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生命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许文琼;程捷;张荣;甘华侠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 生命质量, 糖代谢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生命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心理干预和常规干预治疗.干预治疗前后进行心理状况和生存状态测评,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 干预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治疗后,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日平均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后FPG、2hPG较干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A1c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对照组干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及糖代谢紊乱,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进而减轻心理应激,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合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7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和EPO结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O结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黄波;丁跃有;曹佳齐;赵莉芳;鲍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接受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休克纠正、体温恢复、白细胞恢复、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穿孔、气胸、肝脏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多器官衰竭、胆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中情况,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术后胆瘘及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王成虎;陈君;张应贵;周遵红;周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不同阶段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及与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的关系及其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患者70例,根据DN诊断标准,对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测分组.分为无DN,亚临床DN,临床DN,终末期DN,并且选取无糖尿病、心脏、肝脏、肾脏及甲状旁腺疾病病史,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的正常人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PTH、血钙、血磷.采用Lexxos(Holland)双能X线BMD仪测量股骨颈、大转子区、Ward三角区骨密度.结果 (1)终末期DN患者血钙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磷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临床DN组与亚临床DN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终末期DN组与临床DN组比较,血PTH升高明显(P<0.05).(2)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亚临床DN组与对照组比较以股骨颈处BMD下降为著(P<0.05);终末期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临床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大转子区及Ward三角区BMD值有明显降低(P<0.05).(3)对终末期DN组做相关分析,PTH与血磷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P<0.05);PTH与血钙呈负相关(r=-0.59,P<0.05);PTH与BMD值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 (1)在临床DN组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磷、血钙等正常情况下,血PTH已升高,因此PTH亦可作为分析D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参考指标.(2)在临床DN期,患者肾功能正常情况下,血PTH即可升高,BMD降低,提示应与原发性甲旁亢相鉴别,避免在临床工作误诊有重要意义.(3)随着DN患者肾脏损害加重,BMD可进行性下降,骨量丢失与DN程度有关,DN进展是糖尿病患者BMD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血清PTH对BMD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欢;孙立娟;吴宏;张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健脾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相关凋亡蛋白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相关凋亡蛋白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动物模型,按实验分组分别干预21 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c-myc表达,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健脾散结方组、顺铂组、联合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2.36%、57.38%、69.7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组均可降低Survivin与c-myc表达(P<0.05或P<0.01),且联合组明显,健脾散结方与顺铂有协同作用;各药组端粒酶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健脾散结方组、顺铂组与联合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健脾散结方抑制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Survivin、c-myc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作者:谭国柱;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紫杉醇治疗老年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紫杉醇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135 mg/m2紫杉醇组(低剂量组)、155 mg/m2紫杉醇组(高剂量组).两组均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通过静脉给药,每日1次,每2w停1 w作为1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Ⅳ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的主要差别.结果 135、155 mg/m2紫杉醇均可以降低缺血性室性早搏症状,且呈剂量依赖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治疗前LVDD、IVS、LVPW指标,治疗后这些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的LVEF则明显比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紫杉醇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对保护缺血性心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体质指数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OSAHS老年患者160例,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33例(24.0 kg/m2>BMI>18.5 kg/m2),超重组87例(28.0 kg/m2 >BMI≥24.0 kg/m2),肥胖组40例(BMI≥28.0 kg/m2).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评分,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肥胖组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3.984,4.142,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均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4.343,4.123,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患者BMI值的增加,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明显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543,-0.463,P<0.05).结论 随着患者BMI值的增加,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对OSAHS疾病本身引起重视,对该类患者的体重亦需要进行必要控制,以降低其认知功能下降程度.

    作者:邹新中;龚明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大豆异黄酮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记忆和认知障碍,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及神经元细胞和神经突触的丢失.SP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β),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导致NFTs形成.AD的形成和发展与Aβ毒性、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密切相关[1].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即大豆异黄酮(SI),可模拟雌激素激动雌激素受体产生弱的雌激素活性.SI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有染料木黄酮(GEN),大豆黄素(DAI),黄豆黄素(GLY)等.SI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抑制Aβ毒性、tau蛋白表达和磷酸化及抑制神经元细胞丢失,从而产生防治AD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SI防治AD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龙梓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吉林省医务人员癌痛规范化诊治现状

    目的 调查吉林省各市州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癌痛的认识及规范化诊疗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癌痛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吉林省各市州内95所医院2 37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对癌痛的认知:64.97%的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癌痛病人,47.40%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痛病人占肿瘤病人比例较高.(2)79.51%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症患者会表现不同程度的疼痛,20.49%的医务人员认为癌症病人可以没有疼痛;46.41%的医务人员在治疗癌痛时无标准的癌痛评估手段.(3)不合理用药:16.67%的医务人员习惯选用盐酸哌替啶为强效癌痛药物.(4)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应用:59.98%的医务人员在治疗癌痛患者时习惯遵循三阶段止痛治疗原则,81.82%的医务人员癌痛用药时首选给药途径是口服.(5)“成瘾恐惧”:51.68%的医务人员在癌痛治疗过程中对阿片类药物的顾虑是成瘾.(6)癌痛相关知识培训:45.10%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结论 吉林省在癌痛规范化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大宣传、培训的投入,普及癌痛知识,让患者和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深入贯彻实施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作者:释辉;杨吉利;郭怀宇;王军;景年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尔茨海默病复合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 拟在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的基础上,将亚硝酸钠/三氯化铝/脂多糖(NaNO2/AlCl3/LPS)分别组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建立一个较为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复合模型.方法 模型组小鼠给予皮下注射D-gal(150 mg·kg-1·d-1),分别给予不同组合的NaNO2(90 mg·kg-1·d-1)/AlCl3(25 mg·kg-1·d-1)/LPS(5 mg·kg-1·d-1);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旷场、跳台、水迷宫实验进行小鼠行为学检测;生化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小鼠脑组织Tau和APPmRNA含量.结果 D-gal联合NaNO2、AlCl3、LPS能够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脑组织中APP与Tau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且,AlCl3 +LPS组和NaNO2 +AlCl3 +LPS组更接近AD病理特征.结论 D-gal联合NaNO2、AlCl3、LPS能够较理想地模拟AD,可用于AD病理和筛选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岚;刘爽;于燕;宁巧庆;王秀华;张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地塞米松对老年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反应性肿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老年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反应性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下颌阻生智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口服安慰剂胶囊.观察组:在智齿拔出后注射地塞米松.对比两组在术后1、3、5d的肿胀程度、肿胀厚度、肿胀体积以及开口度,并且分析两组在术后1、3d的疼痛强度情况.结果 术后1、3、5d,观察组肿胀度、肿胀厚度、肿胀体积等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两组开口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d,观察组的疼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用于老年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能够有效抑制面部局部肿胀,减轻术后软组织肿胀度.

    作者:邱勋定;廖天安;邓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经会阴6+X与经直肠靶向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收集疑似前列腺癌患者211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经会阴组126例,经直肠组85例.比较两组间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ng/ml)4~10、10 ~20及>20 ng/ml水平分层,经会阴组与经直肠组各层间前列腺癌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会阴组的血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组(P<0.05);经直肠组的发热及直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会阴组(P<0.05);两组间尿潴留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6+X和经直肠靶向穿刺均是有效的途径,经会阴穿刺针数及血尿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穿刺,而直肠出血及发热发生率低于经直肠穿刺,故应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理的穿刺方式.

    作者:杨德斌;王迎春;张海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至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 0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等.结果 随着TG/HDL-C比值的增加,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率、舒张压(DBP)、HbA1c、TG、总胆固醇(TC)、LDL-C、微量蛋白尿患病率及他汀类降脂药使用率随之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TG/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王洁;莫永珍;欧阳晓俊;卞茸文;陈玲;胡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低能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肩部慢性肌腱炎治疗作用荟萃分析

    目的 系统回顾当前已完成的应用低能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肩部慢性肌腱炎的临床研究并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明确低能ESWT对肩部慢性肌腱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获取对照低能ES-WT与安慰剂治疗肩部慢性肌腱炎的RCTs 7项共778例.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结果 低能ESWT组肩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SMD=0.78,95% CI:0.13~1.43,P=0.018),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SMD=0.91,95% CI:-0.01 ~0.83,P=0.053).结论 低能ESWT可改善肩部慢性肌腱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但该治疗方式是否能缓解患者肩部疼痛尚需进一步证实.各纳入研究在治疗策略以及纳入患者标准方面均存在异质性,且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以何种治疗策略在肩部慢性肌腱炎的哪个阶段进行低能ESWT治疗优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银蔓;马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Treg和Th17细胞在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失衡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Treg 、Th17的表达与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65例老年NSCLC患者(老年肺癌组)外周血中Treg、Th17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分别与老年良性病变组(老年非癌组)、老年健康组以及年轻健康组对比,并研究其与老年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肺癌组Treg、Th17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两者在老年非癌组中表达与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老年健康组Tre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年轻健康组(P<0.05),而Th17的表达量在老年健康组与年轻健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老年肺癌的临床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Treg、Th17细胞的失衡表达在老年原发性NSCLC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旭东;毛燕青;陈思文;王翎;张光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5年2月选择该院收治行CABG后再发心绞痛患者56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PCI,将其分为PCI组(30例)和优化药物治疗(ODT)组(26例).随访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心脏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疗效,并分析CHD患者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3个月后,PCI组患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脑钠肽(BNP)及左室舒张内径(LV)水平均显著低于ODT组患者(P<0.05);PCI组疗效明显优于ODT组(Z=6.054,P<0.05);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是胸痛的影响因素(OR=0.018,P<0.05).结论 CHD患者CABG后再发心绞痛与Hb水平有关,采用PCI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患者心脏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水平,近期疗效优于ODT疗法.

    作者:涂晓文;黄国明;王洪如;乔怀宇;苏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老年病人疾病谱

    目的 探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老年人疾病分布.方法 收集1 918名≥60岁老年人,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疾病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肃南县老年人患病率居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8.26%)、循环系统疾病(23.20%)、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5.69%)、消化系统疾病(14.91%)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60%);患病率高的前五位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75%)、急性呼吸道感染(12.20%)、高血压(10.64%)、关节病(9.59%)及心脏病(9.38%).女性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牧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非牧民(P<0.05).结论 肃南县老年人疾病谱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可能与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习惯及环境有关.

    作者:杨秀琳;海向军;马力扬;何进全;马斌;何烨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变化及其和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多灶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7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的血浆PF4水平.分析PF4水平和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梗死灶数目、入院后不同时期的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多灶性脑梗死患者PF4水平[(15.37±4.31)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58±1.33) ng/ml](P<0.05).入院时梗死面积和血浆PF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05);病灶数越多,血浆PF4水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87,P<0.05).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各梗死面积组7d后的PF4水平显著低于6~72 h(P<0.05);6~72 h、7d后各梗死面积组之间的PF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PF4水平和病灶数目相关,同时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但和梗死面积无相关性.

    作者:杜顺波;方利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IKKε/TBK1信号通路调控与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IKKε和TBK1是2个IκB激酶(IKK)相关激酶,他们之间形成异源二聚体,共同参与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IRF)与核因子(NF)-κB的信号级联,从而调控天然免疫和炎症代谢疾病,甚至肿瘤的形成.IKKε和TBK1在NF-κB信号通路活化过程中与经典的IKK(IKK α、IKKβ)都具有磷酸化靶点的作用,所以国外学者多把IKKε和TBK1称为NF-κB的额外活化激酶,或者叫非经典IKKs[1,2].但是,IKKε/TBK1与NF-κB及IRF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和未知.

    作者:唐人民;李俊明;邹秀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微创置管持续滚动冲洗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置管持续滚动冲洗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该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微创置管持续滚动冲洗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腹腔淀粉酶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置管持续滚动冲洗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志量;刘玉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及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等相关分析.结果 220名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者46人,占20.91%.其中轻度焦虑35人,占15.91%,中度焦虑6人,占2.73%,重度焦虑5人,占2.27%.出现抑郁症状者70人,占31.82%,其中轻度抑郁56人,占25.45%,中度抑郁8人,占3.63%,重度抑郁6人,占2.73%.在所有研究者中,焦虑和抑郁并存者28人,占12.73%.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中性别不同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和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六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间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正相关.结论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较大比例的抑郁焦虑情况,医护人员要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赵芸芸;黄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