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钱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李军;蔡泓;王君明;陈荣幸;崔瑛

关键词:金钱草, 黄酮类化合物, 泌尿系结石
摘要: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利湿退黄和解毒消肿的功用,常用于治疗石淋,热淋,小便涩痛,湿热黄疸,胆胁胀痛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疔疮和虫蛇咬伤〔1〕.金钱草为临床常用药,其药用价值巨大.本文将在本草、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概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病耻感、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关系.结果 13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总分(53.31 ±11.03)分,卡尔加里抑郁症状评定量表(CDSS)得分(13.38±4.34)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7.08±7.21)分.不同年龄患者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病程间 SSMI-C 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歧视因子、积极效应因子得分和SSMI-C总分在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4%,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与CDSS得分、SAS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病耻感,且易发生抑郁情绪,应减少歧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给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更多支持和关爱,预防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艾萍;尹聪;彭冬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老年患者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大庆龙南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翼状胬肉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马上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纱块敷料包眼.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5、7d观察眼部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第1、3、5、7天,两组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愈合人数均为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 d、5 d、7 d的愈合率分别为58.33%、86.67%、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61.67%、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半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使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等眼部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作者:刘文波;李婷婷;王晓丹;王鑫鑫;舒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重症医学科(ICU)危重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鼻饲生大黄治疗,两组均治疗1w,治疗后分析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血清 D-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胃肠道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便秘、反流、胃潴留、腹泻发生率及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乳酸、APACHE Ⅱ评分、MODS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显著降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降低 APACHEⅡ评分、MODS 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可有效保护危重症患者胃肠道.

    作者:韦海涛;刘丽;杨国丽;邓瑞阳;薛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原因

    目的 分析导致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的原因,并探讨防止化疗中止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83±4)岁.其中化疗中止组48例,分析导致化疗过程中某一次或多次化疗中止的原因,完成按期化疗的按期化疗组46例,比较两组化疗前慢性疾病、血液相关指标、微型营养评估(MNA)、功能独立性(FIM)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等情况.结果 与按期化疗组相比,中止化疗组前白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NA评分及KP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化疗中止的因素有高龄、营养不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年龄分层,≥80岁的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及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化疗前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化疗方式,能使患者化疗间歇期被动性延长的风险降低,有利于患者按期化疗.MNA评分低于23.5分及80岁及以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被迫中止化疗的风险高.

    作者:黄毕林;丁西平;殷实;胡世莲;赵卫刚;方中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普拉格雷干预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考察普拉格雷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普拉格雷组3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普拉格雷组给予普拉格雷10 mg· kg-1· d-1,连续给药14 d.记录或检测各组行为障碍、组织病理学改变、脑内半胱天冬酶(Caspase)-3及程序化死亡基因(PDCD)-5表达情况,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及普拉格雷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普拉格雷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水肿严重,血管充血;与模型组比较,普拉格雷组脑组织结构较完整,且坏死及水肿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可见大量Caspase-3和PDCD-5细胞(P<0.05),SOD 明显降低(P<0.05),MDA、NSE 和 S-100β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普拉格雷组Caspase-3和PDCD-5细胞显著降低(P<0.05),SOD明显增高(P<0.05),MDA、NSE和S-100β明显降低(P<0.05).结论 普拉格雷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3及PDCD-5凋亡因子,调控 SOD、MDA、NSE及 S-100β表达从而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刘克洪;李景琦;高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 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按照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中和大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和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随机将患者分为 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60例)和非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统计两组NIHSS评分、治疗效果,检测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脑梗死程度加重和脑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1、3、7 d,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清 BNP、HGF 和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只在第7天检测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一检测时间点,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与心源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皇甫留杰;郑明;张武昌;涂明义;刘迪;冯琼;谭龙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实验法,选取干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社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然后研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不仅能提高老年人防控慢性病能力,而且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有效举措.

    作者:陈超然;郭祥伟;卢光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的流行状况及心理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者易出现躯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功能障碍〔1~3〕,其中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发生常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功能结局及生活质量〔4〕.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情绪障碍的识别筛查,早期发现和消除负性情绪,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能减轻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对疾病的消极影响,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及生活质量.但目前关于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研究多以脑卒中后抑郁(PSD)和脑卒中后焦虑(PSA)为主,缺乏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的普遍筛查与评估;心理干预策略单一且针对性不强,研究现状与研究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回顾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流行状况的既有研究成果,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进行汇总评述.

    作者:孙秋雪;李英丽;吕雨梅;路文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Notch信号通路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Notch信号传导途径首先是1900年早期在Otto L.Mohr的黑腹果蝇中观察到的.而 Notch 基因首次被克隆出来是在1983年.Notch可调节细胞分化、凋亡、增殖和形态发生,并且对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1〕.Notch介导的信号传递在心血管发育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Notch信号传导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为其受体、配体类型较多,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且其下游靶基因没有被完全发现和认识.本文主要阐述Notch信号传导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现状,重点介绍Notch信号传导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

    作者:陶敏;康品方;张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辅助下切除老年患者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估和比较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切除老年患者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垂体腺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7.9±9.2)min,术中出血量为(59.6±8.6)ml,术后住院天数为(6.0 ±1.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0.9±16.5)min,(88.6±9.1)ml和(8.1±1.2)d〕(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8.0%) (P<0.05).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何晓飞;徐文俊;王荣;许忠;荣效国;陈怀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酶转化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五组, A、B、C、D 4组用80 mg· kg-1· d-1的维甲酸(RA)造模,E组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A、B、C 3组再用8、4、2 mg· kg-1· d-1培哚普利给药,D、E两组灌予等量蒸馏水.实验过程中记录体重变化,2个月后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结果 培哚普利干预后骨组织与干预前比较:A组骨小梁中断较少,连接尚可,间距较前减小;B组骨小梁数量较前增多,仍有稀疏、变细,仍可见中断,间距无明显变化;C、D组表现类似,可见骨小梁疏松、中断,小梁间的网孔增大,小梁间连接减少;E组较前无明显变化;A、B、C 3组以A组作用较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骨形成,有效地拮抗RA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进展,且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钟奕;薛青;陈亮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MG伴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经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组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 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P<0.05).两组术后1年EORTC-QLQ 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可应用于 MG 伴胸腺瘤的治疗.

    作者:葛威;于在诚;蒋梦龙;司盼盼;康宁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 VD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心理量表得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清及血浆指标均有所改变,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得分均有改变,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效率(95.31%)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 丁苯酞有助于改善老年VD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氧自由基及炎症因子,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

    作者:马甲;郑珍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基因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挖掘动脉粥样硬化(AS)易感基因,为寻找 AS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撑.方法 从 PubMed、OMIM 和GEO数据库检索AS相关数据,利用SMD在线工具对AS易感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并通过DAVID和STRING10.0软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 共获得AS易感基因454个,其染色体定位分布不均匀,以1、11、2和4号分布较多,Y染色体多于X染色体上的分布;AS易感基因富集在24个生物学功能注释单元中,其中44个编码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结论 AS易感基因的控掘与生物信息分析为AS的分子水平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平台,为多基因复杂疾病的基因挖掘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栋;常晓彤;杜华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科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患者实施0.50%罗哌卡因(剂量10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0.75%罗哌卡因(剂量15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情况、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在T1时显著降低,在 T3时降至低点,在T4时明显升高.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在T1、T2、T3、T4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a时显著降低,在Tc时降至低点,在Td时恢复正常.两组中心静脉压在Ta时显著升高,在Tc时升至高点,在Td时恢复正常.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a、Tb、Tc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在Ta、Tb、Tc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平面出现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平面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剂量15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麻醉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登峰;胡颖;华俊;杨照耀;陈利春;刘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能否减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程度.方法 选择39例合并 COPD肺癌患者(痰热瘀肺型)随机分为被试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被试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术前1 d(T1)、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在T1、T2时间点,两组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T3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T3、T4时间点TNF-α、IL-6、IL-8水平均较T2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T3时间点IL-10逐渐上升,均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减少合并COPD肺癌围术期间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症因子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肺脏损伤,保护肺功能.

    作者:熊国江;吴俊宏;吕伟;尚龙华;熊汉鹏;刘小雄;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治疗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硬膜外组(n=27)和鞘内注射组(n=21).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治疗,鞘内注射组采用鞘内注射吗啡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每日吗啡的平均用量、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细胞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每日吗啡用量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每日吗啡平均用量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硬膜外组患者QLQ-C30评分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低(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QLQ-C30评分均较各自镇痛前高(P<0.05).硬膜外组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镇痛后1个月 CD3+、CD4+、CD4+/CD8+水平较硬膜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个月CD8+水平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1 w、1个月的CD3+、CD4+水平与镇痛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镇痛后1 w的CD8+、CD4+/CD8+水平与镇痛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个月与镇痛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硬膜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鞘内注射组19.05%(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可通过单纯持续鞘内注射吗啡有效缓解,鞘内应用吗啡用量更小.

    作者:余慧青;冯道春;田玲;杨列军;梁冠中;刘师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Morris水迷宫检测动物学习记忆水平的方法学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现代医学的治疗难点,也是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是目前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Morris 水迷宫〔1〕1981年初被设计并应用于学习记忆脑机制研究,目前已成为AD基础研究中评价动物学习记忆的经典方法.然而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关于Morris 水迷宫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指标确定、数据统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实验成本的增高,导致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偏差.研究对Morris水迷宫方法中动物选择、观察指标确定、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实验设备和环境、相关实验操作等问题进行对比观察,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规范和说明,为AD的基础研究及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研究中获得有效准确的Morris水迷宫实验数据资料,进而获得关于动物学习记忆水平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周娇娇;阙建宇;于雯雯;陈默雷;吴梓琪;邱丽萍;朱坤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TACE联合肿瘤间质对介入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肿瘤间质对介入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 HC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TCAE治疗,实验组行TCAE联合经皮肝瘤内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进行肿瘤间质治疗,另选取体检健康者为空白组4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 w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 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2、3、4 w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和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1、2、3 w后,对照组与实验组CD8+和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 w后CD4+/CD8+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3、4 w后,对照组和实验组CD3+、CD4+和SIL-2R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 TACE联合肿瘤间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且能够弥补单纯使用TACE治疗的不足.

    作者:魏童;黄河;刘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CD133、CD44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CD4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D133在卵巢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17/36),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 CD44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CD44的表达有相关性(r=0.536,P=0.000).结论 CD133和 CD44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童文先;何安兵;张涛;镇鸿燕;刘爱华;彭秀兰;王虎;田倩;李晓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