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禤彩霞;曹传伟;杨开杰

关键词: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脑血流动力学, 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脑循环动力学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NFDS、mRS、血液流变学水平、R、Zc、Wv、DR及C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ADL、Vmean及Qmean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且用药安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老年重型戊型肝炎31例

    老年戊型肝炎(戊肝)急性期极易出现严重肝损害导致重型肝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是一种新型体外肝脏支持系统,能清除体内内毒素,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肝功能恢复并为肝移植术赢得时间[1].为评价MARS治疗老年戊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本文就老年戊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应用MARS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临床对照评价.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重型戊肝患者72例,诊断和临床分期符合2000年9月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2].按随即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7例.

    作者:丁永华;范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对老年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第1,2天及第3天白介素(IL)-6,IL-10,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疲劳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CRP,IL-6及IL-10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变化,但腹腔镜组CRP及IL-6明显低于开腹组,IL-10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WBC及中性粒细胞比较较术前均有增高,但开腹组较腹腔镜组增高更为明显;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疲劳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应激反应轻,可减轻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熊隆信;刘俊吉;汪君;余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放血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各30例,其中对药物组仅单纯予以氟西汀药物治疗;针刺组则采用针刺放血双侧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总疗程前后观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相对单纯药物组,针药组的显效率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CGI-SI均改善,但以第6、8周变化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时CG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6、8周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疗程后,各血清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针药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 针刺放血太冲穴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显效高,起效较快,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其治病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作者:罗强;谢洪武;徐放明;陈日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体育舞蹈对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育舞蹈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影响及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OP)的预防和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24名参与体育舞蹈健身运动1年以上的老年男性为老年体育舞蹈组,20名无体育舞蹈或其他健身运动的老年男性为老年对照组.结果 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体育舞蹈组的跟骨宽带超声衰减值、超声传导速度和定量超声指数显著增加(P <0.05,P<0.01);老年对照组BMD正常、骨量低下和OP比率分别为:5%、15%和80%;老年体育舞蹈组BMD正常、骨量低下和OP比率分别为:29%、46%和2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老年人BMD显著降低,OP发生率高;体育舞蹈显著改善BMD指标,增加BMD正常人群,降低OP伴发人群,对老年性OP具有预防和康复治疗作用.

    作者:付松芳;刘翠鲜;沈志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血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4组,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组(CA-LF),高通量醋酸纤维素膜组(CA-HF),低通量聚砜膜组(PS-LF),高通量聚砜膜组(PS-HF),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及肱三头肌皮褶(TSF)、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体质量指数(BMI)、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 治疗开始前,各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例、血清白蛋白、血肌酐、IL-6、hsCRP及IL-1O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IL-10在PS-HF组及PS-LF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上升,尤以PS-HF组上升明显,但各组透析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LB水平均上升,在CA-HF组和PS-HF组上升明显(P<0.05),尤以PS-HF组为明显(P<0.01);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尤以PS-HF组为明显(P<0.01);各组TSF、MAMC、BM1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与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齐永辉;刘树军;李光伟;张秋颖;孙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切除术式对术后并发胆结石的影响

    文献报道,胃切除术后并发胆结石的发生率高达10% ~47%[1],这种高发状态已引起广大外科医师的重视.本文收集行胃切除术的病例186例,术后1~5年行B超检查随访,胃切除术后发生胆结石55例(29.6%).本文拟探讨胃切除术式对术后并发胆结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访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本院行胃切除手术,且术前均行B超或CT检查明确无胆道疾病,术中也未发胆结石的患者186例,其中男139例,女47例,平均年龄60.8岁.所有患者术中未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手术并发症.1.2 方法嘱所有患者术后每半年~1年或有腹痛症状时,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随访5年,以了解胆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按胃切除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析.186例患者中,行毕Ⅰ式切除39例,毕Ⅱ式切除5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61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4例.各组之间年龄、性别等方面无差别,具可比性.

    作者:满忠然;刘亚辉;王英超;刘凯;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水肿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和水肿的疗效.方法 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40例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疼痛、水肿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 w后,治疗组疼痛、水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康复疗法.

    作者:韩淑凯;王会青;韩凯云;刘建会;左丽卿;林国群;任占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非浸润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的8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心境状态剖图(POMS)为测量工具,于干预前、干预6 w后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变.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定干预前后疼痛的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OMS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6 w后实验组干预前后POM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在5分以上,干预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下降至(2.2±1.1)分,面对照组仅下降至(3.8±0.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时间为12 ~32个月,平均21.4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37.5%,对照组为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同时可减轻膀胱灌注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

    作者:管旌旌;刘敏;孟维妮;王晓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大肠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MMP-2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大肠腺癌病变进展时常伴有明显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家族是一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黏附分子[1].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作为癌胚抗原的亚型,对肿瘤的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也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也称明胶酶A,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对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有重要作用[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老年人大肠腺癌组织中CEACAM6和MMP-2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对预后的判断意义.

    作者:李华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其中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无血压晨峰现象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浆B型脑钠肽(BN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LAD、IVS、LVDd、LVPWd 、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肥厚发生率(65.4%)明显高于对照组(31.5%)(P<0.05).②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BNP[(25.3±9.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5±7.2)pg/ml] (P<0.05).结论 与无血压晨峰现象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血压晨峰患者左心室肥厚更加显著,血浆BNP水平更高,提示血压晨峰现象与心室重构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学根;刘俊勇;季晓斌;胡申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城镇老年医疗保障的模式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社会成员的健康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完善的医疗保障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城市是老年人口密集的地区,在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下,城镇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面临着挑战.本文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对城镇老年医疗保障的发展模式进行一些探讨.1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人口总数的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目前老龄化速度居全球首位.

    作者:滕海英;董刚;熊林平;马玉琴;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经典活血化瘀方剂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复制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测定瘤重、肝重和抑瘤率,取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 动物接种瘤细胞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肿瘤转移情况,其中以病理对照组转移为严重,与抵当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正常对照组组PCNA表达阴性,病理对照组的PCNA阳性率以三级多,而抵当汤组的PCNA阳性率主要在一级.抵当汤组的三级阳性率较病理对照组明显为低(P<0.01).结论 抵当汤对小鼠结肠癌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增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杨运高;华何与;陈先明;王学良;王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TEN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复杂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一些与AS发生具有相关性的基因,从基因水平调控AS发生的关键环节.新研究表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不仅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而且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在很多细胞进程中发挥广泛的作用.虽然PTEN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它在AS发生中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苏琦;李昱瑛;李岩;郑杨;潘洪涛;孙磊;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康复理念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对其影响较大,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术的效果,且对其预后及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是临床中的研究重点之一[1,2],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对预后有较大影响[3],故认为对于患者这些方面的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康复理念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7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37例和观察组(康复理念指导干预组)37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60~ 84岁,平均(69.6±4.3)岁,疾病种类:结直肠癌21例,胃癌1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开放性手术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高中和中专9例,初中和小学2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0 ~ 85岁,平均(69.8±4.2)岁,疾病种类:结直肠癌22例,胃癌1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开放性手术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例,高中和中专8例,初中和小学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方式及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桂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安普贴在治疗脑卒中患者院前带入压疮中的效果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肢体感受冷、热、潮湿等刺激的能力下降,加上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降低了皮肤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因此脑卒中瘫痪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对于居家脑卒中患者,由于家庭护理不当,发生压疮的概率更高[2].

    作者:单岩;孙会;张振香;王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肉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症状的改善及Toll样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肉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症状的改善及Toll样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肉桂高、低剂量组(0.9、0.3g生药/kg).检测用药后2、4、6、8、10和12w的收缩压和体重,检测12 w后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脂肪系数、不同部位(腹股沟、腹膜后、附睾、肠系膜)和全身的脂肪质量、计算Lee指数,脂肪的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采用肉桂治疗,可降低升高的收缩压、体重,除2、4w外,其余观察点的指标均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治疗12w的Lee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脂肪系数及不同部位和全身的脂肪质量,脂肪Toll样受体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肉桂组的改善效果强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肉桂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及肥胖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脂肪中的Toll样受体水平来发挥作用的.

    作者:叶伊琳;李莉;张敏敏;崔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29.93±5.275)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低(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访谈资料分析,年龄、婚姻状况、看望次数和有无子女是影响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结论 全社会应积极关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与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物的体外相容性

    目的 探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与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物(PHBHHx)支架材料的体外相容性,进一步验证PHBHHx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SD大鼠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与PHBHHx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复合情况,用MTT法检测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PHBHHx支架材料表面及孔隙中能较好地黏附和增殖.结论 PHBHHx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体外相容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马敏先;周祥文;王永;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老年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较外周血明显增高(P<0.001),相对计数较外周血无明显差异(P>0.05).(2)老年AL患者、非老年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AL组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水平较非老年AL组降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白细胞计数(r=0.815,P=0.027)、β2-微球蛋白(r1=0.709,P=0.043)、LDH(r2=0.827,P=0.026)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AL患者EPCs水平明显增高,EPCs可能与老年AL发病相关.

    作者:尹列芬;耿丛丛;朱萍;申政磊;沈秀芬;佟力;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敏感度的影响

    白内障是目前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国内学者报道,其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长,于2004年已超过15%[1].白内障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由原本的复明手术渐渐转变为现今的屈光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术后视觉质量评定多以视力为主,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发现许多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虽然视力恢复良好,但常伴随有夜间驾驶能力、识别物体及辨认面容较差的情况,而这些与对比敏感度息息相关.对比敏感度可以较全面的评价视觉功能,本研究尝试对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敏感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信息.

    作者:陈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