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IGF-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孙立娟;岳小静;吴淑梅;李艳华

关键词:IGF-1,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探讨IGF-1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来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住院、并按WHO(1985年)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43例,DN组57例,通过检测IGF-1、尿微量白蛋白、空腹C肽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DM和DN组中年龄无统计学差异,DN组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IGF-1均显著高于DM组(P<0.01),而DN组C肽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1);(2)随着IGF-1水平的逐渐升高,DN逐渐加重(x2 =50.147,P<0.01);(3)IGF-1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与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与C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GF-1水平与DN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下调C肽水平促进DN的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

    医学调查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排在第一位的致死性疾病是肺炎;85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达48%[1].现在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2].本文拟探索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AP病例,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从中抽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83[平均(69±4.5)岁,重度肺炎2例(10.00%),有基础病的患者10例(50.00%);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84[平均(70±5.5)]岁,重度肺炎3例(15.00%),有基础病的患者11例(55.00%).

    作者:邵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球囊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纤溶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球囊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纤溶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短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纤维蛋白肽A(FPA)等纤溶及凝血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球囊直径、球囊长度及球囊扩张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45、18.76、8.9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即刻t-P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 h,研究组t-PA含量较本组术后即刻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恢复至术前水平(t=5.32,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FPA、PAI-1含量均较本组术前明显上升(t =3.95、3.86、4.21、4.82,P<0.05);而在术后24 h两组PAI-1含量与本组术后即刻相比较明显下降(t=4.25、4.38,P<0.05),而且研究组在术后24 h与同期的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t=3.01、3.17,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FPA含量也明显下降(t=3.11、3.84,P<0.05),与术前FPA水平相接近.结论 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以降低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预防术后再狭窄率低,即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增强纤溶系统活性,减弱凝血系统活性.

    作者:金红来;胡晓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相关羊胫骨近端解剖研究

    目的 验证在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用羊膝关节作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正常志愿者及10只健康山羊进行膝关节的CT及MRI扫描,重建出完整羊及人的膝关节三维实体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与假体相关的胫骨近端的解剖测量,并比较羊膝关节及人膝关节解剖参数的异同.结果 羊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宽度及胫骨棘的前后径约为人膝关节的2/5,截骨后胫骨平台前后径及内外径约为人膝关节1/2,两者具有较高的类似性.羊膝关节与人膝关节内侧截骨面具有相近的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0.55 vs 0.54,t=1.47,P=0.13),但外侧截骨面内外径与前后径比值大于人膝关节(0.89 vs 0.74,t=8.24,P<0.05).结论 羊膝关节是进一步研究保留前后交叉韧带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好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沛恒;徐栋梁;左建伟;李帅华;瓦庆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来那度胺治疗老年MDS伴有单纯5q-患者1例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常见,1974年Van den Berghe等首先报道,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具有红系病态造血、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数正常或者升高等特点,以单个核巨核细胞为主,向白血病转化的比例低[1].2008年WHO的MDS分型中,5q-综合征作为一个亚型,命名为MDS伴有单纯5q-.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对染色体5q-异常者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华;赵蕾;郝长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原因引发老年骨折病人术后感染的临床评价

    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医院内感染引起了医疗卫生行业的高度重视[1],如何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2],手术室作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3].由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高,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因手术室原因引发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引发的感染十分重要.本文就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清洁手术室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骨科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合理安排骨科手术,手术室布局得到优化配置在预防和控制因手术室原因引发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引发的感染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大多耐药,临床多首选万古霉素,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金葡菌,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1].利奈唑胺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其在体内外对各类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且由于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方式的独特,故其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沈维;才旭;华树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身AS的标志,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索高血压患者颈AS发生率及其有关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62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68人,平均(70.4±:7.8)(32~89)岁,其中1级高血压25人,2级68人,3级69人.1.2 检测方法在空腹状态下取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采用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检测.颈AS测定采用惠普8500 GP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7.5 MHz.患者取头后仰卧位,检查一侧颈动脉,头偏向对侧约45°,充分暴露颈部,探头沿颈动脉走向,沿胸锁乳头肌外缘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观察血管走行及内膜-中膜有无斑块,确定斑块位置、形态和回声特点,并借彩色血流图像观察有无血流充盈缺损.颈动脉粥样硬化判断的标准如下:①硬化: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1.0 mm[1].

    作者:罗蓉;周怡;吴秀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陈旧性与新鲜性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对比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其多伴随年龄的增长以及机体的衰退而出现,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一类老年人群特有的骨折[1].临床根据患者骨折的时间分为陈旧性骨折(>3 w)和新鲜性骨折(≤3 w)[2].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3].本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以及新鲜性压缩骨折的作用及疗效.

    作者:史相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始治疗使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用药疗效以及生存率进行观察.同时选取45例单用全反式维甲酸的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有39例(81.25%)得到了临床的完全缓解(CR),诱导治疗期间的死亡率为18.75%.在对患者进行平均3年的临床随访发现,有3例患者死于维持治疗阶段.对照组CR仅为64.44%.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患者的初始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率高,死亡率较低.

    作者:郭子文;许晓军;周云香;林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T12/L1脊椎骨折与便秘的相关性分析

    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椎脆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由于脊椎骨折治疗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导致这类患者易于并发便秘[1],排便困难引起的疼痛加剧,以及肠道内毒素吸收引起的体能下降,已成为影响脊椎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脊椎脆性骨折高发于T12~L1椎体[2],其椎体骨体结构与腹腔神经丛紧邻,当腹腔神经丛受到旁系理化因素干扰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推测:T12~L1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骨折易于发生便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分析T12~L1骨折是否更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产生便秘,为老年人脊椎骨折后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提供理论解释,为预防性用药、合理用药及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乐天;刘兵;和晓峰;何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在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改变及与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40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组)、30例老年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老年非活动性肺结核组)、30例中青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青年活动性肺结核组)及20例老年健康人(健康组)血清VI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水平.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组中,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患者17例,病变范围小患者23例.结果 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VIP、IL-4水平高于老年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及健康组(均P <0.01).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组IFN-γ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患者血清VIP、IL-4水平高于病变范围小患者(P<0.05).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VIP、IL-4及IFN-γ水平与中青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VIP与IL-4呈正相关(r=0.672,P<0.01),与IFN-γ呈负相关(r=-0.406,P<0.01).老年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健康组血清VIP与IL-4、IFN-γ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VIP可能对评价老年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活动性以及判断其转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杨晓敏;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麻通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管神经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天麻通脑颗粒对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血管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和模型组(n=36).模型组大鼠采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8)和给药组(n=18),于24 h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等量等渗生理盐水或天麻通脑颗粒,4ml/次,2次/d,共14d.术后2h、1d、7d、14d四个不同时间点对脑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脑梗死大鼠于术后第14天进行梗死灶体积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于术后第14天对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及纹状体进行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从术后第7天开始大鼠神经功能就有显著恢复(P=0.043,P=0.031).模型对照组与给药组大鼠的梗死灶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BrdU免疫组化显示,术后第14天给药组在SVZ及纹状体区域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09,P =0.044).结论 天麻通脑颗粒可以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缺血后脑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国媛;吴明华;韩漾;梁森;马立;吴颢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62例

    尿路感染为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是由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及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受生理及解剖因素影响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及绝经后妇女.以往临床对于尿路感染通常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但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2,3],常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文对收治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辅助以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依据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4],所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尿路感染,年龄60~78[平均(67.8±2.4)]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5.4±1.5)年.

    作者:王靖;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40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及再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关于老年患者接受PCI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报道较少[2].本文旨在观察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年龄45~ 59岁者30例(青中年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年龄60~78岁者40例(老年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心绞痛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

    作者:曹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临床研究

    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视觉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可致盲[1~3].目前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疗效显著[4~6].有研究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视力,可能与技术操作、并发症、年龄等因素相关[7~9].为了探讨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笔者选取本院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74例(共306眼)进行分析.

    作者:于春红;高洁;王彬;卢爱东;梁仲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该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CSE评分总分、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命名、组织结构与判断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IM评分总分及转移、交流、自我照顾、社会认知单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认知水平是反映脑外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高压氧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致残率,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恢复认知功能.

    作者:赵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脑缺血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脑卒中患者多发现有血管病变.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EPCs在外周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创伤愈合等均有重要作用,这为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1~].大量动物实验提示EPCs与脑缺血程度以及缺血再灌注有关,且能促进缺血模型老年大鼠神经元功能的恢复[4].本研究旨在检测临床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外周血EPCs数量和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作者:李普蕾;杨静婷;恽文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生化指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脏不良事件具有预测意义的血生化指标.方法 分析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心脏不良事件组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的基线生化指标差异.结果 无心脏不良事件组基线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空腹血糖(FBG)浓度显著低于心脏不良事件组(均P<0.05).结论 CRP、cTnI、FBG等较为经济方便且客观的生化指标对老年ACS患者并发心脏不良事件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管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类固醇激素鼓室内注射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突发性聋(SSNHL)是指由于72 h内发生的无特定病因的耳聋,目前临床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抗凝剂、血管扩张剂以及抗炎剂等药物进行治疗[1].目前国际上公认治疗SSNHL有效的方法是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SSNHL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为研究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老年SSNHL的临床疗效观察,本文就分别给予银杏达莫以及辅酶A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类固醇激素进行鼓室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刘彩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部腹膜外软组织肉瘤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下腹疼痛27 d,发现右下腹包块23 d于2012年2月21日人院.入院查体:右侧腹壁局限性膨隆,左右腹壁不对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5.0 cm×12.0 cm,上界平脐,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内侧缘位于胸骨旁线,外缘位于腋前线,质地韧,伴有压痛,肿物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大小12.7 cm×16.5 cm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前方腹腔浅层可见液性病变,范围17.2 cm×5.5 cm,内可见分隔及细密点状弱回声.术前诊断为腹腔脓肿(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性大).于2月2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脓肿位于腹膜外侧,脓腔内浓汁呈暗红色黏稠液体.

    作者:姜洋;孔大亮;张怀宇;汲崇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