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明;藏东玉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中晚期(IIB-IVA)宫颈癌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调强放疗(IMRT)组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IMRT组(30例):接受IMRT加腔内后装放疗,A点剂量86~ 92 Gy.3D-CRT组(20例):接受3D-CRT加腔内后装放疗,A点剂量80~87 Gy.放疗期间两组均接受TP方案同步化疗,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输液第一天,顺铂40 mg/m2静脉输液第二天.21 d为1个周期,共行2个周期.总疗程为7~8w.通过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急、慢性放射损伤及生存率,比较IMRT组与3D-CRT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IMRT组总有效率(CR+PR)为96.7%,高于3D-CRT组的总有效率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9,P>0.05).IMRT组急性消化道放射损伤的发生率为43.3%,明显低于3D-CRT组的60%(x2=7.065,P<0.05).急性泌尿系统损伤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血小板抑制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3D-CRT组的50% (x2=7.854,P<0.05),白细胞降低与血红蛋白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3D-CRT组的50% (x2=6.905.P<0.05),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IMRT组直肠、膀胱V40均明显小于3D-CRT组(P<0.05).IMRT组1年生存率为100%,3 D-CRT组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T较3D-CRT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能够取得更高的有效率,并降低急、慢性放射损伤,但不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王晓婓;陈玉丙;韩志龙;王铁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喘息症状为主的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呼吸道常见病之一,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国内学者认为喘支为独立性疾病[1],而国外学者则认为喘支属于哮喘范围[2].喘支预后大多良好,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易并发肺炎、心衰,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文献报道,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支有较好的辅助疗效[3],然而其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拟研究细辛脑佐治对治疗老年喘支的疗效与机制.
作者:张福华;李耀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0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组(30例)、冠心病组(36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36例);同时选取39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和其他临床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及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较冠心病组亦升高(P<0.01);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铁蛋白进入回归方程,OR值分别为1.65、22.74、0.33、1.08,P<0.05.结论 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徐淑静;何茜;谭洪文;杨天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小气道炎性改变及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中心环节.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IL)-8、IL-6、C反应蛋白(CRP)等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瑞舒伐他汀是新的他汀类降脂药,大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瑞舒伐他汀除具有调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观察口服瑞舒伐他汀对COPD急性期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田昌荣;聂毛晓;申潇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约为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的10%以上.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可持续、低效清除小分子尿素物质和过多的水分,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使超滤与生理状态更接近[2].本研究旨在探讨SLED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60~76岁,中位数年龄65.8岁.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内生肌酐清除率< 15 ml/min.糖尿病病程7~29[平均(14.87±2.56)]年,排除恶性肿瘤、急性肺水肿、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肾功能指标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华;刘艳;王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椎基底动脉血管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供血不足[1],从而出现眩晕、呕吐、乏力等临床表现,当严重供血不足时,还会有视力模糊、头痛、嗜睡、意识障碍症状,临床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深受青睐,现将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经过整理总结.
作者:姚玉龙;吴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定性方法评估TOF T1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08例,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用TOF WATCH SX监测仪以TOF模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同时在同侧手应用目测法观测单次静注2×ED95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后肌松监测仪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恢复过程.按给予的不同肌松药将患者分成男性罗库溴铵组(Rm组)、女性罗库溴铵组(Rf组)、男性顺阿曲库铵组(Cm组)及女性顺阿曲库铵组(Cf组).记录TOF WATCH SX监测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T1值、T4出现时的TOFr值;Tmax到T1出现时间(T0~T1)、T1到T2再现时间(T1~T2)、T1到T3再现时间(T1~T3)及T1到T4再现时间(T1~T4).目测法观测当TOF count=1、2、3、4时,肌松监测仪实测的T1值,记为C1、C2、C3、C4;记录Tmax到TOF count 1出现时间(T0 ~C1)、TOF count 1到TOF count 2再现时间(C1~C2)、TOF count 1到TOF count 3再现时间(C1~C3)及TOF count 1到TOF count 4再现时间(C1~C4).结果 四组分别比较T0~C1、T0~ T1,Cm组较Rm组时间长(P<0.05),Cf组较Rf组时间长(P<0.05).分别比较C1~ C2、C1~ C3、C1~C4、T1~T2、T1~ T3、T1~ T4,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总体C1~ C2与T1~T2比较、C1 ~C3与T1~ T3比较、C1~ C4与T1~T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应用TOF WATCH SX所测得的TOF反应依次出现时的实测T1值为4.0(3.0,4.0)%、12.0(10.0,16.0)%、22.0(18.0,27.0)%、27.0(21.3,33.0)%.当TOF count=1时,四组患者实测T1值为0.当TOF count=2、3、4时,所对应的实测T1值为0.0(0.0,3.8)%、6.0(5.0,9.0)%、9.0(6.0,13.0)%.结论 肌松药从深度阻滞到早期恢复阶段罗库溴铵较顺阿曲库铵恢复快.目测法观测TOF count1出现较加速度换能器肌松监测仪测到的T1显现早.根据TOF count1出现的时间可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恢复到TOF count=2、3、4的时间.
作者:邓智光;冉建;蓝岚;黄焕森;欧阳葆怡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脊柱滑脱的病例中,腰椎滑脱为常见.成年人腰椎滑脱的发病率约为3% ~ 4%,男女间的比例为2:1,女性严重滑脱多见.6岁以下儿童很少发生此病,20岁左右的青年人易发生腰椎滑脱.腰椎滑脱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痛,退行性变时多伴有明显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1 定义腰椎滑脱症是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于1782年先描述的L5椎体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1854年H.F.Kilian把两个希腊词椎体(spondylo)及滑移(listhesis)结合在一起,对脊柱滑脱进行命名,提出了脊柱滑脱概念.1957年Taillard[1]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移位.
作者:杨秋实;白皓天;董帅;白云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效果评价一直是老年疾病的研究热点.桥血管相对于其他冠状动脉相比,较细又弯曲,技术难度大.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在这方面的应用已广泛开展,但还受到一些限制,譬如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心律失常等因素困扰.双源CT(DSCT)在时间分辨率方面的突破,使得桥血管在CT上应用技术更成熟,目前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文所搜集的病例都是通过DSCT扫描,由专门C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重组,对桥血管进行了评价.
作者:曾强;邹松;沈东挥;杨天和;林建忠;李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吉安市城区抽取100名社区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坚持每天饭后散步,没有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及民族音乐等相关活动.观察组:进行户外太极拳运动,并使用民族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社区老年居民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户外太极拳运动结合民族音乐不但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老年居民的睡眠质量.
作者:邓红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血管疾病白内障择期手术病例60例(60只眼);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表面麻醉组(Ⅰ组)和球周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以24 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HRV频域检测,分别比较Ⅰ组与Ⅱ组间以及两组手术前2h、术中、术后2h三个不同时段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LF、HF、LF/HF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与Ⅰ组(P<0.05);Ⅰ组除LF外,HF、LF/HF在术中较术前2h显著下降(P<0.05);Ⅱ组LF、HF、LF/HF在术中和术后2h均较术前2h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HRV能较为敏感地反映不同麻醉方式对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影响;在表面麻醉方式下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对心脏ANS功能损害较小,提示用表面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老年心血管病白内障手术,无论是表面麻醉还是球周麻醉,术中和术后均可能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关键时期.
作者:孙中波;梁健毅;曾思明;陈琦;张琴;覃晓波;袁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 mRNA,HPA、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bFGF两种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A mRNA的表达.结果 ①7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及HPA、bFGF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7%、62.86%、74.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20.00%);②HPA mRNA及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外组高于浆膜层以内浸润组,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在不同DUKES分期(A期、B期、C+D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大肠腺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PA蛋白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④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2,P =0.028).结论 ①HPA mRNA和HPA、bFGF两种蛋白在大肠腺癌中表达增高,其过表达可能促进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②大肠腺癌组织中HPA与bF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大肠腺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彭大颖;姜丽红;徐秀月;姜秀春;王晓莉;肖月;高志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87例48 h内发生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43例采用小剂量rt-PA溶栓加抗凝治疗(溶栓组),44例采用抗凝治疗(抗凝组),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24、48、72 h、1 w时血浆ET-1表达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溶栓组患者血浆ET-1水平较抗凝组下降明显(F=26.57,P=0.000),溶栓组治愈率显著高于抗凝组(x2=1.946,P=0.048),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浆ET-1水平都高于治愈和好转患者(P=0.000,P=0.015).结论 急性肺栓塞老年患者血浆ET-1浓度与临床治疗效果相关,小剂量rt-PA溶栓加抗凝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其血浆ET-1水平.
作者:刘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居家督导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99例COPD患者分为3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1次/w的电话督导(1组)、1次/w电话督导+1次/d短信提醒(2组)、1次/w电话督导+家属参与督导(3组),进行居家督导的肺康复训练,每组干预20 w,训练前后分别应用疲劳评定量表(FAI)、6 min步行距离(6-MWD)测验和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定,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训练后3组研究对象在FAI、6-MWD、MRC测定中自身前后对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1组与2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肺康复训练状况不容乐观,电话督导辅以短信提醒和家属参与能取得更显著效果.
作者:胡波;苗秀欣;朱秀丽;修麓璐;赵京明;刘新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65岁老年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该院655例老年男性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男性性功能问卷(O'Leary 1995)、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评价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程度,并记录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基础疾病、吸烟、饮酒等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655例患者中,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82.8% 、86.4% 、36.2%.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夫妻感情不合.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糖尿病.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饮酒、糖尿病.结论 年龄及糖尿病是老年男性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的共同危险因素,夫妻感情是性欲低下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及前列腺体积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射精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和饮酒等.
作者:胡瑞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恩施板党对烧伤大鼠微血管反应性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膏状固体酒精灼烧法复制大鼠烧伤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恩施板党治疗组,在烧伤组和党参治疗组背部皮肤造成大鼠体表面积(BSA) 20%深Ⅱ度烧伤模型,恩施板党治疗组大鼠给予恩施板党治疗.观察大鼠烧伤后肠系膜微动脉血管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恩施板党能使烧伤后肠系膜微动脉血管管径缩小(P<0.05),血液流速增快(P<0.05),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增强,ROS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恩施板党可明显改善烧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增强抗氧化能力.
作者:王振富;钟灵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死亡率高[1].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是由TGF-β1配体及其受体、胞内信号分子Smads蛋白以及转录调节的靶基因构成的一条肿瘤抑制通路.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通路关键的信号传导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可将信号从胞膜直接转至胞核[2].Smad4在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处于中枢地位[3],其蛋白表达缺失或水平下降可能是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目前罕见有关卵巢肿瘤患者血清Smad4水平的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拟探讨血清Smad4水平作为卵巢癌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并为卵巢癌的诊断、监测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刘连连;孔敏;王虹;马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渐进性致残和致命综合征,有高住院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2].患者心衰后心搏出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容易出现心悸、气短、活动无耐力等症状,严重影响CHF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3],在慢性疾病之中,CHF患者生活质量更差.而近些年的医疗服务着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把生活质量作为判断临床试验成效的标准[4].本研究拟采用认知行为干预(CBI)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方法,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5].
作者:王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状况.方法 以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其对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结果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总同意率为30.24%,其中同意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会引起低血糖者多,其次是主食摄入过少,再次是进餐不及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及是否有家族史的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总分比较有明显差异(F/t =2.14、2.09、5.31、2.86,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性别和家族史.结论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意识不高,而文化程度低、男性和无家族史患者的低血糖风险意识更低,所以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加强预防低血糖知识的宣教,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没有家族史的男性老年患者,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马钜行;姚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带来的医疗资源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也凸现出来,而解决的根本措施在于实现健康老龄化[2].云南地处我国的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健康水平较低下,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不容乐观,为提高边疆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满足退休人群健康保健需求,我们对昆明地区社区退休人群健康保健需求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所存健康保健问题和健康需求采取服务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桂翠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