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雷;宋秋颖;胡静;张伟;潘艳明;任凤云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3h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G-蛋白耦联受体(LGR)5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1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为研究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组织85例为对照组,选择EIF4e、3h和LGR5的多克隆性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与肿瘤大径、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 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EIF4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组EIF4e和3h、EIF3h和LGR5表达正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组织中EIF4e、3h和LGR5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三者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术后联合检测EIF4e、3h和LGR5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范平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心肌缺血缺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采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夹闭气管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模型,观察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及心电维持时间的影响。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及心电维持时间;对由垂体后叶素诱导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 J点抬高及心率的减慢具有改善作用,提高心肌缺血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论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影响NO有关。
作者:王浩;李玉琴;高永峰;辛晓明;徐晓燕;高允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丘脑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15%。由于丘脑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出血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老年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可塑性差,且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更高。目前对于丘脑出血无规范的治疗方案,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神经外科探讨的热点。本文对26例重型内侧型老年丘脑出血患者尝试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腔置管引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明;楚洪波;杜超;李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加重心肌损伤〔1〕。麻醉、手术创伤及疼痛是加重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已应用于术后镇痛及癌痛治疗〔2,3〕。但是将其应用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陈慧;王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生物学研究领域具发展前景的学科〔1~4〕。基因自身的改变和表观遗传基因的改变都会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单独或共同的引起有害基因突变率的增加。表观遗传学通过几个机制控制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调控〔5,6〕。目前研究广泛的是DNA甲基化〔7〕。实验表明DNA重复序列的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染色体缺失或重组,从而造成遗传不稳定。因此人类基因甲基化增加染色质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发展;同时特殊位点CpG岛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以沉默肿瘤抑癌基因,有一定的致癌作用〔8〕。表观遗传学与饮食、药物等外界环境有一定关系,当不利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时,表观改变使染色质结构重塑,继而促进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曦宇;裴长艳;崔有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病率逐年增多。 OVCF可造成严重而持续的疼痛,使许多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目前,在治疗OVCF方面上,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已得到广泛应用〔1〕。在胸腰段椎体进行PVP,椎弓根入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双侧入路手术相比于单侧时,术者和患者暴露在射线下的时间更长,创伤更大,故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仍未达成共识〔2〕。本研究对我院骨质疏松胸腰椎单节OVGF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坚;陈其昕;张金喜;李敏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在各地区临床医院,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使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成临床诊疗中相当突显的问题〔1〕。所以对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其敏感与耐药性进行监测与统计,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减少其感染率、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住院老年患者送检痰标本细菌培养中分离白色念珠菌进行分析。
作者:马晓瑞;苏加峰;梁明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1~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和对照组(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微量静脉输液泵输注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和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输注速度参照用量用法,输注时间30 min。分别于输注前( T0)、0 min (T1)、30 min(T2)、输注完60 min(T3)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点血糖、电解质和pH值。结果与 T0比较,观察组在 T1~T3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T3时点血糖升高(均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电解质和pH值在各时点分别行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在不超过输液速度的前提下,输注量以250 ml为宜。
作者:徐刚;高勐;冯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 )又称为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其受累器官广泛,包括肺、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和皮肤等。肾脏疾病往往是CSS容易被忽视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对1例老年男性CSS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
作者:张慧然;徐金升;张俊霞;白亚玲;常立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农村老年人7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测评。结果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均显著增高(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尊重程度、看病是否方便、躯体健康状况、是否能承担日常医疗费用、睡眠质量、对子女照顾的满意程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结论家庭、社会、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高修银;胡俊;肖伟伟;唐明生;陆召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理可见分化、成熟程度不一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侵犯全身各个部位或组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8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作者:邸鑫;祁啸;张传辉;王颖;金鑫;李小丰;金立方;赵岩;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白细胞介素( 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 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作者: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Prdx1)和Snail蛋白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行手术切除的8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51例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 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Prdx1和Snail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染色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分析两者表达分布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结果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rdx1和Snail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9.4%(59/85)和75.3%(64/8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1.4%(16/51)和43.1%(22/51)(P<0.05);乳腺癌组织中 Prdx1和 Snail高表达率均与HER-2表达有关,而Prdx1也与分期、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有关,Snail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 Prdx1中分期为“Ⅲ+Ⅳ”者的高表达率较“Ⅰ+Ⅱ”者高(83.9% vs.61.1%, P=0.028),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高(78.7% vs.57.9%, P=0.012),ER(76.9% vs.55.6%, P=0.017)、HER-2(88.2% vs.41.2%, P=0.017)阳性者均高于阴性者,PR阴性者较阳性者高(84.2% vs.57.4%,P=0.008)。 Snail中组织学分级为“Ⅲ”者的高表达率高于“Ⅰ+Ⅱ”者(89.3% vs.68.4%, P=0.036),HER-2阳性者较阴性者的高(86.3% vs.58.8%, P=0.004)。 Prdx1和 Snai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0.571, P=0.016)。结论老年乳腺癌中Prdx1和Snail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提示其在乳腺癌的恶性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作者:熊伟;吴煌福;黄光越;陈华敏;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IL-33作为一个新的细胞因子正在为人们所认识,它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1白细胞介素( IL)-33的结构和功能IL-33是2003年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其基因定位于9号染色体(9p24.1),IL-33蛋白主要由270个氨基酸组成。 IL-33是一种Th2型辅助因子,但目前认为其可以促进Th1型免疫反应,也可以诱导IL-1和IL-18的分泌。因此IL-33是一种双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表现为促炎或抗炎的作用〔1〕。这暗示IL-33在不同的疾病中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它可以根据组织环境减轻炎症,在人体和小鼠的很多组织都可监测到IL-33 mRNA的表达,但是IL-33蛋白主要在上皮及内皮细胞中翻译〔2〕。在慢性炎症中,IL-33可以通过促进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IL-13,间接导致病变组织的纤维化。当细胞坏死后可以释放出胞内IL-33,此时IL-33作为一种“警报”,然而凋亡细胞释放的IL-33则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3,7(caspase-1,-3,-7)所灭活〔3〕。此外,IL-33还作为一种细胞内核因子( NF),通过其氨基酸末端结构与核染色质相结合而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4〕。
作者:蒋海忠;孙萍胡;丁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对比患者行I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n=34)及I期后路内固定再行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n=33)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150±21)vs (210±29) min,P<0.01〕;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400.6±56.2) vs (510.5±71.6)ml,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显著减少〔(20.2±2.8) vs (26.8±3.7)d,P<0.05〕。各组后凸角度数术后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后后突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胸椎结核的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王明贵;饶锐强;王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HHT)是一种血管壁结构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以皮肤、黏膜等多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性病变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重度贫血伴鼻衄的HHT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鼻衄7年余,加重1 w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鼻衄,量约50 ml,易止,出血间隔时间约7d。3年前鼻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间隔时间缩短为1~3 d,量约70 ml,未特殊治疗。1 w前鼻出血不止入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填塞,因严重贫血转入我科。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正常。家族史:其母亲、姐姐、妹妹、儿子及外甥均有不同程度鼻衄史。查体:血压110/50 mmHg,极重度贫血貌,舌部及双手指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色紫红,周边界限清楚,不高于皮肤,压之可褪色。鼻腔内可见血痂,各鼻窦区无压痛。口唇苍白,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含量27 g/L,红细胞计数1.64×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60.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6.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65.0 g/L,网织红细胞1.87%,白细胞总数3.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153.0×109/L。贫血3项检查:铁蛋白4.00 ng/ml (11.0~306.8 ng/ml)。凝血功能正常。耳鼻喉科内窥镜检查报道,鼻中隔右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双下甲前端附血痂,鼻中隔左侧黎氏区黏膜糜烂,可见活动性出血,双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苍白,未见新生物。根据患者长期反复鼻衄,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及阳性家族史,该患可明确诊断为HHT、缺铁性贫血。入院后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止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患者鼻衄及贫血症状改善后出院。
作者:张传辉;邸鑫;祁啸;李小丰;金鑫;沈卫章;李景贺;贾姣源;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大鼠血清15-F2t-isoprostance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12只。采用动脉压夹夹闭双侧肾动脉60 min、恢复灌注4 h 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利多卡因组于夹闭双侧肾动脉前60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随后以2mg· kg-1· 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余同IR组;假手术组不夹闭双侧肾动脉,余同IR组。再灌注4 h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清15-F2t-isoprostance、内皮素-1( ET-1)浓度。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 ET-1浓度升高(P<0.05),利多卡因组 SOD活性、MDA 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E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R组比较,利多卡因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 及ET-1浓度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减轻大鼠肾脏IR损伤与其降低15-F2t-isoprostance浓度有关。
作者:朱小兵;石翊飒;刘志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糖尿病( DM)患者诸多心理问题中常见的是抑郁〔1,2〕,是普通人群患病率3倍。抑郁的发生使DM患者代谢控制不良,加速DM进程,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使患者整日处于一种负性情境中,生存质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自杀。团体活动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3〕,本研究探讨DM患者抑郁情绪的团体活动模式的效果。
作者: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潘晨;彭蓉芬;谷灿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利用RNA干扰( RNAi)技术抑制survivin基因的体内表达,探讨 survivin沉默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pBAsi-survivin导入裸鼠皮下的移植瘤内,观察不同时间点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肿瘤的抑制率。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干预组(成功转染质粒组),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中 survivin mRNA 表达情况。 Western印迹检测 sur-vivin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urvivin-siRNA重组载体导入裸鼠皮下移植瘤后,肿瘤体积增长缓慢,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survivin-siRNA重组载体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点肿瘤抑制率不同,且随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日恒;张娇;李山峰;温聪娜;刘博;康然;耿艳;马芳;彭新宇;刘茜;滑志娟;张爱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离退休人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对216名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特殊类别方面的特点相似,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被试在心理健康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显著;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显著。结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空巢、高龄类群体心理状况优于孤寡、瘫痪癌症、痴呆精神类群体;社会支持是改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周跚跚;李锋;刘艳;许荷;彭祥平;任鸣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