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阮玉山;罗昱;廖兴胜;余良;卢桂花;肖绍文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LR)/MyD88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CHF大鼠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盐酸法舒地尔)组和地高辛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 w后,观察大鼠心脏功能指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心肌组织TLR2、TLR4和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TLR2、TLR4和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同时,模型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dp/dtmax)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干预后,无论是在mRNA还是在蛋白表达水平,心肌组织 TLR2、TLR4和 MyD8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同时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指标(P<0.01)。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下调 CHF大鼠心肌组织 TLR2、TLR4和 MyD88表达水平,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来改善CHF症状。
作者:陈华;陈淑霞;袁静;王立立;吕妍琨;杜荣品;谷剑;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在大肠癌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eregulin、ErbB-2及MMP-7在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ErbB-2及MMP-7在三组的mRNA表达;比较分析三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egulin和ErbB-2在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多(P<0.01),而癌旁组织比远癌组织的表达也有所增加(P<0.05)。 MMP-7在肠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多,差异显著(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肠癌组织中heregulin、ErbB-2及MMP-7的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ErbB-2在肠癌组织的 mRNA表达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5);MMP-7的mRNA表达在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 heregulin、ErbB-2及 MMP-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heregulin、ErbB-2及MMP-7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heregulin磷酸化激活ErbB-2后可能通过复杂的下游信号通路介导MMP-7表达上调,三者共同在大肠癌的浸润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heregulin及 ErbB-2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冬芽;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转铁蛋白(sTfR)、骨形成蛋白(BMP)等指标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36例(骨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50例(前列腺癌组),选取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50例(前列腺增生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sTfR的水平差异,同时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转移病灶中BMP6、BMP4及BMP7的表达强度差异。结果骨转移组患者的IL-6、IL-10、sTfR、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 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 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 IL-6、IL-10、sTfr值与 PSA 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410、-0.337,P均<0.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转移组患者的BMP6、BMP4、BMP7评分〔(5.13±1.08)、(4.47±0.96)、(4.73±0.92)分〕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3.14±0.82)、(2.01±0.57)、(1.89±0.38)分〕(P<0.05)。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 IL-6、IL-10、PSA水平显著增高,sTfR值显著降低,并与PSA呈相关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转移病灶组织中BMP6、BMP4及BMP7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郭津津;李英杰;辛璐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 DN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使用西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FPG、HbA1c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血清TG、LDL-C治疗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尿蛋白/肌酐、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内生肌酐清降率(Ccr)上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西格列汀治疗老年DN临床效果好,利于降糖、减轻炎症反应,控制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作者:金洁娜;孙慧燕;徐赵钕;林昭宇;陶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4-3-3γ在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 pcDNA3.1-14-3-3γ重组载体,使用pcDNA3.1-14-3-3γ或pcDNA3.1对体外培养的H9c2(2-1)细胞进行转染。实验分为四组:pcDNA3.1-14-3-3γ+Iso损伤组,pcDNA3.1+Iso损伤组,Iso损伤组及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细胞组)。 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细胞中14-3-3γ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增长率;取培养液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Iso损伤使心肌细胞的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增长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转染pcDNA3.1-14-3-3γ重组质粒后再进行Iso损伤,则MDA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增高、细胞增长率增高、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14-3-3γ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的对抗和保护作用。
作者:王莉萍;王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多与生理功能衰退有关,女性绝经期后随着雌性激素水平降低、骨含量减少及骨微细机构的改变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1〕;肌肉萎缩、下肢肌力及协调能力欠佳等也是致使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步履蹒跚的重要因素〔2〕。而通过必要的运动训练手段,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进而提高行走能力〔3,4〕。本研究观察不同的太极拳锻炼周期对中老年女性机体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眩晕等病症,不便于进行运动训练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在12个月的锻炼期间,剔除了未按要求参与锻炼者或锻炼期间严重病患者,共计剔除4例,终31人参与本研究。
作者:马志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难愈创面常见于临床各类疾病,尤其见于老年患者,其致病原因复杂,病程易迁延,治疗过程较困难。常见的感染可引起创面难愈,难愈创面又可继发感染,两者相互作用,使病程延长,病情反复,合理的治疗将有利于难愈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的负担及痛苦。所以针对不同因素、部位、创面周边情况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用有效的对症方法,对难愈创面有针对性的系统治疗,是创面修复的关键所在。
作者:郑旺;肖志波;王瑜;李宁;牟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在不同年龄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FPFD)患者盆底变化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FPFD患者(观察组)73例、25~40岁的FPFD患者(对照组)127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查盆底变化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下移距离、直肠下移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以及周长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可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年龄段FPFD患者的盆底解剖和功能变化情况,对年龄较大的FPFD患者应重点关注。
作者:娄小嫣;于露;沈颖;张新;李庆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河北省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加剧,养老服务问题也将愈加凸现。周康等〔1〕建议以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为主要模式,保留一定比例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以高端群体为对象的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适度发展。傅玳〔2〕结合杭州实际情况认为,可以在城乡结合处集中开发大规模的老年社区,并配有老年公寓、老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大学等设施,使老年既有居家氛围又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齐潘云等〔3〕对大庆市区托老院所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课题组〔4〕对湖南城镇居民养老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湖南城镇居民养老供需矛盾突出的结论。没有赡养人、子女赡养有实际困难的老年人及不愿在家中忍受寂寞的老年人集中到托老所等托老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难、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要,将成为解决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桂玲;周稳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 BNP)和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行血液滤过治疗患者30例,当血滤后患者生物电阻抗值与健康人对比无差异时,设为患者达到容量平衡。分别检测患者血滤前、后血清BNP水平,记录血滤前、后生物电阻抗值;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血滤前、后的左心房内径( LAD)、左心室内径( 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①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清BNP水平差异显著(P<0.01),尿毒症患者血滤后BNP水平仍高于正常。②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IVST、LVPWT、LVEF的差异显著(P<0.05)。③尿毒症患者血滤前、后细胞外液和总体液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多存在左室肥厚,BNP 水平升高;BNP联合生物电阻抗能准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左心结构。
作者:万美燕;邹作君;崔永军;夏平;韩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方法对唐山市四家三甲医院脑卒中康复出院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评价其一般状况、合并居家不出情况,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 FIM)评价其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高达28.4%的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与非居家不出者比较,日常生活能力低下(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出院后患者常合并居家不出,该人群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了该人群晚年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景丽伟;张超;邢凤梅;张田;邵通;张盼;汪凤兰;安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封堵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675例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大小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力组、轻度肺高压组、中度肺高压组。经导管测定术前及术后即刻肺动脉收缩压( PASP)及肺动脉平均压( PAMP),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VSD患者术后3 d、1、3、6个月的PASP与 PAMP。结果①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术后即刻后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PASP与术前及术后即刻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 PAMP在术后即刻升高,但是该升高在术后得到抑制,术后1、6个月与术后即刻比较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术后即刻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随访期较术前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个月较术后即刻降低(P<0.05)。④PASP和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 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作者:唐峰;刘晓桥;杨龙;杨永耀;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蛋白排泄进行性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eGFR)下降,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介导高血糖症的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的形成,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蛋白激酶C、多元醇通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被认为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是一种糖蛋白,在血小板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vWF裂解蛋白酶( ADAMTS13)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主要降解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入血浆的超大vWF多聚体〔2〕。研究表明vWF水平升高和ADAMTS13水平下降与糖尿病肾病相关,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vWF水平增加,反映内皮受损和体内高凝状态〔3〕。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血浆vWF水平增加、ADAMTS13水平降低有关〔3,4〕。本文就糖尿病肾病、冠心病及这些高凝状态标志物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向托;赵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细胞癌( HCC)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起病隐匿,出现典型临床表现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自然生存期不超过半年。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及转移等过程有多条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参与和调控。针对这些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些已经参与到肿瘤临床的治疗,它们可以单独应用或配合传统化疗发挥作用,在HCC的治疗中拥有巨大潜力〔1〕。众所周知,索拉非尼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肝癌,并被证实可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2,3〕。尽管这是个充满希望的突破,但肝癌患者仍有很差的预后。肝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肝癌的增殖、存活和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连续的、网络式的过程。近期针对此复杂网络的研究可能为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和治疗途径提供帮助〔4〕。本文对与HCC密切相关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作者:李胜超;张萌;彭利;周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37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CKD非透析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中 IL-37的含量,使用高分辨的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平均 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IMT值与年龄(r=0.41,P<0.05)、血清IL-37(r=0.30,P<0.05)及CD4+T细胞阳性率(r=0.33,P<0.05)均明显呈正相关。经校正心血管背景因素后,年龄(β=0.278,P<0.05)和 CD4+T细胞阳性率(β=0.193,P<0.05)仍与IMT有密切关系。结论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升高与IMT的关系可能是CKD引发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相友;夏瑗瑜;罗丹;江杏;杜卫军;刘志军;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交流、行动能力、思维、手部功能、力量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都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血清IL-6、hs-CRP、IL-10、TNF-α水平。
作者:戴德孟;马维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 HP)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胆石症的影响。方法因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20例,手术治疗后,分别取胆囊黏膜、胆汁。同时取20例胆石症、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Giemsa染色方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胆汁 HP免疫球蛋白( Ig) G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胆囊黏膜 HP免疫组化、Giemsa染色检测和胆汁 HP IgG 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李彦冬;任强;丁希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评分、血浆D-二聚体( D-D)及综合超声对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呼吸科已确诊为PTE的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疑诊为PTE的患者并除外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 Wells评分、修正 Geneva评分、血浆D-D含量以及下肢静脉彩超、心脏彩超,进而对相关指标对PTE的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阳性率较高,血浆D-D含量及阳性率较高、综合彩超阳性率较高(均P<0.05); 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对 PTE诊断的特异度较高,灵敏度较差;Geneva评分对PTE有确诊意义(阳性似然比>10);下肢彩超发现静脉血栓时对 PTE诊断意义大( Youden指数>0.6)。结论 Geneva评分对PTE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确诊意义,下肢彩超发现静脉血栓时对PTE具有大的诊断意义,这两个指标可以用作早期诊断PTE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媛;邹文利;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98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 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给予6个月连续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1 s率( FEV1/FVC%)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8及C-反应蛋白( CRP)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和FEV1/FVC%分别为(1.60±0.38)L、47.30±3.77和43.76±3.93,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和CRP分别为(10.65±3.66)pg/ml、(28.46±4.08)pg/ml和(4.06±1.47)mg/L,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招兰;杨贵丽;王惠玲;吴淑芳;王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肺癌(L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LC患者84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结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M、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A、Ig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IgM、IgA、IgG、TLC、ALB、TF和24 h UP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IgM、IgA、IgG、TLC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10 d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6/4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 LC患者术后给予 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徐黎;魏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