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血清中SPA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宋磊;李丹;竭晶;赵丹;华树成;彭丽萍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蛋白质组学
摘要: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8例IPF患者、22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浆,通过比较蛋白质学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谱,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验证血浆该蛋白质谱的表达.结果 与I-NSIP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相比,IPF患者外周血浆中SP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NSIP患者与头痛患者S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浓度为40.85 ng/ml可作为鉴别诊断IPF和I-NSIP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6.4%.结论 SPA在IPF患者外周血浆中表达上调,并且血浆SPA可作为IPF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居家环境安全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居家环境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给予居家环境干预,运用台湾慈济大学郭钟隆等人的居家环境评估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居家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居家环境跌倒危险因素明显少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但浴室(或马桶旁)未安装扶手、楼梯未安装双向扶手等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环境护理干预、适老性旧居改造和新房建设是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新辉;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陈瑞明;巩存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38%)(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 (5.82±1.01) mmol/L、餐后2h血糖(2 h PG) (9.14±1.4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5.6±0.7)%低于对照组的FPG(6.84±1.50)mmol/L、2 h PG(10.85±1.73)mmol/L、GHB (6.6±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酐(Cr) (92.1±9.4) mmol/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172.7±20.8)mg/24 h、胱抑素(CYS)C(1.02±0.16) mg/L低于对照组的Cr(121.9±11.3) mmol/L、UAE(243.0±25.7) mg/24 h、CYSC(1.35±0.19) 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与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1.30±0.12) U/ml、TNF-α(2.37±0.31)U/ml低于对照组的IL-6(2.12±0.18)U/ml、TNF-α(2.85±0.39)U/ml(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同时还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抵抗能力.

    作者:王昱;熊柱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观察组)与血肿稳定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及尿激酶使用等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和穿刺部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注意术中抽吸的速度、控制首次抽吸量,是减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子荣;赵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替格瑞洛对中高危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中高危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中高危老年NSTE-ACS行直接PCI的患者,分别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血栓事件.观察两组30 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脑卒中、冠脉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的主要出血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中高危老年NSTE-ACS行直接PCI患者中,与氯吡格雷比,替格瑞洛可显著降低30 d内血管原因死亡率、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总体主要出血发生率.

    作者:刘大一;王智昊;潘震华;李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Bmi-1、P16和CyclinD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①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Bmi-1、P16、CyclinD1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②Bmi-1的表达程度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16的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yclinD1的表达程度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③Bmi-1和CyclinD1的表达与P16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1、P16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姚冬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癌症病人信息需求及信息寻求行为现状

    目的 探讨老年癌症病人为促进合理照护寻求健康信息行为的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健康寻求行为调查问卷,对住院的已确诊的139例老年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依然是老年癌症病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对治疗相关信息需求程度高,而预后相关信息得分低,老年病人对住院期间情感支持的满意度高.结论 老年癌症病人中存在大量的信息需求,医务工作者应该更为关注与老年病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采取合理措施拓宽其信息来源,提升老年病人医疗信息满意度.

    作者:林毅;尹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评估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及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RACE)评分在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稳定组(48例)和急性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GRACE评分对分层进行评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选者外周血vWF-CP水平.结果 对照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P<0.05);急性组GRACE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RACE评分方面,低危组vWF-CP水平显著增高,高危组vWF-CP水平低(P<0.05).结论 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作者:孟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网膜素-1水平变化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网膜素(Omentin)-1水平改变及与胱抑素C(CysC)的关系,阐明Omentin-1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S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EDA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DN组),同时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浆Omentin-1与CysC的关系.结果 SDM组、EDA组和CDN组血浆Omentin-1水平低于NC组,CysC水平高于NC组(P<0.01);EDA组和CDN组血浆Omentin-1水平低于SDM组,CysC水平高于SDM组(P<0.05或P<0.01);CDN组血浆Omentin-1水平低于EDA组,CysC水平高于EDA组(P<0.01).血浆Omentin-1与CysC、UAE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皮素1(ET-1)、空腹胰岛素(Fins)呈明显负相关(r =-0.345、-0.457、-0.251、-0.523、-0.185、-0.201,P<0.05或P<0.01),与一氧化氮(N0)和高低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明显正相关(r=0.162,P<0.05和0.173,P<0.01).CysC、UAER和HOMA-IR是影响DN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Oment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和CysC密切相关,在DN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反映DN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与慢性肾脏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可减少红细胞输注需要量,改善终末期肾病严重贫血患者的生存质量[1].无需透析并中度贫血的慢性肾病患者常使用ESAs治疗[2,3].比较低和高血红蛋白(Hb)目标试验表明较低Hb范围可能是更安全的措施[2,4],因此建议对无需透析患者连续使用ESAs维持较低Hb水平[5,6].贫血与死亡率增加相关,对ESAs反应减低使不良事件率增加[7,8].近期研究[9]评价了阿法达贝泊丁对贫血、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未能降低心血管或肾脏事件或死亡,而脑卒中危险增加近2倍.本研究旨在评价慢性肾脏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ESAs反应、达到Hb水平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蛹虫草抑制NF-κB p65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蛹虫草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蛹虫草低剂量治疗组(250 mg/kg)、蛹虫草高剂量治疗组(500 mg/kg),再灌注48 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测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突触素阳性细胞,苏木素咿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0含量.结果 I/R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NF-κB p65蛋白、TNF-α的表达明显增多,突触素阳性细胞及IL-10表达明显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蛹虫草高剂量治疗组其NF-κB p65蛋白、TNF-α的表达均下降,而突触素阳性细胞及IL-10表达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HE法观察海马组织结果相一致.结论 蛹虫草可抑制NF-κB p65表达的活化和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闫魏魏;蔡琦;逄利;徐大海;王少坤;张楠;吴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害怕跌倒心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0P)患者害怕跌倒心理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FES)及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94例老年OP患者(OP组)和97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OP组跌倒效能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OP组的生活质量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跌倒效能得分越高的老年OP患者其生活质量得分越高(P<0.01).结论 老年人普遍存在害怕跌倒心理,且老年OP患者害怕跌倒心理更严重,一定程度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医务人员要重视害怕跌倒对老年OP患者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熊芳芳;王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柏洁洗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的影响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原因在于老年女性的卵巢功能变差,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阴道膜变薄,局部抵抗力大幅削弱[1],使得病菌容易侵入而诱发炎症.本研究观察柏洁洗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年龄60~73[平均(66.1±5.2)]岁;病程1~9[平均(5.1±1.5)]年.观察组:年龄60 ~ 74[平均(66.5±5.7)]岁;病程1~9[平均(5.3±1.7)]年.两组年龄、病程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黄静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和循环内皮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多种细胞因子及循环内皮细胞(CECs)在脓毒症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脓毒症患者和32例正常健康成人体检者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周围血液标本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和CECs水平,比较两组标本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比较脓毒症组死亡患者和治愈患者第1天的血清细胞因子和CECs水平差异.结果 脓毒症患者第1天、第3天和第5天血清TNF-α、IL-6、CRP和CEC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病情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而IL-10的水平在第3天开始升高.死亡组第1天的IL-6和CECs水平高于治愈组,IL-10低于治愈组.结论 CECs、TNF-α、IL-6、IL-10和CRP的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在脓毒症早期,IL-10水平降低,IL-6和CECs的水平升高可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周凯;胡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调查及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OHD)患者抑郁患病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D患者80例为研究组,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对比两组抑郁患病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CHD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老年CHD伴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抑郁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病种患者抑郁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调查结果显示伴抑郁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不伴抑郁患者(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存在明显抑郁患病情况,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患者可能抑郁情况更为显著,且抑郁会不同程度地加重CHD患者的生活质量损害,临床需引起重视,并给予重点关注.

    作者:曾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1年后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杨海侠;刘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肺栓塞99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目的 探讨肺栓塞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断的9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X线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误诊的主要疾病及误诊原因,了解肺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常见的临床体征是下肢肿痛和肺部湿啰音,但部分患者无阳性症状表现;肺栓塞在X线片上常见的表现是片状阴影、胸腔积液和肺实变影;在诊断过程中,有56例(56.6%)患者出现过误诊,误诊的主要疾病是肺炎、肺结核、左心衰竭;对肺栓塞认识不足和未作基本检查是导致肺栓塞误诊的主要原因;抗凝及溶栓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肺栓塞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左心衰竭,应加强对肺栓塞的学习,了解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于海建;王灿良;蒋兰茂;梁伟烽;宋跃飞;戴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南宁市社区老年人群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发展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系统抽取南宁市5个社区的18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97.2%的老年人倾向选择居家养老;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多的是“协助购物、送货上门(23.8%)”和“上门做家务(23.3%)”.近七成社区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强劲,其中“康复治疗(51.1%)、医护人员上门看病(47.8%)、上门护理(37.8%)”需求率高.在精神文化方面,老年人需要的是“文化娱乐(50.0%)、聊天解闷(42.2%)、服务热线(35.6%)和法律援助(32.8%)”.社区老年人对上门医疗护理的心理价格主要集中在100 ~200元/次,对家政服务的心理价格主要集中在25~50元/次.结论 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社区老年人的选择,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有迫切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巨大需求量与供给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亟需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机制和资金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章安;杨龙;滕雪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长期瑜伽训练对不同BMI中老年妇女脂代谢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考察长期瑜伽训练对不同体质指数(BMI)中老年妇女脂代谢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兰州商学院家属院83例中老年妇女,按照BMI分为20例低体重组,18例正常组,25例超重组,20例特重组.长期瑜伽练习开始,练习10 w和20w结束时分别检测所有受试中老年妇女清晨空腹时的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总量(TC)和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结果 四组练习前BMI、TG和TC水平组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瑜伽练习10w后,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显著降低,超重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瑜伽练习20w后,低体重组BMI水平升高,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降低,特重组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四组练习前Ig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练习10、20w后,IgA无显著变化(P>0.05),IgG明显增高(P<0.05).结论 长期瑜伽练习能够改善肥胖和过轻中老年妇女的体脂成分,促进体脂分解,降低血脂水平,增强免疫,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塑身.

    作者:李培宏;马梅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剂量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剂量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并替罗非班治疗的64例年龄在65~75岁老年ASTEMI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高剂量组(高剂量替罗非班34例,术中给予负荷剂量20 μg/kg,继之0.225 μg·kg-1·min-1静脉维持,维持时间为24~36 h)和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30例,术中给予静脉推注10μg/kg,继之0.15 μg·kg-1·min-1静脉维持,维持时间为24 ~36 h),评价两组间出血风险差异以探讨高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通过为期24~40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心功能、再住院次数及生存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中、重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随访期两组年再住院数(0.9277±0.8005,1.618 9±1.420 8,P=0.019)存在显著差异;术后18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现显著差异(59.12%±4.977%,55.53%±6.208%,P=0.013);两组生存曲线均>0.8,但高剂量组更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 老年ASTEMI患者PPCI治疗同时给予高剂量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高剂量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降低年再住院次数.

    作者:陈策;彭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D-ASL与DSC-PWI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 在DWI正常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3例,均采用GE 3.0T 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术在TIA中的灌注表现.而在DSC-PWI中,分别CBF、CBV、MTT及TTP与ASL行阳性率对比,观察PWI中各项指标与ASL的CBF相关性.结果 23例患者中,ASL显示灌注不足18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3例;DSC-PWI显示灌注不足16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5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5例,符合率为65.2%.而在DSC-PWI中,与CBF、CBV相比,AS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MTT,TTP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阳性率偏高.结论 无创性ASL在检测TIA脑血流量灌注异常时与DSC-PWI具有同样的效果,敏感性偏高.

    作者:申强;孟繁凯;杨波;白利民;初国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