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旺;吕晓君;安汉祥
流行病学资料〔1〕显示:超过60岁的家住老年人,每年至少发生1次跌跤者为总人口的1/3;而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由跌跤引起并发症所致的死亡占2/3;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跤发生率高达50%~80%;在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人中,每年平均有55%以上者发生跌跤,跌跤所导致的骨折部位主要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肱骨外颈、桡骨远端。另有5%的老年人跌跤除骨折外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关节脱位等。跌跤导致下肢骨折的老年人约7%死于医院内,33%在1年内死亡,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本文拟研究预防老年人跌跤的策略。
作者:万晓玮;曹艳玲;刘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吉林省城乡657例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患病情况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运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及称重法对吉林省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调查,比较城乡间高血压患者宏量营养素、部分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膳食营养素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吉林省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6.64%。城乡间女性患病率均大于男性,且高血压患者在50~60岁较多发,体质指数(BMI)为(27.44±2.70)kg/m2,>23.9 kg/m2者占67.33%。城乡间大多数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的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818.14 kCal、53.66 g、57.41 g、273.15 g及11.22 g;钙、磷、钾、钠、镁、铁、锌、铜及锰等主要矿物质的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313.80 mg、814.36 mg、4148.11 mg、1674.18 mg、269.49 mg、18.12 mg、9.21 mg、32.38 mg、1.84 mg及5.13 mg,钠摄入过高,膳食钾和钙摄入量低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VitA、VitE、VitB1、VitB2、VitC的摄入量分别为347.13 ugRE、37.28 mgα-TE、0.78 mg、0.70 mg、84.53 mg每标准人日,其中VitE明显高于其适宜摄入量( AI)。结论吉林省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存在膳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现象,应加大力度宣传老年人适宜能量、低脂肪、低钠的健康膳食模式,以预防中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何纯川;李响;丁珍;张丽薇;王博;翁熹君;谢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组2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体重指数( BMI)、血浆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水平。结果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伟;崔天蕾;谢林伸;李昕怡;吴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中老年妇女中显著升高〔1〕。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射核素治疗,此外还有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法等〔2〕。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根据组织学突变不同包括滤泡型甲状腺癌( FTC)和乳突型甲状腺癌( PTC)〔3〕。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仅预后较差,而且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侵袭性显著升高。这些突变基因类型包括 BRAF 和 RAS 点突变、RET/PTC 和 PAX8/PPARγ重排等,本文就这些基因突变类型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丹丹;孙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成功老龄化(SA)情况和差异及在选择策略,优化策略,生活管理策略(SOC)上运用情况。方法使用问卷法对南京仙林大学城医学院校学生100名及非医学院校学生92名和中老年人19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老年人对SA及其相关因素认识情况优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②年龄、身体状况和职业等是SA和SOC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③医学生和中年人选择性选择( ES)策略运用得好。④生活评价高的人在SA认识情况和SOC运用上较好。⑤SA与SOC呈正相关。结论不同人群对SA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和SOC的运用差异显著。
作者:张玉红;刘洋;张宇梅;胡敏;金胜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可单药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用于胃肠道及其他部位肿瘤的化学治疗,具有疗效高、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小、无明显肾、耳毒性等优点。随着奥沙利铂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周围神经毒性也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突出矛盾,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而老年癌症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且多伴有其他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肺气肿、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本文观察老年癌症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GM1)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钠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该院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手术结束后都通过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并接受常规处理。对照组:在手术前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手术前应用脱氧核苷酸钠静脉滴注。结果术后2、5 d,观察组患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SIR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5、10 d观察组患者KPS评分、CD3+、CD4+、IgG、IgA及IgM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应用脱氧核苷酸钠,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曾杰;陈宁波;胡卫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叶酸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 C-反应蛋白( 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MTX治疗,顿服7.5 mg,1次/w;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顿服7.5 mg,1次/w,第2天口服叶酸片5 mg 1次,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疗效,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RF与CRP水平。结果 MTX联合叶酸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F与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MTX联合叶酸治疗EORA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其血清RF与CRP水平。
作者:周瑜博;廖军;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易导致颈部姿势/活动异常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给予一系列的颈部康复干预措施。平衡功能障碍程度采用Fugl-Meyer 平衡功能量表进行测试。分别于入院第1,7,14,28天进行颈部活动评分和平衡功能比较。结果两组同期对照第1天时无差异,第7、14、28天时有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应异常姿势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自然恢复差,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脑卒中后应及时予以康复干预措施预防和纠正颈部异常姿势,改善和恢复患者平衡功能。
作者:邓红琼;陈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XB130蛋白在人体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 XB130蛋白在人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XB130蛋白在15种正常人组织中,即胃黏膜、肾皮质组织、甲状腺组织中高表达,在肺泡上皮、子宫内膜中未见XB130蛋白阳性表达,其余组织均为中-低表达。常见18种肿瘤组织及生殖系统肿瘤中,除子宫颈鳞状细胞癌XB130为阴性,其余肿瘤胰腺导管腺癌、前列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乳腺导管原位癌、卵巢间变型无性细胞瘤等肿瘤细胞XB130蛋白高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胃腺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肝细胞性肝癌、肾透明细胞型肾癌、肺鳞状上皮癌、肺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卵巢囊腺癌等低表达。结论 XB130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首次报道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表明XB130可能在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廖梦颖;陈斌;刘坚;张为民;丁彦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与单纯行XELOX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选的7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8例)与单纯化疗组(32例),前者予3DC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后者予卡倍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均治疗2个周期,对比治疗结束后疗效、毒副反应、癌胚抗原( CEA)水平及手术保肛率。结果同步放化疗组肿瘤控制率(92.1%)高于单纯化疗组(81.3%)(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相近;此外,同步放化疗组出现特异性放疗损伤6例(15.8%),单纯化疗组出现2例置管处感染(6.3%)。同步放化疗组 CEA水平(12.1±4.4)ng/ml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14.4±4.8)ng/ml (P<0.05),术后两组CEA水平均阴转。同步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手术保肛率分别为82.9%、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2,P=0.131)。结论3DC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与XELOX化疗均是术前辅助治疗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案,前者在控制肿瘤进展、提高手术保肛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作者:帕力达?阿皮孜阿吉;张瑾熔;阿依古丽?哈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尤其是合并糖尿病( DM)或血糖明显升高异常的,其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高,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加速血管硬化、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或DM并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危害逐年增加。
作者:邹永伟;邹华伟;牟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褪黑素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过程中基底前脑三个胆碱能核团神经元、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学习记忆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Morris水迷宫系统,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 MS)、斜角带核垂直支( vDB)与水平支( hDB)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阳性细胞、海马CA1区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变化及学习记忆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P<0.05);应用褪黑素后可将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逆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P<0.05),但MS或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始终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大鼠的ChAT阳性细胞形态或GFAP阳性细胞形态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中,褪黑素具有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遭损害的作用,并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褪黑素在早期防治因高血压而诱发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磨洁琳;郭灵;曾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联合检查对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疑似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和动脉硬化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血管造影( DSA)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动脉硬化检测和动脉硬化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联合检测结果中异常患者的例数较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少,正常患者的例数较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增加,异常比亦较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减少(P<0.05)。动脉硬化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41.30%、52.78%和1.13,显著低于动脉硬化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的93.94%、92.32%、93.06%和12.21(P<0.01)。结论动脉硬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联合检查较动脉硬化检测单独检测可更准确地辅助诊断动脉硬化。
作者:方惠霞;黎瑞莲;吴恩平;屈丸;赖祥青;方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h后Aβ1~42干预组(Aβ1~42+diazoxide)、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24 h、72 h)细胞 NR2B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β1~42(2μmol/L)作用神经元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 Aβ1~42干预组和 Aβ1~42+diazoxide 组的 NR2B 亚基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Aβ1~42作用神经元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Aβ1~42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单纯Aβ1~42干预组相比,Aβ1~42+diazoxide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72 h,能够显著增加神经细胞NR2B亚基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二氮嗪能拮抗Aβ1~42所引起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提示二氮嗪可能通过NMDA受体通路影响Aβ1~42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夏春凤;李艳菊;朱瑾;杜怡峰;马国诏;张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单药、紫杉醇(PTX)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周期素依赖性蛋白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OR和不同浓度的PTX,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SOR、PTX单药及联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D1表达。结果 SOR、PTX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可使 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联合组与对应的单药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作用48 h后,给药组 cyclinD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用cyclinD1表达更显著,与单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SOR 和 PTX 联用可协同下调 HepG2细胞中 cyclinD1表达,增强了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效应。
作者:孙炜;宋祥和;卞勇华;俞敏;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对山东省内14个地市的1200名社区养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居民中已有一定的认可度与利用率,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身体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对是否选择就诊社区卫生机构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内容、实施优惠的就医价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提高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董毅;胡善菊;郭继志;高润国;沈郁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乳腺癌化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共68个肿块,在化疗前1w内及化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变化。结果部分缓解患者经过化疗后,肿块大小明显小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5.21±9.31)cm,术后病理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6.01±11.09)cm,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系。有效(PR)组患者化疗后血流分级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疗后两组RI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PR组化疗后血流阻力指数( RI)值减低、肿块减少。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变化,对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晓宇;叶俊;石成明;逯艳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 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 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 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 BMD 均有显著差异(均 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作者:王景;蒋欣峰;李小梅;洪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长型Gamma3钉( pTGN)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45例老年 Seinsheimer V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TGN组(23例)和INTERTAN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pTGN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少于INTERTAN组(P<0.05)。两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 Harr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加长型Gamma3钉和INTERTAN治疗老年Seinsheimer V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内固定。
作者:汪建;谭磊;黄玉龙;张海鹏;王英兆;孙大辉;朱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