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

瞿斌;金星进;陆益龙;巴荣;侯莉;雷艳花;陈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21,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体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变化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间的关系,及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目前报道很少[1].本文就糖尿病患者PECAM-1水平变化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虹桥医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入组患者均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均排除在外.临床期DN的诊断依据[2]:除外其他原因的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此为临床DN诊断的关键,可伴有肾功能不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椎基底动脉血管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供血不足[1],从而出现眩晕、呕吐、乏力等临床表现,当严重供血不足时,还会有视力模糊、头痛、嗜睡、意识障碍症状,临床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深受青睐,现将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经过整理总结.

    作者:姚玉龙;吴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D-二聚体监测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目前临床各科都较为常见的疾病,起病急,常可导致肺栓塞(PE)等严重后果.而PE是引发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血清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产物之一,其血液含量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凝血现象的先期存在[3].如果血清D-二聚体水平大幅上升,即显示患者体内凝血及纤溶活性出现异常.本文观察疑似DVT的老年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其早期诊断意义.

    作者:亓明;白云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五味子乙素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用200 mg/kg五味子乙素灌胃处理7d,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 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用药组肿瘤重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大鼠白清谷胱甘肽(GSH),SOD、CAT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子乙素通过影响胶质瘤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可以显著地发挥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刘晓阳;王立波;侯晓节;刘玉清;陶玉龙;金宏;沈楠;陈加俊;齐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姑息治疗对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给老年患者带来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巨大变化[1].有研究提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明显降低,并随营养状况的下降而降低[2].如何使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在少生理痛苦下生存更是值得探讨.笔者拟探讨姑息治疗对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傅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对比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中晚期(IIB-IVA)宫颈癌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调强放疗(IMRT)组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IMRT组(30例):接受IMRT加腔内后装放疗,A点剂量86~ 92 Gy.3D-CRT组(20例):接受3D-CRT加腔内后装放疗,A点剂量80~87 Gy.放疗期间两组均接受TP方案同步化疗,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输液第一天,顺铂40 mg/m2静脉输液第二天.21 d为1个周期,共行2个周期.总疗程为7~8w.通过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急、慢性放射损伤及生存率,比较IMRT组与3D-CRT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IMRT组总有效率(CR+PR)为96.7%,高于3D-CRT组的总有效率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9,P>0.05).IMRT组急性消化道放射损伤的发生率为43.3%,明显低于3D-CRT组的60%(x2=7.065,P<0.05).急性泌尿系统损伤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血小板抑制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3D-CRT组的50% (x2=7.854,P<0.05),白细胞降低与血红蛋白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3D-CRT组的50% (x2=6.905.P<0.05),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直肠、膀胱V40均明显小于3D-CRT组(P<0.05).IMRT组1年生存率为100%,3 D-CRT组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T较3D-CRT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能够取得更高的有效率,并降低急、慢性放射损伤,但不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王晓婓;陈玉丙;韩志龙;王铁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

    中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紊乱过多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老年甲亢患者甲状腺腺体内的血流分布情况和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进行观测[1],并与血清T3、T4放射免疫测定值对照分析,以探讨其对甲亢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疑为中老年甲亢的患者48例及对照组20例,进行CDFI检查时,同时抽血做T3、T4放射性免疫测定.其中18例患者症状明显,9例较轻.经化验及临床确诊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6~74岁,平均65岁.对照组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50 ~ 72岁,平均62岁.

    作者:于英;胡鲜云;李修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骨折复位则多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可高达20% ~ 40% [2,3].为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长期随访,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黄文良;邓江;莫刚;阮世强;田仁元;叶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连素对高糖、高脂损伤内皮细胞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高糖、高脂联合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干预作用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Glu+ ox-LDL损伤HUVECs模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DMEM培养液+10%胎牛血清;模型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低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1.25 μg/ml;黄连素中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2.5μg/ml;黄连素高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5μg/ml.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ET-1、SOD.结果 模型组ET-1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与模型组间SOD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黄连素通过抗氧化应激、调节内皮NO/ET-1平衡,提高Glu、ox-LDL联合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并提高增殖率.

    作者:邵明柏;郭玉双;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血管中的作用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效果评价一直是老年疾病的研究热点.桥血管相对于其他冠状动脉相比,较细又弯曲,技术难度大.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在这方面的应用已广泛开展,但还受到一些限制,譬如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心律失常等因素困扰.双源CT(DSCT)在时间分辨率方面的突破,使得桥血管在CT上应用技术更成熟,目前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文所搜集的病例都是通过DSCT扫描,由专门C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重组,对桥血管进行了评价.

    作者:曾强;邹松;沈东挥;杨天和;林建忠;李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整体面貌,找出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1981 ~2012年间公开发表在正式期刊上的224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主要采用频次和百分比等指标.结果 ①整体来看,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增多,且有多种社会机构参与进来.其中,医院和医学院校论文发表数量多,分别占36.2%和17.4%;②多数(82.6%)论文为合著论文,且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和老年学方面的期刊(占82.2%)不过,核心研究人员并未形成;③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论文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④研究主题范围较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老年人整体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占38.8%).具体研究主题中,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调查远多于其他主题.结论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在增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在地区分布及研究主题等多个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不平衡性.

    作者:王贵生;李逢战;申继亮;王大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小气道炎性改变及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中心环节.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IL)-8、IL-6、C反应蛋白(CRP)等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瑞舒伐他汀是新的他汀类降脂药,大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瑞舒伐他汀除具有调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观察口服瑞舒伐他汀对COPD急性期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田昌荣;聂毛晓;申潇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rs1799964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慢性牙周炎易感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56例作为实验组,健康者161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结合测序技术对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rs1799964多态位点(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实验组中的检出分别为37例(0.237)、46例(0.295)、73例(0.468),在对照组中的检出例(率)分别为59例(0.366)、51例(0.317)、51例(0.3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和T在实验组中的检出率为0.353和0.647,在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0.525和0.475,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s179996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具有密切关联,基因型TT可能是易感基因型,而等位基因T可能是牙周炎的易感基因.

    作者:顾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乙型肝炎、轻度、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6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全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并对灌注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P<0.05);PVP和TLP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3.35,F=65.78,P <0.05);HPI指数和TT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1,F=30.43,P<0.05).经秩相关分析,HA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5);PVP和TL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r=-0.85,P <0.05);HPI和TT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r=0.88,r=0.5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为-9.798,秩相关系数为-0.94,P <0.05.结论 多排CT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肝脏的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其中以PVP的变化为敏感,有助于鉴别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52例

    脑动脉瘤破裂危险性极高,致残率近50%,病死率高达60%[1].介入栓塞具有不需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手段,但其介入时机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早期介入栓塞(3d内)和晚期介入栓塞(3d后)治疗的脑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刘伟;杨海龙;郭振敏;亓慧娟;薛岩;朱秀英;张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Tau蛋白调控Fyn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au蛋白调控Fyn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观察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Aβ25~35)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10 μmol/L SB216763(Tau蛋白抑制剂)注射至观察组大鼠脑组织.采用SABC法对大鼠脑组织中Tau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Western印迹检测Fyn和Fak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au蛋白含量及Fyn和Fak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观察组Tau蛋白含量及Fyn和Fak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Tau蛋白可能通过调控Fyn信号通路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林杭;吴渝宪;王伟文;杨政辉;王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S1P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磷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并且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同样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磷酸鞘氨醇(S1P)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另一种膜磷脂类分解和代谢产物.它既可作为一种细胞内第二信使发挥作用,又可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的增殖、存活、细胞骨架改变、迁移、血管发生、创伤愈合及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5].本文综述S1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病理作用.

    作者:陈淑华;闾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3位[1].聂绍发等[2]早有研究提示我国普通人群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达到年均4%,考虑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传统上,直肠癌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预后差于结肠癌,但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术的普及,预后显著改善,甚至超过了结肠癌[3,4].德国外科医生Bokey,Hohenberger在200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结肠癌规范化手术理念,称之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能显著的提高结肠癌的治疗效果[5],本文通过CME与传统根治术的比较,评价CME的疗效.

    作者:张松峰;王敬典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大肠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的表达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 mRNA,HPA、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bFGF两种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A mRNA的表达.结果 ①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及HPA、bFGF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7%、62.86%、74.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20.00%);②HPA mRNA及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外组高于浆膜层以内浸润组,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在不同DUKES分期(A期、B期、C+D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PA蛋白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④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2,P =0.028).结论 ①HPA mRNA和HPA、bFGF两种蛋白在大肠腺癌中表达增高,其过表达可能促进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②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彭大颖;姜丽红;徐秀月;姜秀春;王晓莉;肖月;高志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光动力治疗在老年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的传统方法取得一定疗效,但其所造成的副损伤明显,对于生理功能相对脆弱的老年人尤为显著.本文就利用国产大功率630 nm氦氖气体激光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0年至今共开展光动力(PDT)治疗恶性肿瘤老年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0 ~ 74[平均(65.6±5.1)]岁.其中肺鳞癌6例,肺腺癌2例,食管鳞癌1例,胃低分化腺癌1例,直肠腺癌1例.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无严重心、肺、肝功能损害及出血倾向等治疗绝对禁忌证.

    作者:宫雪娟;柴艳;张成华;苏显扬;王国华;陈丹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脑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快速诊断意义

    急性呼吸困难是急诊患者的常见症状,以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临床中及时、准确地鉴别二者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1].血清中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价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价值,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组织炎症、损伤、急性感染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较敏感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本文拟探讨呼吸困难患者血清中BNP和CR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冯世兵;王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