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朱秋双;任春清;包利泽;赵锦程;刘蕾;白雪;杨玉;刘明远

关键词:二苯乙烯苷,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L-型钙电流, β-淀粉样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钙通道电流.结果 ①细胞外给予2.0和6.0μnol/L二苯乙烯苷对正常的高电压激活钙通道电流的抑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胞外给予1 μnol/L的Aβ后再分别给予2.0和6.0μmol/L二苯乙烯苷,显示L型钙电流/电压(Ⅰ-V)曲线逐渐上移,但对钙离子的抑制作用与A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可能不具有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趋势性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老年女性四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为降低女性老年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1年间老年女性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获取住院费用信息并分析其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 11年间兰州市常见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以6.50%和8.76%的速度逐年增加,而平均住院日以3.34%的速度逐年减少.其中,乳腺癌的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单项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高,达到56.68%.结论 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轻老年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祝意;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徐生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1],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甚明显,对于老年人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尚无一致意见.笔者收集60岁以上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伴发突发性聋的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叶华富;徐娅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窦性心律震荡和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冠心病的发病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化趋势,室扑、室颤和心源性猝死是其主要、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近年来有一些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如心率变异(HRV)分析、窦性心律震荡(HRT)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心率减速力检测等,但对冠心病的HRT、MTWA的指标同时研究还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冠心病患者HRT、MTWA的心电图学特点,预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陈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点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势头,但是,医学界对该病的临床特征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所选患该病病患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自2003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患共40例.其中,23例被确诊为原发胃淋巴瘤,17例被确诊为原发大肠淋巴瘤.

    作者: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褪黑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建立冈田酸(OA)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研究褪黑素对此AD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OA处理NG108-15细胞建立AD样细胞模型,褪黑素进行干预,以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细胞总tau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褪黑素可引起AD样细胞总ta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褪黑素可升高AD样细胞总tau蛋白水平,起到拮抗AD的作用.

    作者:吴敏霞;谢捷明;周琳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探讨老年AMI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冠脉造影治疗前AMI患者42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外周血IGF-1和vWF浓度.根据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IGF-1、vWF浓度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IGF-1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vWF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AMI患者中胰岛素抵抗者血管内皮保护和修复功能减弱,损伤程度加重.

    作者:徐敏;魏芳晶;阴淑莹;张晓云;王翠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

    胱抑素C(Cys-C)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分泌性蛋白质,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1].近些年来对其研究发现,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2].本文旨在观察中老年人Cys-C和Hcy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王金行;刘青鹏;刘柏新;周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 入选老年MS患者264例,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65次/min(46例),RHR2组:65次≤RHR< 75次/min(77例),RHR3组:75≤RHR< 85次/min(89例),RHR4组:RHR≥85次/min(52例)四组.对入选患者行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 ①RHR4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MAU定量均高于RHR1-RHR3各组(P<0.05或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CCr)小于RHR1-RHR3各组(P<0.01).②RHR与IMT、CAD、LVMI、MAU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0.23、0.61、0.58,P<0.01),而与LVEF、C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0.51,P<0.01).③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对心肌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功能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 <0.05或P<0.01),其中PP和RHR的作用更大.结论 RHR可能是老年MS患者TOD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RHR对于老年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海佳;刘平;鹿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目的 研究海马细胞凋亡、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在老年大鼠大脑中的变化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选用8月龄和24月龄大鼠,利用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其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电泳检测PI3K、p-PI3K、AKt、p-AKt和Caspase-9p35的表达水平.结果 老年大鼠与青年鼠相比,学习尝试次数明显增加,记忆正确次数明显减少;海马区可见到较多TUNEL阳性神经元;p-PI3K和p-AKt的活性明显降低,Caspase-9 p35的表达明显增加;P13K和AKt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细胞凋亡及PI3K-AKt-Caspase-9信号转导通路的障碍有关.

    作者:王暖;耿德勤;黄红莉;周昊;杨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左归丸含药血清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的分化

    目的 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对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MC3I3-E1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含药血清,选用p38特异阻滞剂SB203580,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B203580组、左归丸组、左归丸加SB203580组、倍美力组、倍美力加SB203580组.孵育48 h后,采用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Westem印迹法分析ALP蛋白表达水平;孵育7d,采用改良钙钴染色法检测ALP活性;孵育14d,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测定矿化沉积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左归丸组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明显上调ALP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左归丸组比较,左归丸加SB203580组显著抑制左归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下调ALP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左归丸含药血清可能部分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干预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刘立萍;任艳玲;李然;王智民;赵金茹;蒿长英;宋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06例临床特点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06例,对其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106例患者中异常核型52例,检出率为49.06%.t(15;17)及t(8;21)预后良好核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3.21% (14/106)与5.66% (6/106);预后不良的复杂核型及单体型核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43% (10/106)及4.72% (5/106).染色体预后分层:良好组、中危组、高危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8.87% (20/106)、70.75% (75/106)与10.83% (11/106).高危组预后较差.共21例患者行分子学检测,NPM1、FLT3-ITD及c-kit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3.81%、14.29%及4.76%,NPM1、FLT3-1TD突变者均为正常核型,c-kit突变只见于t(8;21)患者.结论 老年患者预后良好核型低,预后不良核型则高.老年患者预后较差,高危组患者预后更差.

    作者:范秀丽;迟宝荣;苏龙;杨雷;姜艳;董怡;刘子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疑诊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间隔时间为7~21 d.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真实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的评价.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阳性53例(70.67%),阴性22例(29.33%).运动平板试验灵敏度94.34%,特异度59.09%,约登指数0.543,阳性预测值84.75%,阴性预测值81.25%,ROC曲线下面积0.767,均明显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真实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优于动态心电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进一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提供合理筛选.

    作者:侯艳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栓前体蛋白监测在冠脉搭桥术后血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应用血栓前体蛋白(TPP)动态监测冠脉搭桥(CABG)术后血栓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支持.方法 33例行CABG病例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3、7d及20例对照者准确采集静脉血标本4.7ml,用日本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5项参数: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Sysmex公司配套试剂;应用日本Sysmex CA-550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bg),Siemens公司配套试剂;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imer)用ELISA方法测定,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Inc产品.结果 术前病例组患者D-dimer及TPP明显升高;与其他参数相比,术后TPP与PLT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化幅度大,在术后第7天持续升高至新水平;术后各期TPP与D-dimer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TPP、D-dimer是血栓病变的危险因子,并通过ROC曲线显示TPP对诊断CABG术后血栓病变有较高的价值;用COX回归分析9例重新人院不良事件各指标,TPP对术后不良事件无预示作用,术后ld的MPV和术后3d的PDW成为患者不良事件的预示指标.结论 TPP是CABG术后血栓病变的危险因素,TPP在诊断CABG术后各阶段血栓形成,血栓发展趋势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军锋;王雪艳;贾克刚;刘运德;邱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年龄大,精神障碍病情长,常伴发慢性躯体疾病,病情退缩,懒散孤僻,受精神症状支配,对治疗、护理不合作,丧失自知力,病房的封闭式管理使活动空间受限,交叉感染机会增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等因素,这些都增加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本文通过了解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作者:卓亚龙;许勤伟;刘向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康复对策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由于化疗的长期性、疾病的严重性,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抑郁情绪,不配合治疗,导致疾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等,它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心理状态与躯体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有明显关系,研究患者的心理,创造条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3].本研究旨在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预防和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有效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鄢薇;卢宏达;王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理性瘢痕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瘢痕是皮肤科及整形外科学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病理性瘢痕好发于前胸、后背部、耳部、肩三角部及下腹部等.其中瘢痕疙瘩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瘙痒、疼痛或敏感,甚至影响功能活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理性瘢痕组织学上的特点为大量的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等过量沉积,特别是胶原的大量产生并且胶原排列紊乱.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困难,并且极易复发,因此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但经过医疗工作者常年的研究和努力,在临床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刘杜鹃;张可佳;丁玉红;赵自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患者满意程度、麻醉苏醒室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住院天数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HR、CVP和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R、M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和1d的平静和活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出导尿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1.7)d、(10.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满意度评分[(8.7±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康复周期缩短,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魏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应激障碍的老年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120例单纯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既往史进行统计分析,并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量表及问卷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应激障碍组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个人史、既往史、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与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个人史、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其整体的心理状况有密切联系,在对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应对上述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涉.

    作者:王文娟;许华山;邓铸;宣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在急性期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本文就我院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作者:卢宁;李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嵌顿,因嵌顿的肠管坏死、穿创,可导致急性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1].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修补方式和技术各有千秋.本研究对比观察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

    作者:周琳;周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