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东;强晓玉;张妍;安冬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且确诊为T2DM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T2DM组合并轻度OSAS组(轻缓合并组)、T2DM合并中度OSAS组(中度合并组)、T2DM合并重度OSAS组(重度合并组),分别比较四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并比较四组患者夜间血糖波动的平均幅度(MAGE)、白天MAGE及24 h MAGE.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HCY、糖化血红蛋白、肌酐重度合并组>中度合并组>轻度合并组>T2DM组(均P<0.05);提示随着合并OSAS的程度加深,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HCY、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值均增高.白天、夜间及24h的血糖波动重度合并组>中度合并组>轻度合并组>T2DM组(均P<0.05);说明随着合并OSAS的程度加深,白天、夜间及24 h MAGE越大.结论 OSAS病情与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控制OS-AS的病情进展对控制T2DM患者血糖紊乱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进;李成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对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抗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6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55)、安慰剂组(n=54)、优甲乐组(n=57),治疗90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甲状腺功能、抗体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三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F=8.27,7.17,8.71;均P<0.01),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无统计学差异(F=0.13,P>0.05).中药组与安慰剂组TPO-Ab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FT4、TS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优甲乐组TPO-Ab、FT4、T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安慰剂组与优甲乐组TPO-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T4、T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中药组TGAb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1).中药组治疗后梗阻感、颈前疼痛、乏力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安慰剂组治疗后乏力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梗阻感、颈前疼痛积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甲乐组三症状治疗前后积分无差异(P>0.05).结论 与安慰剂和优甲乐比较,中药可明显降低HT抗体水平,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对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曹惠红;赵辉;付敏;何燕铭;杨宏杰;盛昊丰;郑敏;李昀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A水平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78例70岁以上老年结肠癌患者、同期健康体检的78例70岁以上老年健康者及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A组,78例老年健康者作为B组,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C组.根据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Ⅰ期和Ⅱ期)和中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早期结肠癌25例为A1组,中晚期结肠癌53例为A2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血清IL-17A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IL-17A水平与老年结肠癌的发生相关,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IL-6和老年结肠癌的分期明显相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在急性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定植及作用.方法 在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化学诱导造成小鼠胃部急性损伤,刺激干细胞参与组织自我修复.结果 模型15例中有11例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成功定植在损伤,终死亡2例(P<0.05).结论 骨髓干细胞在胃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定植和分化并参与组织的自我修复,该方法是预防治疗胃损伤和遗传性胃部疾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孔渊;牛惠;刘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DM)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338例老年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66.7±5.1)岁,男151例,女187例.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DM社会支持量表、DM生活特异生存质量量表,简明精神状况量表.结果 研究对象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平均值、实际得到的社会支持平均值、认为得到的社会支持的平均值,实际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低于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P<0.05).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总体得分为(98.9±19.4)分;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129,P<0.05).结论 老年DM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大限度地利用多元社会支持系统,使DM患者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和社会,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伟;孙胜男;李春玉;王秀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信号调控对棕榈酸(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采用ER stress抑制剂4-苯丁酸(PBA)和过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GRP) 78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R stress以及GRP78对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A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R stress,PBA抑制ER stress并减弱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PA和ER stress诱导剂衣霉素(Tun)对ER stress分子标志的诱导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PA诱导的GRP78远低于Tun的诱导作用.过表达GRP78明显抑制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 GRP78的诱导表达不足在PA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进举;张春燕;肖斌;李洪;敬健雄;冯春红;夏先明;代荣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3、7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勇;杜晓红;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卢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ICU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9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对原发病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UTI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第1、3、7天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肝、肾、心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在治疗第1天均显著下降,持续至治疗第7天各指标均达到低值,且同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在治疗第7天时下降(P<0.05),IL-6和hs-CRP水平在治疗第3天时开始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心功能相关指标均下降,至治疗第7天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 UTI辅助治疗ICU脓毒症,能显著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还能改善肝、肾、心功能,缓解脓毒症造成的器官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碧霞;林辉;廖秀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0例(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志愿者6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VEGF和骨代谢相关指标女包括骨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骨钙素(OC)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VEGF、ALP、TGF-β1、OC显著降低(均P=0.000);TAP5b、CTX-Ⅰ显著增高(P=0.000).VEGF与TRAP5b、TGF-β1、OC和CTX-Ⅰ等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251、0.548、0.475和-0.429,P值分别为0.006、0.000和0.000和0.000).结论 VEGF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明显相关,是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迪;朱丹杰;冯法博;李晓林;邹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PTEN和ERG免疫标记是否能够敏感地确定前列腺导管癌(IDC-P)和精确地将其与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加以区别.方法 符合导管癌标准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n=45)及PIN(n=40)标本分别进行PTEH和ERG免疫标记.结果 导管癌45例标本中38例(84%)细胞质PTEN缺失,而PIN标本中无1例细胞质PTEN缺失(P<0.01).导管癌ERG表达26例(58%),PIN40例中ERG表达6例(15%).导管癌的PTEN/ERG表达一致性较高(>95%,P<0.01).结论 前列腺导管癌绝大多数存在细胞质PTEN缺失,而PIN则无此现象.PTEN缺失可能是区别前列腺导管癌和PIN的有用标记.
作者:韩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变化水平,探讨二者是否参与DN的发病进程.方法 DN患者50例作为DN组,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和PPAR-γ的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血清中TGF-β1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GF-β1和PPAR-γ具有负相关性(r=-0.689,P=0.042;r=-0.711,P=O.036).结论 TGF-β1水平的上调和PPAR-γ水平的下调及二者具有明显负相关性,说明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进程.
作者:陈蔷;俞娉;于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人住呼吸内科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30例,合并T2DM患者(试验组)和单纯COPD患者(对照组)各65例,对两组的急性加重频率、外周血血红蛋白、肺部影像学、肺功能、血气分析、病原体分布特点、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急性加重住院次数频繁、抗生素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延长,混合菌感染及真菌感染比例高,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 a02)低(P<0.05);试验组贫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一口气弥散功能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OPD合并T2DM患者更易急性加重而频繁住院,更易出现贫血,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差,病情严重而复杂,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综合治疗是提高COPD合并T2DM患者疗效、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
作者:梁新梅;梁克诚;卢翠梅;覃启鲜;陆薇;冯邦华;何笛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Apelin、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假性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2只,SAP组按照大鼠体重1 ml/kg剂量胆总管注入50 g/L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假性手术组行SAP组相同手术但不注射药物,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HSA)法测定Apelin、CRP及TNF-α水平,光镜观察SAP胰腺组织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评分.结果 SAP组胰腺组织严重水肿,组织细胞坏死、具有片状出血斑并且胰腺出现局部皂化斑,假性手术组正常或者轻微水肿,无明显异常,对照组组织正常,建模成功.SAP组血清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假性手术组和对照组,Apelin明显低于假性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假性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Apelin水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负相关(r=-0.876,P<0.05),CRP和TNF-α水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698、0.724,P<0.05).结论 血清Apelin、CRP及TNF-α水平变化与SA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卫;周筱筠;卢先州;刘龙飞;徐志广;陈诗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干部保健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骨量减少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老年保健男性5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对照组25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前臂中段、左股骨颈、腰椎(L1~4)总T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高血压组的下肢及腰椎骨量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后,颈动脉IMT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腰椎总T值呈负相关(P<0.05);按照骨量减少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分为两组,骨量异常组收缩压、舒张压、IMT值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结论 保健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各部位骨量均有减低趋势,动脉硬化程度与骨量减少呈负相关,对于此类人群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可能对延缓动脉硬化发展有一定作用.
作者:顾朋颖;叶山东;康冬梅;王卫东;赵亮;苏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度)患者采用雾化吸人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6位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基础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在以下评估指标:治疗后2h内喘息症状缓解率、治疗当日夜间喘息发生率、喘息症状显著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甲泼尼龙静脉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基础治疗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良好,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作者:常伟;何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与生活事件、躯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方便抽样方法抽取50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老年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评经济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生活事件数目、躯体疾病数目在抑郁症老年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老年抑郁症是偏头痛、脑卒中或身体部分偏瘫、视力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0.282 (0.093,0.854)、0.287 (0.099,0.831)、0.16(0.052,0.494)、0.275(0.092,0.817)、0.123 (0.024,0.626),抑郁症老年患者发生自评健康恶化、自评经济困难、难过经历、亲友冲突事件风险的OR(95% CI)分别为0.246(0.087,0.697)、0.092(0.031,0.261)、0.113(0.036,0.356)、0.076(0.018,0.315).结论 加强老年抑郁症筛查、诊断和治疗,采取多方面措施减少其发生更多躯体疾病和生活事件.
作者:徐曼;刘冰;柴云;程桢;卢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02例183个椎体,根据术后椎体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压缩椎体分为渗漏组和非渗漏组,进而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Cobb角及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83个椎体中共有2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术前椎体高度、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凸角度、骨折新鲜度、手术入路途径及骨折椎体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是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任虎;冯涛;张宏;李熙明;于大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对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性定量研究.方法 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scopus,Google scholar and Controlled Trails metaRegister,Pubmed及Medline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一站式杂交技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对照研究实验,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共4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住院费用多于传统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输红细胞悬浮液量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杂交组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及随访期死亡发生率与传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杂交组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且重返工作或正常活动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治疗复杂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优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作者:马建赢;李金;杨崛圣;项海燕;刘晨;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关节软骨变性硬化增生和关节腔长期磨损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1,2].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深度烧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情况、首次植皮存活率和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负压引流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白细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首次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度烧伤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提高首次植皮存活率,降低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住院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和传统换药治疗没有差异.
作者:谷松坡;付智慧;范友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