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TE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王江友;李浪

关键词:PTEN,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摘要: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基因后另一个较为广泛地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基因.PTEN蛋白在细胞生长、凋亡、黏附、迁移、浸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PTEN参与了心肌缺血在灌注(I/R)损伤机制的相关调控,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服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的影响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观察时间12w.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西格列汀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低血糖及其他临床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效果良好,对于HbA1c的达标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淇;陈海燕;孔俭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

    体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变化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间的关系,及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目前报道很少[1].本文就糖尿病患者PECAM-1水平变化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虹桥医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入组患者均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均排除在外.临床期DN的诊断依据[2]:除外其他原因的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此为临床DN诊断的关键,可伴有肾功能不全.

    作者:瞿斌;金星进;陆益龙;巴荣;侯莉;雷艳花;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连素对高糖、高脂损伤内皮细胞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高糖、高脂联合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干预作用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Glu+ ox-LDL损伤HUVECs模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DMEM培养液+10%胎牛血清;模型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低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1.25 μg/ml;黄连素中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2.5μg/ml;黄连素高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5μg/ml.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ET-1、SOD.结果 模型组ET-1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与模型组间SOD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黄连素通过抗氧化应激、调节内皮NO/ET-1平衡,提高Glu、ox-LDL联合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并提高增殖率.

    作者:邵明柏;郭玉双;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血液透析是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来清除人体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但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也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桂霞;张丽萍;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细辛脑佐治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喘息症状为主的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呼吸道常见病之一,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国内学者认为喘支为独立性疾病[1],而国外学者则认为喘支属于哮喘范围[2].喘支预后大多良好,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易并发肺炎、心衰,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文献报道,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支有较好的辅助疗效[3],然而其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拟研究细辛脑佐治对治疗老年喘支的疗效与机制.

    作者:张福华;李耀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S1P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磷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并且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同样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磷酸鞘氨醇(S1P)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另一种膜磷脂类分解和代谢产物.它既可作为一种细胞内第二信使发挥作用,又可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的增殖、存活、细胞骨架改变、迁移、血管发生、创伤愈合及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5].本文综述S1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病理作用.

    作者:陈淑华;闾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黄连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高糖、高脂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存活率,并建立Glu+ ox-LDL损伤HUVECs模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DMEM培养液+10%胎牛血清;模型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低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1.25 μg/ml;黄连素中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2.5μg/ml;黄连素高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5μg/ml.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HUVECs上清液中NO含量,比较各组细胞NO的分泌水平.结果 模型组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连素处理组NO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以5 μg/ml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结论 高糖、高脂处理HUVECs,可以降低HUVECs存活率,减少NO释放;黄连素可以提高Glu、ox-LDL联合诱导的HUVECs损伤的活性,并提高增殖率;黄连素改善Glu、ox-LDL联合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其促进NO释放有关.

    作者:郭玉双;邵明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ERCP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梗阻性黄疸(OJ)在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由于患者肝内小胆管、毛细胆管、肝总管或胆总管发生机械性阻塞所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发病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1,2].目前,临床多采取腹部B超或X线检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核黄胆系造影或血管造影等进行临床诊断,可确定病变部位、性质或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3,4].本实验旨在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对老年OJ的治疗价值.

    作者:陈萃;李杰;郑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右美托咪啶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是膝关节置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容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麻,管理复杂、并发症多,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既能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又能消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良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右美托咪啶(DEX)因其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降血压作用而逐渐应用于手术麻醉中.本研究拟通过使用不同剂量不同方法的EDX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观察其镇痛镇静及遗忘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廖常莉;张英;周述芝;欧册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择期手术病例60例(60只眼);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表面麻醉组(Ⅰ组)和球周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以24 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HRV频域检测,分别比较Ⅰ组与Ⅱ组间以及两组手术前2h、术中、术后2h三个不同时段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LF、HF、LF/HF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与Ⅰ组(P<0.05);Ⅰ组除LF外,HF、LF/HF在术中较术前2h显著下降(P<0.05);Ⅱ组LF、HF、LF/HF在术中和术后2h均较术前2h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HRV能较为敏感地反映不同麻醉方式对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影响;在表面麻醉方式下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对心脏ANS功能损害较小,提示用表面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老年心血管病白内障手术,无论是表面麻醉还是球周麻醉,术中和术后均可能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时期.

    作者:孙中波;梁健毅;曾思明;陈琦;张琴;覃晓波;袁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昆明地区社区服务干预对退休人员身体保健的影响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带来的医疗资源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也凸现出来,而解决的根本措施在于实现健康老龄化[2].云南地处我国的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健康水平较低下,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不容乐观,为提高边疆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满足退休人群健康保健需求,我们对昆明地区社区退休人群健康保健需求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所存健康保健问题和健康需求采取服务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桂翠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价值

    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改变较直接及敏感的窗口,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可看成是显示全身及心血管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因此早期判断其血管损害程度,及时给予干预,对预防并发症及改善预后非常必要[2].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此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大[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能够读取血管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等信息,具有灵敏度高、检查方便、重复性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本文拟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渐进性致残和致命综合征,有高住院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2].患者心衰后心搏出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容易出现心悸、气短、活动无耐力等症状,严重影响CHF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3],在慢性疾病之中,CHF患者生活质量更差.而近些年的医疗服务着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把生活质量作为判断临床试验成效的标准[4].本研究拟采用认知行为干预(CBI)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方法,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5].

    作者:王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重庆市市区老年人对保健品的认识及利用现况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区老年人对保健品的评价与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敬老院、老年公寓及社区60岁及以上580名老年人,使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一对一调查和访谈.采用Epidata3.0进行问卷双录入和校正,运用SAS9.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9.11%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有效果,仅有6.13%的老人对保健品安全性存在着质疑;老年人购买的保健品主要集中在治疗疾病和补充营养类,占90.0%,仅有8.28%选择预防疾病.在使用过保健品的老年人中有44.14%觉得有效,30.34%认为无效,35.86%无法感知有效与无效,15.17%认为纯属欺骗.结论 大多数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可以改善他们身体存在的问题,甚至部分老年人不了解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认为保健品是灵丹妙药;保健品市场也鱼龙混杂,存在监管缺陷.社会应加大对老龄人口健康的关注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保健品市场进一步的整顿和规范.

    作者:曹冰;蒋文平;段林利;陈秋桐;叶建;李思斯;简春;唐贵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及对凋亡基因Bcl-xL、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及对凋亡基因Bcl-xL、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40只人肺腺癌H1975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华蟾素组、吉非替尼组、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组及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每组各10只,连续7d予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后第23天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xL、Bax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xL、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联合组肿瘤抑制率为62.21%,明显高于空白组、华蟾素组和吉非替尼组(P<0.05);TUNEL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凋亡指数为(10.47±3.05),显著高于空白组、华蟾素组和吉非替尼组(P<0.05).荧光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华蟾素、吉非替尼及二者联合用药均能使基因Bcl-xL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和使基因Bax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联合用药对下调Bcl-xL表达与上调Bax表达的能力均强于单独用药(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能抑制基因Bcl-xL表达和促进Bax表达,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高平;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除了与遗传相关外,肥胖、饮食不当及体育运动、活动量太少也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因[1,2].但是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知识不是很了解,一般情况下只重视通过降血糖药物来控制病情,而忽视了对饮食的控制;再加上其饮食控制得不到科学健康的指导,严重影响了其病情的恢复和控制.本研究对在我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作者:宋丽君;万秋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影响

    老年人是我国肺癌高发人群,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癌(NSCL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而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风险大,病死率高[1].吉非替尼为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非细胞毒性和特异靶向性作用[2].为降低老年NSCLC患者手术风险,本文就我院老年NSCLC局限性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术前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陈琳;从伟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PCI)术前、术后ox-LDL水平的变化趋势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该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老年患者302例,其中口服瑞舒伐他汀的作为瑞舒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的作为阿托伐他汀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 h、术后1 w、术后6个月的ox-LDL水平变化,并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术(CAG).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血浆ox-LDL水平及临床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前,心梗急性期三组患者血浆ox-LDL水平均升高.PCI术后即刻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并达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术后1 w较术后6个月ox-LDL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术后1 w达到稳定状态.三组患者术前ox-LDL水平无显著差异,PCI术后即刻、术后48 h,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两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CI术后即刻对照组血浆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48 h阿托伐他汀组血浆ox-LDL下降显著(P<0.05).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ox-LDL水平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术后5、6个月复查CAG,三组靶血管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率(LLL)比较,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老年STEMI患者ox-LDL水平升高,急诊PCI术后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提示心梗急性期及PCI术后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2) PCI术前急性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与阿托伐他汀20 mg均有降低ox-LDL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更有优势.(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有一定的降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碳酸氢钠预防造影剂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碳酸氢钠预防造影剂肾病(CIN)是否优于氯化钠.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Google Scholar电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碳酸氢钠预防CIN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质量评估、提取有效数据,采用STATA1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碳酸氢钠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化钠组(RR=0.614,95% CI0.399 ~0.944,P=0.026),两组在肾替代疗法及死亡比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氯化钠相比,造影前使用碳酸氢钠可显著减少CIN发生率.

    作者:邹芳琴;徐高四;徐石张;涂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线粒体与衰老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细胞均含有线粒体,这些具有双层膜分子结构的细胞器不断地变换形态、位置,为氧化反应提供完整的新陈代谢手段,可以将丙酮酸、脂肪酸及氨基酸转化为ATP[1],为机体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线粒体的功能障碍和其本身的变化均可影响其所在器官的整体功能.已有证据表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是心力衰竭致病机制的主要环节[2].大量人体脑组织尸检、遗传分析,以及对动物转基因模型生物化学和病理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显示:线粒体损伤是一个共有机制.氧化应激造成的线粒体损伤,线粒体DNA缺失、病理性突变,线粒体形态的改变,以及病原蛋白质与线粒体的交互作用均可导致神经元的死亡[3],线粒体参与脑老化的氧化修饰调节[4].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线粒体在(AD)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从线粒体的发展史、功能、DNA的变化及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探讨线粒体在AD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余亚娜;李莉娜;张素文;李颐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