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信号转导途径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林思文;王丽丽;施剑明;殷明

关键词:成骨分化, 雌激素受体, 信号通路
摘要:妇女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生成及分泌减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减弱,导致成骨细胞生成减少,骨骼不能对适度负荷产生足够的适应性骨重建,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雌激素可以通过直接调节、旁分泌和细胞凋亡等机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而发挥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及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影响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1].对于预防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保持体内雌激素水平尤为重要[2].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三大中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对照研究,运用Rve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5篇,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得出,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4),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而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所差异.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作者:罗盛;张锦;李伟;郭继志;庄立辉;王雪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某医院老年人骨密度调查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目的 调查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老年人骨密度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就诊的800例老年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左侧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的骨密度,记录入选老年人群的身高、体质量及年龄,计算体质量指数并根据测定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部位骨密度在两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86 ~90岁、91 ~95岁年龄段左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L1、L3、L4及L1-4的骨密度与60 ~ 6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86 ~90岁、91 ~95岁年龄段左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L2、L3、L4及L1 ~4的骨密度与60-6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6 ~70岁、71~75岁、76~ 80岁、81~85岁、86 ~90岁,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年龄与大粗隆、左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与大粗隆、左股骨颈、腰椎L1-L4、Ward's三角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福建省泉州市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会逐渐升高,其中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

    作者:杨澍;邹丽芬;邱月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糖水平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前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7.8 mmol/L,n=49),血糖偏高组(7.8 ~ 11.1 mmol/L,n=42),高血糖组(血糖>11.1 mmol/L,n=27).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47).分析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rt-PA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伴有糖尿病、溶栓后2h及24 h收缩压.(2)血糖偏高组和高血糖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05).结论 溶栓前血糖≥7.8 mmol/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较差,血糖水平是影响静脉rt-PA溶栓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贾秀凤;范金环;杨景艳;洪震;王敏;吴金红;张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OSAHS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53例,根据AHI值分为实验组(OSAHS组,79例)和对照组(非OSAHS组,74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AHI值以及冠心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计算出AASI值,比较两组AASI值的差别,分析AASI值与AHI值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AASI值高于对照组(0.599±0.118 vs 0.381±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ASI值与AHI值呈正相关(r=0.617,P<0.01),对照组AASI值与AHI值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且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夏皓;黄兆辉;刘东凤;刘昌松;苏双;冯骞;吴赛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进展较为迅速,属于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50 ~ 60岁的患者,对化疗较为敏感,传统治疗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存活率不高.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DLBCL的治疗,改善了DLBCL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 (R-CTOP)方案化疗与单用CT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DLBCL的治疗情况.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绝经前后妇女205例,按是否绝经分为2组,绝经前组100例,年龄30 ~49岁;绝经组105例,年龄50 ~6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同时测定心功能.结果 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显著增高(P<0.05),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5),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和二尖瓣E蜂速度(MVVE)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测定骨代谢指标有助于评估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评估心功能则有助于预测将来发生骨折的危险程度.

    作者:秦石;王伟;宋乐;王琳;刘义;李义光;吴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白介素-17A对压力过负荷心衰小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介素(IL)-17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以及MMP-9在小鼠过负荷心衰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选用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IL-17A基因敲除小鼠(IL17A-/-)为实验组,经胸骨上窝利用部分夹闭主动脉弓心衰模型,测量心脏体重比(HW/BW)、心脏超声指标、MMP-2以及MMP-9 mRNA表达.结果 C57 BL/6野生型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组(WT-AC组)10 w发生心衰,与C57BL/6野生型小鼠假手术组(WT-Sham组)比较,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明显增大(P<0.01)、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和射血分数(EF)明显变小(P<0.01);rIL-17A无变化(P>0.05),仅LVPWD变小(P<0.01);LVPWD和EF变小(P<0.01);WT-AC组HW/BW较WT-Sham组增大(P<0.01);IL-17A-/-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组(IL-17A-/-AC组)与WT-Sham组比较增加(P<0.01);和IL-17A-/-假手术组(IL-17A-/-Sham组)比较亦增加(P<0.05);WT-AC组的MMP-2和MMP-9 mRNA表达较WT-Sham组增强(P<0.01);rIL-17A腹腔给予WT-Sham组比较其表达也增强(P<0.01);IL-17A-/-AC组与WT-Sham组比较,其mRNA表达增强(P<0.01);与WT-AC组比较,其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IL-17A基因敲除后心衰过程减缓,MMP-2和MMP-9 mRNA表达增强提示IL-17A直接以及通过MMP-2和MMP-9表达参与过负荷心衰过程,IL-17A以及MMP-2和MMP-9通路是减轻、减缓心衰形成、发展的干预靶点之一.

    作者:安君;李永财;刘旭光;安康;高健;吕君其;李雄;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国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及启示

    截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到人口总数的13.26%[1,2].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失能问题[3]及人口结构变化[1]造成的空巢家庭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更加沉重.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机构养老以其专业化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动力下,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4,5].但由于我国养老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机构长期发展中仍存在着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服务流程不规范等诸多问题[3,6,7],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将对老年人生活起到直接影响.相比而言,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无论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立法或标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发展建设都较为健全,因此,本文旨在对国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回顾和综述.

    作者:郭红艳;王黎;彭嘉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诊断中的意义及宫颈锥切术在CINⅢ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5例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TCT、HPV、阴道镜活检、宫颈锥切术及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75例患者中HPV阳性者71例(94.67%).阴道镜病理结果为CINⅡ及CINⅢ的74例患者中,TCT结果:正常或炎症(NILM)14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13例,磷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7例,宫颈癌(HISL) 40例.61例阴道镜活检病理为CINⅢ的患者中,锥切术后病理为炎症5例,CIN Ⅰ 4例,CINⅡ5例,CINⅢ42例,宫颈浸润癌IA1期5例.符合率为68.85%.全子宫切除标本中,24例存在残留,残留率为32%.病变无残留者51例(68%).病变残留组及无残留组比较,年龄、孕次、首次手术方式及病变级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在CIN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CINⅢ的治疗,与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宫颈锥切术更微创,是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避免了过度治疗.

    作者:商晶;黄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目的 分析杭州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老年保障政策重点.方法 根据2011年杭州市数据,选择其中318个老年样本构建生活满意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老年人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客观指标(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就医困难程度、家庭收入评级)、主观指标(家庭生活满意度、健康情况满意度、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老年保障政策的重点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家庭相对收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建立动态调整的生活补贴机制;加快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于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引导他们进行社会参与.

    作者:朱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mRNA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AP组和甘氨酸组,每组27只.对照组常规开腹后仅移动肠管,SAP组常规开腹后进行胰管穿刺并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建立SAP大鼠模型,甘氨酸组在建立SAP大鼠模型前3、6h分别从尾部静脉注入甘氨酸.在建模成功后的第6、12、24h从三组大鼠中随机选择9只进行剖腹获取完整肺部组织以测定TREM-1 mRNA和HMGB-1水平.结果 SAP组TREM-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且6、12、24h的TREM-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12 h和24 h的HMGB-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而甘氨酸组6、12、24 h的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酸对SAP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

    作者:朱勇;崔建娇;张明智;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石菖蒲有效成分β-细辛醚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笼饲养建立稳定、可行的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大鼠海马NSE表达量,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NSE水平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给予28 d的CUMS大鼠的自主活动得分减少,海马区神经元NSE表达量减少(P<0.05),但血清中NSE水平无显著差异;给予阳性药氟西汀(10mg·kg-1 ·d-1)及β-细辛醚(25 mg· kg-1·d-1)均能显著提高CUMS大鼠的自主活动得分,海马CA3区神经元NSE表达量增多(P<0.05),但对血清中NSE水平无影响.结论 β-细辛醚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神经元活性,减少神经元损伤,从而实现对CUMS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得水;兴桂华;卢长方;高志影;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叶因子3与生长分化因子-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三叶因子3(TFF3)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及正常甲状腺(NT)组织中(各30例)TFF3 mRNA及GDF-15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FF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状癌及FA(P<0.01),而FA中的TFF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状癌(P<0.05).甲状腺滤泡状癌及FA中GDF-1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而甲状腺滤泡状癌中的GDF-1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FA(P<0.01).结论 TFF3 mRNA的低表达和GDF-15 mRNA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对进一步区分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璇;于世鹏;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传统运动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患者超过8.2%[3].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一直是COPD治疗的主要措施,目的是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但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传统运动疗法是一种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重视局部和全身功能调整,使呼吸肌和四肢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康复锻炼方法[4].

    作者:王龙兵;吴卫兵;刘晓丹;王振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0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Harri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2个月,出血量平均318 ml,住院天数平均12.3 d,术后并发症低.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差异明显(P<0.01).VAS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明显(P<0.01),骨折愈合率为97%.结论 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此类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较低的临床并发症及优良的术后随访效果.

    作者:刘振;王庆宇;李瑞延;秦彦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医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患者就医及时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湖北省2013年报道肿瘤发病率为262/10万,估计样本量为1 353例,按照农村和城市1:1抽样,经济状况好、较好以及差1:1:1抽样,共抽取1 355例癌症患者,其中胃癌366例,占27.01%、食管癌989例,占72.99%,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资料,EpiDate3.1建立数据库录人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 355例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到就医时间平均为(9.23士1.26)w,就医及时率为39.19%,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为(5.73±2.32)w,确诊及时率为77.79%.及时就诊率与医疗机构距离、体检频率、身体不适是否及时就医、癌症早期治疗认知有关(P<0.05),与是否具有医疗保险无关(P>0.05).医疗机构距离(OR=1.408)、身体不适及时就医(OR=3.403)、癌症早期治疗认知(OR=1.132)是影响患者就医及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宜昌市中老年胃癌和食管癌就医及时性中等偏下,并且医疗机构距离、身体不适及时就医、癌症早期治疗认知是影响患者就医及时性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邓飞;黄薇隗;李拥军;张雪琴;何凌;毛丰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气污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大气污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空气污染暴露对COPD住院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和时间序列研究,提取文献中相关的数据.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评价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暴露与COPD住院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病例l 128 2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PM10、SO2、NO2、O3每升高10 μg/m3,CO每升高1 mg/m3居民COPD住院百分比分别上升0.05%、0.08%、0.09%、0.24%、0.05%、0.18%.结论 大气污染物对居民COPD住院产生影响.

    作者:李春艳;周丽婷;王树越;叶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血管、淋巴管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D2-4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三者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标本99例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CD105、D2-40在以上标本中的表达,分析VEGF、CD105、D2-4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三者协同表达情况.结果 VEGF、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值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VEGF与CD105、CD105与D2-40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VEGF、CD105、D2-40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对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林西;郭颖;白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发展成为冠心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PCI尚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难题[1].药物洗脱支架(DES)可以减少ISR的发生,但不能完全解决.据统计,每年在美国DES发生ISR的患者仍有近20万[2].目前,ISR的发生机制及处理策略尚无统一意见,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

    作者:张冠龙;王继群;辛若丹;管考华;赵学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增龄变化

    目的 评估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增龄变化.方法 选择406例查体老年人,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行实验室化验检查及腹部彩超检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查体老年人群中42.86%患有NAFLD,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及甘油三酯(TG)与NAFLD相关,但在60~ 74岁的人群中仅与BMI、空腹血糖(FPG)有关.NAFLD的患病率在60 ~70岁组、71~ 80岁组及81 ~92岁组,分别为43.59%、44.1%及41.8%,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MI、ALT、UA及TG为老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早期关注,在老年人中随着增龄,NAFLD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

    作者:刘庆君;崔秀丽;王林;杨丽敏;刘柏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