和E2F6-wt两组中,miR-185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降低了约41.3%(P<0.05).转染miR-185后,E2F6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BRCA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在细胞增殖试验中,转染miR-185后,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scramble组(P<0.05);与vector组比,BRCA1组可显著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P<0.05),且miR-185+BRCA1组比BRCA1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中,转染miR-185和BRCA1组在36 h后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100±6)和(100±9),而对照组即转染scramble和转染vector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10±13)和(180±14),即miR-185和BRCA1能明显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穿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85通过靶向调控BRCA1表达而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

    作者:冯燕;杨畅;延文;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调控趋化因子CXC配体10的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改善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TMZ)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制备HF大鼠模型,灌胃给予TMZ治疗4 w,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CX-CL10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LVDd、LVDs显著增大而EF显著降低(P<0.01).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EF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LVDd、LVDs差异无显著性(P>0.05).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Z可经降低血清CXCL10的水平而改善HF大鼠心功能.

    作者:王环宇;卢冬雪;张福宸;张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组织中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及肠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清胰Ⅱ号组,每组12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各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SAP模型,模型+清胰Ⅱ号组造模后给予清胰Ⅱ号10 ml/kg.造模后12、24 h随机选取7只大鼠采样,比较各组腹水量、胰腺和回肠病理学变化,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MCP-1、白细胞介素(IL)-10、二胺氧化酶(DAO)、血清淀粉酶(AMY)活力.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胰腺及肠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内血性腹水及胰腺坏死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造模成功.造模后12、24 h,模型+清胰Ⅱ号组大鼠血性腹水、血清MCP-1、IL-10、DAO、AMY活力及胰腺、回肠组织中MCP-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模型+清胰Ⅱ号组胰腺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且模型+清胰Ⅱ号组SAP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清胰Ⅱ号可下调炎症因子MCP-1、IL-10表达,降低DAO、AMY活力,促进胰腺细胞凋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尚献会;李建国;范振海;兑丹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压变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缩压(DBP)、24 h SBP变异性(SBPV)、24 h DBP变异性(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79/81)〕较对照组〔80.25%(65/81)〕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3%)较对照组(12.35%)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2、hs-CRP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付晓昉;张明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文版积极老龄量表信效度

    目的 检验中文版积极老龄量表(AAS)的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将量表译成中文版本,对35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AAS保留36个条目,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均值S-CVI)为1.00,主成分法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6.234%.Cronbachα系数为0.932,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777~0.913.折半信度系数为0.823,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在0.684~0.854.重测信度为0.72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均>0.7.结论 修订后的AAS中文版符合心理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在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对老年人积极老龄状况的测量和评价.

    作者:张建阁;张艳;史岩;韩二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高海拔地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观察高海拔地区糖尿病(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3种病程DM患者194例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腺功能、同型半胱氨酸、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并观察低血糖情况.结果 DM病程越长,患者认知功能越差(P<0.05).DM患者HbA1c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是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加重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P<0.05).低血糖加重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P<0.05).结论 影响高海拔地区中老年DM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是HbA1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米娜;崇显瑾;李永桂;王叶;朱沁芳;李正;李金娟;杨历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称为酒精性肝病( ALD) ,由初期的酒精性脂肪肝( AFL)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 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HF)、酒精性肝硬化( AC)甚至肝细胞肝癌( HCC)〔1〕. 短时间内严重酗酒可直接诱发大量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ALD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的又一大损肝原因〔2〕. 肝脏是酒精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长期饮酒可破坏糖脂代谢酶类的活性,造成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曹智丽;周俊英;王娟;王维;王艳;张文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据估计,15 %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且溃疡创面难以愈合〔1〕,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全方位统筹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的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这是治疗的重点〔2〕. 而纤维连接蛋白( FN)具有促进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粘连,维持细胞形态,促进细胞移动,引导分化,调理吞噬和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能显著促进溃疡伤口愈合. 因此探讨糖尿病足溃疡与FN之间的关系,能为糖尿病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线索.

    作者:肖赫;李雅嘉;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荷负电气溶胶对大鼠烧伤创面表皮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大鼠烧伤创面采用荷负电气溶胶对表皮干细胞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大鼠,在背部侧分别做烧伤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荷负电气溶胶治疗,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治疗,分析两组大鼠创面愈合过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干细胞含量,并分析表皮生长因子(EGF)、β1整合素表达变化.结果 烧伤24 h后取创面组织染色观察为深Ⅱ度病理改变,第2天基底层细胞增殖,5 d表皮细胞增殖,排列紧密.对照大鼠第3天局部增殖,第7天增殖明显,分布稀疏.经过治疗,相同时间实验组组织切片内阳性单位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7.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9.5±1.2)d〕.实验组大鼠在伤后EGF和 β1整合素该表达;在伤后第3天表达明显增高,第7天仍然维持较高表达,对照组大鼠EGF和β1整合素在伤后第3天有所表达,第7天表达高峰,两组大鼠EGF和β1整合素随着治疗时间不同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鼠烧伤创面实施荷负电气溶胶治疗能够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EGF、β1整合素表达上升有关.

    作者:佘文莉;王晓东;谢光辉;刘晖;曹凤;罗良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与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以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为依据将82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肩峰前外侧入路手术能使肩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作者:王兵;王林祥;赵滨;谭磊;郝宝辉;李英超;祁宝昌;秦大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术患者肠道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道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营养指标均明显上升,观察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视黄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瘫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道内营养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邦辉;蔡文杰;许振东;张永聪;连络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 评价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肝癌H22细胞种植于昆明鼠的左肝内,构建原位肝癌小鼠肿瘤模型.将4价奥沙利铂(Ⅳ)药物连接到高分子载体上,组装成纳米药物,将该纳米药物同小分子奥沙利铂(Ⅱ)对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构建了小鼠肝癌原位模型,并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及肿瘤机制实验证实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更有效,生物毒性更低.结论 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了铂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侯杰;焦成斌;尚进才;张晓丽;罗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年龄、性别、原发病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卧床相关并发症少,但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PFNA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卧床时间长.术后近期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PFNA内固定组,术后3、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骨折多粉碎而不稳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人工股骨头置换及PFNA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权衡后选择.

    作者:龙行春;曹毅;周振宇;刘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国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国家癌症登记中心发布的2006~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计算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比较老年人和中青年发病率、死亡率、每千人PYLL、每千人DALY.结果 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为1054.59/10万和786.53/10万分别是中青年(128.85/10万、58.14/10万)的8.18倍和13.53倍;老年人恶性肿瘤每千人PYLL(29.50年)和DALY(57.44年)分别是中青年(12.49年、11.82年)的2.36倍和4.86倍;男性老年人(34.80年,73.43年)每千人的PYLL和DALY分别明显高于女性(24.02年,41.95年);农村地区每千人PYLL和DALY(36.86年,66.64年)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6.51年,56.11年,均P<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严重,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应加强老年人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有效减轻老年人肿瘤疾病负担.

    作者:张学飞;闫贻忠;庞丽娟;郭淑霞;牛强;徐上知;向红莲;马荣;李述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使用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观察组接受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炎症评分(NIH-CP SI)和总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CPS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CD4+/CD8+比值均有回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作者:万波;王建喜;周毅波;谭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益赛普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老年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药物与益赛普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2 w观察两组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8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ESR、CRP、抗CCP抗体、RF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 w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ESR、RF、抗CCP抗体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CRP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13.0%)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减低(P<0.05).结论 老年RA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可改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高.

    作者:张秋漪;刘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癌BCPAP细胞转染Six1小干扰RNA(Six1 si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A control),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印迹检测Six1、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siRNA control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无变化.转染Six1 siRNA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敲低Six1可能通过影响E-cadherin、N-cadherin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

    作者:罗方;许玲玉;李清楚;康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龄化视野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问题及对策

    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 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 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达3500 万;慢性病、空巢老人均已突破1亿大关. 而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0357 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1〕. 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严重. 针对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作者:零东智;宋强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