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红;安可英;毛艳华;宓宝斌;刘莉
目的 探讨不同生理阶段更年期综合征(MS)患者Kupperman评分及体内激素和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门诊MS病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绝经前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三组,每组40例,比较并分析三组的Kupperman评分及体内激素和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 绝经后期患者Kupperman评分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前期患者,且在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理阶段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且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和总胆固醇(TC)在不同生理阶段患者体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生理阶段MS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不同,且体内激素及糖脂代谢出现异常.
作者:杨玲;王建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的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42d,建立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42 d后测定小鼠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枸杞多糖可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延缓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诊断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胶囊内镜检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胶囊内镜胃内运转时间、小肠内运转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图片评分、全小肠检测完成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胃内运转时间、小肠内运转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O.05),两组图片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小肠检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应用于胶囊内镜诊断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缩短胶囊内镜于体内的运作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梁英;万晓强;石钢;李五四;吴荣深;李显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方法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调查成都市386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并与养老机构组380名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成都市社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养老机构老年人(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39,P<0.01).结论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生活质量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
作者:黄琳;李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FC)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按入选患者的用药不同,分为乳果糖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并对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亚组分析.对比三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FC患者1 069例,其中老年患者6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果糖组总有效率达79.2%,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OR=7.14,95% CI为2.93 ~17.38)(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乳果糖组(OR=2.45,95% CI为1.56~3.83;OR=6.38,95% CI为2.99~ 13.63),且复发率低(P<0.05).老年乳果糖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同样不及联合治疗组(P<0.05).乳果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老年患者中亦无增加趋势(P>0.05).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FC的疗效较好且安全,以乳果糖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更优于单药治疗,尤其适合老年FC患者.
作者:张颖;保志军;张赣生;郭正扬;张自妍;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NDLIP)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恢复作用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DLIP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评价入院时及入院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同时测量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4 d后CRP、FIB及D-D水平较入院时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LIP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机体CRP、FIB及D-D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张文珺;朱新兴;彭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设置模型组8只,正常组8只,在建模后1、2、3、4个月分别行高分辨MRI.通过测量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管腔面积、管壁信号增强程度等指标,观察腹主动脉壁的重构过程,并对模型终的斑块成分进行MRI和组织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MRI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加,且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腹主动脉管腔进行性扩张,管壁强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但演变过程不明显.另外,MRI对兔腹主动脉脂质斑块及纤维斑块的检出率与病理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分辨MRI可以无创性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腹主动脉管壁重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动脉硬化斑块的预后和药物干预进行探索.
作者:王恩雨;王颖;钱姿桦;余日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考察长期瑜伽训练对不同体质指数(BMI)中老年妇女脂代谢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兰州商学院家属院83例中老年妇女,按照BMI分为20例低体重组,18例正常组,25例超重组,20例特重组.长期瑜伽练习开始,练习10 w和20w结束时分别检测所有受试中老年妇女清晨空腹时的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总量(TC)和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结果 四组练习前BMI、TG和TC水平组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瑜伽练习10w后,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显著降低,超重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瑜伽练习20w后,低体重组BMI水平升高,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降低,特重组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四组练习前Ig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练习10、20w后,IgA无显著变化(P>0.05),IgG明显增高(P<0.05).结论 长期瑜伽练习能够改善肥胖和过轻中老年妇女的体脂成分,促进体脂分解,降低血脂水平,增强免疫,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塑身.
作者:李培宏;马梅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8例IPF患者、22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浆,通过比较蛋白质学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谱,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验证血浆该蛋白质谱的表达.结果 与I-NSIP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相比,IPF患者外周血浆中SP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NSIP患者与头痛患者S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浓度为40.85 ng/ml可作为鉴别诊断IPF和I-NSIP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6.4%.结论 SPA在IPF患者外周血浆中表达上调,并且血浆SPA可作为IPF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宋磊;李丹;竭晶;赵丹;华树成;彭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EZH2基因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期的关系以及在结直肠癌细胞耐药模型LoVo/5-Fu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直肠癌中EZH2的表达情况,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EZH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参数、生存期的关系;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EZH2基因在耐药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EZH2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EZH2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阴性组中位时间>48.74个月,两组生存函数经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差异(r=5.86,P=0.015);EZH2在LoVo/5-Fu与LoVo中的表达有差异.结论 EZH2基因可能与LoVo/5-Fu细胞株耐药机制有关,提示EZH2基因表达可能影响癌细胞对5-Fu敏感性;且EZH2基因对判断结直肠肿瘤转移机制以及病情进展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王晶;刘新秀;刘涛;吴晶晶;瞿娇;李品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肢体缺血预处理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处理对DPN的保护机制.方法 根据DPN诊断标准,选取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降糖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基础上,每天对试验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计袖带放置于患者上肢上臂充气阻断血流5 min,而后放气再灌注5 min,如此循环5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静推;10 d为一疗程.测定各组实验前及一个疗程结束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评估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试验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2.4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明显缓解,VEGF水平试验后较试验前升高(P<0.05);对照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1.3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改善不明显,VEGF水平实验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DPN患者的效果优于甲钴胺,其保护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因子的释放,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抗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损害等.
作者:韩朝鑫;王彦富;赵红燕;林楠;张慧玲;李清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分析TFF3、Wnt1a、β-Catenin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FF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Wnt1a、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则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TFF3呈阳性表达,各标记物在不同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②Wnt1a、β-Catenin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分期越高的患者Wnt1a、β-Catenin的表达越强;β-Catenin与TFF3的表达则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二标记物的阳性率高;Wnt1a、TFF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肝转移情况相关,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Wnt1a、TFF3的阳性率高;③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8).β-Catenin在Wnt1a阳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92.6%)明显高于在Wnt1a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65.9%)(P=0.010);④CⅡ单因素法分析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对患者肿瘤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TFF3、Wnt1a可影响患者的肿瘤死亡(P均<0.05),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而β-Catenin的表达对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无影响(P>0.05).结论 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吕洋;刘博;李秀娟;任君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人重组EPO(rhEPO)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血红蛋白(Hb)水平<100 g/L的97例CRA患者进行血清EPO检测,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进行对比,对CRA患者予规范化rhEPO治疗.结果 CRA患者平均EPO水平较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高,内源性EPO水平>504 mIU/ml患者rhEPO治疗效果不佳.CRA患者治疗前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低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但不同疗效患者的以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EPO水平检测可有效指导CRA患者抗贫血治疗药物选择.
作者:梁容瑞;李伟;赵晶;陶敏;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学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10、腹内压(IAP)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x2=5.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AP、免疫球蛋白(Ig)A、二胺氧化酶(DAO)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IAP、IgA、DAO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IAP以及肠黏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建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Xklp2靶蛋白(TPX2)和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诊刮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结果 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TP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TPX2高表达、Bax低表达,二者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作者: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认知康复治疗对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MMSE量表为测评工具,按注意力缺损诊断(DSM-Ⅳ-R)标准,选择70~80岁,MMSE得分位于15 ~20分的痴呆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治疗,3次/w,30 min/次,并口服安慰剂,对照组仅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后3、6、9、12个月后分别进行MMSE及ADL测评,对比测评结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3、6、9个月时的MMSE值与对照组无差异,12个月时,治疗组MMSE评分提高(P<0.05).在治疗6、9、12个月时,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认知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痴呆患者的MMSE及ADL评分,减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沈雷;黄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祖萍;桂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加入SHG-44胶质瘤细胞As2O3 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B)方法,检测BAX及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s2 O3对SHG-44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变化(P<0.05),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s2O3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SHG-44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旭东;崔大勇;王新;郭云宝;鲁质成;张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生地黄药性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的治疗;熟地黄药性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的治疗[1].糖类是地黄含有的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药效组分,主要由地黄多糖(RGP)和地黄寡糖(RGO)组成.本文就RGP和RGO的药理作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王君明;郭晓娜;冯卫生;张月月;崔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动物模型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实验前埃索美拉唑组灌胃埃索美拉唑2.4 mg/kg,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 ml/d,共3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冷藏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对比3组胃黏膜的溃疡程度并测定胃内pH值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表面光滑,呈粉白色,无任何溃疡面.其他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胃溃疡,以模型组溃疡程度严重,沿着胃黏膜褶皱凸起的部位有多发的条索状出血带及点状出血,呈咖啡色,黏膜水肿、糜烂、溃疡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胃溃疡程度明显减轻(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内pH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胃内pH值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 冷应激可用来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杨丽娟;陈立松;李冰;段大航;邹春旭;谬欣格;刘艳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