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木;陈丽荣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影响。方法84例肺癌合并恶性胸水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积液排出,对照组采用胸腔注射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 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VEGF、EGFR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76.19%),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有效抑制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VEGF、EGFR水平,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燕;赵君慧;骆玉霜;李国元;李佳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快步走锻炼改善老年人静态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在该市公园内随机选取122名老年人,根据是否进行日常锻炼及主要锻炼方式分为太极拳组41人,健步走组43人,无锻炼组38人。采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对研究对象静态平衡功能进行测试,对比三组老年人6种不同姿势(A:双脚睁眼站立,B:双脚闭眼站立,C:单足左脚睁眼站立,D:单足左脚团眼站立,E:单独右脚睁眼站立,F:单足右脚闭眼站立)下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太极拳组A~F姿势下重心动摇轨迹长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健步走组 B、D姿势下重心动摇轨迹长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A、D、E、F姿势下重心动摇轨迹长均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和健步走组B~F姿势下重心包罗面积均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D姿势下重心包罗面积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C~F姿势下重心X方向动摇轨迹长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健步走组 E、F姿势下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C~F姿势下重心X方向动摇轨迹长均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和健步走组D~F姿势下重心Y方向动摇轨迹长明显低于无锻炼组;太极拳组A、B、C、F姿势下重心Y方向动摇轨迹长均明显低于无锻炼组。结论太极拳锻炼和健步走锻炼均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下降,同时太极拳作用明显优于健步走。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降糖药物的广泛使用,低血糖已经成为糖尿病( DM)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不良事件〔1〕。老年DM患者由于机体的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陈名道等〔2〕调查显示年龄≥60岁的DM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DM患者。若诊断不准确或诊断延迟,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危及患者生命〔3〕。
作者:戎小焕;谢晓娜;李菲;高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出血( ICH)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0%~20%〔1〕,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2〕,ICH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其次为脑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抗凝或溶栓治疗、梗死后ICH等。 ICH的治疗方法有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治疗方案的正确选取与否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作者:霍春青;李芳芳;李爱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严重的顽固性便秘经长期药物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本文分析腹腔镜联合TEM器械保留回盲部及直肠壶腹部结肠次全切手术的老年顽固性便秘病人临床资料。
作者:宋晓伟;王欣宇;柴长鹏;邹永波;张明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据此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已达到2亿以上,其中老年人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病人数的60%~70%。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现就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临床特点及其流行特征和降压治疗的个体化作一综述。
作者:徐艳;黄河浪;周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经典症状为与黑质-纹状体系统变性相关的运动系统症状( MS )。除此之外,人们逐渐观察到一系列非运动系统症状(NMS),容易被医护人员及患者本人忽视〔1〕。 PD患者中吞咽困难的发病率在35%~82%〔2〕,通常被认为是NMS的一种,且与其他症状相互关联。吞咽困难使患者食欲减低、选择食物种类受限、进食时间延长〔3〕,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低,并引起疲劳乏力感〔4〕。由于吞咽困难的存在,患者可能减少与家人朋友聚餐,对社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5〕,甚至进一步引起焦虑、恐惧、抑郁以及自尊心丧失。吞咽困难还增加了进食时误吸的可能性,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呈正相关〔6〕。而肺部疾病是PD患者的重要死因〔7〕。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吞咽抗PD药物时也会受到影响〔8〕,由此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又可能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与其他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吞咽困难症状的及时发现与正确评估与PD的诊断与治疗密切相关,同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何一川;李殿友;孙伯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5例发病4.5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转归不良及转归良好组,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大、糖尿病、心房颤动、溶栓前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高、心源性栓塞、血糖控制不佳、溶栓后2 h NIHSS评分降低少等因素在转归良好与不良组间差异显著( P<0.05),是溶栓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房颤(OR 1.03,95%CI 1.002~1.049,P=0.032)、基线高空腹血糖(OR 2.15,95%CI 0.864~2.025,P=0.045)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4.5 h内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房颤、高血糖。
作者:张立红;彭道勇;李迪;许建平;王苏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索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老年豆奶粉对老年大鼠的衰老的影响。方法转谷氨酰胺酶对老年豆奶粉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测定优化后豆奶粉的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并对老年大鼠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浓度为200、40、8 mg/ml的市售老年豆奶粉,处理组给予200、40、8 mg/ml的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老年豆奶粉。30 d后测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背部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改良后的老年豆奶粉在常规条件下溶解性增加,乳化性下降,乳化稳定性增加,改良后的老年豆奶粉可显著降低老年大鼠全血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并显著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论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的老年豆奶粉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臧学丽;白羽;赵立飞;刘昊;张玉宇;陈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中年男性高血压合并非酒精脂肪肝与体质指数、甘油三酯( TG)、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关系。方法收集周口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177例男性高血压患者,收集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压、 B超、血脂、血糖、肝功能、hs-CRP、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等结果。①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89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②将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轻度45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比较亚组的体质指数、TG、hs-CRP。③分析亚组和体质指数、TG、hs-CRP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亚组之间比较,轻度与其他两组相比体质指数、TG、hs-CRP水平低(P均<0.05)。中度与重度相比体质指数、TG、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均P<0.05)。②轻度体质指数与TG呈正相关(r=0.568,P<0.05),TG与hs-CRP呈正相关(r=0.712,P<0.05),中度体质指数与TG呈正相关(r=0.621,P<0.05),TG与hs-CRP呈正相关(r=0.732,P<0.05),重度体质指数与TG呈正相关(r=0.632,P<0.05),TG与hs-CRP呈正相关(r=0.768,P<0.05)。结论中年男性高血压合并非酒精脂肪肝人群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体质指数、TG、hs-CRP随之升高,呈正相关。
作者:王娜;刘华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生物学特性、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后分成空白对照组;罗格列酮组;GW9662阻断组;罗格列酮+GW9662组。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脂联素、PPARγ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率较其他组明显减弱( P<0.01),脂联素、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且脂联素、PPARγ表达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PPARγ能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抑制 HSC 增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车媛梅;张一;应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增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及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与 Fas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GC-823胃癌细胞,分别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 BGC-823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Fas蛋白表达及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和奥沙利铂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率,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 Fas蛋白表达。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Caspase-3酶活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可显著增强对BGC823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增强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蛋白的表达、增强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韩金荣;罗强;刘华;孙黎;张林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是院内感染( HA )和社区感染( CA)的主要菌种。该菌种在两种类型的感染中具有不同的感染特征及耐药表型。本文回顾性分析近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MRSA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特征。
作者:左壮;冯玉;高月;凃楠;史际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结合营养干预对衰老大鼠肌组织MG29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只3月龄大鼠和32只20月龄大鼠。选择24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观察抗阻训练和抗阻训练结合乳清蛋白喂养等干预对大鼠肌组织MG29的影响。分别以8只3月龄和8只20月龄大鼠为成年和老年对照组。结果抗阻训练结合乳清蛋白喂养组大鼠肌组织MG29蛋白基因表达高,其次为抗阻训练租。与老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均<0.05)。结论适宜的抗阻训练及乳清蛋白喂样可以促进肌组织MG29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同时伴有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表明肌组织衰老得到抑制。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 CRC)组织中环氧化酶( COX)-2的表达。方法采用 RT-PCR 方法,从吉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 CRC手术标本50例中,分别测定伴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0例,未转移癌组织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10例中 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三组 COX-2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COX-2基因表达从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腺癌组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各个阶段两两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COX-2在转移性CRC 中高表达,在其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 CRC侵袭、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孟韬;张大伟;刘林涛;吴娜;杨晓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快速、大量失血,进而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甚至多器官衰竭( MOF)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休克后血液流变学事件,引起的组织低灌注、顽固性低血压是MOF发生的关键环节〔2〕,成为休克临床救治的关键靶点;失血性休克后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主要表现在:早期降低、晚期升高的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高及红细胞的结构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早期增强及随后的血液高凝和微血栓形成,白细胞的黏附性增加等〔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淋巴系统在失血性休克〔4〕、失血-脂多糖二次打击〔5〕、急性胰腺炎〔6〕、肠缺血再灌注损伤〔7〕等危重病理过程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肠淋巴液是重要器官损伤的关键因素〔8,9〕。鉴于血液流变性在休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肠淋巴液在失血性休克后血液流变性异常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雷慧;蒋芙蓉;苑建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制备稳定先天伏寒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先天伏寒证的病机理论,从模型的母代入手,遵循先天伏寒证的形成原因制备动物模型。选取体重为(28±2)g的6周龄鼠,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连续14 d,同时附加寒冷因素:冰水中游泳。肾阳虚鼠模型制备成功后通过使其同笼产子,观察新生鼠一般状态,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指标,对先天伏寒鼠进行评估。结果先天伏寒证鼠比同周龄肾阳虚鼠出现体重偏低、体重增长慢、精神萎靡等表现,血清皮质醇(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降低较肾阳虚鼠明显,由此可判定先天伏寒动物模型制备成功。结论通过使肾阳虚鼠同笼产子的方式,成功先天伏寒鼠模型,而用正常雄加阳虚雌或阳虚雄加正常雌的组合方式进行造模比阳虚雄加阳虚雌的组合方式更加合理。
作者:郭家娟;张爽;李亦男;黄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患,丘脑出血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出血,发病率较高,且极易破入脑室。由于脑室内积血阻塞了脑室系统的正常运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开始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致使脑部各器官及功能受损和衰竭〔1,2〕。内科的保守治疗死亡率近100%,老年人体质较弱,多宜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外引流管不宜长时间留置,术后应配合腰穿以促进血肿清除。
作者:费邵阳;王春辉;孟繁凯;刘臻;郑彤;李光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标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肤(CGRP)重组腺病毒载体(Ad5-CGRP-EGFP),研究腺病毒介导CGRP转基因对移植供肺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松;张岩;任爽;李向楠;朱登彦;赵佳;黄琪;吴彬;卢家奇;吴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揭示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71个市县3996例健康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应用SPSS19.0软件对其与17项地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相关性显著的7项地理指标进行岭回归分析,使用克里格插值法探索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结果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与其中7项地理因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10.91-0.01651X1+0.0003800X3-0.001090X9+0.01266X10-0.04100X14-0.004100X15+0.01830X16±1.55,并从空间趋势分布图得出我国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的分布规律大致上从东往西逐渐升高。结论若知道中国某地区的地理要素,可通过上述模型估算该地区中老年人室间隔厚度参考值。
作者:岑敏仪;葛淼;王聪霞;路春爱;何进伟;杨绍芳;许金辉;姜吉琳;张雯;刘新蕾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