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酸合成酶系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汪坤福;朱贵明;张莉;张涛;荆鑫鑫;江旭东;王明富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基因表达载体, 脂肪酸去饱和酶, 脂肪酸延长酶
摘要:目的 利用独立表达盒法构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表达载体中各个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扩增2个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2个延长酶基因,然后连接到pcDNA3.1(-)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之后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K293T细胞,提取RNA检测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脂肪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并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 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单个基因在表达载体中的次序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S1P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磷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并且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同样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磷酸鞘氨醇(S1P)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另一种膜磷脂类分解和代谢产物.它既可作为一种细胞内第二信使发挥作用,又可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的增殖、存活、细胞骨架改变、迁移、血管发生、创伤愈合及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5].本文综述S1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病理作用.

    作者:陈淑华;闾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血管中的作用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效果评价一直是老年疾病的研究热点.桥血管相对于其他冠状动脉相比,较细又弯曲,技术难度大.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在这方面的应用已广泛开展,但还受到一些限制,譬如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心律失常等因素困扰.双源CT(DSCT)在时间分辨率方面的突破,使得桥血管在CT上应用技术更成熟,目前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文所搜集的病例都是通过DSCT扫描,由专门C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重组,对桥血管进行了评价.

    作者:曾强;邹松;沈东挥;杨天和;林建忠;李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

    慢性心力衰竭(CHF)一直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据报道[1],SCD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因素的2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60%以上.窦心律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周期的生理性变化,常用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但是近研究显示其对预测SCD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HRT的各项指标变化特点探讨CHF的发展机制.

    作者:李卿慧;刘亚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脂肪酸合成酶系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利用独立表达盒法构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表达载体中各个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扩增2个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2个延长酶基因,然后连接到pcDNA3.1(-)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之后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K293T细胞,提取RNA检测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脂肪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并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 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单个基因在表达载体中的次序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汪坤福;朱贵明;张莉;张涛;荆鑫鑫;江旭东;王明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乙型肝炎、轻度、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6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全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并对灌注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P<0.05);PVP和TLP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3.35,F=65.78,P <0.05);HPI指数和TT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1,F=30.43,P<0.05).经秩相关分析,HA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5);PVP和TL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r=-0.85,P <0.05);HPI和TT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r=0.88,r=0.5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为-9.798,秩相关系数为-0.94,P <0.05.结论 多排CT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肝脏的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其中以PVP的变化为敏感,有助于鉴别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老年难治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难治性大咯血患者临床特点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对该类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41例sBAE治疗的难治性大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A组,年龄≥60岁),中青年组(B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资料行比较研究.结果 A组15例,年龄(68.9±5.5)岁;B组26例,年龄(48.0±7.9)岁.(1)咯血原因:A组,结核(53.3%)多,支扩33.3%,肺癌13.3%;B组,支扩(42.3%)常见,结核30.8%,支气管动脉瘤19.2%.(2)伴发疾病:A组1.7±0.6种,明显多于B组(0.4±0.9),P=0.000.A组伴发:高脂血症46.7%,高血压40.0%,冠心病33.3%,糖尿病33.3%;B组:高血压7.7%,糖尿病3.8%,高脂血症3.8%.(3)sBAE术前用止血药:A组(4.9±1.0)种,明显少于B组(6.5±0.8)种,P =0.000.(4)栓塞血管数:A组2.5±0.7支,B组2.4±0.9支,P=0.691.(5)sBAE术并发症及副作用:咳嗽常见,A组46.7%,B组42.3%.未出现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6)近期疗效:A组93.3%,B组96.2%,P=0.663.复发率:A组33.3%,B组15.4%,P=0.248.结论 老年难治性大咯血患者因伴发多种疾病,止血药应用受限制,sBAE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陈小容;赵玮;段克修;欧阳燕;黄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中接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生活质量与没有接受过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培养老年人的信息素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马佳;张忆雄;蔡吉梅;宋曦玲;邹焰;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脊柱滑脱的病例中,腰椎滑脱为常见.成年人腰椎滑脱的发病率约为3% ~ 4%,男女间的比例为2:1,女性严重滑脱多见.6岁以下儿童很少发生此病,20岁左右的青年人易发生腰椎滑脱.腰椎滑脱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痛,退行性变时多伴有明显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1 定义腰椎滑脱症是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于1782年先描述的L5椎体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1854年H.F.Kilian把两个希腊词椎体(spondylo)及滑移(listhesis)结合在一起,对脊柱滑脱进行命名,提出了脊柱滑脱概念.1957年Taillard[1]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移位.

    作者:杨秋实;白皓天;董帅;白云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大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IL-18和IL-23的关系

    大肠癌术后患者病变发展中,营养状况不良与血清中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有一定关联.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23均是促炎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和营养功能的调节均有重要作用,有观点认为大肠癌术后不良营养状态患者血清中TNF-α、IL-18和IL-23的表达升高,对营养失衡起一定促进作用[1,2].本文探讨大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中TNF-α、IL-18和IL-23表达的关系及营养支持的作用.

    作者: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细辛脑佐治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喘息症状为主的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呼吸道常见病之一,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国内学者认为喘支为独立性疾病[1],而国外学者则认为喘支属于哮喘范围[2].喘支预后大多良好,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易并发肺炎、心衰,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文献报道,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支有较好的辅助疗效[3],然而其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拟研究细辛脑佐治对治疗老年喘支的疗效与机制.

    作者:张福华;李耀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1].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均表明抗凝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患者3年存活率提高近1倍[2].为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本文观察LMWH对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肺动脉压及心脏指数(CI)的影响.

    作者:曾国彬;郑敏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DcR3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DcR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50例正常胃黏膜中Survivin 、DcR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中Survivin、DcR3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均P<0.01),二者的表达水平在胃癌中呈正相关(P<0.01);Survivin、DcR3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 联合检测Survivin和DcR3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可能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苗兰英;刘满华;李舒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服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的影响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观察时间12w.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西格列汀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低血糖及其他临床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效果良好,对于HbA1c的达标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淇;陈海燕;孔俭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川芎嗪调节Bcl-2促进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存活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PD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和代森锰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川芎嗪腹腔注射2 w,正常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形态参数及Bcl-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爬杆时间明显延长,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cl-2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川芎嗪治疗可上调Bcl-2的表达,增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文敏;周波;王赟;王文静;李宏伟;焦玲;张春林;何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高敏C反应蛋白、脉压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率逐渐升高[1].AS是一个全身动脉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映炎症过程的灵敏指标,多项研究结果表明[3],血清hs-CRP参与了AS尤其是颈动AS的发病过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脉压(PP)增大,这和大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4],PP值增大也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颈动脉是AS的早期好发部位,临床上常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态来评估全身AS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和PP检测,同时对颈动脉进行了超声检查,旨在探讨hs-CRP、P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S的相关性.

    作者:蒋先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的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50例,分析患者入院时急性期和治疗后缓解期的肺通气功能情况.结果 缓解期FEV1、FEV1.0%、FVC、PEF、MMEF75/25、FEF25、FEF50、FEF75均明显升高,与急性期差异显著(P<0.05);缓解期肺功能指标中FEV1、FVC、PEF、FEF25、FEF50的异常比例与急性期差异显著(P<0.05);缓解期VT/kg、VPEF/VE、TPTEF/TE、Ti/Te、Rr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通气功能情况可切实反映老年哮喘患者临床控制效果,哮喘不同时期各项指标差异明显,通过监测肺通气功能可全面评估哮喘患者的病情.

    作者:彭红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衰老中宏、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评价人体衰老程度,估计预期寿命涉及衰老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现就与衰老相关的某些宏、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等做一简要概括.1 关于衰老的概念及机制[1,2]由于衰老的本质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国内外至今难以给予衰老明确的定义,只能就现有认识提出若干概念,从不同学科(层面)概括衰老的内涵:其一,衰老是机体发育成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出现的、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退行性变化及其功能衰退的过程;其二,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个体细胞、组织、器官功能呈现减退状态;其三,衰老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使机体无法经常保持内环境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减退的状态;其四,衰老是分子水平上出现微小变化的综合表现,是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其五,衰老是机体的各种功能、感受性及能量都出现退行性变化的积累.概括地说,衰老是机体内外环境状况随时间进行性减退,适应性和抵抗力降低,是一个自发的必然过程.

    作者:吴一峰;黄河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中老年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手术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一个主要因素[1],而80%~ 90%肺栓塞(PE)栓子来源于LDVT[2].骨科手术,尤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及脊柱手术等大手术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PE导致死亡.

    作者:任强;陈清汉;郭淼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重庆市部分敬老院老年人膳食结构与认知功能状况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敬老院老年人日常饮食习惯和认知功能状况,为探明饮食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1家各型敬老院60岁老年人230人,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调查方式,使用自编老年人营养健康情况调查表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调查.结果 有认知功能障碍者151人(65.65%),其中轻度认知损害者16.08%、中重度认知障碍者49.57%.摄入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的平均摄人量分别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91.10%、27.88%、64.63%、33.45%.其中摄入蔬菜、水果、肉类、奶类量与认知状况的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重庆市敬老院老年人的认知状况较差,豆类、蔬菜、水果、鱼虾的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相差较大,建议敬老院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改善认知状况.

    作者:宋泰霞;王敏;袁璐;韩丹;张勇;周莉;曾缓;韩令力;赵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HRE、EUS联合ESD诊治贲门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疗效

    高清内镜(HRE)、超声内镜(EUS)、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1,2]等内镜下诊治技术的开展,使得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可及时准确地检出并得到有效治疗,有效降低了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2].近年来,解放军陆军第152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贲门部发现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应用HRE和EUS进行检查及评估,并对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37例进行ESD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惠娟;申民强;宋汴敏;王新钊;吕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