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邯郸市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

王雪丹;王培培;孙健;刘凤丽;张勇;程冉冉;周燕

关键词:空巢老人, 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 探讨邯郸市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ADL)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体系关系.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本市空巢老人387人,对空巢老人ADL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空巢老人ADL完全自理者285人(73.64%);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分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倾诉心事和电话交流频率间空巢老人ADL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独居(OR=2.871,P<0.05)和高龄(OR=5.379,P<0.05)为老人ADL的危险因素,电话交流频率(2~6次,≥7次)(OR=0.681,0.275;P<0.05)为保护因素.结论 邯郸市空巢老人的ADL存在较多问题,独居、高龄是其危险因素,频繁的与亲人或朋友交流为保护因素;社会支持要素对空巢老人ADL影响不容忽视,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需政府参与、社会支持和社会援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藜芦醇的延缓衰老作用及应用前景

    白藜芦醇又称芪三酚,水溶性较低,有机溶剂.白藜芦醇的天然存在形式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在植物中主要是反式异构体[1],反式的生理活性比顺式强.1940年日本学者首次在毛叶藜芦中发现白藜芦醇,是许多种子植物在遇到恶劣环境和生存条件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故有“植物杀菌素”之称[2].有学者[3]在筛选18种去乙酰化酶激活剂中,发现白藜芦醇是作用强的SIRT1激活剂,其在酵母、腺虫、果蝇、小鼠实验中可使其寿命延长.同时,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能够抵抗或延缓与衰老以及氧化等相关的疾病.研究白藜芦醇在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春霞;陈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经恩替卡韦(ETV)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护肝组和ETV组各5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6、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ETV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单纯护肝组(P<0.01).结论 ETV能通过下调乙型肝类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抵抗乙型肝炎病毒,对防止肝细胞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海英;杨明德;马洪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322例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进展组(n=96)和非进展组(n=226),对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进展组高血压史、肥胖、饮酒史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而两组在吸烟总体情况、糖尿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入院时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为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颈动脉粥样硬化、高Hcy水平是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变一些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同时积极配合医疗治疗,可以预防或控制蒙古族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张哲林;程焱;杨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变化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45)、稳定型心绞痛(SA)组(n=35)患者血清TGF-β1、HGF水平.结果 对照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SA组、UAP组和AMI组(P<0.05),且SA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AMI组;SA组、UAP组和AMI组H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SA组比较,AMI组、UAP组血清HGF显著高于SA组(P<0.05),与UAP组相比,AMI组血清HGF浓度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HGF呈负相关(r=-0.534).结论 血清TGF-β1和HGF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TGF-β1和HGF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互为影响.

    作者:苗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左外叶切除术对患者临床康复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左外叶切除术对患者康复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肝癌左外叶切除术的患者5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2例患者分为A组,将接受开腹手术的20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术后第5天的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B组术后5d的CD3、CD19、NK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d(均P<0.05);A组术后5d的CD3、CD19、NK、CD4/CD8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B组术后5d的CRP、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1 d(均P<0.05);A组术后5d的CRP、IL-1β、IL-8、TNF-α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 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肝癌左外叶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易永祥;王建;王翔;韩建波;赵亮;张郁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随机分为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穿刺置管,接PCA电子泵经导管持续给药,D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DEX 4 μg/kg,R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20ml(泵内抽取),然后按背景输注剂量4ml/h,PCA每次1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镇痛48 h.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Rasmay镇静评分、息肢膝关节主动屈曲的角度、不良反应、额外镇痛等情况.结果 术后8、12、24hD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VAS)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PVA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4、8、12hD组患者Rasm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12、24、48 h D组患者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R组(P<0.05).R组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D组(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大龙;张海山;程颖;郑观荣;徐伟民;葛维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低能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肩部慢性肌腱炎治疗作用荟萃分析

    目的 系统回顾当前已完成的应用低能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肩部慢性肌腱炎的临床研究并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明确低能ESWT对肩部慢性肌腱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获取对照低能ES-WT与安慰剂治疗肩部慢性肌腱炎的RCTs 7项共778例.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结果 低能ESWT组肩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SMD=0.78,95% CI:0.13~1.43,P=0.018),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SMD=0.91,95% CI:-0.01 ~0.83,P=0.053).结论 低能ESWT可改善肩部慢性肌腱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但该治疗方式是否能缓解患者肩部疼痛尚需进一步证实.各纳入研究在治疗策略以及纳入患者标准方面均存在异质性,且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以何种治疗策略在肩部慢性肌腱炎的哪个阶段进行低能ESWT治疗优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银蔓;马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的循证评价

    目的 循证系统评价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查找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4 071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血压控制率[OR=3.91,95% CI(3.14,4.87),P<0.000 01]、并发症发生率[OR=0.44,95% CI(0.30,0.65),P<0.000 1]、服药依从性[OR=4.51,95% CI(3.31,6.13),P<0.000 01]、收缩压/舒张压[OR<0,95% CI(<0,<0),P<0.000 01]、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OR<0,95% CI(<0,<0),P<0.000 01]、摄盐量、吸烟量和饮酒量[OR<0,95%CI(<0,<0),P<0.000 01]、体重指数(BMI)[OR=-1.51,95% CI(-2.06,-0.97),P<0.000 01]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是控制老年患者血压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新田;彭娴;张延霞;马玉霞;郭裕临;尹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背部推拿疗法对机体不同组织免疫网络介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免疫抑制家兔背部开展推拿疗法对机体不同组织免疫网络介质β-内啡肽(E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下丘脑、血浆、淋巴组织β-EP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推拿组下丘脑组织β-EP的含量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下丘脑组织β-EP的含量增加(P<0.05).模型组、推拿组血浆β-EP的含量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β-EP的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推拿组淋巴组织β-EP的含量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淋巴组织β-EP的含量增加(P<0.01).结论 背部推拿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之一是能够有效促进机体免疫网络介导物质β-EP的合成、分泌与分布,从而发挥其预防疾病、保健身体的作用.

    作者:尚坤;伍颖慧;农云凤;申静;张野;于馨博;包楠楠;杨寄渝;吴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主要的髋部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1,2].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我院探讨的热点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创伤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动力髋螺钉(DHS)组50例,其中女21例,男29例,年龄61~88岁,平均(73.9±8.0)岁;AO分型:A1型18例,A2型21例,A3型11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诱发骨折22例,高空坠落伤诱发骨折24例,摔倒诱发骨折4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50例,女24例,男26例,年龄62~89岁,平均(74.9±8.7)岁;AO分型:A1型16例,A2型24例,A3型10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诱发骨折24例,高空坠落伤诱发骨折25例,摔倒诱发骨折1例.

    作者:吴迪;张诗林;蔡楠;李静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0例,均为单侧患肢,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抽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共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数量>1个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作者:张勇敢;郭学利;陈宁恒;苗超峰;冯志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增加效应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格列酮(RO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重增加效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喂养4w,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T2DM)组、ROS治疗的低剂量组(LD)、中剂量组(MD)和高剂量组(HD);另将同批次普食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各组分别接受8 w干预处理.检测各组大鼠体重、摄食、血糖(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水平.结果 与T2DM组比较,各剂量组ROS治疗8 w后,空腹BG和血清INS水平较T2DM组明显降低,但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增加.MD、HD组的TG和TC水平均高于T2DM组,其中MD组TG和TC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ROS三个剂量都具有降糖效应,但长期使用均可诱导T2DM大鼠体重增加,甚至肥胖,但该体重增加效应不存在剂量依赖性,以中剂量组的效应显著.

    作者:偶晨;景欣悦;卢圣锋;傅淑平;朱冰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强骨胶囊联合钙剂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骨胶囊联合钙剂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和钙剂.观察组:口服骨化三醇和钙剂的同时应用强骨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股骨颈骨密度水平和腰椎部位骨密度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骨胶囊联合钙剂治疗高龄患者老年性骨质疏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晓阳;周瑜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及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等相关分析.结果 220名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者46人,占20.91%.其中轻度焦虑35人,占15.91%,中度焦虑6人,占2.73%,重度焦虑5人,占2.27%.出现抑郁症状者70人,占31.82%,其中轻度抑郁56人,占25.45%,中度抑郁8人,占3.63%,重度抑郁6人,占2.73%.在所有研究者中,焦虑和抑郁并存者28人,占12.73%.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中性别不同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和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六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间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正相关.结论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较大比例的抑郁焦虑情况,医护人员要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赵芸芸;黄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VEGF、下肢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7、30 d疼痛缓解、冷感改善、麻木改善、行走距离延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程度(D1-D0)/D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运动潜伏期(L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增加老年糖尿病足患者VEGF含量,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余宏建;阮继银;赵正平;陈俊辉;陈在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益气消栓颗粒结合针灸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肌力障碍的疗效及机制

    目的 观察益气消栓颗粒结合针灸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肌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手段,对照组给予腹部肚脐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采用针灸和益气消栓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w.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平衡能力、肢体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NPY)和强啡肽(Dyn)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和8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BI,BBS,Fugl-Meyer及F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PY和Dy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基础上,益气消栓颗粒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能显著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NPY和Dyn水平有关.

    作者:朱红霞;肖晓华;易本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三维适形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选择该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同步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为主,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在治疗食管癌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逐渐恢复,较单纯放疗的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汪庚明;张雷;张亚军;周育夫;孙谦;江浩;徐洪波;周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闭环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指令分钟通气(MMV)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MMV组(30例)进行脱机,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数据.两组患者除脱机时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住重症医学科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少于MMV组(P=0.000 1)、ASV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MMV组(P=0.029),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ASV组与M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脱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40).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结论 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指令分钟通气相比,可以显著缩短脱机时间,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费东生;杨锁柱;潘道卓;于晓提;宋文雨;韩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一级康复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一级康复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接受规范化一级康复治疗,随访1年.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定量表(N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MMSE量表评定精神状态,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MSE、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12个月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受损的半球发病率低于健侧半球发病率(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一级康复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高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智能及精神状态和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李季;于忠慧;蔡彦秋;初贵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鉴定

    目的 鉴定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中是否发生了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方法 STZ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12 w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VG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变化,免疫组化鉴定心肌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结果 心脏超声提示实验组大鼠左室前后壁厚度(LV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心肌VG染色实验组粉红色胶原组织增多,而对照组仅有少许红色胶原组织表达.心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表达阳性,但实验组CD31表达减弱(P<0.05)、微血管壁α-SMA表达增强(P<0.05).免疫酶双染技术检测,对照组微血管内皮被染为棕黄色,实验组微血管内皮红色染色较强,而棕黄色较弱.结论 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生了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作者:黄俊;张明霞;黄江燕;万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