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杨秋实;白皓天;董帅;白云深

关键词: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摘要:脊柱滑脱的病例中,腰椎滑脱为常见.成年人腰椎滑脱的发病率约为3% ~ 4%,男女间的比例为2:1,女性严重滑脱多见.6岁以下儿童很少发生此病,20岁左右的青年人易发生腰椎滑脱.腰椎滑脱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痛,退行性变时多伴有明显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1 定义腰椎滑脱症是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于1782年先描述的L5椎体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1854年H.F.Kilian把两个希腊词椎体(spondylo)及滑移(listhesis)结合在一起,对脊柱滑脱进行命名,提出了脊柱滑脱概念.1957年Taillard[1]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移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Tau蛋白调控Fyn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Tau蛋白调控Fyn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观察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Aβ25~35)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10 μmol/L SB216763(Tau蛋白抑制剂)注射至观察组大鼠脑组织.采用SABC法对大鼠脑组织中Tau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Western印迹检测Fyn和Fak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au蛋白含量及Fyn和Fak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观察组Tau蛋白含量及Fyn和Fak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Tau蛋白可能通过调控Fyn信号通路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林杭;吴渝宪;王伟文;杨政辉;王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封闭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54例

    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继发于腰椎小关节疾病在20世纪初就已经被认可.然而,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上往往被腰椎间盘疾病掩盖,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些患者误诊及治疗不当[1].1971年,Rees等[2]报道经皮小关节神经横断术治疗所有类型的背部和腿部疼痛达到了99.8%的成功率,这使大家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重新产生了兴趣.因为其他研究者无法复制Rees的实验结果,所以Shealy[3]在1974年开始进行腰椎小关节神经的经皮射频凝固手术.而Mooney等[4]注射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到腰椎小关节,试图确定小关节综合征的疼痛辐射模式,但关节腔内封闭技术自此形成.目前国内极少有医生应用封闭技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进行诊断及治疗.

    作者:刘冠宇;张利恒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卵巢癌患者Smad4的血清水平及临床意义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死亡率高[1].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是由TGF-β1配体及其受体、胞内信号分子Smads蛋白以及转录调节的靶基因构成的一条肿瘤抑制通路.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通路关键的信号传导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可将信号从胞膜直接转至胞核[2].Smad4在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处于中枢地位[3],其蛋白表达缺失或水平下降可能是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目前罕见有关卵巢肿瘤患者血清Smad4水平的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拟探讨血清Smad4水平作为卵巢癌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并为卵巢癌的诊断、监测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刘连连;孔敏;王虹;马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中老年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手术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一个主要因素[1],而80%~ 90%肺栓塞(PE)栓子来源于LDVT[2].骨科手术,尤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及脊柱手术等大手术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PE导致死亡.

    作者:任强;陈清汉;郭淼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约为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的10%以上.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可持续、低效清除小分子尿素物质和过多的水分,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使超滤与生理状态更接近[2].本研究旨在探讨SLED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60~76岁,中位数年龄65.8岁.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 15 ml/min.糖尿病病程7~29[平均(14.87±2.56)]年,排除恶性肿瘤、急性肺水肿、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肾功能指标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华;刘艳;王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湖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服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1-4].本研究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情况,为构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2011年,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老年人样本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45份,回收率72.5%,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95.17%.男58人,女80人;城市39人,乡村99人;低龄组(60 ~74岁)101人,中龄组(75 ~89岁)37人.

    作者:蒋玉芝;丁海燕;舒华;吴志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乙型肝炎、轻度、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早期肝硬化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6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比较不同组别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全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并对灌注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P<0.05);PVP和TLP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3.35,F=65.78,P <0.05);HPI指数和TT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1,F=30.43,P<0.05).经秩相关分析,HA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1,P<0.05);PVP和TL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r=-0.85,P <0.05);HPI和TTP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r=0.88,r=0.5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为-9.798,秩相关系数为-0.94,P <0.05.结论 多排CT灌注成像参数可反映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肝脏的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其中以PVP的变化为敏感,有助于鉴别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1].本研究拟分析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呼吸循环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12例,按是否发生呼吸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和对照组各56例(未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开胸手术方式包含肺部、食道及其他位置手术,肺部手术主要有肺楔形切除术、肺叶或袖式切除和全肺切除等,食道手术为右径三切口和左右径两切口等,其他位置开胸手术包含纵隔、胸膜术等.

    作者:吴月明;藏东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川芎嗪调节Bcl-2促进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存活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PD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和代森锰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川芎嗪腹腔注射2 w,正常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形态参数及Bcl-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爬杆时间明显延长,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cl-2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川芎嗪治疗可上调Bcl-2的表达,增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文敏;周波;王赟;王文静;李宏伟;焦玲;张春林;何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脂肪酸合成酶系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利用独立表达盒法构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表达载体中各个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扩增2个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2个延长酶基因,然后连接到pcDNA3.1(-)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上,之后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K293T细胞,提取RNA检测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脂肪去饱和酶基因和延长酶基因的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并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 四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F在H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单个基因在表达载体中的次序对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汪坤福;朱贵明;张莉;张涛;荆鑫鑫;江旭东;王明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不同饲养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蛋白Ⅰ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饲养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蛋白Ⅰ(Synapsin Ⅰ)表达的影响,探讨丰富环境(EE)及跑笼环境(RCE)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60只3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丰富环境组(EE组)、跑笼环境组(RC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将小鼠在不同环境中饲养3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在第Ⅰ象限和第Ⅳ象限的游泳时间.水迷宫实验测试后,各组分别取10只小鼠的鼠脑中海马组织用RT-PCR测试海马Synapsin Ⅰ mRNA的表达;取10只小鼠的鼠脑中海马组织用免疫印迹实验测试海马Synapsin Ⅰ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EE组和RCE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SE组缩短(P<0.01,P<0.05),EE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RCE组缩短(P<0.01,P<0.05);EE组和RCE组小鼠在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延长(P<0.05),EE组小鼠在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RCE组延长(P <0.05);EE组和RCE组小鼠在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缩短(P<0.05),EE组小鼠在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RCE组缩短(P<0.05).EE组和RCE组小鼠海马SynapsinⅠ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SE组(P <0.01,P<0.05),而EE组小鼠海马SynapsinⅠ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RCE组(P<0.05).结论 丰富环境及跑笼环境能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丰富环境及跑笼环境能促进海马Synapsin Ⅰ表达有关,而丰富环境优于跑笼环境.

    作者:苑振云;姜相明;顾平;王彦霞;王铭维;杨秀芬;苏冠丽;李斌;赵红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鉴别淋巴结病变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

    淋巴结特异性病变往往是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反应,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是鉴别各种疾病的重要依据.肿大淋巴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表现又很类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1].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显像(PDI)来分析淋巴结内部的血流模式,旨在对淋巴结性质的鉴别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旭芳;金鸣;王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及对凋亡基因Bcl-xL、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及对凋亡基因Bcl-xL、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40只人肺腺癌H1975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华蟾素组、吉非替尼组、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组及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每组各10只,连续7d予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后第23天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xL、Bax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xL、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联合组肿瘤抑制率为62.21%,明显高于空白组、华蟾素组和吉非替尼组(P<0.05);TUNEL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凋亡指数为(10.47±3.05),显著高于空白组、华蟾素组和吉非替尼组(P<0.05).荧光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华蟾素、吉非替尼及二者联合用药均能使基因Bcl-xL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和使基因Bax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联合用药对下调Bcl-xL表达与上调Bax表达的能力均强于单独用药(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能抑制基因Bcl-xL表达和促进Bax表达,华蟾素联合吉非替尼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高平;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骨折复位则多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可高达20% ~ 40% [2,3].为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长期随访,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黄文良;邓江;莫刚;阮世强;田仁元;叶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倍博特治疗老年高血压22例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可引发脑、心、肾、血管的损害.据2002年中国营养健康调查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治疗率仅24.7%,但其中仅6.16%的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1].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2].而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可以预防其损害.本文就我院应用倍博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李平;陈关良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影响

    老年人是我国肺癌高发人群,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癌(NSCL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而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风险大,病死率高[1].吉非替尼为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非细胞毒性和特异靶向性作用[2].为降低老年NSCLC患者手术风险,本文就我院老年NSCLC局限性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术前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陈琳;从伟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整体面貌,找出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1981 ~2012年间公开发表在正式期刊上的224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主要采用频次和百分比等指标.结果 ①整体来看,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增多,且有多种社会机构参与进来.其中,医院和医学院校论文发表数量多,分别占36.2%和17.4%;②多数(82.6%)论文为合著论文,且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和老年学方面的期刊(占82.2%)不过,核心研究人员并未形成;③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论文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④研究主题范围较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老年人整体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占38.8%).具体研究主题中,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调查远多于其他主题.结论 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在增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在地区分布及研究主题等多个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不平衡性.

    作者:王贵生;李逢战;申继亮;王大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血液透析是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来清除人体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但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也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桂霞;张丽萍;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Snail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nail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8例膀胱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中Snail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组织中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01).G1级和G2~G3级别膀胱癌中Snai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8%、6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Snai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43.7%和7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4).Kaplan-Meier生存显示:Snail蛋白表达的与膀胱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有关(P<0.001).Snail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数目及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nail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膀胱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膀胱癌预后的一个新分子指标.

    作者:胡森;谭振朝;王玉玺;陈亮;彭鄂军;曾晓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沙枣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枣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2活性,中和实验检测病毒感染小鼠体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沙枣多糖50、100、200 mg/kg组能增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IL-2活性(P<0.05)、提高抗体水平.结论 沙枣多糖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作用,与其增强IL-2活性和提高体内抗体水平有关.

    作者:赵海军;马丽娟;张桂英;曲景乐;唐海波;田丽丽;王宝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