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蒙恩

关键词:太极拳运动, 2型糖尿病, 血脂成分,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观察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肥胖〔体重指数( BMI)≥28 kg/m2〕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个体化处方饮食+饮食治疗,并配合随意运动,观察组在常规个体化处方饮食+饮食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运动锻炼。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FBG、PBG、FIN、PIN、HbA1c、Ln(Homa-IRI)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 FBG、PBG、PIN、HbA1c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BG、PIN、HbA1c、Ln(Homa-IRI)等指标差值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TG、TC、LDL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TG、TC、HDL、LDL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TG 差值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绪角色功能、综合评分等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总体健康、综合评分等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总体健康、综合评分等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有助于调节其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IR,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点位P300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联合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点位P300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支持加口服氟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rTMS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同时检测P300。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L降低,Amp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6 w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6 w后PL降低,Amp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H、TG、HCL-C和LCL-C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蕊;王志峰;王冉;庞建民;秦振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TAZ表达与Bcl-2、Bax、Caspase-3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AZ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具有凋亡调节作用的 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结直肠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的 TAZ、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这4种蛋白的相关关系。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AZ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TAZ、Bcl-2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ax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TAZ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均P<0.05)。肿瘤组织中TAZ与Bcl-2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与Caspase-3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Bcl-2与Bax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 TAZ与 Bax、Bcl-2与Caspase-3、Bax与 Caspase-3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TAZ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有关。

    作者:冯俊伟;张志勇;王爱军;王红钰;徐晋珩;吴肖;程健;张超;郑宝军;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四妙勇安汤对H2 O2致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 SMYA)醇提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 H2 O2氧化损伤4 h后,用100μg/ml SMYA醇提物与ECV304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共同孵育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SMYA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SMYA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用 ELISA 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内皮素(ET)的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MYA组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P<0.01)。与模型组凋亡率23.3%相比,SMYA醇提物能够降低细胞凋亡率,SMYA组凋亡率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为(14.2±1.02)%,SMYA组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为(28.42±1.07)%(P<0.01)。 SMYA醇提物可使细胞上清液中 ACE含量减少降低ET活性,并能升高eNOS活性。结论 SMYA 50%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加快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ACE和ET的含量、增加 eNOS 的活性有关。

    作者:李娜;曲晓波;叶豆丹;李晶;律广富;林贺;杨擎;常志达;张靖卓;李斌;林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大黄蜇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1α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蜇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影响,探讨大黄蜇虫丸对脂代谢紊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血脂康组。给予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脂代谢紊乱模型,空白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模型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低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1 g/kg);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每日给予高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2 g/kg);血脂康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血脂康灌胃(0.2 g/kg);连续喂养8 w。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断头取血快速离心,留取血清、血浆标本,待用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大黄蜇虫丸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 TG、TC、LDL-C均明显降低( P<0.05或 P<0.01),而 HDL-C 明显升高( P<0.01)。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 TXB2明显升高( P<0.01),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1);大黄蜇虫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大黄蜇虫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蜇虫丸可以降低胆固醇、TG、LDL-C,升高HDL-C,调节血脂;低血浆中血栓素,升高6-Keto-PGF1α水平,调节血栓素/前列腺素平衡,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

    作者:丁宁;张梅;张琳丽;张艳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农村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农村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膝骨性关节炎指数评估表(WOMAC),对21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效能的平均得分为4.22±1.43,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体质指数( BMI)、WOMAC指数、对骨关节炎是否重视、性别及婚姻状况。结论农村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保健人员应重点关注自我效能感低者,针对影响因素施以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汪凤兰;崔颖;邢凤梅;张小丽;张莉莉;刘海娟;景丽伟;丁淑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可溶性CD40配体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可溶性 CD40配体(sCD40L)与粥样斑块性质的关系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42例,ACS患者76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UAP)40例和冠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ELISA检测血浆PA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CD40L,并对ACS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成像。结果血浆 PAPP-A 和 sCD40L 浓度在 AMI组、UAP组和 SAP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 SAP 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在冠脉病变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无差异(P>0.05),在向心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之间,稳定性斑块和易损性斑块之间差异显著(P<0.01),在ACS未合并糖尿病(DM)与ACS合并DM之间差异显著(P<0.01),ACS患者血浆PAPP-A和sCD40L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862,P<0.05)。结论血浆PAPP-A和sCD40L能够反映ACS患者斑块的易损性,与ACS患者危险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评价ACS患者危险程度的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

    作者:齐志华;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端粒酶RNA( 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该院102例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组织液基细胞检测、hTERC基因检测以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 )检测,比较不同病变类型、不同组织类型、存在或不存在 HPV感染者宫颈脱落细胞的 hTERC 基因阳性率。结果102例对象 hTERC 基因阳性52例(51.0%), HPV阳性者66例(64.7%),鳞状上皮细胞病变(NILM)级30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级21例、低级别鳞状细胞病变(LSIL)级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级26例、SCCA级2例、ASC-H级14例和AGC级0例;随着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程度越高,其 hTERC 基因阳性率越高(χ2=60.673, P=0.000);不同细胞学等级间的 hTERC 基因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0.617,P=0.000);HPV 感染阳性组的 hTERC 基因阳性率〔45例(68.2%)〕高于阴性组〔7例(19.4%)〕(χ2=20.234,P=0.013)。结论 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通过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可早期筛查宫颈癌。

    作者:赵惠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NMNAT的结构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是生物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辅酶,也是许多NAD消耗酶的底物。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 NMNAT)是催化NAD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这一可逆反应向前进行,对维持体内NAD水平的稳态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NMNAT催化下的NAD生物合成水平,不仅对于SIRT1的活性有重要影响,还能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介导下改善生物体内的葡萄糖代谢。人们还发现它对于代谢紊乱和衰老情况下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的调节也至关重要。 NMNAT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三种亚型有着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及组织分布,且功能各异。

    作者:王大鹏;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直肠癌造口者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

    中低位直肠癌占我国总体直肠癌发病率的75%左右〔1〕。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高〔2,3〕。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近一半的生活功能下降,1/3以上人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4〕。大多数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行Miles手术治疗,形成永久性造口,患者面临着造口护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适应问题。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5〕。本文旨在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老年患者社会适应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相关性。

    作者:卢玉仙;高薇;汤琪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北京市空巢与非空巢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比较

    目的:对比北京市空巢与非空巢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自编项目问卷为测量工具,随机调查北京市多个社区空巢中老年人263人、非空巢中老年人278人。结果空巢与非空巢组文化程度和人均住房面积上没有差异。空巢组中男女相当,而非空巢组男性要远少于女性;空巢组年龄要显著大于非空巢组;空巢组月收入分布在2000~5000元的居多,而非空巢组多分布在1000~3500元;空巢组已婚的比例要小于非空巢组,而未婚的比例要大于非空巢组(P<0.01)。空巢组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低于非空巢组,非空巢组感到更幸福(P<0.01);而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等方面的得分要显著低于非空巢组( P<0.05或 P<0.01),空巢组心理症状程度更轻、心理更健康;在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上,空巢组的得分要显著低于非空巢组(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上,空巢组的得分又显著高于非空巢组(P<0.05)。结论北京市空巢中老年人有着自身较为独特的人口学特点;空巢中老年人应加强对支持的利用度。

    作者:徐华;曾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诊发现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口服,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白昼、夜晚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值,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 h 胰岛素(INS)、OGTT 2 h血糖。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8例、29例完成6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2 h PG、FINS、2 h INS、ISI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胰岛素抵抗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白昼及夜间SBP、DBP控制较好,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 w后由专门人员负责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VC%)、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PEV1)、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R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 w后两组患者 HR、RR、SBP、DBP和 PaCO2明显降低,VC%、FVC、PEV1、LVEF、SV、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R、RR、SBP、DBP和PaCO2明显降低,VC%、FVC、PEV1、LVEF、SV、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心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李伟;崔红赏;李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头针联合耳穴贴压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影响

    研究显示〔1〕,血管性痴呆是目前唯一可有效防治的痴呆,患病早期有效治疗能够逆转病情。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但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对基础疾病的控制、脑保护剂、康复锻炼等方面,且疗效并不满意。头针、耳穴疗法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能力的效果。

    作者:何建青;郭思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抗菌药是当今住院用药中应用为广泛且消耗量大的一类药物〔1〕,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会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2〕。本文通过了解我院老年患者抗菌药使用现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为制定合理规范的老年抗菌药使用方案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作者:郭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培美曲塞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 PMTX)或长春瑞滨( VNR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该院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晚期NSCLC病患9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应用VNRB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应用PMTX联合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44.90%(22/49),对照组为40.82%(20/49)(P>0.05)。观察组脉管炎发生率为2.04%(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12/49)(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32.65%(16/49)、8.16%(4/49)、2.04%(1/49)、8.16%(4/49)、10.20%(5/49)、8.16%(4/49),与对照组的36.73%(18/49),10.20%(5/49),6.12%(3/49),18.37%(9/49),16.33%(8/49),12.24%(6/4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1.84%(45/49),3年生存率为57.14%(28/49),与对照组的89.80%(44/49),53.06%(26/4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MTX联合顺铂对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雪花;王琳;盛莉;孙达统;邱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探讨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术后预防放疗中分别采取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 IMRT)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辅助放疗的患者,分别针对术后瘤床应用eclipse10.0计划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调强及旋转调强计划,均给予50 Gy/2 Gy处方剂量,在保证计划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三种计划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 RapidArc及IMRT计划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均匀性显著高于3D-CRT(P<0.01),RapidArc计划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稍高于IMRT(P<0.05);其肺V5明显高于3D-CRT(P<0.01),而肺V10及肺V20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肺V5高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心脏V30及V40明显低于3D-CRT(P<0.05),RapidArc计划心脏V30低于IMRT(P<0.05);前两种计划食管及脊髓的平均受照剂量低于3D-CRT(P<0.05);其余数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的术后辅助放疗,无论是IMRT技术还是RapidArc技术,其靶区剂量分布均优于3D-CRT技术,同时可以减低大部分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RapidArc技术和IMRT技术相比,后者在肺组织的保护上更具优势,前者在靶区适形性及心脏的保护上更具优势。

    作者:宋宇哲;杨旭;李长远;石硙岩;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在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中按性别、年龄分层随机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人群。收集空腹血糖、踝臂指数等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等相关资料。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踝臂指数异常的影响。结果终对5184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空腹血糖正常3446(66.47%)例,空腹血糖受损1109(21.39%)例,糖尿病629(12.13%)例,其踝臂指数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50%、4.1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后,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踝臂指数异常的风险分别是理想血糖组的2.05倍(95%CI 1.37~3.06)和2.92倍(95%CI 1.94~4.40)。结论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都是 AB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早期检测空腹血糖,从而能够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及早进行干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

    作者:林黎明;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人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人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康复疗养的156名老年人,持续跟踪老年人的运动情况,持续坚持有氧锻炼5年以上者分为训练组,对照组老年人日常很少参与健身运动。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两组老年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肢体肌肉收缩时峰电位、肌肉用力收缩时募集形式。结果有氧运动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5);有氧训练组老年人肱二头肌、三角肌、胫前肌、股直肌用力收缩时的峰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氧训练组老年人肱二头肌、三角肌、胫前肌、股直肌募集形式异常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长期有氧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神经电生理指标,缓解生理功能衰退,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老年糖耐量异常及正常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同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老年糖耐量异常组血清 Nesfatin-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Nesfatin-1与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糖负荷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 P<0.01),与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呈负相关(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清 Nesfatin-1独立相关。结论血清Nesfatin-1水平在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损伤及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可能是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独立保护因子。

    作者:杨青;高宁;刘芳芳;陈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