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黄子洋;邓辉胜

关键词:继发性高血压, 肾病, 精神疾病
摘要: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2% ~57.0% [1,2],其中继发性高血压(SH)约占老年高血压19.6%[3].老年SH (SSH)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易掩盖病情,且血压升高往往是早出现、常见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导致久治不愈、病情反复、费用高.对SSH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肢残率及病死率[4].本文对近年来SSH相关信息进行总结,以便为其诊治提供帮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T-SCANⅢ系统在种植义齿延迟负载设计中的临床分析

    建立平衡咬合关系是口腔修复的关键环节,在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的混合牙列中,由于种植义齿缺乏牙周膜感觉反馈的自我保护,咬合敏感性降低,咬合力易集中于种植义齿,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1].建立种植义齿比自然牙延迟负载设计模式,使咬合时自然牙先接触,种植义齿再接触,以补偿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移动度的差别[2],必然有助于延长种植体寿命,增进种植义齿修复效果.

    作者:周莉;范芹;李俊;方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EIPA预处理组,每组10只.用Pringle's法建立肝缺血模型.比较各组之间的ALT、AST、肝组织湿/干比、肝组织匀浆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肝组织Ca2+浓度、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及EIP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转氨酶、肝组织Ca2+浓度、湿/干比、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使用EIPA预处理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P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超载减轻肝组织水肿,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从而改善缺血肝组织的能量代谢和肝脏组织微循环,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齐海智;贺志军;胡伟;司中州;李一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细胞角蛋白(CYFRA) 21-1、磷酸烯醇转化酶(NSE)、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糖类抗原(CA) 72-4、糖类抗原(CA)15-3、癌抗原(CA)19-9在老年食管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 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升高(P<0.001).而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下降(P<0.001).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在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覃仕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美金刚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美金刚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观察组均采用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做结扎处理,术后8 w模型组给予羟甲基纤维素钠干预,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干预,连续4w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试验,然后处死,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脑海马区BDNF表达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差异,分析盐酸美金刚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水迷宫测试时间为(92.8±37.6)s,模型组为(154.6±38.7)s,观察组为(117.4±34.2)s,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降低,观察组海马区形态学变化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经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以及SOD、MDA的光密度(OD)值测定,3组大鼠海马区BDNF平均灰度值以及MDA、SOD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可清除海马区氧自由基,减轻组织损伤,并上调海马区B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细胞.

    作者:孙玉华;许予明;贺维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疗效

    高血糖症的发生在危重症患者中较常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1].内科危重症病人因处于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高血糖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促进了炎症反应,增加感染机会,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近年来对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方法治疗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能用于非糖尿病行高血糖患者,不仅可控制血糖,维持胰岛素治疗,而且可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气管插管的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3].本研究选用常用的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余显霞;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直腿抬高训练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腰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JOA腰痛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JOA腰痛评分[(12.8±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1±1.7)]分.观察组直腿抬高超过70°的比例(95.7%)、腰腿痛消失的比例(91.5%)、术后优良率(93.6%)、患者满意度(9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9%)、(72.3%)、(78.7%)、(85.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2.8%)(P<0.05).结论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明显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改善临床病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玉梅;符永青;冯敏;赵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葶苈生脉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葶苈生脉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造模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手术造成腹主动脉狭窄,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5组均于造模4w后开始给药.每日1次定量灌胃.5组均连续灌胃8w.后1次给药后,取少许心肌组织,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葶苈生脉方高、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指数(FI)值明显增加(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FI值和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葶苈生脉方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避免减少心肌细胞数量,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达到治疗CHF作用.

    作者:苑素云;郭秋红;王卓;苑留云;张一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 ~76岁,平均65.3岁,男48例,女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早期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用药前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且在术后的第1、2、3、7天以及出院前1d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c离散度(QTcd).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血、便秘、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QTc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但是不影响QTcd值.早期程序康复治疗有效、可靠、安全.

    作者:周昆林;王耀国;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ALN)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70岁的骨质疏松患者30例,男女不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以ALN+Ca+维生素D进行治疗,对照组以Ca+维生素D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月的双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时应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分别测定腰椎、全髋和股骨颈BMD,并以月为单位随访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腰椎BMD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腰椎、全髋和股骨颈BMD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部位BMD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新发骨折,试验过程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单纯补充Ca和维生素D无法明显抑制骨吸收进程,ALN能显著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各部位BMD.

    作者:刘茗露;王光辉;尹华;俞士水;唐肇波;王名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6例,对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发现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大量饮酒、围术期血糖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动脉瘤多发以及脑血管痉挛,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和大量饮酒、围术期血糖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动脉瘤多发以及脑血管痉挛有关,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唐海涛;赵江;付振宇;王晓民;鲁春鹤;曹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核心体温维持对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价值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降低,在实施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受到寒冷刺激时的肌颤能力减弱,加上患者术前肺功能的降低,供氧量减少,耗氧量增加,此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减少,血液速度减慢,基础代谢率降低且对低温的敏感度变差将导致顽固性低体温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研究表明年龄愈大,麻醉患者术中发生低温的概率显著升高;手术时间越长,低体温发生率也越高.尤其是腹腔手术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中心温度一般下降速度为0.21℃/10岁[2],所有对于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一定要做好术中保温处理.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全麻开腹的老年患者实施体温保护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彦;包天秀;江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洽的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3级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1h肌钙蛋白T(cTnT)、ST段恢复情况、术后1 w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开通率为97.78% (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 (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5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术后1 h cTnT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能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保护心功能,有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东;曹中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叶因子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及作用

    目的 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盐水组(49只)和溃疡组(49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定位和表达变化.结果 ①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经临片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脾脏中部分TFF3阳性细胞为树突细胞.②盐水组大鼠脾脏各部位TFF3表达较弱.TFF3在不同时期胃溃疡大鼠脾脏中各部位的表达不同.白髓:ld、2d组TFF3表达增强,4d、6d组稍有降低,10 d组TFF3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其中2~23 d各组明显高于盐水组(P<0.01);边缘区:1d组TFF3表达逐渐增强增强,2d、4d组略有降低,6d达峰值,10 d、14 d逐渐降低,23d有所升高,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红髓:1d、2 d TFF3表达逐渐增强,4d降低,6d达高峰,10 ~23 d有所下降,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 脾脏能够表达TFF3,且部分由S-100阳性树突细胞合成.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作者:张江兰;邵素霞;邢琛琨;张静;张文静;张耕;吴靖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18例肝癌及相应瘤旁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nnexinⅡ在79对肝细胞癌及瘤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estern印迹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瘤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而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在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较少,对肝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崔银星;孔菲;高普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MCL大、小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56°白酒8ml/kg灌胃小鼠,每天2次,连续灌胃10 d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按剂量每天给予FMCL保护,连续灌酒、灌药10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FMCL明显降低血清ALT、AST、TG、TC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升高SOD、GSH-Px、GSH活性.并能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炎症坏死.结论 FMCL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FMCL保肝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婷;张子俊;杜超;吴淑彦;齐天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R-9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9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个前列腺癌组织和26个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iR-92的表达水平;人工设计合成miR-92的反义寡核苷酸,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PC-3和DU-145两种细胞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miR-9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相比,miR-9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的细胞相比,两种癌细胞转染anti-miR-92后,miR-92的水平降低,MTT检测发现细胞的活性降低,流式分析仪检测发现增殖的细胞数降低,并且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结论 抑制miR-92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miR-92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检测及治疗分子标志物的潜在功能.

    作者:张华;樊霞;张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croRNAs、uPA及MMP-3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比较MicroRNAs、uPA及MMP-3在骨关节炎(OA)患者与正常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差异,了解其在OA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7a、miR-140、uPA和MMP-3在33例OA患者与28例正常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OA组miR-27a、miR-140、uPA和MMP-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3±0.93)、(0.94±0.60)、(3.52±1.79)和(4.91±1.86),非OA组miR-27a、miR-140、uPA和MMP-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4±1.68)、(2.55±1.12)、(1.16±0.65)和(0.84±0.57),组间比较显示miR-27a、miR-140的表达O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uPA和MMP-3表达O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A组内各因子之间相关分析显示,miR-27a和uPA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699(P<0.01),miR-140和MMP-3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598(P<0.01);uPA和MMP-3之间也呈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444(P<0.05).结论 miRNA-27a、miRNA-140在OA患者滑膜中低表达,二者与在滑膜中呈现高表达的uPA和MMP-3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共同作用于OA滑膜和软骨退变过程.

    作者:王维山;史晨辉;何仁豪;周圆家;陈安民;郭风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

    房颤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血栓栓塞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之一.阵发性房颤是多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发展为慢性房颤.目前胺碘酮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首选的复律药物[1~4].本研究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梁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参皂甙对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对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4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A组)、氯胺酮组(B组)、人参皂甙低剂量组(C组)、人参皂甙高剂量组(D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人参皂甙对氯胺酮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区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人参皂甙可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与氯胺酮组相比,人参皂甙治疗组海马区BDNF、EGF、p-ERK1/2和p-Ser133-CREB的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 人参皂甙可明显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并增加BDNF的表达有关.人参皂甙可用于老年人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与防护.

    作者:邓昌;欧阳波;陶然;余顺治;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HO-1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UTI组.除假手术组外,另两组脓毒症模型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法制造.术后0、12、24 h UTI组静脉注射UTI 5万U/kg,脓毒症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收集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通过收集Western印迹法HO-1蛋白活性水平测定结果和Realtime PCR收集HO-1mRNA水平的变化测定结果.结果 术后6、12、24h,乌司他丁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HO-1蛋白表达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均增多,UTI组较脓毒症组表达减少(P<0.05);UTI组、脓毒症组HO-1 mRNA的表达在术后6、12、24h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与蛋白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UTI可对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利;程青虹;曾建琼;何永来;张忠双;张海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