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荣;郑文;韩永清
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好发于老年人.近,我科收治2例老年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 病历摘要例1:69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年,发现右腹股沟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不全闭锁术.我院妇科彩超:盆腔内5.0 cm×2.9 cm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其下段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可见中等量血流信号.入院后查体、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实验室检查及血CA125均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阴道不畅,内见血迹,阴道左侧粘连严重,表面有破溃出血,阴道断端上方可触及一约5cm×4cm×4cm包块,质中,活动性差,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约2 cm×2 cm×2 cm肿物,质硬,活动度不良,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作者:刘俊娇;宋杰;马洪丽;孙凡太;赵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60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和研究组(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术毕即刻、术后6h、12 h和24h的镇痛满意度,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状态(Ramsay评分)和舒适程度(布氏舒适评分法BCS)及血浆PGE2水平,并记录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后12 h(P <0.05)和24 h(P <0.01)的镇痛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痛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仅24h的无痛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h、12 h和24 h的VAS、Ramsay评分、BCS及PGE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静脉滴注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较好,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及镇静状态.
作者:武斌;杜远立;向选平;乐锦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相关性,以便早期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测、诊断.方法 选择24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近2年内新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82例(实验组),对新确诊病例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按照1年内HbA1c的平均控制水平将DM分为4个等级,分组后检测其血清中的Hcy、hs-CRP浓度.HbA1c检测采用亲和层析高压液相法,Hcy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hs-CRP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生化检测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的HbA1c、Hcy、hs-CR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38±0.53)%、(5.24±1.55) μmol/L、(1.28±0.29)mg/L和(8.52±2.53)%、(10.65±3.01) μmol/L、(3.55±1.77) 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按照HbA1c的平均控制水平将DM分为4组后各组间血清中的Hcy、hs-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A1c控制水平直接影响DM体内Hcy、hs-CRP的浓度,同时检测hs-CRP及Hcy水平也可从一个侧面明确内皮炎症的存在和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所以对DM患者不仅要检测血糖及其代谢产物,还要关注hs-CRP及Hcy水平,必要时可以通过干预hs-CRP及Hcy的水平,延缓血管损害的发生.
作者:崔建娇;张一兵;张立坤;桂晓巍;陈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水肿、伴心悸、气短2年,加重伴呼吸困难3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短、心悸、无心前区疼痛,休息后无缓解,皮肤干燥增厚、粗糙脱屑,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不缓解,且逐渐加重.近3个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声音嘶哑、食欲减退而体重不减.既往有高血压史2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无吸烟、饮酒史.无甲状腺手术史、无服药及放疗史.患者无糖尿病史和家族性心脏病史.
作者:赵绮旎;孟繁波;闫振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U251人胶质瘤细胞中Stat1基因沉默对FAT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法将Stat1 siRNA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1和FAT10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染色体核型分析Stat1干扰对FAT10过表达而导致的非整倍体现象的阻断作用.结果 Westem印迹结果显示,Stat1 siRNA干扰可以有效抑制U251细胞中Stat1的表达,并且通过抑制Stat1可以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进而通过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而阻断TNF-α诱导的非整倍体现象.结论 Stat1的表达下调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及非整倍体现象.
作者:李少一;王志超;高芸;李晓东;张明杰;马维宁;刘云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托拉塞米是磺酰脲吡啶类利尿剂,作用于亨利氏髓袢升支粗段[1],抑制Na+、K+、Cl+的重吸收.目前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衰、肾病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水肿性疾病.Baker等[2]报道10 mg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与20 ~ 40 mg呋塞米或1 mg布美他尼相当,且托拉塞米利钾作用弱于其他袢利尿剂.托拉塞米注射液在老年人中应用相关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托拉塞米注射液半量(10 mg)在老年水肿患者中的利尿作用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46例老年水肿患者分为托拉塞米组22例(治疗组)及呋塞米组24例(对照组).
作者:汤洪;范亮;杨瑜莹;张彦海;谢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362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其总胆固醇水平分为高胆固醇组和非高胆固醇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胆固醇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均增高(P<0.05).高胆固醇组主要表现为非杓形(66.8%)(P<0.05).高胆固醇组的晨峰血压增高(42mmHg).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嘉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IGF-1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来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住院、并按WHO(1985年)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43例,DN组57例,通过检测IGF-1、尿微量白蛋白、空腹C肽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DM和DN组中年龄无统计学差异,DN组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IGF-1均显著高于DM组(P<0.01),而DN组C肽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1);(2)随着IGF-1水平的逐渐升高,DN逐渐加重(x2 =50.147,P<0.01);(3)IGF-1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与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与C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GF-1水平与DN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下调C肽水平促进DN的发展.
作者:孙立娟;岳小静;吴淑梅;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82例(B组),对照组69例(C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组人群的G395A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GG、GA、AA在三组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x2=16.976,P<0.05).单纯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6.85% vs 26.09%,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7.56% vs 26.09%,P<0.05).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组AA基因型频率增加,提示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龙;李莉;崔天祥;赵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方法 采用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2(年龄:老年人、大学生)×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分析老年人与大学生在不同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的提取诱发遗忘.结果 相对于大学生而言,老年人在高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不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但在低项目竞争强度条件下则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取诱发遗忘.结论 项目竞争强度会影响老年人的提取诱发遗忘,且这种效应是由干扰作用引起的.
作者:白学军;刘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突发性聋(SSNHL)是指由于72 h内发生的无特定病因的耳聋,目前临床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抗凝剂、血管扩张剂以及抗炎剂等药物进行治疗[1].目前国际上公认治疗SSNHL有效的方法是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SSNHL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为研究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老年SSNHL的临床疗效观察,本文就分别给予银杏达莫以及辅酶A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类固醇激素进行鼓室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刘彩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使用非那雄胺2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非那雄胺1d服药1次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随访1年,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相关指标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次,为急性心力衰竭,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为乳腺疼痛者1例;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次,均为严重心律失常,再次人院,主要副反应3例,其中乳腺增大1例,性欲减退2例.两组随访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使用非那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疗效与每日使用非那雄胺作用相当,不良反应降低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人,成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快的国家之一[1].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患者因为长期慢性疾病、卧床、营养不良等原因[2]造成压力性溃疡更为多见.且多为大面积严重压力性溃疡,迁延不愈,每日可消耗大量蛋白质、热量和水分.老年人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再生修复能力低下,常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脓血症而导致死亡[3].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压力性溃疡的方法,对Ⅲ、Ⅳ期压力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尝试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应用于压力性溃疡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薛军;郭青梅;阿依努尔;余一;杨向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康复治疗,仅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汤;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治疗4 w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73.33%,P<0.05);治疗4w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除NIHSS评分P <0.05,其余均为P<0.01;治疗4w后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5.19±0.92) mg/L vs (8.72±1.14) mg/L,P<0.01].结论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缺损及损伤.
作者:王国华;吴晓红;过佳虹;潘慕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大多耐药,临床多首选万古霉素,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金葡菌,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1].利奈唑胺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其在体内外对各类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且由于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方式的独特,故其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沈维;才旭;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209例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患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 本次调查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3.0%,其中男性为24.4%,女性为39.5%;其慢性病患病率为63.2%,其中男性为64.4%,女性为62.2%;女性留守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x2=5.250,P=0.022);分层回归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的模型中,性别因素对于两周患病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农村老年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其两周患病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留守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作者:李彩福;李现文;全金玉;李春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及再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关于老年患者接受PCI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报道较少[2].本文旨在观察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年龄45~ 59岁者30例(青中年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年龄60~78岁者40例(老年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心绞痛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
作者:曹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因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接受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固定;B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进行术后至少24个月的随访,并对比评估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结果 共有79例患者获得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A组38例,B组41例.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其中3例出现深部感染,7例出现复位丢失,3例出现对线丢失,10例出现膝关节不稳.在24个月随访时,A组与B组的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分别为79.0±7.9和77.8±9.4.两组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各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令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别.
作者:徐华;蔡宇;李文成;刘秦松;丁尔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长球囊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纤溶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短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纤维蛋白肽A(FPA)等纤溶及凝血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球囊直径、球囊长度及球囊扩张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45、18.76、8.9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即刻t-P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 h,研究组t-PA含量较本组术后即刻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恢复至术前水平(t=5.32,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FPA、PAI-1含量均较本组术前明显上升(t =3.95、3.86、4.21、4.82,P<0.05);而在术后24 h两组PAI-1含量与本组术后即刻相比较明显下降(t=4.25、4.38,P<0.05),而且研究组在术后24 h与同期的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t=3.01、3.17,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FPA含量也明显下降(t=3.11、3.84,P<0.05),与术前FPA水平相接近.结论 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以降低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预防术后再狭窄率低,即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增强纤溶系统活性,减弱凝血系统活性.
作者:金红来;胡晓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脆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由于脊椎骨折治疗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导致这类患者易于并发便秘[1],排便困难引起的疼痛加剧,以及肠道内毒素吸收引起的体能下降,已成为影响脊椎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脊椎脆性骨折高发于T12~L1椎体[2],其椎体骨体结构与腹腔神经丛紧邻,当腹腔神经丛受到旁系理化因素干扰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推测:T12~L1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骨折易于发生便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分析T12~L1骨折是否更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产生便秘,为老年人脊椎骨折后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提供理论解释,为预防性用药、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乐天;刘兵;和晓峰;何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