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秀;王仁萍;胡松;贾韵平;毛拥军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病理上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 NTFs)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特征〔1〕。镉是有毒重金属之一,是人体非必需元素〔2〕,其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影响人群健康〔3〕。
作者:李慧;金媛;谢贵花;陈静华;曹飞;陈宝;黄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脑梗死占急性脑梗死的20%~30%〔1,2〕。 JAK2 V617F 基因突变为体细胞获得性单核苷酸突变,是由 JAK2基因1849位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啶(T),使 JAK2蛋白617位缬氨酸错义编码为苯丙氨酸,导致 JH2区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对JH1区的抑制作用消失、JAK2激酶的活性增加〔3〕。 JAK2 V617 F基因突变可出现在非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中〔4,5〕,本研究旨在了解JAK2 V617 F基因突变与脑梗死相关性。
作者:周水阳;胡喜梅;赵迎春;包维莺;李旗;柯金;陆翠;范燕琴;朱锐锋;王恒石;刘媛;张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海口市黎族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2个社区60周岁及以上的396名黎族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资料,分析黎族老年居民常见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体检发现,258名(65.16%)黎族老年居民患有慢性病。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作息时间规律、肥胖和健身运动情况不同,其慢性病患病率也不同(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肥胖、离退休前职业、作息时间规律、健身运动情况对黎族老年居民慢性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海口市黎族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逐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刘扬河;周文珊;刘跃伟;童叶青;周鹏;赵子晗;胡龙;程红平;龚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EMGBFT)是通过放大肌肉生物电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视觉与听觉信号,人体通过接收这些回馈信号主动控制肌肉活动〔1〕。近年来,该疗法较多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对上肢和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脑卒中后出现的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重点观察,如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本文就近3年EMGBFT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谢羽婕;张驰;胥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温州和南通市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总计1207人日常生活行为,使用自制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锻炼、睡眠、预防跌倒、卫生、饮食、个人嗜好、心理卫生行为,总计36个条目。结果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平均分为(20.72±3.62)分;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良好者496例(41.1%),不良者为711例(58.9%);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中正确率低的条目分别为锻炼后测脉搏4.3%、刷牙6.8%、水果日摄入量14.5%;日常生活行为良好的项目排序为烟酒控制、卫生、防跌倒、睡眠、饮食、锻炼;文化程度、性别、职业、2w内患病及慢性病5个因素是日常良好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行为,应重视文化程度低、男性、体力劳动者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教育重点内容为锻炼和饮食。
作者:耿桂灵;尹志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小细胞肺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10%~25%,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易发生远处转移,以肝、腹腔淋巴结、骨、脑、肾上腺转移常见〔1〕,扁桃体转移罕见。本文就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扁桃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
作者:刘丹;赵玉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T2DM合并O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磷( P)、血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血清Ⅰ型胶原 C 末端肽( 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5b 和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 TRACP-5b、s-CTX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股骨粗隆及Ward三角区各部位BMD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ZOL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T2DM合并OP患者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较常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贺成;魏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市抽取的6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中确诊为 COPD的567例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3.60±5.90)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收支状况、医保类型、家人督促就医、不舒适时间为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经济状况和支持体系。
作者:史素丽;郝习君;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行单侧TkA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SNB联合 B超引导下CFNB 组(试验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手术切皮时(T1)、扩髓时(T2)、骨水泥灌注后(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中芬太尼的用量。采集病人入室、切皮、术毕、术后第1天早晨( POD1)和POD2的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结果与T0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T1时MAP、HP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T2、T4时MAP、HR高于试验组。两组血浆皮质醇、血糖、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但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SNB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 CFNB)可以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可以减轻术中及术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赵方;银瑞;尹彩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60~70岁健康老年人群增龄性步态变化。方法步态分析的方法。结果健康成年人在61~65岁与66~70岁这两个年龄段上,步幅长度、左脚着地速度、步长与身高的比值、左膝关节在着地时的角度呈减小的趋势,两个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步态周期、步频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对增龄性步态变化的影响在61~65岁年龄段作用显著。
作者:王洪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大力量练习对中老年人跑步经济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组的10名健康且有运动习惯的中老年人进行6 w的大力量训练,对照组的10名健康且有运动习惯的中老年人进行正常的日常力量锻炼。结果6 w 的大力量练习对提高中老年人跑步经济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每周3次,共持续6 w,约占耐力训练总量1/10的负重半蹲大力量练习,并不会影响中老年人有氧机能的发展;相反,可以有效增强中老年人神经肌肉功能,改善其跑步经济性。
作者:张健;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内科并发症对含多西紫杉化疗选择的影响。方法纳入186例年龄大于65岁的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察尔森指数( CCI)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患者含多西紫杉类两药化疗组或三药联合方案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CCI=0患者107例,CCI≥1患者79例,两药组122例,三药组64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 OS)无统计学差异。依据CCI进行亚组分析,CCI=0和CCI≥1的患者中,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肿瘤部位、ECOG评分及患内科并发症为独立预后因素。 CCI≥1亚组三药化疗骨髓毒性,乏力及神经毒性均明显增加。结论具有内科并发症的晚期胃癌患者,多西紫杉醇两药联合方案还是三药联合方案,疗效均相当。内科并发症患者将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大鹏;朱彦博;冯军;段卫明;陈凯;熊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60~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42例,另选取同年龄段非冠心病手术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连续记录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48 h心电信息,统计ST段位移幅度及时间,各型心律失常、各时间段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等。结果冠心病组 ST段下移和 ST段抬高发生率、平均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P<0.05);冠心病组心动过缓(S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房性早搏(AP)、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24~48 h 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术后24 h ST-T 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冠心病组术后24 h和术后24~48 h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术后24 h发生率高。
作者:赵小祺;王春光;焦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预激方案(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AML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IDA与CAG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柔红霉素( D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控制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7.5%,82.5%(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58.9%、4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36.8%、26.4%(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性、呕吐、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直肠、膀胱炎、肝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A与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AML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吴海艳;张彦;刘丽;朱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和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况及趋势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老年福利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者:王武林;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索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LDL-R基因第2外显子XspI位点基因多态性,将22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基因型分为三组:X+X+组;X+X-组;X-X-组。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的水平。结果①高胆固醇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腰围、体重指数( 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内脂素明显升高( P<0.05)。②X+X+组体重、腰围、BMI、LDL、oxLDL 较 X-X-组和 X+X-组明显升高(P<0.05)。③血清内脂素水平在X-X-组、X+X-组、X+X+组中依次升高(P<0.05)。④血清内脂素与体重、腰围、BMI、总胆固醇(TC)、LDL-C、ox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6、0.277、0.272、0.332、0.348、0.372,P<0.05)。结论①高胆固醇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体重、腰围、BMI 、oxLDL、内脂素升高。②LDL-R基因 XspI X+X+基因型组体重、腰围、BMI均高于X-X-组和X-X+组。③血清内脂素水平与LDL-R基因多态性有关,X+X+组内脂素水平高。④内脂素与血清TC、LDL-C、oxLDL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霍丽静;张明明;谢霞;赵培;宋光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帕金森病( PD)主要病理变化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缺失,从而导致基底节功能减退〔1,2〕。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震颤及姿势不稳为临床表现〔3〕。发现PD不仅表现为大脑多巴胺能系统的病变,同时伴有胆碱能系统、5-羟色胺系统等与运动非直接相关的递质的变化〔4〕。胆碱能通路损伤可导致记忆力和额叶精神功能的损害,5-羟色胺的变化可导致抑郁。因此, PD患者伴有认知、情感、精神、感觉和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5〕。非运动症状可影响PD患者的生命质量( QOL),其程度可能更甚于运动症状〔6〕。本研究探讨轻度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与QOL的关系。
作者:赵素晨;吴庆文;闫春林;孙薇;崔颖;刘广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比常规肠内营养和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4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w、2w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同时比较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水平在治疗后1 w、2 w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谷氨酰胺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重症监护时间,能够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聂冰;梁国瑞;贾聚坤;孟彬;马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治疗老年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36例老年肾结石病人,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术前造瘘组(21例)和常规对照组(15例)。术前造瘘组首先在门诊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2~4 w后入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常规对照组入院直接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心脑血管问题终止手术的情况。术前造瘘组均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术后高热现象,常规对照组中有1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2例术中或术后给予输血治疗,4例出现术后高热。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术前造瘘组离床活动时间及拔除造瘘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于老年肾结石患者,术前2~4w行肾穿刺造瘘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苗强;王远涛;高宝山;王伟刚;傅耀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 Cobb角。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顺序,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各45例,手术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 NR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Oswestry评分。结果手术后1、2、3、6个月时,手术组患者的 NRS 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 P<0.05);手术后1、6个月时,手术组患者术后的 Cobb 角明显低于保守组( 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明显高于保守组( P<0.05);术后1、6个月时,手术组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椎体高度及Cobb角,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赵学辉;舒勇;张伟;蒋刚;周福生;潘勤;阮腊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