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汉
随着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严俊,人们对癌痛的认识在不断更新,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晚期癌症病人70%伴有疼痛,约50%有中重度疼痛,30%有极度疼痛[2].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令人畏惧,癌症疼痛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破坏患者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程月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本文通过对医疗行业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运用各种机制,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致力于人与医院的共同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宿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发展注人不竭动力.
作者:胥林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患者希望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手术配合便应运而生,其在手术室的实施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医生与护士等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文对全面手术配合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概述.
作者:李喆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和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间,从儿科住院部抽选120例已排除其他病患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的联合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临床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结论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的联合溶液雾化效果良好,作用明确显著,在临床可以作为主要方法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1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其中白天控尿良好者12例,夜间控尿良好8例,有8例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随访期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微创、出血少等特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余成全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发病的学生中,年龄在12~16岁之间,以13、14、15 3个年龄组人数居多,分别为16、16、21人.性别分布:男生30人,女生41人,男女比为1∶1.3.
作者:张连庆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护士长是临床护理为直接的基层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科室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临床护理的质量.护士长应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到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一位科室护士的优点与潜能;除了精通业务技术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及法律意识.
作者:黄孝玲;孙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相对于内科手术而言,外科手术在术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疤痕,给患者留下终生的遗憾.所以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渴望用小的疤痕,低程度的痛苦完成手术.于是微创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微创技术留下的疤痕小,伤害低,所以目前被广泛运用在医学的各种外科手术,受到了一致的好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病理研究的深入,微创手术必将会越来越纯熟.本文将系统的阐释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相关运用问题.
作者:杨大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本文阐述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对于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医疗设备归档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如何提升设备档案的利用效率,以及信息化设备档案管理的意义.
作者:张婧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帕瑞昔布钠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可行性及其与现常用方法相比的优缺点.方法 随机选择150例行胃镜、肠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20~70岁,体重42~85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推注芬太尼0.05 mg后推注丙泊酚;B组(丙泊酚)直接静脉推注丙泊酚;C组(丙泊酚+帕瑞昔布钠)在术前10min静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后推注丙泊酚.观察比较患者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有一定的循环抑制,以B组明显.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B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苏醒时间C组快于A组与B组,丙泊酚用量A、C两组均少于B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帕瑞昔布钠完全能满足无痛胃、肠镜麻醉需要,其可提供较好的超前镇痛和术后镇痛,较好地解决了单用丙泊酚所致镇痛不全的缺点,并减少了加用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
作者:徐勤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政府输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居民的诉求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两大因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容,主要是由国家确定若干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保障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增加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势在必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切实、高效地向市民输出公共卫生服务就必然需要相应业务机构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队伍.可见,公共卫生服务输出队伍的建设在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链条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张伟;陈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现象,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这种现象对母婴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是否具有科学性、可推广性.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284例患者(选取的所有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孕妇都自愿接受调查记录并服从所有准则),并将其作为A、B组,再另选取348例正常产妇作为C组进行对比,观察3组情况,对这些患者观察和护理所得的资料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比较得出3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原因,且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小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知识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安全防护意识的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与工作时间和文化程度相关.结论 手术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潘长霞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髁螺钉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60例,采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发析.结果 对本组患者行平均16个月的随访,无钢板松动、切口感染、骨不连、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0.3)个月.依据HSS髋关节评分法对骨折功能进行评价,优48例,良12例.有轻度髋内翻2例.结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田继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作用.方法 通过医务人员的口头宣教、文字宣传和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在教育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分析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增加了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结核病的规则服药率和治愈率.
作者:颜丙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婴儿皮测黄疸指数的影响,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程度.方法 将160例婴儿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组婴儿出生24h后开始给于护理干预,1次/d,游泳20min,抚触10min.对照组单纯沐浴,观察记录皮测黄疸指数.结果 第2~6日观察组,婴儿皮测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促使婴儿健康成长.
作者:夏红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聚乙二醇二醇干扰素a-2a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商品名:派罗欣,它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医学界现在应用也比较广泛,聚乙二醇干扰素能触发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递途径并激活基因转录,调节多种生物效应,包括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麻醉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68例择期手术需要施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B组采用硝普钠降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后MAP、HR、VET与降压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各监测点的HR、VET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停药5~10 min时间点的MAP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硝酸甘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均未引发全麻手术病人严重的并发症,用于全麻手术中能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作者:严慧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一线抗结核药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其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但对病人有损害,同时影响短期化疗顺利进行和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该所从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参与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安图调查点》,现将这期间临床观察的28例结核病人中发生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朴春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研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2011年7月1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细心观察和细心护理.结果 97例治愈好转,自动出院17例,死亡22例.结论 细心的观察与高质量的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康复好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淑香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