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绿色通道
摘要: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33与消化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IL-33作为一个新的细胞因子正在为人们所认识,它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1白细胞介素( IL)-33的结构和功能IL-33是2003年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其基因定位于9号染色体(9p24.1),IL-33蛋白主要由270个氨基酸组成。 IL-33是一种Th2型辅助因子,但目前认为其可以促进Th1型免疫反应,也可以诱导IL-1和IL-18的分泌。因此IL-33是一种双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表现为促炎或抗炎的作用〔1〕。这暗示IL-33在不同的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它可以根据组织环境减轻炎症,在人体和小鼠的很多组织都可监测到IL-33 mRNA的表达,但是IL-33蛋白主要在上皮及内皮细胞中翻译〔2〕。在慢性炎症中,IL-33可以通过促进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IL-13,间接导致病变组织的纤维化。当细胞坏死后可以释放出胞内IL-33,此时IL-33作为一种“警报”,然而凋亡细胞释放的IL-33则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3,7(caspase-1,-3,-7)所灭活〔3〕。此外,IL-33还作为一种细胞内核因子( NF),通过其氨基酸末端结构与核染色质相结合而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4〕。

    作者:蒋海忠;孙萍胡;丁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miRNA197表达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是肺癌常见的类型,早期即发生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凋亡、分化和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研究发现miRNA19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本文研究NSCLC组织中miRNA197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董扬扬;张海云;庄奕煌;许荣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体外循环下老年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改变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 CPB)下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手术的 VSD老年患者血气、水电解质、血液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比较80例VSD患者CPB过程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转机后5 min(T1)、升主动脉开放30 min(T2)的血液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血糖(GLu)、乳酸(La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pH、Ca2+、K+、Na+等的改变。结果 T2时pH高于T1时(t=2.079,P=0.039),而PCO2低于T1时(t=1.952,P=0.042),T2时Hct显著低于T1时(t=3.446,P<0.01),而 Glu 显著高于 T1时(t=5.207,P<0.01);T2时 Ca2+(t=7.589,P<0.01)、K+(t=19.61,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结论 CPB下行VSD修补术的老年室间隔缺损患者需实时监测血气、血糖和电解质变化。

    作者:王开标;刘德欣;李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抗衰老因子SIRT1和SIRT6抗衰老作用研究新进展

    衰老是生物体在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出现进行性,不可逆的生理功能下降的生物学过程。早在75年前, McCay和他的同事首先发现热量限制的大鼠比自由饮食的大鼠寿命更长。尽管这一发现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对于促使寿限延长的分子机制一直扑朔迷离。初在酵母中发现的沉默信息调控因子2(Sir2),是一种NAD+依赖性去乙酰转移酶,在对于酵母寿限的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在通过热量限制延长酵母寿限方面,发现Sir2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发现推出了生物学中一个新的领域:对于Sir2以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蛋白--Sirtuins家族的研究。其中,SIRT1抗衰老作用经历了肯定,质疑,再到肯定的一个过程〔1~6〕;SIRT6则是Sirtuins家族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家族成员〔7〕。

    作者:阮清伟;马骋;陈洋;马永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有关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共计2446例胃癌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5年生存率(OR=0.87,95% CI:0.67,1.14)、淋巴瘘发生率(OR=1.60,95% CI:0.41~6.21)和腹腔脓肿发生率(OR=1.47,95% CI:0.55~3.9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胰瘘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 CI)分别为0.49(0.39,0.61),0.89(0.30,0.67),0.43(0.28,0.66),0.24(0.10,0.55),0.41(0.23,0.73)和0.40(0.29,0.63)。荷兰研究15年随访研究显示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远期生存率要高于D1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风险要高,且与围术期脾脏和胰体尾切除相关,但 D2术式可使患者远期生存受益。因此,保留脾脏的 D2淋巴结清扫术应推荐为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李育泉;陈燕;窠文博;魏茂强;姜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表达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白细胞介素( 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 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作者: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鸡矢藤排石颗粒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将肝外胆管结石归结于“肝郁”、“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感湿邪等多种因素导致肝胆气郁、胆腑失于疏泄、胆汁壅滞、化生湿热、熏蒸胆汁、凝集成石。结石停于胆道,壅滞气机,气滞血瘀,胆汁郁而不宣,溢于皮肤而出现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而危及生命〔1〕。临床上常用微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EST)进行取石治疗,术后残石及结石复发率为20%~40%〔2〕。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疗效确切。鸡矢藤为茜草科植物的全草或者根,民间常做止痛药广泛使用,是海南民间常用的黎药。研究表明,鸡矢藤具有明显的镇痛解痉、对抗乙酰胆碱作用,并且对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比较好的排石作用。本研究采用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重度贫血1例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HHT)是一种血管壁结构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以皮肤、黏膜等多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性病变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重度贫血伴鼻衄的HHT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鼻衄7年余,加重1 w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鼻衄,量约50 ml,易止,出血间隔时间约7d。3年前鼻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间隔时间缩短为1~3 d,量约70 ml,未特殊治疗。1 w前鼻出血不止入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填塞,因严重贫血转入我科。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正常。家族史:其母亲、姐姐、妹妹、儿子及外甥均有不同程度鼻衄史。查体:血压110/50 mmHg,极重度贫血貌,舌部及双手指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色紫红,周边界限清楚,不高于皮肤,压之可褪色。鼻腔内可见血痂,各鼻窦区无压痛。口唇苍白,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含量27 g/L,红细胞计数1.64×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60.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6.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65.0 g/L,网织红细胞1.87%,白细胞总数3.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153.0×109/L。贫血3项检查:铁蛋白4.00 ng/ml (11.0~306.8 ng/ml)。凝血功能正常。耳鼻喉科内窥镜检查报道,鼻中隔右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双下甲前端附血痂,鼻中隔左侧黎氏区黏膜糜烂,可见活动性出血,双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苍白,未见新生物。根据患者长期反复鼻衄,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及阳性家族史,该患可明确诊断为HHT、缺铁性贫血。入院后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止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患者鼻衄及贫血症状改善后出院。

    作者:张传辉;邸鑫;祁啸;李小丰;金鑫;沈卫章;李景贺;贾姣源;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前哨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大小和性质。方法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结果转移性肿大的淋巴结强化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注入造影剂后3 min;炎性淋巴结肿大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1 min;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能准确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状态,此方法安全无创,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和放射野的确定提供依据。

    作者:张义;王建云;李冬梅;张延旭;盖雪;贾锦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究纳洛酮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的老年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按照梯度增加纳洛酮剂量的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催醒时间,催醒后并发症情况(头晕、头疼、乏力、神志不清、肠胃不适),并发症完全消除所需时间,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进行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催醒时间和并发症消除时间分别为(7.85±1.12)h与(34.76±2.58)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02±1.07)h与(46.89±3.01)h;观察组催醒后头晕、头疼、神志不清、肠胃不适所占比例分别为31.58%、23.68%、55.26%、39.47%与44.7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 P<0.05);两组患者催醒后乏力症状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2 h,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24和48 h, 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梯度增加纳洛酮剂量不仅能够对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还能减轻患者的强烈应激反应,减少催醒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作者:李志峰;马文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间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309名汉族和201名藏族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藏族农村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和家庭外支持3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汉族( P<0.01)。而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在8个分维度及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综合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8个分维度和2个综合维度的评分呈正相关(r=0.088~0.225,P<0.05)。结论社会支持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支持作用,改善社会支持状况对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代双娅;王晓晓;邓艳姣;扎西卓玛;旦增卓玛;张红艳;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黄俭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 rCBF )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养血清脑颗粒组术前10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4.8 g/kg,共灌胃45 d。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的 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海马脑血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脑组织 HE染色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海马 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提高细胞中 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实验大鼠海马局部脑血流量,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王宏英;刘磊;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敦煌辅行诀大泻肾汤治疗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敦煌辅行诀大泻肾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1)、前列腺组织白细胞介素(IL)-2、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5%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入前列腺的方法复制大鼠模型。施药治疗后,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ET-1以及前列腺组织IL-2、IL-8、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显著升高( P<0.01);前列腺湿重增加,前列腺指数降低(P<0.05);前列腺组织IL-2、IL-8、TNF-α、ET-1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泻肾汤可以降低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P<0.05,P<0.01);降低前列腺组织IL-2、IL-8、TNF-α、ET-1含量(P<0.05,P<0.01);减少前列腺湿重,升高前列腺指数(P<0.05)。结论大泻肾汤通过减少前列腺湿重,升高前列腺指数、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前列腺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前列腺炎康复。

    作者:朱向东;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人功能性前伸测试法的实用价值

    功能性前伸测试法是通过测定受试者向前伸臂的能力来评定其平衡功能状况,由于功能性前伸距离与压力中心的大偏离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该方法简单易行,直接提供客观动态观察数据〔1〕,被认为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跌倒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功能性前伸测试法是Duncan等〔1〕根据老年人易跌倒的现象而制定出评估人体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此测量法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评价老年人平衡能力及预测跌倒,而在我国此方法只用在临床各种疾病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本研究评述国外对老年人功能性前伸测试的应用研究,归纳和总结其测量方法、信效度、主要影响因素、预测性。

    作者:曹玲;杨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人心源性胸腔积液的诊治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而且部分患者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增多,老年人心源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呈增多趋势,且易被误诊、误治。若不能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患者将要面临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增加经济负担,延误佳治疗时机。

    作者:籍欣欣;付军;李敬霞;卜丽梅;金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3953基因多态性

    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 IL)-1、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IL-1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反应调节因子,与慢性炎症的活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2〕。 IL-1基因簇定位于2q13,包括IL-1α、IL-1β、IL-1受体拮抗物,IL-1的基因多态性与许多炎症反应性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3,4〕。 IL-1β+3953位点位于IL-1β基因第五外显子区,存在1个C到T的替换,本研究观察IL-1β+3953基因多态性与CHF发病的相关性。

    作者:李克研;李今朝;屈宝泽;李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在抗生素使用30 min内,即给予甘露醇快速滴注,对照组甘露醇经脉滴注时间为试验组时间窗外,与抗生素应用时间无明确要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后第3、7、14天的体温和意识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7、14天体温明显降低,意识障碍明显缓解,均显著好于第3天,且3个时间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应用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满意,该方法不会增加低神经毒性抗生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旭;关宁;霍晓川;李晨光;张振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病率逐年增多。 OVCF可造成严重而持续的疼痛,使许多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目前,在治疗OVCF方面上,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已得到广泛应用〔1〕。在胸腰段椎体进行PVP,椎弓根入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双侧入路手术相比于单侧时,术者和患者暴露在射线下的时间更长,创伤更大,故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仍未达成共识〔2〕。本研究对我院骨质疏松胸腰椎单节OVGF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坚;陈其昕;张金喜;李敏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满意度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郊区3个县203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医疗费用支出的老年人2 w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体检情况存在显著差异。(3)定期的慢性病筛查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4)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服务模式。(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3)慢性病管理是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4)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作者:王蕾;崔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癌症患者心理适应与健康状况关系的相关性

    癌症对患者的身体和情绪产生巨大影响,而如何看待和应对癌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被用来评估癌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官锐园等〔2〕施测并修订了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癌症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与抑郁、焦虑、自尊状况相关。本研究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适应状况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作者:王丽;蔡明伟;林芳;祝朝富;袁有才;杜驰;陈理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