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Wnt1、Wnt3a的表达变化

罗时鹏;余资江;肖朝伦;余彦;康朝胜;孙宝飞;李玉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 5-溴脱氧尿嘧啶核甘(BrdU), WNT1, Wnt3a
摘要:目的 探讨Wnt/β-catenin相关因子在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80只1月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1、3、7、14、21、28 d组,通过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0.5h再通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甘(BrdU)检测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规律及通过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重要信号分子Wnt1 、Wnt3a的表达变化.结果 BrdU检测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3 d BrdU阳性细胞开始增高(P<0.01),缺血再灌注后7d达高峰(P<0.01),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缺血再灌注后28 d,BrdU阳性细胞数降至正常水平(P>0.05).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正常组、假手术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均无明显Wnt1、Wnt3a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各组均可见Wnt1、Wnt3a阳性细胞,再灌注后1d表达开始增加,14 d达高峰,28 d减少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Wnt1、Wnt3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发内源性NSCs的增殖.当Wnt/β-catenin途径被激活时,Wnt1、Wnt3a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Wn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改善的影响

    目的 分析牙周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DMCP)患者的牙周及糖尿病的改善效果.方法 87例老年DMC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口腔卫生知识保健及牙周治疗对患者牙周指数、血糖及血清瘦素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婚姻、学历、饮酒、吸烟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牙石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社区牙周指数(CPI)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治疗组的下降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瘦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治疗组的下降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没有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趋势没有明显差异;餐后2h血糖治疗组的下降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和牙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牙周健康、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翁巧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方法 采用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2(年龄:老年人、大学生)×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分析老年人与大学生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的提取诱发遗忘.结果 相对于大学生而言,老年人在高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不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但在低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则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结论 项目竞争强度会影响老年人的提取诱发遗忘,且这种效应是由干扰作用引起的.

    作者:白学军;刘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RNAi沉默Stat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FAT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U251人胶质瘤细胞中Stat1基因沉默对FAT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法将Stat1 siRNA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1和FAT10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染色体核型分析Stat1干扰对FAT10过表达而导致的非整倍体现象的阻断作用.结果 Westem印迹结果显示,Stat1 siRNA干扰可以有效抑制U251细胞中Stat1的表达,并且通过抑制Stat1可以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进而通过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而阻断TNF-α诱导的非整倍体现象.结论 Stat1的表达下调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及非整倍体现象.

    作者:李少一;王志超;高芸;李晓东;张明杰;马维宁;刘云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段交感神经干预对糖尿病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损伤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预后差.当伴有糖尿病时心衰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弗明汉心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衰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1].近年来随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表明,内分泌持续激活参与了心力衰竭的进行性变[2].已知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多有交感兴奋和低迷走神经张力[3].本文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心衰患者的疗效.

    作者:王桂珍;王潞潞;王欣佳;杨海鹏;王会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膀胱训练与托特罗定递减联合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0例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为特征症候群,常伴尿频、夜尿等症,部分有急迫性尿失禁现象.据研究,欧洲中老年人群中,OAB发病率约为1/6,而美国OAB发病率也高达17%[1].因此,OAB对病人的生活影响较大,全世界发病率均较高,其中女性OAB全球患病率约为10%[2],自从新型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等药物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人存在疗效不满意或药物副作用大等情况.本文采用膀胱训练与托特罗定递减联合疗法治疗老年女性OAB,并就其临床评价进行分析.

    作者:叶发根;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lotho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探讨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82例(B组),对照组69例(C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组人群的G395A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GG、GA、AA在三组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x2=16.976,P<0.05).单纯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6.85% vs 26.09%,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7.56% vs 26.09%,P<0.05).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组AA基因型频率增加,提示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龙;李莉;崔天祥;赵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例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好发于老年人.近,我科收治2例老年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 病历摘要例1:69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年,发现右腹股沟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不全闭锁术.我院妇科彩超:盆腔内5.0 cm×2.9 cm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其下段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可见中等量血流信号.入院后查体、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实验室检查及血CA125均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阴道不畅,内见血迹,阴道左侧粘连严重,表面有破溃出血,阴道断端上方可触及一约5cm×4cm×4cm包块,质中,活动性差,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约2 cm×2 cm×2 cm肿物,质硬,活动度不良,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作者:刘俊娇;宋杰;马洪丽;孙凡太;赵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C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38例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14例,无盆腔淋巴转移24例)、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0例非宫颈疾病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VEGF-C浓度.结果 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吸光度及血清VEGF-C浓度均以宫颈癌淋巴转移组高,其次为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CIN组,正常宫颈组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Pearson相关系数r=0.782,P<0.01;宫颈癌淋巴转移组r=0.724,P<0.01.宫颈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转移,血清VEGF-C浓度与组织中VEGF-C表达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VEGF-C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均存在表达升高,两者正相关,VEGF-C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转移的检测指标.

    作者:高志华;王德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脑梗死组30例,脑出血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按照病情轻重又分别分为轻、中、重3组,测定60例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同期测定正常对照组(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P<0.05).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个时期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血浆CD62p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发病后6~8d高,15 d时比48 h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也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梗死体积越大,血浆CD62p水平越高,与梗死体积有一定相关性.CD62p可能参与了血栓形成和脑缺血后再灌注损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可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陈曦;李丹;何海涛;王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VEGF、WTX和PTEN的表达及意义

    骨肉瘤在老年人病变中的特点与青少年不同,可能与老年人伴有退行性改变及骨质疏松有关,因此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的蛋白表达亦可能有差别.骨肉瘤病变进展时体内多种蛋白异常表达,尤其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WTX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由于X染色体定位的特殊性,因此抑癌的特异性强[1].PTEN是抑癌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增殖及浸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促进因子,可以介导肿瘤血管新生,并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近来也有研究显示VEGF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2].本文关注VEGF、WT和PTEN在老年骨肉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

    作者:黄山;黄帆;遇呈祥;晏铮剑;邓忠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沙棘叶水提物对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凝血作用

    目的 沙棘叶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凝血作用研究.方法 配制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水提物,用12号灌胃针头对小鼠连续10 d灌胃.观察和测定沙棘叶水提物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白细胞指数、胸腺和脾免疫器官的指数及其对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结果 沙棘叶水提取物能够延长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明显增加小鼠体内的白细胞指数,能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沙棘叶水提物具有活血抗凝血的功能,同时能够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

    作者:屈长青;丁计银;王新鲁;姬云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B型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首发STEMI且有DM史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n=56)和对照组(n=59),替罗非班组患者人院诊断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于3 min内推注完毕,继而以0.15 μg· kg-1·min-1由微量泵持续泵人48 h,其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入院时、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术后7、3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术后校正TIMI帧数、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血清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术后7、30 d血浆BNP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7、30 d LVEF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及30 d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改善DM合并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保护心功能,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胡雅光;张会久;张志;邱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桃仁乙醇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观察桃仁乙醇提取物(EETR)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相关酶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 kg-1·d-1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EETR小、中、大(2.5、5.0、10.0 g·kg-1·d-1)剂量组及人参皂苷组(人参皂苷混悬液40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d,末次给药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之后取胸腺、脾脏称重,测定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取脑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ETR各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提高(P<0.05);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P<O.05,P<0.01);同时增加胸腺、脾脏重量(P<0.05).结论 EETR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于兆霞;陈正爱;钟秀宏;朴花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人酸癫痫大鼠海马区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变化

    目的 观察海人酸(KA)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区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变化.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6h、1、3、7d),模型组一侧海马注射KA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海马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ATP/ADP比值及线粒体酶活性.结果 KA注射后随时间延长海马区ATP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AT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海马区ADP表达水平及ATP/ADP比值随KA注射后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ADP表达水平及ATP/AD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注射后随时间延长海马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SDH)、复合物Ⅳ(CytoOx)和Na+-K+-ATP酶的生物学活性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线粒体SDH、Cyto-Ox和Na+-K+-ATP酶的生物学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KALE大鼠海马区存在明显的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情况.

    作者:李欣;罗海龙;陈雪寒;杨印东;关亚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姜黄素防治肝脏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性辛、苦,温.归脾、肝经.姜黄作为中药早记载于《唐本草》,距今有1 300多年的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姜黄素(Curcumin,Cur)是姜黄主要成分之一[1].以后在姜科、天南星科植物郁金、莪术、石菖蒲等的根茎中也发现了Cur.Cur是一种植物多酚,分子式为C21H20O6,分子量368.37,密度0.93,熔点183℃,主链为不饱和脂族及芳香族基团,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和碱液中,不溶于水,微溶于苯和乙醚.

    作者:贺琴;孙希杰;谭华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血管性痴呆(VD)是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和认知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样,任何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VD[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但VD病因复查,证候多样,难以掌握.本文旨在探讨VD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从这一层面揭示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为VD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作者:徐明雅;周俊;王绥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14和hs-CRP表达的价值

    近年来研究显示冠心病进展时血清和内环境中细胞因子会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关注多的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作为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应用[1].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心病时,血清中多种指标均发生变化,这些指标临床中关注多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而MMPs家族中,人们研究较多的是MMP-9[2],MMP-3和MMP-14均可以有效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削弱纤维帽的结构,增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推测MMP-3和MMP-14可能是引起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3,4].本实验观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MP-3、MMP-14和hs-CRP的检测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病变程度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高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麻通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管神经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天麻通脑颗粒对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血管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模型组(n=36).模型组大鼠采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8)和给药组(n=18),于24 h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等量等渗生理盐水或天麻通脑颗粒,4ml/次,2次/d,共14d.术后2h、1d、7d、14d四个不同时间点对脑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脑梗死大鼠于术后第14天进行梗死灶体积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于术后第14天对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及纹状体进行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从术后第7天开始大鼠神经功能就有显著恢复(P=0.043,P=0.031).模型对照组与给药组大鼠的梗死灶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BrdU免疫组化显示,术后第14天给药组在SVZ及纹状体区域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09,P =0.044).结论 天麻通脑颗粒可以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缺血后脑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国媛;吴明华;韩漾;梁森;马立;吴颢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免疫器官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源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免疫器官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雌性SD大鼠,外源性AGEs干预采用尾静脉注射法,采用荧光光谱法检测血清、胸腺、脾脏AGEs含量,并检测胸腺、脾脏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并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比较.结果 AGEs组大鼠血清、胸腺、脾脏AGEs及MDA水平较青年对照组显著升高,而SOD、GSH-Px活性则显著下降,以上结果与老龄大鼠相似.结论 外源AGEs可能通过破坏大鼠免疫器官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平衡诱导免疫衰老.

    作者:杜宁;张强;赵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伴骨转移286例预后分析

    原发性肿瘤中以肺癌多见骨转移[1].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原因与脊柱及硬脊膜周围的Baton椎静脉丛无静脉瓣膜有关,由于血流缓慢,癌细胞容易黏附在此处,形成转移灶.骨转移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肺癌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只有10%~20%[4].30%~7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5].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患者预后.考虑到时代、地域和人种的差异,不同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差异导致预后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不同人群、着眼点、地域的研究是临床必需的.本文回顾分析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黄开荣;郑文;韩永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