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成蓬;章涛;李佳佳;徐凌忠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利用
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山东省老年人的数据,分析山东省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现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老年居民的2 w 患病率为49.2%,2 w 就诊率为12.0%,慢性病患病率为58.8%,年住院率为14.9%。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2 w 就诊(门诊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地区、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影响老年人年住院(住院服务利用)的因素有性别、就业状况、是否有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但卫生服务利用度不足。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促进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Livin、Survivin 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 Livin、Survivin 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45例 NSCLC 病人的癌和癌旁组织标本中 Livin 及 Survivin 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并通过随访研究其与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Livin 和 Survivin 在 NSCLC 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 NSCLC 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癌组织类型、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和 TNM 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Livin 和 Survivin 的表达无相关性;Livin 和Survivin 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Livin 和 Survivin 蛋白与 NSCLC 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对 NSCLC 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春敭;杨洋;刘东雷;朱登彦;赵佳;吴恺;吴彬;张岩;赵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身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全身麻醉组给予全身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给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咪达唑仑用量和丙泊酚用量情况,术后镇痛情况以及术后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身麻醉组和外周神经组织麻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较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短(P<0.05),全身麻醉组的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芬太尼用量、咪达唑仑用量和丙泊酚用量均高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24 h 和72 h 的镇痛药物用量均高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45 min 时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均低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7 d 时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诱导时间较全身麻醉长,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低,术后镇静药物的用量也低,术后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较全身麻醉快。

    作者:徐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0例该院接受 TURP 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收集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尿路感染43例(20.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 h、术前行导尿术、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行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是 TURP 老年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OR 值分别为2.013、5.241、3.118、5.780、3.253。结论积极控制和治疗基础疾病,缩短术前、术后导尿时间,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高龄患者的管理等是降低老年患者 TURP 术后尿路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王鹏;郭小鹏;成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镇痛的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TP)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 TP 对 AA 镇痛作用的脊髓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 SD 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A 组)、模型组( B 组)、TP低(C 组)、中(D 组)、高(E 组)剂量治疗组。造模后14 d,C、D、E 组大鼠采取不同剂量 TP 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9 d。检测大鼠热痛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腰5(L5)脊髓背角和 DRG 节段中 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9 d 后,B 组大鼠热痛阈显著低于 A 组( P<0.01),C、D、E 组热痛阈显著高于 B 组(P<0.05,P<0.01),TP 可显著提高 AA 大鼠热痛阈;B 组大鼠 L5节段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A 组(P<0.01),C、D、E 组大鼠 L5节段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B 组(P<0.01)。结论 TP 对 RA 具有良好镇痛作用;TP 可能是通过下调 AA 大鼠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起到镇痛作用。

    作者:陈伟;张旭东;逯卓卉;韦登明;林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症小鼠γ-氨基丁酸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症小鼠γ-氨基丁酸 A 受体(GABAAR)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其中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经高盐饮食干预1个月后,检测行为学及海马 GABAAR mRNA 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的开放臂进入次数(OE)+封闭臂进入次数(CE)、OE%、开放臂时间( OT)%比较,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 GABAAR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 GABAAR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盐饮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 GABA 受体的表达加重更年期焦虑症。

    作者:陈晓阳;秦莉花;叶丽芝;黄宽;李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 三维成像引导下穿刺圆孔与卵圆孔两种方案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二支的疗效

    目的:探讨在 CT 三维成像引导下穿刺卵圆孔与圆孔两种方案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PTN)第二支的疗效。方法选择 PTN 第二支痛患者64例,其中穿刺圆孔方案治疗32例,穿刺卵圆孔方案治疗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穿刺圆孔方案:术后1 w 内有效率为100%(32/32)。1例患者出现第三支支配区域感觉减退(为舌神经及颊神经支配区),发生率为3.13%。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术后1年随访,1例复发,有效率为96.87%(31/32)。穿刺卵圆孔方案:术后1 w 内有效率为100%(32/32)。18例患者出现第一支或(和)第三支支配区不同程度感觉减退,发生率为56.25%。术后6个月随访,2例不同程度复发,有效率为93.75%(30/32)。术后1年随访,新增2例不同程度复发病例,有效率为87.5%(28/32)。两种方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损伤第一支或第三支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 三维成像引导下穿刺圆孔与卵圆孔两种方案均可有效治疗第二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但穿刺圆孔的治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精确度高。

    作者:李兆林;华泽权;鲍海宏;王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和康复的介入对老年患者运动、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加康复的介入对偏瘫的老年患者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康复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等,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6个月应用 MoCA 量表、NIHSS 量表、Barthel index( BI)量表评定。结果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三组比较,入选时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月、6月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MoCA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IHSS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I 量表评定,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6个月针刺+康复组与其他二组比较 BI 量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促进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康复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针刺与康复手法合用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

    作者:徐静红;谢兵兵;吴秀玲;王丽英;卢宝全;李永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共情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共情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同时将共情技术应用于整个治疗过程。结果干预3 w、6 w 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1)。干预6 w 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共情技术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吴世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 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 ROI 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作者:刘新爱;郭君武;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 OP)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OP 患者442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结合随访1年期间骨折事件,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 OP 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结果效能水平高、中和低三组中1年内累积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1.36%,19.7%和25.3%,三者差异显著(P<0.05);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高效能水平是老年 OP 骨折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0.736、0.612;三组间与 OP 骨折发生相关行为因素的比较(吸烟、饮酒、体重、饮食、锻炼、跌倒行为)差异显著(χ2=20.906、19.364、15.571,15.575、13.256;F =26.26;P<0.05);结论高效能水平可促进老年 OP 患者健康行为的转变,预防老年 OP 患者骨折事件的发生。

    作者:曹瑞秋;赵雅宁;王霞;邵通;张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运动参与形式对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每况愈下,导致许多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运动参与形式对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陈治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庭阵发症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VP)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 VP 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信息。结果共收集 VP 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0.8岁。均表现为发作性头晕,8例头晕发作时表现为不稳、不平衡感,7例表现为眩晕感;15例患者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1 w 后头晕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12例患者 MRCISS 检查提示存在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其中1例患者责任血管为椎动脉,11例患者为小脑后下动脉。3例患者 MRCISS 序列检查未见压迫血管。结论 VP 与神经血管压迫机制相关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汪桂青;潘海丰;秦晓明;窦海玲;李润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膳食结构与进餐次数对控制体重的影响

    肥胖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激素、暴饮暴食及久坐的生活方式等。实验证明规定饮食与限制热量摄入的程度关联不大〔1〕。因此,不考虑有目的的热量控制的减肥方式对肥胖可能是有作用的。在不考虑热量控制的情况下,本文提出有助于减肥的两种生活方式因素--膳食结构,进餐次数。本文关注膳食结构和进餐次数对生长素、皮质醇、胰岛素和瘦素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减肥。

    作者:江雷;陶宏军;彭圣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因工程下不同养老模式的适老化设计研究

    当前居住环境和产品设施的设计,主要是面向身体功能正常、行动灵活的成年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适老化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适老化设计”顾名思义是适合老年人的设计,强调老年人身处的环境、所用的设备、用品等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作者:石园;吴海平;张智勇;梁广文;赵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贾氏点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贾氏点穴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接受贾氏点穴疗法6次/w,每次30 min。对照组采用西医理疗、职业疗法等康复治疗。每次40 min,2次/d。肌张力过高的患者口服巴氯芬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0 w。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 Ashworth 分级法(MAS)进行痉挛程度的分级评定;Fugl-Meyer 运动评分(FMA)和 Bar-thel 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 MAS 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MAS 评分差异显著( P<0.05)。在FMA 量表评分和 BI 方面,组间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疗后差异明显(P<0.01);组间差值差异明显(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 FMA、BI 治疗后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同组比较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贾氏点穴疗法能够快速打通经络,对受损的脑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缓解患肢的痉挛,增加肌肉的弹性及活性,防止腱及关节的挛缩,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安刚;吕红君;付英姿;马涤辉;谢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及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血清 TNF-α和 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 d TNF-α和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更显著,且更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调节免疫反应。

    作者:付强;郑宝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ADAM33基因S1和S2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ADAM33)基因 S1(rs3918396 G>A)和 S2(rs528557 G>C)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 CBM、维普、万方、CNKI、PubMed、Embase、Google 学术、Web of Science 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8月,采用 STATA 12.0软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计纳入10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5777例哮喘患者和6800例健康对照人群。 Meta 分析结果表明:ADAM33基因 S2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增加有关(G vs.C:OR =1.17,95%CI:1.10~1.24,P<0.001;GG+GC vs.CC:OR =1.35,95%CI:1.20~1.53,P<0.001),但 S1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无明确统计学关联(G vs.A:OR =0.92,95%CI:0.71~1.18,P =0.502;GG+GC vs.CC:OR =0.76,95%CI:0.45~1.27,P =0.295)。根据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ADAM33基因 S2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哮喘易感性增加均有关联( P 均<0.05)。然而 ADAM33基因 S1多态性与不同种族人群哮喘易感性均无显著关联(均 P>0.05)。结论 ADAM33 S2多态性可能与哮喘易感性增加有关,它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哮喘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作者:张林;张云;张智峰;张文涵;方春晓;于丽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糖尿病(DM)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就自体干细胞(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阿赛古丽;马惠霞;张纯;贺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绝经后女性不同Singh指数骨扫描电镜特点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不同 Singh 指数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及骨超微结构情况。方法取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绝经后女性患者行假体置换患者股骨头标本33份,将33份标本采用低真空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小梁和骨超微结构;拍摄术前健侧 X 线片进行 Singh指数分级。结果不同 Singh 指数分级扫描电镜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 Singh 指数6级,骨小梁结构完整显示清晰,高倍镜下骨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为特征;Singh 指数5级和4级镜下辨别困难,共同特点为骨小梁变细,表面欠光滑,部分骨小梁出现断裂和缺失现象,骨胶原纤维出现卷曲,局部出现分散情况,但这对于6级和3级分辨清晰;Singh 指数3级扫描电镜下骨小梁断裂、缺失情况普遍,骨胶原纤维断裂、排列散乱为其特征;Singh 指数1级和2级分辨困难,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严重,骨胶原纤维出现大部分断裂、缺失情况。结论女性患者 Singh 指数可以大致反映骨结构的变化,了解骨质疏松情况,但因其主观因素影响,6级分法不能更加准确反映出骨结构,尤其是骨超微结构的具体变化。

    作者:徐丛;徐飞;杜元良;李嘉;戴海峰;王中新;吕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1,2〕,5年生存率仅为15.6%,约2/3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区域或远处转移〔3〕。其中,首诊 NSCLC 的患者约有10%伴有脑转移;初诊没有脑转移的 NSCLC 患者也有30%~50%终发生脑转移〔4〕,其预后极差,未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仅1~2个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手段的发展及各种靶向药物的应用,生存期得到延长的 NSCLC 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及检出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对症治疗,如激素、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的应用及全脑放疗(WBRT)等抗肿瘤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收益,但脑转移瘤的治疗仍然棘手。目前,NSCLC脑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全脑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本文对 NSCLC 脑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卓;张玉宇;张兰广;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