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

杨静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支架再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PCI)术前、术后ox-LDL水平的变化趋势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该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老年患者302例,其中口服瑞舒伐他汀的作为瑞舒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的作为阿托伐他汀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 h、术后1 w、术后6个月的ox-LDL水平变化,并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术(CAG).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血浆ox-LDL水平及临床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前,心梗急性期三组患者血浆ox-LDL水平均升高.PCI术后即刻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并达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术后1 w较术后6个月ox-LDL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术后1 w达到稳定状态.三组患者术前ox-LDL水平无显著差异,PCI术后即刻、术后48 h,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两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CI术后即刻对照组血浆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48 h阿托伐他汀组血浆ox-LDL下降显著(P<0.05).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ox-LDL水平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术后5、6个月复查CAG,三组靶血管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率(LLL)比较,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老年STEMI患者ox-LDL水平升高,急诊PCI术后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提示心梗急性期及PCI术后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2) PCI术前急性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与阿托伐他汀20 mg均有降低ox-LDL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更有优势.(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有一定的降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托伐他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小气道炎性改变及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中心环节.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IL)-8、IL-6、C反应蛋白(CRP)等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瑞舒伐他汀是新的他汀类降脂药,大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瑞舒伐他汀除具有调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观察口服瑞舒伐他汀对COPD急性期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田昌荣;聂毛晓;申潇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乙型肝炎、轻度、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6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全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并对灌注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P<0.05);PVP和TLP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3.35,F=65.78,P <0.05);HPI指数和TT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1,F=30.43,P<0.05).经秩相关分析,HA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5);PVP和TL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r=-0.85,P <0.05);HPI和TT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r=0.88,r=0.5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为-9.798,秩相关系数为-0.94,P <0.05.结论 多排CT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肝脏的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其中以PVP的变化为敏感,有助于鉴别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血管中的作用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效果评价一直是老年疾病的研究热点.桥血管相对于其他冠状动脉相比,较细又弯曲,技术难度大.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在这方面的应用已广泛开展,但还受到一些限制,譬如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心律失常等因素困扰.双源CT(DSCT)在时间分辨率方面的突破,使得桥血管在CT上应用技术更成熟,目前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文所搜集的病例都是通过DSCT扫描,由专门C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重组,对桥血管进行了评价.

    作者:曾强;邹松;沈东挥;杨天和;林建忠;李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中接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生活质量与没有接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培养老年人的信息素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马佳;张忆雄;蔡吉梅;宋曦玲;邹焰;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约为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的10%以上.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可持续、低效清除小分子尿素物质和过多的水分,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使超滤与生理状态更接近[2].本研究旨在探讨SLED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60~76岁,中位数年龄65.8岁.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 15 ml/min.糖尿病病程7~29[平均(14.87±2.56)]年,排除恶性肿瘤、急性肺水肿、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肾功能指标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华;刘艳;王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呼吸道病毒与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考虑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有关.近年来随着对哮喘病因研究的逐渐深入,呼吸道病毒所引起的哮喘发作或病情恶化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病毒与儿童哮喘的关系[1,2],病毒与老年人哮喘的关系研究的相对较少,本实验进一步明确呼吸道病毒与老年人哮喘的关系.

    作者:国家;曲兴龙;温忠梅;彭丽萍;刘超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大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IL-18和IL-23的关系

    大肠癌术后患者病变发展中,营养状况不良与血清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有一定关联.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23均是促炎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和营养功能的调节均有重要作用,有观点认为大肠癌术后不良营养状态患者血清中TNF-α、IL-18和IL-23的表达升高,对营养失衡起一定促进作用[1,2].本文探讨大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中TNF-α、IL-18和IL-23表达的关系及营养支持的作用.

    作者: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择期PCI患者APN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浆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纳入74例老年择期PCI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成标准他汀组和强化他汀组,每组各37例,标准他汀组患者术前2d及术后30 d每晚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他汀组患者术前2d每晚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术后30 d每晚给予40 mg.术后30 d后两组均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长期服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24 h、60d的APN 、hsCRP、TNF-α和IL-6水平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期间强化组出现1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偏高,但在正常值三倍以内,两组患者术后30 d APN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强化他汀组较标准他汀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强化他汀组与标准他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0 d 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他汀组较标准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老年择期PCI术后24 h APN高表达,炎性因子低表达;强化他汀治疗能在中长期有效降低术后炎性因子的水平,升高APN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谢玉霞;武刚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五味子乙素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用200 mg/kg五味子乙素灌胃处理7d,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 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用药组肿瘤重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大鼠白清谷胱甘肽(GSH),SOD、CAT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子乙素通过影响胶质瘤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可以显著地发挥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刘晓阳;王立波;侯晓节;刘玉清;陶玉龙;金宏;沈楠;陈加俊;齐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肺癌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变化

    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皮质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清楚,诱导免疫抑制,降低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1].褪黑素能够影响许多内分泌腺功能,对免疫系统功能具有调节作用[2,3].垂体激素直接刺激辅助T淋巴细胞活动,通过吗啡样肽[4]和非甲状腺激素依赖途径发挥作用.甲状腺激素(TRH)和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l)是许多肿瘤细胞株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剂,IGF1受体的刺激是多数细胞增生的必要条件[5].近期研究表明生长激素(GH)和IGF1对于刺激淋巴细胞生成和功能有重要作用[6].激素水平以及各种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见于多种肿瘤性疾病[7].本研究探讨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作者:高梅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肌松药神经肌肉阻滞期间TOF的T1与TOF count对比

    目的 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 T1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 WATCH 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注2×ED95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肌松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恢复过程.按给予的不同肌松药将患者分成男性罗库溴铵组(Rm组)、女性罗库溴铵组(Rf组)、男性顺阿曲库铵组(Cm组)及女性顺阿曲库铵组(Cf组).记录TOF WATCH SX监测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T1值、T4出现时的TOFr值;Tmax到T1出现时间(T0~T1)、T1到T2再现时间(T1~T2)、T1到T3再现时间(T1~T3)及T1到T4再现时间(T1~T4).目测法观测当TOF count=1、2、3、4时,肌松监测仪实测的T1值,记为C1、C2、C3、C4;记录Tmax到TOF count 1出现时间(T0 ~C1)、TOF count 1到TOF count 2再现时间(C1~C2)、TOF count 1到TOF count 3再现时间(C1~C3)及TOF count 1到TOF count 4再现时间(C1~C4).结果 四组分别比较T0~C1、T0~ T1,Cm组较Rm组时间长(P<0.05),Cf组较Rf组时间长(P<0.05).分别比较C1~ C2、C1~ C3、C1~C4、T1~T2、T1~ T3、T1~ T4,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总体C1~ C2与T1~T2比较、C1 ~C3与T1~ T3比较、C1~ C4与T1~T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应用TOF WATCH SX所测得的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实测T1值为4.0(3.0,4.0)%、12.0(10.0,16.0)%、22.0(18.0,27.0)%、27.0(21.3,33.0)%.当TOF count=1时,四组患者实测T1值为0.当TOF count=2、3、4时,所对应的实测T1值为0.0(0.0,3.8)%、6.0(5.0,9.0)%、9.0(6.0,13.0)%.结论 肌松药从深度阻滞到早期恢复阶段罗库溴铵较顺阿曲库铵恢复快.目测法观测TOF count1出现较加速度换能器肌松监测仪测到的T1显现早.根据TOF count1出现的时间可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恢复到TOF count=2、3、4的时间.

    作者:邓智光;冉建;蓝岚;黄焕森;欧阳葆怡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吉安市城区抽取100名社区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坚持每天饭后散步,没有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及民族音乐等相关活动.观察组: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并使用民族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社区老年居民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不但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睡眠质量.

    作者:邓红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PCI)术前、术后ox-LDL水平的变化趋势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该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老年患者302例,其中口服瑞舒伐他汀的作为瑞舒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的作为阿托伐他汀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 h、术后1 w、术后6个月的ox-LDL水平变化,并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术(CAG).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血浆ox-LDL水平及临床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前,心梗急性期三组患者血浆ox-LDL水平均升高.PCI术后即刻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并达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术后1 w较术后6个月ox-LDL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术后1 w达到稳定状态.三组患者术前ox-LDL水平无显著差异,PCI术后即刻、术后48 h,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两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CI术后即刻对照组血浆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48 h阿托伐他汀组血浆ox-LDL下降显著(P<0.05).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ox-LDL水平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术后5、6个月复查CAG,三组靶血管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率(LLL)比较,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老年STEMI患者ox-LDL水平升高,急诊PCI术后ox-LDL水平进一步升高,提示心梗急性期及PCI术后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2) PCI术前急性加用瑞舒伐他汀20 mg与阿托伐他汀20 mg均有降低ox-LDL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更有优势.(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有一定的降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1].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均表明抗凝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患者3年存活率提高近1倍[2].为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本文观察LMWH对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肺动脉压及心脏指数(CI)的影响.

    作者:曾国彬;郑敏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规律性体育运动干预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认知功能障碍(CI)是一组后天获得的在记忆力、定向力及计算力等多个认知领域发生障碍的综合片,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AD).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社会的到来,老年AD患者日益增多、文献报道表明,我国≥65岁老年人群AD的发病率为5%[1].老年人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及AD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也是一种过渡状态.研究表明,每年约10% ~ 15%的MCI患者可发展为AD[2],而且MCI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严重负担.MCI根据病因可分为退行性MCI(NMCI)、血管性MCI(VMCI).目前,关于对MCI患者采取规律体育锻炼的临床研究日益引起重视,本文拟探讨规律体育锻炼干预对NMCI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效果.

    作者:苗杰;陈春阳;包大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糖尿病对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胃癌(GC)和结直肠癌(CRC)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临床上GC合并糖尿病越来越常见,使得GC患者手术操作的难度增加,增加手术时间和创伤,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增加[1].2型糖尿病(T2DM)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是CRC常见的伴发病,增加结直肠癌的危险性[2].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对GC和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刘平;谭永红;孙友刚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脂肪酸合成酶系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利用独立表达盒法构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表达载体中各个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扩增2个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2个延长酶基因,然后连接到pcDNA3.1(-)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之后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K293T细胞,提取RNA检测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脂肪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并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 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单个基因在表达载体中的次序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汪坤福;朱贵明;张莉;张涛;荆鑫鑫;江旭东;王明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障碍特点及危险因素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1].患有MCI的老年人群是发展成为痴呆患者的高危人群,其概率较未患病老人高10倍以上[2].国内外研究表明脑白质病变(WML)是造成老年MCI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研究以不同部位和程度的WML的认知障碍特点为着眼点,探讨老年人群引发MCI的危险因素,以期延缓甚至阻止MCI的发生,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

    作者:常馨;霍世会;李晓芸;郑大勇;杨勇;张睿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65岁老年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该院655例老年男性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评价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程度,并记录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基础疾病、吸烟、饮酒等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655例患者中,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82.8% 、86.4% 、36.2%.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夫妻感情不合.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糖尿病.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饮酒、糖尿病.结论 年龄及糖尿病是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共同危险因素,夫妻感情是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及前列腺体积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和饮酒等.

    作者:胡瑞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的疗效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在其漫长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使肝脏炎症反复发生,对肝细胞造成长期慢性损害,如不能得到正规有效地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1].中毒性肝炎是由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药物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肝炎或所致的肝脏病变,以慢性多见,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表现类似慢性病毒性肝炎,严重者短期内死于肝衰竭[2].本文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祖红梅;曹海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