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珍;俞芳;杨晓琳;路一芳;项岫秀;李伟娟;刘阁玲
高血压所引起的颈动脉病变既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又是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表现〔1〕,它对心、脑、肾等主要靶器官的损害是通过动脉系统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实现的〔2~4〕。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各大动脉主干拐弯、分叉处,特别是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高血压患者血管狭窄、引发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其病变性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加之超声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斑块的形成以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均可清晰检测,是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依据〔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检测,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声像图。因此,常常用颈动脉来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的“窗口”〔6〕。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该检测方法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志健;张秋元;王乐华;柯维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关节软骨中白细胞介素(IL)1β、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正常组10只,不给予任何处理;②模型组10只,Hulth法造模后用生理盐水10 ml/d灌胃;③抗骨增生胶囊组10只, Hulth法造模后每日给予抗骨增生胶囊灌胃;④复元胶囊高、中、低组各10只,Hulth 法造模后用不同浓度复元胶囊灌胃。于给药第12周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膝关节内踝关节软骨标本,观察大体结构并分级;HE染色,观察其镜下结构;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PCR)法检测膝关节软骨中 IL-1β、OPG及OPGL 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动物模型造模成功,HE染色评分中,复元胶囊高、中剂量组及抗骨增生胶囊组软骨退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复元胶囊组高剂量组OPG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IL-1βmRNA及OPGL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OPG与OPGL比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和正常组(P<0.01)。结论复元胶囊能够上调软骨中 OPG mRNA 的表达,下调 IL-1βmRNA及OPGL mRNA的表达,使OPG与OPGL的比率上升,表明对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的破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强;周国庆;邓紫婷;李荣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敷料(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优拓SSD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B组给予常规换药,并给予高压氧治疗;C 组常规换药。于治疗后记录各组方法对溃疡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患者舒适程度等指标;进一步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在溃疡治愈率、治愈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A组、B组均优于C组,A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A组、B组溃疡组织EGF、VEGF表达均高于换药前,HIF-1α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换药前;C组仅 VEGF表达高于换药前;换药后 A组、B组EGF、VEGF表达均高于C组,而HIF-1α表达则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溃疡局部缺氧状态,同时促进EGF、VEGF表达有关。
作者:刘艳萍;田松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和顺铂对人脑胶质瘤 SHG-44神经球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MTT法分析检测五味子木脂素和顺铂对SHG-44神经球细胞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bcl-2及caspase 3蛋白的变化。结果50、100、200 mg/L五味子木脂素作用24、48、72 h,均能明显地抑制SHG-44神经球细胞的生长,作用呈浓度依赖性;10 mg/L顺铂作用后也可明显抑制神经球细胞的生长,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Elisa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caspase 3蛋白水平明显上调。结论五味子木脂素和顺铂都可以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进而抑制SHG-44神经球细胞的生长。
作者:韩磊;金宏;孙文萍;田晶;纪鹏艳;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实验选取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AD模型组。切断大鼠双侧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肽指纹图谱是通过NCBI对特定差异蛋白点进行生物质谱分析、鉴定。对不同实验组海马蛋白进行测定。通过蛋白变化的比较,选取有差异的蛋白点条件:AV Ratio>1.3或<1.3,t检验 P<0.05,为有意义蛋白点。结果进一步通过 Swiss-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鉴定。结果质谱分析发现AD模型组海马内有一表达明显升高的蛋白点,经鉴定为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结论 NSE在AD的病程中,表达发生变化,是在AD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酶。
作者:贾楠;马涤辉;常明;宋月萍;詹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9.37±8.32)μg/L、(21.38±6.25)μg/L,P<0.01〕,而 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 C等位基因的1.759倍(OR=1.759,95%CI:1.150~2.691),携带 T 等位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 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1.85±8.73)μg/L 、(45.08±8.86)μg/L,P<0.01〕。结论 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 T等位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唐任光;韦道文;吕建生;赵枫;黄海舸;曾冬云;黄许森;梁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疗效的评价也从症状、体征等生理的客观指标,扩大到综合性指标,如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1〕,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生理、心理、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多种障碍,尤其对老年人具有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脑卒中患者的逐年增多以及治疗该类疾病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追求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存质量成为了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大愿望。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母玉元;关淑芬;周洁信;刘洋;王洪娇;韩国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拟了解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生存质量、抑郁情况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风湿免疫科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住院及门诊258例患者,男74例,女184例,男女比例为1∶2.49。其中门诊病人170例,住院病人88例;年龄20~70岁,平均(53.66±13.03)岁。关节腔积液84例(32.56%),其中表现在双膝关节21例,右膝关节27例,左膝关节19例,双肩关节2例,右肩关节4例,左肩关节1例,右肘关节3例,左肘关节2例,双腕关节2例,右腕关节2例,左腕关节1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2〕;②近3年来生活在贵阳市区的RA患者;③接受调查前至少1个月内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抗风湿药的患者;④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衰竭者或其他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患者。
作者:姚血明;马武开;黄颖;王莹;刘正奇;安阳;唐芳;钟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miR-20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和正常组织,以及正常前列腺细胞和4种癌细胞中miR-20a的表达。将miR-20a的抑制剂miR-20a ASO转染 PC-3和 DU145细胞,实时定量PCR验证抑制效果,然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GFP报告载体实验和免疫印迹验证miR-20a的靶基因。细胞转染靶基因ABL2的siRNA后,免疫印迹验证沉默效果并检测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20a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 miR-20a ASO组中miR-20a的水平降低,细胞增殖减慢,细胞穿过膜的数目明显减少。 ABL2是 miR-145的直接靶基因,受其负调控。敲降 ABL2的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强,并且可以挽救由miR-20a ASO引起的细胞侵袭能力的降低。结论抑制miR-20a在前列腺癌转移的分子治疗中具有潜在功能。
作者:张政伟;强晓菲;付建华;郭利;王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骨质疏松( OP)以骨密度( BMD)降低、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折风险增加〔1〕,严重后果是发生OP性骨折(脆性骨折)。据WHO资料显示,每年大约有170万人因OP发生髓部骨折,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630万,其中75%的病例将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尽管髋部骨折后的近几周内生存率有所改善,但是年死亡率在过去的40年中并未改善〔2〕。目前有效的处理方法是预防。本文主要对国外社区老年人OP性骨折综合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素香;王玉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少见,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急腹症的原因之一。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术前明确诊断困难,误诊率、病死率高。本文回顾分析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61~86岁,平均70.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40 h,平均16.4 h。发病前均无外伤史,并发症有便秘20例、糖尿病18例、高血压19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前列腺增生7例。
作者:申哲洙;谭正力;沈凯;张小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桑叶多糖(ML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MLP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MLP高、中、低剂量(C、D、E)治疗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MLP进行治疗8 w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 FPG);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 mAlb)含量;测定血清中尿素氮( BUN)、肌酐( Cr)含量;通过RT-PCR法测定肾脏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 MLP能显著降低DN大鼠FPG、mAlb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BUN、Cr含量(P<0.01);下调TGF-β1 mRNA表达(P<0.01)。结论 MLP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 mRNA表达来实现。
作者:刘洪凤;韩智学;聂影;金龙云;王桂云;岳辉;李齐;薛继婷;申梅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开展脑梗死早期的康复,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邵焕庆;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肾癌(RCC)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低氧可诱导蛋白2(HIG2)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首先用已构建好的含有HIG2基因编码区HIG2/pGEX4T-3质粒,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经GST亲和层析纯化HIG2融合蛋白,获得的HIG2纯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建立浓度标准曲线,并定量检测100名健康志愿者和100例RCC患者微量血液(血清)标本中的HIG2蛋白浓度。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两组受试血清 HIG2蛋白临床检测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5%。结论 HIG2蛋白作为新的RCC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上的适用性,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为HIG2蛋白作为RCC临床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斌;张争;毛泽斌;辛殿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空泡膜蛋白(VMP)1、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和抗转移蛋白(NM)2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97例老年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的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为观察组,上述肿瘤组织周边切缘为正常鳞状上皮组织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VMP1、PTEN 和 NM23表达。结果观察组 VMP1、PTEN和 N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MP1、PTEN和NM2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是否侵犯皮肤外结构、转移及Ki67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 VMP1、PTEN和 NM23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VMP1、PTEN和NM23蛋白表达均下调,三者具有协同正向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云亚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 PubMed、EMBASE、CENTRAL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2年9月关于疏肝健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 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项研究,169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中疏肝健脾法901例和西药组790例。 Meta分析显示:疏肝健脾法组临床有效率(OR=4.33,95%CI:3.26~5.74,P<0.001)、肝功能〔ALT(MD=-14.80,95%CI:-21.63~7.96,P<0.00001)、AST(MD=-9.48,95%CI:-13.95~5.01,P<0.001)〕;血脂〔TC(MD=-0.70,95% CI:-1.01~0.39,P<0.001)、TG (MD=-0.72,95%CI:-0.958~0.149),P<0.001〕 B超改变(OR=2.339,5%CI:1.41~3.82,P=0.001)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在不良反应上,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GRADE证据质量所选文献显示为低级别证据,具有很强的偏倚性。结论与单纯西药相比,疏肝健脾法能够更好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必要可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龚享文;杨钦河;徐拥建;黄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 QOL)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家庭养老模式下1197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QOL测定表简表( WHOQOL-BREF)评价其 QOL。结果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总分为55.36±8.31,自评分为81.01±10.71,两者呈强相关(r=0.61,P<0.05);东、中、西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其中,东部地区老年人QOL得分高,主观幸福感强,中、西部地区无差异;家庭养老模式下不同地区老年人QOL影响因素略有不同,但均受健康状况的影响。结论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QOL差异与影响因素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提高老年人QOL。
作者:张忆雄;桂莹;马佳;张敬敬;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苦荞麦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苦荞麦高、中、低200,100,50 mg· kg-1· d-1剂量和氨基胍100 mg· kg-1· d-1治疗12 w。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硫化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升高,肾脏组织中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及TBARS含量均显著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明显( P<0.01);苦荞麦各剂量组及氨基胍组肾脏组织中 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以苦荞麦高剂量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苦荞麦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体内的糖基化反应,并且随着苦荞麦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王艳杰;柳春;张瑞鹏;刘洋;赵丹玉;苗兰英;徐峰;李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 IR),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水平和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他的治疗手段还包括延缓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等。胰岛素分泌缺陷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早期表现为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失。随着T2DM病程的增加,胰岛β细胞衰竭,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分泌水平减少。推荐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简称促泌剂)作为治疗中国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1〕。促泌剂主要包括传统的磺脲类和新型的非磺脲类(格列奈素)。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磺脲类降糖药起效缓慢,持续时间长,餐后血糖控制欠佳,且过度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β细胞衰竭,可加重IR、引起体重增加,较易发生低血糖事件尤其是严重的低血糖。这些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并能增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2~4〕。非磺脲类促泌剂能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促进T2DM患者早时相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服药方便,低血糖事件发生少,使T2DM患者在降糖过程中能获得大程度的受益。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临床上常用的非磺脲类促泌剂的作用特点和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世国;谭兴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失眠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选择偏向。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38例老年患者对失眠干预方法的选择偏向。结果78.9%的患者认为催眠药物可改善失眠;仅18.1%认为药物治疗更健康;74.6%住院期间愿意尝试失眠非药物治疗,并且女性、急性催眠药物使用者、年龄相对较小者及服用短效、中效催眠药物者尤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更偏向于失眠非药物治疗,在临床环境下加强失眠非药物治疗的宣传指导,规范操作程序,有助于改善患者失眠症状,预防催眠药物的后期依赖。
作者:王丽娜;周郁秋;姜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