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童;黄河;刘宏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化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及食管癌化疗前后整体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拟行化疗的食管癌患者60 例,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 w 时进行CPET 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患者化疗后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摄氧效率平台?峰值负荷功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CO2 通气当量斜率和低值较化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和无氧阈与化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心率?极限状态下CO2 通气当量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上升(P<0.05),极限状态下摄氧量?热身状态下平均动脉压化疗后较化疗前下降(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下氧脉搏与摄氧通气效率化疗后均较化疗前下降(P<0.05);极限状态下每呼吸摄氧量?每呼吸CO2 排出量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交换比值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可引起患者整体功能的下降,主要是影响患者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化疗后呼吸功能则处于相对代偿阶段,化疗前后采用PCET 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变.
作者:戴兴;陆游;潘良;吴朝阳;吴坚炯;赵航;董育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IPS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心理治疗及口服舍曲林抗抑郁治疗,丁苯酞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软胶囊,疗程12 w,评价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IPSD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对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 连续治疗4、8、12 w时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丁苯酞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时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12 w 时丁苯酞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连续治疗4、8、12 w 时两组 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丁苯酞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舍曲林可明显改善 IPSD 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降低IL-6、TNF-α水平.
作者:甄微;李会敏;张钦聪;刘喜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3种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自行编制的卫生服务需求量表,抽取宁夏固原市城区家庭、机构、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及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不同,应按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祁玲;张继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脑卒中带来的运动障碍是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6%~32%,是继心脏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1〕.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CIND)和脑卒中后痴呆(PSD).与脑卒中带来的运动障碍相比,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仍未引起足够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减退的诊断与早期干预对延缓PSD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睿康;付剑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能否减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程度.方法 选择39例合并 COPD肺癌患者(痰热瘀肺型)随机分为被试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被试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术前1 d(T1)、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在T1、T2时间点,两组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T3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T3、T4时间点TNF-α、IL-6、IL-8水平均较T2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T3时间点IL-10逐渐上升,均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减少合并COPD肺癌围术期间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症因子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肺脏损伤,保护肺功能.
作者:熊国江;吴俊宏;吕伟;尚龙华;熊汉鹏;刘小雄;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58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DTI检查,感兴趣区(ROI)选择瘤周水肿区、肿瘤实质区、脑脊液和正常大脑白质区,测量其FA值和 ADC值,比较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 FA值和 ADC值的差异.结果 高级别组肿瘤实质区FA值和ADC值、Ki-67标记指数依次为(0.198±0.034)、(1013.17±163.42)×10-6mm2/s和(12.81±3.49)%,与低级别组的(0.142±0.027)、(1442.34±195.78)×10-6mm2/s和(1.82±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OI的FA值、ADC值整体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大脑白质、瘤周水肿区FA值高于脑脊液区,而 ADC值低于脑脊液区(P<0.05),正常大脑白质、瘤周水肿区和肿瘤实质区FA值、ADC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区FA值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呈正相关(r=0.586,P=0.032),Ki-67标记指数与WHO分级呈正相关(r=0.793,P=0.005),FA值与Ki-67标记指数呈正相关(r=0.647,P=0.026).结论 DTI检查的FA值对评估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该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王伟;杨治花;折虹;王艳阳;张翠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失能老年人机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机构照护的老年人进行失能判定,并设计机构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研.结果 重庆市机构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必需且服务频次多的项目需求率较高,影响照护需求为显著的因素是失能程度、失能时间及月收入.结论 重庆市长期照护服务内容制定应首先解决需求率较高的照护项目.
作者:袁泉;罗雪燕;姚文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实验法,选取干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社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然后研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不仅能提高老年人防控慢性病能力,而且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有效举措.
作者:陈超然;郭祥伟;卢光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病耻感、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关系.结果 13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总分(53.31 ±11.03)分,卡尔加里抑郁症状评定量表(CDSS)得分(13.38±4.34)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7.08±7.21)分.不同年龄患者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病程间 SSMI-C 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歧视因子、积极效应因子得分和SSMI-C总分在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4%,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与CDSS得分、SAS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病耻感,且易发生抑郁情绪,应减少歧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给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更多支持和关爱,预防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艾萍;尹聪;彭冬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小鼠Smad3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Ⅰ、Ⅱ、Ⅲ、Ⅳ组,向Ⅱ、Ⅳ组小鼠尾静脉注射Smad3 shRNA以抑制Smad3基因表达,Ⅰ、Ⅲ组注射空载体作为对照;向Ⅲ、Ⅳ组小鼠腹腔内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小鼠产生肝脏损伤,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Ⅰ、Ⅱ组小鼠仅注射橄榄油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赖氏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Ⅳ组小鼠肝组织 Smad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Ⅲ组(P<0.01);血清 ALT、AST水平明显低于Ⅲ组(P<0.01);显微镜下观察可见Ⅳ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数明显少于Ⅲ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较轻.结论 基因沉默Smad3可减轻 CCl4对小鼠的肝脏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Smad3基因沉默使小鼠体内自身产生Smad3蛋白减少,削弱了Smad3蛋白对激活素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减轻激活素(ACT)A介导的肝损伤程度.
作者:王东辉;方琳;朱妍;陈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简称H19)对骨肉瘤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利用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在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中构建顺铂抵抗细胞系U2OS-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19表达水平变化.转染过表达及干扰H19的质粒,构建U2OS过表达H19(U2OS oeH19)细胞系、U2OS干扰H19(U2OS shH19)细胞系及 U2OS-CR干扰 H19(U2OS-CR shH19)细胞系,MTT检测细胞系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值)的变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技术检测U2OS oeH19及U2OS shH19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U2OS-CR细胞系IC50值显著高于亲本细胞U2OS(P<0.05),U2OS-CR细胞系H19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U2OS oeH19细胞系顺铂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出现显著增高(P<0.05),U2OS shH19及 U2OS-CR shH19细胞系顺铂 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显著降低(P<0.05).U2OS oeH19细胞相比对照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U2OS shH19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H19可通过促进骨肉瘤细胞EMT进程诱导其顺铂耐药,针对H19的靶向治疗可能提高骨肉瘤的化疗疗效.
作者:李玉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系统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医护每日适时依照健康教育执行单进行宣教指导,并联合家属参与行为依从.评价两组老年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生活自理能力(ADL)、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生活自理能力(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同一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留置胃管时间,促进排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效缓解胰十二指肠切除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老年患者快速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秀轻;许志娟;孔晔宏;王文斌;沈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和比较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切除老年患者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垂体腺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7.9±9.2)min,术中出血量为(59.6±8.6)ml,术后住院天数为(6.0 ±1.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0.9±16.5)min,(88.6±9.1)ml和(8.1±1.2)d〕(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8.0%) (P<0.05).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何晓飞;徐文俊;王荣;许忠;荣效国;陈怀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引发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90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钙剂、骨肽类药物,无痛物理运动等非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损伤椎体的远期相对前缘高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 VAS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VAS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椎体远期丢失高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损伤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压缩,缓解椎体疼痛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丁凯;丁文鸽;凌为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酶转化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五组, A、B、C、D 4组用80 mg· kg-1· d-1的维甲酸(RA)造模,E组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A、B、C 3组再用8、4、2 mg· kg-1· d-1培哚普利给药,D、E两组灌予等量蒸馏水.实验过程中记录体重变化,2个月后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结果 培哚普利干预后骨组织与干预前比较:A组骨小梁中断较少,连接尚可,间距较前减小;B组骨小梁数量较前增多,仍有稀疏、变细,仍可见中断,间距无明显变化;C、D组表现类似,可见骨小梁疏松、中断,小梁间的网孔增大,小梁间连接减少;E组较前无明显变化;A、B、C 3组以A组作用较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骨形成,有效地拮抗RA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进展,且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钟奕;薛青;陈亮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导致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的原因,并探讨防止化疗中止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83±4)岁.其中化疗中止组48例,分析导致化疗过程中某一次或多次化疗中止的原因,完成按期化疗的按期化疗组46例,比较两组化疗前慢性疾病、血液相关指标、微型营养评估(MNA)、功能独立性(FIM)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等情况.结果 与按期化疗组相比,中止化疗组前白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NA评分及KP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化疗中止的因素有高龄、营养不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年龄分层,≥80岁的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及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化疗前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化疗方式,能使患者化疗间歇期被动性延长的风险降低,有利于患者按期化疗.MNA评分低于23.5分及80岁及以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被迫中止化疗的风险高.
作者:黄毕林;丁西平;殷实;胡世莲;赵卫刚;方中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硬膜外组(n=27)和鞘内注射组(n=21).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治疗,鞘内注射组采用鞘内注射吗啡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每日吗啡的平均用量、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细胞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每日吗啡用量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每日吗啡平均用量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硬膜外组患者QLQ-C30评分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低(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QLQ-C30评分均较各自镇痛前高(P<0.05).硬膜外组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镇痛后1个月 CD3+、CD4+、CD4+/CD8+水平较硬膜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个月CD8+水平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1 w、1个月的CD3+、CD4+水平与镇痛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镇痛后1 w的CD8+、CD4+/CD8+水平与镇痛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个月与镇痛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硬膜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鞘内注射组19.05%(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可通过单纯持续鞘内注射吗啡有效缓解,鞘内应用吗啡用量更小.
作者:余慧青;冯道春;田玲;杨列军;梁冠中;刘师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的Wistar大鼠36只,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LA 组各12只,对照组大鼠给予背部皮下注射1 ml/kg 的葵花油,模型组、LA 组给予注射2 mg· kg-1· d-1的鱼藤酮,LA组注射鱼藤酮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20 mg· kg-1· d-1的LA,均为1次/d,共注射30 d.观察各组大鼠在建模期间的活动量、食欲、步态、毛色等一般状态.检测各组大鼠黑质和纹状体内的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对比各组大鼠的黑质TH /β-actin值、纹状体TH/β-actin值,同时检测并对比各组大鼠黑质区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光密度值、白介素(IL)-1β光密度值以及纹状体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对照组黑质TH/β-actin值、纹状体TH/β-actin 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 LA组(P<0.05);LA组黑质 TH/β-actin值、纹状体 TH/β-actin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黑质区域TNF-α和IL-1β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和LA组(P<0.05);LA组黑质区域TNF-α和 IL-1β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纹状体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 LA组(P<0.05),LA组纹状体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纹状体GSH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LA组(P<0.05),LA组纹状体GSH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LA能有效改善PD大鼠的疾病症状,同时能保护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LA可作为研究PD治疗药物新的切入点.
作者:鲁峻;王小林;降建新;刘小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106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引流术基础上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d;对照组口服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P<0.05).治疗前两组 ADL、C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14.6%)明显高于观察组(3.6%,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能显著提高CSDH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潘文;王振强;高原;任天禄;蒋世禄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CD133、CD44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CD4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D133在卵巢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17/36),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 CD44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CD44的表达有相关性(r=0.536,P=0.000).结论 CD133和 CD44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童文先;何安兵;张涛;镇鸿燕;刘爱华;彭秀兰;王虎;田倩;李晓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