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强;孟繁凯;杨波;白利民;初国新
目的 探讨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及miR133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BFL高剂量组(400mag/kg),TFBFL低剂量组(100 mg/kg)和卡托普利组(10 mg/kg),除了正常对照大鼠外,其他四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予以各组大鼠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连续灌胃3w.末次灌胃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清的脑钠肽(BNP)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相对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指标EF、FS及miR133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动脉血清中BN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②经过卡托普利、TFBFL治疗后三组大鼠EF和FS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动脉血清BN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③经过卡托普利和TF-BFL治疗后的三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并以TFBFL低剂量组大鼠升高为显著;④TFBFL低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及BNP含量改善程度较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好,但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 荞麦花叶总黄酮能够明显提高阿霉素导致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miR133a相对表达量,改善心功能,但心功能改善与养麦花叶总黄酮剂量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闫晓红;安可英;毛艳华;宓宝斌;刘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用卡托普利控制血压,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严重时加用呋塞米;实验组32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的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颅内血肿液中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IL-1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IL-6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和颅内血肿液IL-1β、IL-6、TNF-α水平,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丹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并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使用德国vitallium2000制作的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并修复其缺损牙列.在修复后1、3、6、12个月复诊,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查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和牙周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结果 PLI在治疗后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3、6、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GI在治疗后1、3、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PD治疗后各次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3个月对于可摘式恒久夹板的咀嚼功能、舒适度和发音均能达到7.5分,而对于其修复体的美观满意评分均在6分左右.结论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技术修复,既可有效固定松动牙,使其牙周袋变浅,又可恢复咀嚼功能和提供较为舒适的修复体;每隔3~6个月1次的牙周维护治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段小龙;王丹;郭灿灿;黄勤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通过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服用阿托伐他汀后的冠心病患者血脂、hs-CRP显著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延迟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何旭春;郑宗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鼠脑缺氧后P300在大脑海马结构中的表达.方法 随机将50只昆明系小鼠分成10组,颈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术后1、3、6、12 h、1、3、6、9、12 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300在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应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内灰度值.结果 P300在脑缺氧3h后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P300可作为脑缺氧的早期指标,并很可能参与脑缺氧后海马功能改变.
作者:王树鹏;宋春来;于广池;胡光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微小RNA(miR)-34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RT-PCR方法检测miR-34a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表达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34a对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对肺癌细胞系A549迁移能力的影响.TargetScans软件预测miR-34a可能的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预测的靶基因.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iR-34a对预测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34a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降低(P<0.01).转染miR-34a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而转染miR-34a抑制剂可增加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Target Scans软件预测miR-34a可能的靶基因为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且得到荧光素报告实验结果证实.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转染miR-34a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Bcl-2的表达(P<0.01),而转染miR-34a抑制剂可增加A549细胞中Bcl-2的表达(P<0.01).结论 miR-34a可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而发挥肺癌抑制作用.
作者:王崇宇;刘苗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136例,涉及该院38种抗菌药物.按药物分类前3位分别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发疾病涉及的主要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见;药源性疾病发生时间在用药5d内患者较多;药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结论 医护人员需重视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积极进行用药监护,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罗蓓;梁勇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作用及对静脉自控镇痛后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纳美芬0.25 μg/kg组(B组)和纳美芬0.5ug/kg组(C组).手术结束即刻静脉推注试验药物,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率、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评分和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而C组明显短于B组.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纳美芬0.25、0.5 μg/kg可获得满意的拮抗阿片类药物术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效果,而且纳美芬0.5ug/kg的临床效果优于0.25 μg/kg,同时纳美芬能减少静脉自控镇痛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楠;张文文;马艳双;王虎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0例,其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24h以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每组7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不予其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清IL-9、TNF-α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吕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对照组30例实施患处穴位敷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文版Lequesne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得分组间比较:干预后2w、4w试验组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w、4wVA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3个时间点VAS得分后一时间点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两组中文版Lequesne指数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F=471.175,P<0.05;组间效益:F=6.899,P<0.05;交互作用:F=22.430,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疗法治疗KO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状态.
作者:高静;张婷;柏丁兮;张倩;吴晨曦;刘晓云;弋新;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证候的关系.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HP及其亚型抗体和相关基因检测,观察组进行证候分析.结果 痰阻证颈动脉粥样硬化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gA+ VacA+组优势更加明显,调整后OR及95% CI为3.27(2.48 ~5.82).结论 HP感染,尤其是CagA+ VacA+亚型,可能是痰阻证型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霞;于红霞;于秀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占所有恶性子宫肿瘤0.5%,占子宫肉瘤7%~17%[1,2].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分为低度恶性LG-ESS和高度恶性HG)-ESS.目前,ESS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为LG-ESS和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ES)[3].因ESS非常少见且组织学差异大,因此,对ESS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带来了难度,而有些因素已被报道可作为ESS潜在的预后参数,但他们在ESS的作用仍然是有争议的[4,5].本文将14-3-3蛋白、有丝分裂活动指数(MAI)、磷酸化的组蛋白H3(PPH3)、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D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测作用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王茜;武兴;高德红;闫瑞华;赵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1年后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杨海侠;刘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晕厥、心律失常、右室扩张、心衰、心源性猝死,在很多患者中也可以没有症状表现,因此,ARVC的严重程度多不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呈正比[1].近年来人们对ARVC的分子遗传学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ARVC是一种桥粒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2].特别是对盘状球蛋白(PG)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对ARVC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有了新的见解.
作者:杨超君;杨俊;李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学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10、腹内压(IAP)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x2=5.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AP、免疫球蛋白(Ig)A、二胺氧化酶(DAO)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IAP、IgA、DAO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IAP以及肠黏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建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对老年雄性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老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开胸暴露心脏,只穿线而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治疗组术后即刻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术后7d分别取材,进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通过小动物多道生理记录仪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心功能改善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 己酮可可碱对老年大鼠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MMP-9蛋白的表达.
作者:简立国;李小威;丁同斌;刘士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通过运动训练等物理手段提高人体肺功能的方法较多,实验[1]证实深呼吸操训练、负荷呼吸训练、模拟大笑训练等对人体肺功能均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本文介绍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相关方法的治疗过程、机制和疗效.
作者:王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帕金森病(PD)大鼠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重组GDNF腺病毒(Ad-GDNF)组、LacZ腺病毒(Ad-LacZ)组和磷酸缓冲液(PBS)组.将重组腺病毒及PBS定向注射至一侧黑质附近,1 w后于同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OHDA)诱发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变性.通过旋转行为观察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及纹状体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评估其治疗效应;通过RT-PCR、ELISA检测Ad-GDNF脑内表达情况.结果 Ad-GDNF组大鼠的平均旋转次数显著少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损毁侧/损毁对侧黑质的TH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DA、高香草酸(HAV)、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损毁侧/损毁对侧百分比均显著高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病毒注射后5 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Z对照组和PBS对照组(P<0.05),病毒注射后9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Z对照组(P<0.05).结论 人GDNF转染大鼠神经于细胞移植对老年PD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晓帆;韩鹏飞;臧兆萍;陈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双侧椎动脉通常不对称,当差异明显时就成为一侧椎动脉优势(VAD),其对基底动脉弯曲的形成及后循环脑梗死的影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简要综述.1椎-基底动脉解剖以及VAD椎-基底动脉经桥脑腹侧的基底动脉沟向上至中脑底端、脑桥顶端,发出左右各一条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此后穿过硬脑膜,发出供应颈髓的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供应部分小脑和第四脑室脉络丛的小脑后下动脉(PTCA).脑动脉壁较薄,中膜和外膜均较相同管径的颅外动脉壁薄[1].椎动脉分支基本呈直角从其主干血管发出.椎动脉的直径一般在(4±1)mm左右,绝大部分人两侧椎动脉通常不对称,但只有当差异明显时才能称之为一侧VAD[2],或者一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连接更加直接,而其在直径上相当.根据尸检或者血管成像研究,通常左侧椎动脉直径大于右侧即左侧VAD多见[2,3].
作者:杨晓敏;高丰;张雷;闫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庆阳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庆阳市413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庆阳市空巢老人9个SCL-90因子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P<0.05).②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各因子得分均不高.③SCL-90的各因子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有显著差异.④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生活质量能有效负向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结论 庆阳市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状况均欠佳,亟待提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张来平;宏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