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敏;曹桂平
本文主要探讨了68例老年人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的选择,麻醉的管理等等,认为年老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关键是如何做好术前的准备,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并且正确实施麻醉,在手术期间要预防麻醉的并发症,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
作者:侍术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杏苏散出于<温病条辨>,功擅温散风寒、宣肺化痰,是治疗外感凉燥证的代表方.笔者临床中发现,某些证属外感风寒、肺失宣肃的咽喉科疾病,应用杏苏散治疗,效著.
作者:张冬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选择临床常用组成药单的复方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对动物离体及整体的反应及对病理模型的作用,制定药理标准,可为了解复方的作用原理奠定基础.该文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辩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方剂,进行拆方研究,以便解哪一味药或哪几味药在该方中对某项指标起决定性作用,进而对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科学用药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董同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经皮闭式外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是由侧脑室-前额发际内皮下储液囊安置-经皮储液囊穿刺持续外引流治疗的9例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脊液耳漏1例,脑脊液伤口漏1例,单纯颅内感染6例,合并颅内感染、肺部感染3例.结果 经皮闭式外引流治疗并辅以经储液囊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长引流23d,短引流6d,平均12d,未出现其他混合感染,病情无加重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结论 应用经皮闭式外引流治疗脑脊液加经储液囊注药,配合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建彬;苏清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医疗费用都会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医药费用的上涨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政府财政、基本医疗保障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短时间内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将会影响民众的切身利益.
作者:《中国卫生产业》编辑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吡嗪酰胺属抗结核药物,对细胞内缓慢生长的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胃肠反应、痛风样关节痛等[1].
作者:华应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发现病灶51例(91.1%),小肠病变44例(78.6%),食管、胃及结肠病变7例.51例病灶中,31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3种病变.胶囊的胃内运行平均时间为32(9~126)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282(55~430)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0213张.所有受检患者顺应性良好.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安全性高.
作者:何洁;邓燕;罗忠金;方慧祺;杨伟群;林锋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技术劳务价格扭曲的原因.方法 构建难度系数定价法.结果 期望通过难度系数定价法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理顺技术劳务价格.结论 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肖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预防会阴侧切口术后的感染,降低感染率.方法 侧切口表面用消毒药,局部照射,口服抗生素.结果 感染率降低,感少产妇的痛苦.结论 会阴侧切口术后预防性用抗生素,能更好预防切口的感染或愈合不好.
作者:林春华;黄贤好;杜爱民;关葵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有效迅速的抢救,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4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分析,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结果 44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抢救、护理、预后良好.结论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严密的临床观察,可以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苗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喉返神经(ro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甲状腺癌手术时更易发生,通过33例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的术中显露及术后观察、体会,认为:喉返神经于环状软骨面外下方2~3cm区域外位置浅表,易于显露;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时,不必全程显露喉返神经;若需颈淋巴清扫,可先切除甲状腺,在其局部显露部位开始显露全程,精细无血操作,能有效预防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ro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甲状腺癌手术时更易发生.我们在甲状腺癌手术时如何显露和保护喉返神经,得到一定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国义;杨义发;甘星;许远兵;张华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妇科预见性沟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4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检查、治疗、围手术期、出院前均进行预见性沟通和相应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疾病要求给与相对的健康宣教,并根据具体病人进行必要沟通.采用本院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97.3%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感到满意,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结论 有效的预见性沟通有利于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梁敏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和观察组(舒适护理组)50例,后将2组患者的心理评估情况,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较佳,优势多,可以在手术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颓组,每组40倒.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对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和干预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各项依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于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使师生双方的人性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完善.但是反思现实,由于我们缺乏对教学过程的道德审视,致使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性糖尿病中的运用方法及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饮食的控制都比教育前好;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自我防护技能,减少药物剂量,促进健康,是与饮食、运动、药物疗法并重的治疗糖尿病基础方法之一.
作者:肖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本文主要是从简单了解影响血液透析的主要因素,中老年病患在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和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中老年病患的具体方案这3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中老年病患的工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机率,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CP患者98例,随机分为前列安栓列和罗虹霉素组(QA联合组)和罗红霉素组.观察其临床有效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QA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罗红霉素组(P<0.05).QA联合组各种症状缓解率亦明显高于罗虹霉素组.QA联合组中有10例患者在运用CP纳肛2~3d后有肛门疼痛不适、出现便意等症状,仅1例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其余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 前列安栓治疗CP切实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高绍青;陈伟光;黄长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院内、院外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髓部骨折患者术后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整组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骨折部位类型、手术方式、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院内院外持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GDS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预组在术后3个月时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不同手术方式GD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01),全髓置换术病人术后抑郁水平低于内固定手术病人;不同组别和不同手术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髓部骨折患者术后抑郁水平.
作者:徐秀丽;梁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实施流程优化的效果分析.方法 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采用流程优化管理,根据我院神经外科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的护理流程对整个神经外科护理单元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优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按照优化后的流程实施1年后,按照我院对神经外科护理考核常规指标(病人满意度、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和未采用之前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流程优化护理后的各项考核指标(病人满意度、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较未使用前有显著的提升(P<0.01).结论 采用流程优化对神经外科护理单元整体水平提高有良好效果,值得更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王桂芝;管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