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覃仕锋

关键词: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细胞角蛋白(CYFRA) 21-1、磷酸烯醇转化酶(NSE)、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糖类抗原(CA) 72-4、糖类抗原(CA)15-3、癌抗原(CA)19-9在老年食管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 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升高(P<0.001).而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下降(P<0.001).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在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患者脊柱内固定术前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内固定治疗技术已从四肢骨折标准治疗技术发展成脊柱疾患的重要治疗手段,而且其具有恢复生理曲度、保持力线等优点[1].深部切口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并发症,它可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致死率增加等问题[2].故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白细胞计数(WBC)是临床上诊断外科感染常用指标,但其敏感度较低,相对来说不可靠.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为比WBC更敏感的诊断早期感染的指标[3].本文对CRP、ESR在中老年患者脊柱固定术前后的变化做了检测,并探讨其在诊断早期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正据;罗菊英;向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三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头孢三嗪对大脑半球短期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20),I/R-头孢三嗪组(n=20).对大鼠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处理,并在90 min后再通血管,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I/R组及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死亡率的差异,检测脑缺血急性期与抗氧化有关的生化物质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R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增高(P<0.001),I/R-头孢三嗪组MDA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R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SOD活性明显升高;I/R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高于I/R组.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均优于I/R组.结论 头孢三嗪能够降低MDA的过度产生,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死亡率,体现了头孢三嗪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柴永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抑制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LMPAB)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黏附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法检测Lovo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黏附,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表面唾液酸化Lewisx (sLeX)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Lovo细胞FUTⅦmRNA表达.结果 LMPAB减少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下调Lovo细胞FUTⅦmRNA表达,减少了sLeX的合成.结论 LMPAB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UTⅦmRNA表达,减少sLeX合成有关.

    作者:张春;董海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颞部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癌修复中的应用

    皮肤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由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照射所致,故多发于阳光充足地区的浅色高龄人群.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居前3位.其中基底细胞癌的85%和鳞状细胞癌的65%发生于头颈部[1].本文拟应用颞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白晓龙;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洽的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3级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1h肌钙蛋白T(cTnT)、ST段恢复情况、术后1 w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开通率为97.78% (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 (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5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术后1 h cTnT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能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保护心功能,有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东;曹中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蛋白4转运调节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是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的一员,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胰岛素刺激或肌肉收缩运动时,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在GLUT家族中,只有GLUT4参与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GLUT循环.在静息状态下,GLUT4迅速转向细胞内,而且向细胞膜的再转运过程很缓慢.由于细胞对GLUT4缓慢的胞吐作用和快速的内吞作用,超过90%的GLUT4在细胞内,只有4%~10%在细胞膜上.

    作者:江雷;龚剑;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干预对老年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近年老年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不断增加,外科手术技术也不断改进,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对传统的CABG手术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对某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4例老年患者,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拔管围术期干预后ICU时间进行分析,旨在比较OPCAB老年患者与CABG围术期干预对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作者:王彩星;葛秀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围术期个体化康复评价

    上颈椎外伤多伴随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继发压迫或刺激脊髓、神经根,引起严重预后,且复发率相对偏高[1].腰椎功能的降低是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2,3].在治疗中,多采用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但是对于围术期的康复要求比较高,需要积极恢复颈椎与腰椎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增强腰椎协调性及稳定性[4].在康复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者应用个体化康复能达到改善服务质量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目的.同时患者及家属预知所接受的照顾,主动参与治疗护理,使患者满意度上升,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围术期颈椎与腰椎功能的恢复[5,6].本文探讨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个体化康复评价.

    作者:杨定瑶;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 ~76岁,平均65.3岁,男48例,女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早期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用药前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且在术后的第1、2、3、7天以及出院前1d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c离散度(QTcd).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血、便秘、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QTc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但是不影响QTcd值.早期程序康复治疗有效、可靠、安全.

    作者:周昆林;王耀国;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18例肝癌及相应瘤旁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nnexinⅡ在79对肝细胞癌及瘤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estern印迹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瘤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而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在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较少,对肝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崔银星;孔菲;高普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气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并可引起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的改变[1].本研究采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评测COPD老年患者,观察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状况后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为今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郭全荣;安子薇;陈长香;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感染对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感染对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诊断为糖尿病足溃疡的老年患者150例,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通过常规治疗和随访,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率为68.0%.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HDL-C、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例数较多;1年后愈合例数较少、未愈合例数较多、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较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OR=3.408,95%CI=1.464 ~7.931)、C反应蛋白(OR=4.367,95% CI=1.665 ~9.454)、白蛋白(OR=1.408,95% CI=1.007~ 1.968)、糖尿病血管并发症(OR=2.678,95% CI=1.062 ~5.754)、感染程度(OR=4.559,95% CI=1.932 ~ 10.756)是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其中感染程度的危险程度高;HDL-C是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 感染是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应及时正确治疗,避免发生感染或感染进一步加重,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军;王富华;王育林;柏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cro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有2 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病情的药物.AD的病因极其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及二者相互作用有关,并且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MicroRNA是一种长度为20 ~ 24个核苷酸的5'端带磷酸基团、3'端带羟基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miRNAs不仅参与生理过程的调控,在疾病的发生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生命过程中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估计生物体内约有三分之一编码蛋白的基因受miRNAs的调控[1].

    作者:牛静亚;张睿;许顺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老年糖尿病(DM)患者由于应激机制下降,自主神经病变、脏器功能损害及多种疾病并存,常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发生低血糖时反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种符合生理需要的治疗方法.瑞格列奈作为一种非磺脲类促泌剂,其特点是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对餐后血糖控制较好,不良反应少.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FPG).本文拟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老年2型DM(T2DM)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永才;李新胜;钱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属于“痹证”的相关范畴,内因为肝肾亏损,外因是风寒湿邪以及劳损,腰膝酸软以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静脉闭阻,继而生痛,经脉闭阻导致气血不入,不荣则痛[1].有研究表明55岁人群KOA的发病率高达44% ~ 75%,其中约10%的患者表现出多种运动功能障碍,关节镜清理虽然具有起效快等特点,但其复发率较高[2,3].

    作者:王素霞;张占修;李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促进效果

    而体育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有效途径[1].本研究探索运动处方对老人健康体适能的促进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常年居住在安康市社区的12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见表1.选择标准:①意识清楚;②体力上能够接受一定的运动强度;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慢性重大疾病者;②不能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活动者.

    作者:陈治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洛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安全性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特征是呼吸道气流限制及不可逆改变,导致肺功能减退[1].COPD是可防可治的疾病,但晚期患者治疗困难[2].支气管扩张剂可使肺功能改善[3,4],但其并不能改变COPD的基础炎症性损害.COPD患者吸入激素可降低急性恶化发生[5,6],但未证明能够阻止肺功能减退.磷酸二酯酶(PDE)-4是环磷腺苷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平滑肌、促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7].在这些细胞内环磷腺苷活性下调,因此,PDE-4抑制性药物已经成为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目标[8].西洛司特是一种选择性PDE-4抑制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神经调节、降低COPD相关炎症细胞数量及活化等作用[9].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大鼠消化道Cajal细胞c-kit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年龄组SD大鼠的肠道推进率及胃肠肌间Cajal间质细胞(ICC)的c-kit受体表达,探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大鼠胃肠运动、感觉和分泌等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与机制.方法 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按不同年龄分为3、9、18、24及30月龄5组,每组各16只.以印度墨汁为标记物,检测并计算每组8只大鼠的肠道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每组各8只大鼠胃体、空肠、回肠、结肠和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的肌间ICC的c-kit受体表达,比较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组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大鼠肠道推进率从3月龄的(67.2±13.5)%逐渐减少到30月龄的(52.1±9.8)%(P<0.01);②与3月龄组、9月龄组和18月龄组大鼠相比,老年大鼠(24月龄和30月龄)肌间ICC c-kit受体表达显著下调,其中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变化为显著(P<0.05).结论 在大鼠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胃肠运动功能及肌间ICC的功能均随之显著下调,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这些变化可能参与了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发病.

    作者:李永;王进海;秦燕;邹百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5%~61%[1].术后谵妄可明显延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增加[2],对谵妄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降低谵妄对患者危害的关键所在[3].高龄、术前并发症、术前认知障碍、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是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主要病因[4-6].本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

    作者:窦东梅;张永乐;李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脂联素与抵抗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关系

    大部分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促进血管局部和远端炎性反应,然而同样有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却具有相反作用[1].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抵抗素初被认为是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型脂肪因子,然而近研究表明抵抗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从而影响其功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2].而脂联素与抵抗素在对AS的作用中都部分性地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具有多种抗AS作用.

    作者:何东;李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