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和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

黄凤珍;刘军;庞栋;卜培莉

关键词: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 SNP+45T/G, SNP+276G/T, 代谢综合征, 汉族
摘要:目的:研究汉族人脂联素基因SNP+276G/T、SNP+45T/G与代谢综合征(MS)和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48例65~92岁汉族老年人,448例MS患者,健康人4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NC 组),用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SNP+276G/T、SNP+45T/G基因型,并观察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该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差异。血浆APN水平用ELISA法测定。结果该人群SNP+276和SNP+45位点均检测出三种基因型GG、GT、TT。 SNP+276位点MS组 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NC组,TT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NC组(P均﹤0.05),两组T、G等位基因频率亦有显著差异(P﹤0.05)。 SNP+45位点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MS组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5),女性血浆APN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 SNP+45位点中TT基因型的APN水平显著低于非TT基因型(P﹤0.05)。结论 APN基因+276G/T多态性可能是汉族人 MS的易感因素,而 APN基因+45T/G多态性可能与MS无关;高血浆APN水平可能是MS发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SNP+45T/G可能与脂联素水平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pGPU6/GFP质粒介导的表达钙网织蛋白基因的短发夹RNA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靶向钙网织蛋白( CRT)基因的短发夹RNA( shRNA)表达质粒并鉴定。方法设计并合成4对针对CRT基因的shRNA链,退火形成双链,与酶切的质粒pGPU6/GFP连接,构建4个重质粒,转化DH5а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脂质体法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判定转染效率,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RT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筛出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相同,重组质粒pGPU6/GFP/Neo-CRT构建成功;转染 MDA-MB-231细胞后,CRT基因在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降低,其中pGPU6/GFP/CRT1的抑制效果好。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CRT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并筛选出1种对CRT基因有显著抑制作用的shRNA。

    作者:李晓曦;孟凡东;孙大鹏;仇凤启;刘新莉;赵丹;马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两种不同孔径分离器血浆置换后对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EC-40W与 EC-50W 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对重型肝炎患者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51例,应用ACH-10型血浆置换装置和EC-40W、EC-50W两种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其中应用EC-40W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A 组)29例,应用EC-50W 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B 组)22例,即刻检测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结果 A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平均值比较P=0.002,血红蛋白平均值比较P=0.001,血小板平均值比较 P=0.048,白细胞平均值比较P=0.022。 B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平均值比较P=0.027,血红蛋白平均值比较P=0.028,血小板平均值比较P=0.017,白细胞平均值比较P=0.032。结论使用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患者的血细胞数值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之间比较,对血细胞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熊墨龙;何金秋;杨玲玲;杨文龙;谢能文;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居住情况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

    脑梗死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比例较高,西方发达国家高达85%〔1〕,我国为60%~80%〔2〕,脑梗死可以导致患者记忆功能减退〔3,4〕。本研究探讨脑梗死老年人居住情况对其记忆障碍的影响。

    作者:孙丽明;张敏;陈长香;安子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5例中青年(25~60岁) LADA患者、50例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阳性老年(≥60岁) LADA 患者及49例GADA 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 C 肽与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老年与中青年LADA患者治疗前空腹部C肽水平及餐后2 h 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 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T2DM患者相比,老年LADA患者HbA1c 较高且并发症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前餐后2 h C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对老年 LADA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南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iR-203对人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miR-203的真核表达载体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扩增得到miR-203前体序列,插入表达载体pcDNA6.2-GW/EmGFP-miR克隆得到pcDNA6.2-miR203。将真核表达载体 pcDNA6.2-miR203转染至人食管鳞癌细胞系( EC-109)中,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对其表达情况进行验证。进而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细胞划痕法和Boyden小室法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miR203;RT-PCR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03的EC-109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结论 miR203有可能作为食管癌的候选肿瘤抑制物。

    作者:牛彤;杨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

    Ratzan〔1〕认为,健康素养早出现于Simonds 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为各年级学生制定健康素养的低标准。但直到1990年后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健康素养通常指人们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书面或口头)健康信息及服务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2〕。在曼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全球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3〕。2010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提出了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控制慢病〔4〕。美国把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作为全民健康目标之一〔5〕。

    作者:杨国莉;严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及其血清学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水平变化及对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筛选该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接诊的ACI患者114例。根据斑块稳定性分为稳定斑块组(6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52例)。比较所有两组患者血清Hcy 水平、脂联素含量和 MMP-9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患者 Hcy 水平和 MMP-9水平分别为(15.34±3.55)μmol/L、(274.39±117.34)ng/ml,均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23.56±4.52)μmol/L、(534.59±147.33)ng/ml。而稳定斑块组患者脂联素含量〔(14.38±1.79)mg/L〕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7.34±0.68)mg/L〕(均P<0.05)。斑块稳定性与 Hcy、MMP-9水平呈负相关,与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r=-0.835,-0.745,0.731,均P<0.05)。结论 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Hcy水平、脂联素含量及 MMP-9水平相关。当 ACI患者血清内Hcy水平和MMP-9水平低、脂联素含量高表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越高,反之稳定性越低。

    作者:钟孟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防治

    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手术方式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此术式能有效消除脾功能亢进、有效止血,并对肝脏功能有较小的影响,且术后肝性脑病和肝衰竭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发生各种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 PVT)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PVT国外发生率为0.5%~22%〔1〕。国内术后 PVT 发生率8.5%~31.8%〔2~4〕。 PVT症状多表现为上腹疼痛、腹泻、发热等,不具有特异性,同时体征也不典型,可被术后常见的脾热、膈下感染、胰瘘等并发症的表现所掩盖。本文就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PVT的诊治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何崇武;刘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黏蛋白1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

    黏蛋白1(MUC1)是一种膜结合型跨膜糖基化蛋白,在许多组织的上皮细胞表面都有表达。 MUC1在大多数肿瘤中常出现异常表达,异常糖基化。 MUC1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及转移等有重要影响,对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富;郑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频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过去1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生活质量( SGRQ)评分。根据患者过去1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将患者分为2组:非频发急性加重组为过去1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2次,频发急性加重组为过去1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2次。结果频发急性加重组年龄比非频发急性加重组更大(P<0.01),但在性别、病程、吸烟史、吸烟包年无统计学差异。频发急性加重组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较非频发急性加重组患者降低(P<0.01)。其他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急性加重组患者 SGRQ活动评分较非频发急性加重组增加( P<0.05),而SGRQ症状评分、影响评分、总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肺功能差、生活质量活动评分增加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静;陈亚红;姚婉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强力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强力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强力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椎弓根钉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滑脱率、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变化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及随访24个月滑脱率均明显低于术前( P<0.01);试验组随访24个月复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位率丢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随访24个月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力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患者减少了术中椎弓根钉使用数量,有效改善了椎弓根钉进钉点受器械限制的情况,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阮兴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MSK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保护小鼠损伤脑组织的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SK1、CREB 的含量。结果脑组织中MSK1表达显示,正常组和中药组、激素组、抑制剂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和激素组、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中药组和模型组、中药加激素组有差异(均P<0.05)。 CREB表达显示:中药组CREB的表达与其余各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中药加激素组和激素组的CREB水平依次降低。结论复方益肾达络饮治疗EAE与MSK1升高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下游因子 MSK1表达与其底物CREB表达呈相同态势。

    作者:胡亚男;刘爱东;公培刚;郭江燕;张家颖;尚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下降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与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70例分为单纯性慢性鼻-鼻窦炎( A组, n=31)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B组,n=39)两组,观察不同分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不同分期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不同分级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哮喘的不同分级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肺功能、两组患者与合并哮喘患者的鼻内镜、鼻窦CT和症状的评分。结果 A组病程明显低于B组( P=0.009);单纯性慢性鼻-鼻窦炎Ⅰ、Ⅱ和Ⅲ期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的概率有显著差异( P=0.031);8例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患者的各分期肺功能有显著差异( P=0.028);单纯鼻窦炎合并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单纯鼻窦炎患者(P<0.01)。鼻息肉合并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鼻息肉患者(P<0.01)。结论单纯性慢性鼻-鼻窦炎与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及肺功能下降密切相关,鼻窦炎老年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能够显著增加临床症状。

    作者:冯勇军;林翀;曾春荣;吴湘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年龄和性别对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基因型多态性同血清脂类关系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0911 C>A多态性(rs3761740)出现的频率及不同基因型同发生高胆固醇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65例CHD患者和365名健康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分析两组人群的HMGCR基因型及HMGCR多态性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脂的影响。结果男性CHD组和对照组 HMGCR多态性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女性CHD组HMGCR-CC型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男性CHD组HMGCR-CC基因型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显著高于CA+AA 基因型( P=0.018)。由于存在显著的性别交互作用,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男性对照组HMGCR-CC基因型同年龄(<55岁)(OR=2.837,P=0.001)和TC≥5.18 mmol/L (OR=1.970,P=0.027)相关;女性对照组则不相关(P>0.05)。年龄<55岁的CHD组HMGCR-CC基因型同男性患者TC升高有关。结论年龄和性别对HMGCR-911基因型血清中TC、LDL-C水平的增加以及CHD的患病风险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玉国;李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诊断的60例2型糖尿病并发足部溃疡患者( DF组)及84例不合并足部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 NDF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基本资料、代谢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F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收缩压均高于 NDF组,DF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原、24 h尿微量清蛋白均高于NDF组,BMI、血尿酸、血空腹胰岛素及HDL-C水平均低于NDF组(P<0.05)。 DF组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病率均高于ND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纤维蛋白原、高收缩压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糖尿病足的重点在于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及神经病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对于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截肢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莉;陈华凝;黄凌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右美托咪啶在骨科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配合右美托咪啶在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5 min 给予 SGB (1%利多卡因10 ml)和右美托咪啶(0.25μg· kg-1,15 ml),对照组仅给予右美托咪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压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及苏醒后5 min 时的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较短( t=2.277、2.723、2.651,P<0.05);两组患者拔管前血压差异不明显(P>0.05),但拔管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46、2.905、3.073, P<0.05),血压更趋稳定;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用词语等级量表评分法(VR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t=2.539,P<0.05)。结论 SGB能明显提高右美托咪啶在骨科全麻术中的镇静效果,且术后恢复快,创口疼痛小,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陈林;张智勇;赵蕊;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动态脉压指数与hs-CRP、MMP-9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和动态脉压指数(APPI)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相关性,探讨EH患者AASI增高和APPI增高与对心血管疾病有预示作用的炎症因子 hs-CRP、MMP-9的关系。方法对136例EH患者及30例健康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PPI≤0.35、0.36~0.50和>0.50对EH患者分3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内各亚组APPI、AASI、hs-CRP、MMP-9差异有显著性,随着AASI和APPI的增加hs-CRP、MMP-9也增加(P<0.01或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众多混杂因素后,AASI或APPI与hs-CRP、MMP-9呈正相关( P均<0.01)。③在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相关性方面, AASI与APPI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APPI相关性更好(r值更接近于1)。结论 AASI增大和 APPI增大与预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炎症因子hs-CRP、MMP-9存在相关性。

    作者:韩全乐;刘晓堃;张琦;刘晓明;张庆华;王金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芹菜素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 FU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芹菜素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FU多药耐药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及耐药基因MDR-1mRNA的表达情况。 CCK-8法测定芹菜素对耐药细胞耐药逆转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芹菜素、5-FU及二者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芹菜素能够降低耐药蛋白P-g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诱导更多细胞凋亡。结论菜素能够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HCT-8/5FU多药耐药性,从而有可能成为临床多药耐药逆转剂。

    作者:邢海军;崔海燕;赵建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放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老年 NSCLC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从放疗第1天起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点,1次/d,共14 d,休7 d,2个周期,对照组则常规放疗。治疗中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复查影像学改变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联合组与对照组相似(61.6% vs 57.8%,P>0.05)。放疗副反应:外周血白细胞下降(23.3% vs 42.3%)、放射性肺炎(46.7% vs 29.1%)、放射性食管炎(25.7% vs 17.4%)及放疗中断时间〔(3±0.24) d vs(7±0.63)d〕,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生活质量评分及体重变化在联合组改善明显(P<0.05或 P<0.01)。免疫功能:血中 CD4+及NK细胞水平有提高(P<0.01),CD3+、CD8+细胞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轻老年 NSCLC放疗的不良反应,保护骨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成英;钟文;刘丹;刁焕荣;王伟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辛伐他汀对老年COPD患者IL-17、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慢性炎症和进行性气流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白细胞介素(IL)-17在COPD 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IL-17能诱导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等因子的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又可趋化和调控中性粒细胞,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内募集和激活,加重气道炎症。他汀类药物是当前强效的降胆固醇药物,临床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治疗等。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尚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延缓COPD 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观察辛伐他汀对COPD 患者IL-17、IL-8以及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瑞雪;王红;赖平平;孟洁;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