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现状及其变动

张航空

关键词:受教育程度, 教育水平
摘要: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1949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在2009年开始步入老年.关于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有学者[1,2]使用不同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教育水平现状及变动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增殖蛋白的关系

    目的 检测喉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T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特征,探讨FHIT对增殖的作用.方法 67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喉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术后组织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上述距肿物边缘>2 em非肿瘤性喉黏膜组织5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FHIT、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三组FHIT、PCNA和Ki67的阳性率差别显著(P<0.0001).观察组中FHIT、PCNA和Ki67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分化程度、是否伴有脉管内瘤栓相关.PCNA和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HIT和PCNA、FHIT和Ki67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喉鳞癌术后组织中FHIT低表达,PCNA和Ki67高表达对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FHIT在调节肿瘤性进展过程中可能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调节有关.

    作者:刘瑶;崔颖;刘卫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OSAHS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53例,根据AHI值分为实验组(OSAHS组,79例)和对照组(非OSAHS组,74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AHI值以及冠心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计算出AASI值,比较两组AASI值的差别,分析AASI值与AHI值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AASI值高于对照组(0.599±0.118 vs 0.381±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ASI值与AHI值呈正相关(r=0.617,P<0.01),对照组AASI值与AHI值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且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夏皓;黄兆辉;刘东凤;刘昌松;苏双;冯骞;吴赛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信号转导途径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妇女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生成及分泌减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减弱,导致成骨细胞生成减少,骨骼不能对适度负荷产生足够的适应性骨重建,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雌激素可以通过直接调节、旁分泌和细胞凋亡等机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而发挥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及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影响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1].对于预防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保持体内雌激素水平尤为重要[2].

    作者:林思文;王丽丽;施剑明;殷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国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及启示

    截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到人口总数的13.26%[1,2].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失能问题[3]及人口结构变化[1]造成的空巢家庭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更加沉重.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机构养老以其专业化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动力下,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4,5].但由于我国养老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机构长期发展中仍存在着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服务流程不规范等诸多问题[3,6,7],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将对老年人生活起到直接影响.相比而言,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无论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立法或标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发展建设都较为健全,因此,本文旨在对国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回顾和综述.

    作者:郭红艳;王黎;彭嘉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Rg3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细胞株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人参皂甙Rg3和索拉非尼两种单药、两药联合方式作用于人肝癌细胞,观察其对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作用1h,索拉非尼组黏附抑制率显著高于人参皂苷Rg3组(P<0.05或<0.01),联合组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和人参皂苷Rg3组(P<0.01);作用2h,人参皂苷Rg3组抑制率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P<0.01),并且高于人参皂苷Rg3组作用1 h(P<0.01);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具有协同作用(Q=2.63>1.15).索拉非尼单药及索拉非尼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的迁移抑制率均显著高于人参皂苷Rg3单药作用(P<0.01),并且两药联合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索拉非尼单药组(P<0.01);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具有协同作用(Q=1.46>1.15).索拉非尼组和联合组侵袭抑制率均显著高于人参皂苷Rg3组(P<0.01),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具有拮抗作用(Q=0.71<0.8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g3组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索拉非尼组和联合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CD44V6及MMP-9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与人参皂苷Rg3组比较,联合组VEGF-C及CD44V6水平显著下降;与索拉非尼组比较,联合组VEGF-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3、索拉非尼单药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株的黏附、迁移、侵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的黏附和迁移抑制作用两者均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陆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加强护理病房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死亡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2PD)急性加重期死亡因素.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共70例,按照终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年龄、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比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动脉氧分压(PaO2)、pH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综合ICU人住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在其抗菌药物使用和机械通气方面加强管理,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控制ICU住院天数.

    作者:孙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0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28例(T2DM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按其T值再分为OP组(60例)和非OP组(68例),另选56例无糖代谢异常的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及血压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O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OP组的年龄、TC、LDL-C及收缩压比非OP组高,而体质量指数(BMI)、双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较非OP组低(均P<0.05);对照组年龄与双股骨及腰椎1~4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T2DM组双股骨骨密度、腰椎1~4骨密度分别和年龄、TC、LDL-C及收缩压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C、LDL-C、收缩压是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改变及OP的发生与年龄、TC、LDL-C、收缩压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以上指标防止患者发生OP.

    作者:马剑侠;薛鹏;王燕;鲍晓雪;王娜;李玉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评价,0~20分为Ⅰ组,21 ~44分为Ⅱ组,45~80分为Ⅲ组,>80分为Ⅳ组.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以及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Gensini评分与RDW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RDW在冠心病Ⅰ、Ⅱ、Ⅲ、Ⅳ组分别为(13.27±0.51)%,(15.64±0.83)%,(17.89±0.97)%,(19.02±1.06)%,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RDW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的因素包括:RDW、年龄、收缩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结论 RDW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之一.

    作者:赵凯;李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腺病毒介导的PDCD4基因过表达促进肾癌BTG1蛋白的表达和786-O细胞的凋亡

    目的 探讨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对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的影响及肾脏注射后对肾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培养786-O细胞株,转染腺病毒体外干预,观察细胞的死亡情况;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两组均在前肢腋部皮下注射786-O细胞株构建肾癌模型,造模14 d后,对照组瘤中注射0.1 ml D-Hanks,移植组则注射含l×1011 vp/mL的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的D-Hanks 0.1 ml.结果 体外观察转染病毒后,786-O细胞的生长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体内注射病毒后,可以观察到肾脏中抑癌基因PDCD4的上调和BTG1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注射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徐挺;胡俊彪;戴国平;吴慧玲;杜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进展较为迅速,属于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50 ~ 60岁的患者,对化疗较为敏感,传统治疗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存活率不高.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DLBCL的治疗,改善了DLBCL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 (R-CTOP)方案化疗与单用CT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DLBCL的治疗情况.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多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Ⅳ及V期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目前尚缺乏有效预测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指标.一旦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多出现致残、致死[1].目前研究已经证实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动脉钙化,终形成狭窄有关.研究发现,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由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参与了血管钙化[2~6].因此,早期检测血清COMP浓度可能对预测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OMP水平与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刘聪辉;金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理状态下针刺腧穴脑fMRI研究进展

    基于经络腧穴特异性中医理论基础,针刺腧穴治疗疾病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国际上已受到广泛认可[1,2].但针刺穴位治疗疾病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以无创、绿色且能显示分子水平功能信息等优点,成为针刺腧穴研究的重要手段.狭义上脑fMRI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原理,可实时获取并观察与针刺相关的脑激活区,其定位准确,为研究针刺腧穴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目前为止,在生理状态下国内外学者运用fMRI技术对针刺腧穴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病理状态下,针刺腧穴脑活动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及总结,以临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激活或抑制的脑区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晓陵;张帆;王丰;张贺;李崖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扭曲基因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扭曲基因(TWIST)和雌激素受体(ER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TWIST与ERα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对乳腺癌患者1年及5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Cox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TWIS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ER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TWIST(+)ERα(-)的5年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TWIST阳性及ERα阴性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WIST(+)ERα(-)均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 TWIST的高表达及ERα的低表达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具有不利影响,临床监测二者的表达情况,可评估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清;张纬建;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三大中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对照研究,运用Rve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5篇,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得出,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4),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而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所差异.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作者:罗盛;张锦;李伟;郭继志;庄立辉;王雪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城乡老年人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唐山市5区9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县122家乡镇卫生院,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评估参考标准》中的评估内容和项目及自行设计并经信效度检验的《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的服务项目,城乡之间在老年便利就诊服务等6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居民接受过诊疗、保健、预防、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及其他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利用率为45.9%;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城乡、年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养老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慢病罹患情况、生活自理状况(P<0.05).结论 空巢高龄老人服务、临终老人服务、痴呆老人服务开展情况较差,尤其农村更差.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对可干预因素的管理,促进老年人对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成杰;张敏;李淑杏;陈长香;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底动脉弯曲对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弯曲对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84例急性脑桥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基底动脉是否弯曲,分为弯曲组(43例)和未弯曲组(41例).选取40例同期住院的基底动脉弯曲但无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眩晕或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等,测量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L)、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双侧椎动脉直径.结果 ①弯曲组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椎动脉优势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弯曲组、对照组,其BAL、BL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②吸烟(x2=10.091,P=0.001)、糖尿病(x2=8.174,P=0.004)、高血压(x2 =7.641,P=0.006)、高胆固醇血症(x2=5.852,P=0.0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x2=5.208,P=0.022)、BL分级(3级x2 =4.817,P=0.028)是基底动脉弯曲患者发生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③BL 3级合并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高于BL 1、2级,BL 3级患者的右椎动脉直径短于BL 1级(P<0.05).④BL与椎动脉直径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基底动脉弯曲能够增加老年患者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BL 3级是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向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目的 分析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老年保障政策重点.方法 根据2011年杭州市数据,选择其中318个老年样本构建生活满意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老年人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客观指标(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就医困难程度、家庭收入评级)、主观指标(家庭生活满意度、健康情况满意度、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老年保障政策的重点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家庭相对收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建立动态调整的生活补贴机制;加快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于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引导他们进行社会参与.

    作者:朱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mRNA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AP组和甘氨酸组,每组27只.对照组常规开腹后仅移动肠管,SAP组常规开腹后进行胰管穿刺并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建立SAP大鼠模型,甘氨酸组在建立SAP大鼠模型前3、6h分别从尾部静脉注入甘氨酸.在建模成功后的第6、12、24h从三组大鼠中随机选择9只进行剖腹获取完整肺部组织以测定TREM-1 mRNA和HMGB-1水平.结果 SAP组TREM-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且6、12、24h的TREM-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12 h和24 h的HMGB-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而甘氨酸组6、12、24 h的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酸对SAP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

    作者:朱勇;崔建娇;张明智;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肽对树突细胞的协同作用及其对肾癌细胞抗肿瘤效应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究T肽对树突细胞(DC)的协同作用及其对肾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1)将人DC的培养皿分为3组:A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生理盐水100μl,B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T肽50μg/100μl,C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脂多糖(LPS)50 μg/100 μ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成熟度,并观察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2)将人DC的培养皿分为两组:D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生理盐水100μl,F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T肽50 μg/100μl;观察人DC分泌IL-12b的情况.(3)将人肾癌细胞的培养皿分为2组:E组人肾癌细胞的培养皿加人生理盐水100μl,F组人肾癌细胞加入人DC悬液100μl;D组人肾癌细胞加入T肽50μg/100μl和人DC悬液100μl;观察T肽协同DC对肾癌细胞的凋亡率,并且检测趋化因子CCL2、CCL5、CCL20、CCL22和CCL27的表达.结果 T肽促进DC的成熟,促进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上调;T肽可促进DC分泌IL-12b;T肽联合DC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DC组和T肽联合DC组对肾癌细胞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明显,而且T肽联合DC组对肾癌细胞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明显(P<0.05).结论 T肽对DC具有协同作用,且可增强DC的抗肿瘤效应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杨旭初;王怀璋;张新峰;刘怀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重要脏器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n=20).改良Wiggers法制备大鼠出血性休克模型,休克持续90 min.治疗组在复苏前给予106个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磷酸盐缓冲液(PBS)悬液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PBS溶液.分别于复苏后6、12、24、48、72 h取血清,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3、IL-6和IL-10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肺、肾病理损伤.结果 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在复苏后12 ~72 h内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IL-1β3在复苏后6~12h内较模型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组IL-10水平在复苏后6~48 h内均较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肺、肝、肾、心等器官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调节失血性休克早期重要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机体促炎-抗炎系统平衡.

    作者:李淑娟;张天首;王子薇;张学军;李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