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

邓景元;申晓东;王忠华;尚翠侠;崔红缨;崔延超;何渠;王茂德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康复, 针灸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外科住院的DAI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认知功能等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分、LOTC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差异(P<0.01);同时,治疗后针灸组简化Fugl-Meyer评分、LOTC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结合综合康复治疗DAI患者效果显著;早发现、综合治疗、及时防治并发症才能提高成活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肛导管置人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后行择期手术;对照组则实施急诊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及观察组营养支持前和治疗后1 w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电解质紊乱以及腹膜炎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后1 w患者体重显著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且腰围显著大于营养支持前(P<0.05).结论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治疗过程中,如何提高疗效,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应用,经动脉局部给药报道较少.合理用药,掌握正确的用药途径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动脉局部给药可以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的供血,从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从临床角度,通过对常规静脉用药组与动脉局部给药组的比较来探讨经动脉局部给药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胜文;韩晶;韩艳华;徐斌;杨柏新;谷永明;吴淑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以往心力衰竭的诊断基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之上,内皮素(ET)和脑钠肽(BNP)的发现为之提供了较客观的诊断指标,以往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动脉和静脉,这些治疗方法对急性发作期的心力衰竭有效,但慢性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远期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带来了曙光,特别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对ET和BNP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梅贞;丁福祥;刘同库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肺炎出现胸腔积液的临床情况分析

    肺炎旁胸腔积液(PE)系指因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胸腔积液.PE的炎症环境促使自由流动的渗出液转变成纤维蛋白性的分隔小腔,并终形成胶原,易发展为复杂性PE或慢性脓胸[1].根据实验室检查分成单纯PE(UCPE)和复杂性PE(CPE).本研究分析老年PE的临床特征.

    作者:王德钦;史艳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检测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PCAM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正相关;EPCA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可能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指标.

    作者:潘群雄;苏子剑;王聪仁;庄建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反复紫外线照射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

    目的 采用紫外线反复照射裸鼠局部皮肤的方法,造成皮肤光老化,探讨建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紫外线照射裸鼠背部右侧标记区域皮肤(2.5 cm×1.5 cm),并以对侧未照射皮肤作为对照,观察紫外线对皮肤老化的影响.照射方法:第1周每次给予裸鼠紫外线照射量为180mJ/cm2(180mJ/cm2为小致红斑量),第2~4周每周能量比前1 w增加1/3,分别为240、300、360 Mj/cm2,此后第5周起维持360 mJ/cm2分别至6(A组)、8(B组)、10 w(C组).每周每只裸鼠照射3次,完成后一次照射24h后处死.取标记区域照射皮肤和对侧未照射皮肤,进行HE染色,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结果 照射10 w(C组)的裸鼠标记区域皮肤HE染色显示表皮明显增厚,真皮组织排列紊乱,SOD、Hyp、MDA指标与对侧未照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符合光老化皮肤特性,证明紫外线局部照射裸鼠皮肤10 w的皮损状态可以作为皮肤光老化模型,用于皮肤光老化的相关研究.结论

    作者:石潇;陈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Na+-K+-ATP的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方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Na+-K+-ATP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方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Na+-K+-ATP的影响.结果 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明显降低;益气活血通络方可升高cAMP、cGMP含量,提高Na+-K+-ATP活性.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通过提高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和修复.

    作者:李光;张文风;于海;马金铃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38例

    90%以上膀胱肿瘤为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我们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术后显著降低了了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膀胱癌患者38例,其中男30例,女8例,年龄55~85岁,平均64.5岁.其中以血尿为首发症状就诊34例,体检时发现4例,病程1 ~1.5年,平均5个月.其中首次发病32例,肿瘤切除术后复发6例,其中肿瘤单发27例,肿瘤多发11例(5例为复发肿瘤),均为浸润非肌层膀胱肿瘤,分级为1~2级,肿瘤浸润深度≤T2a.

    作者:于惠翀;李洪军;张树泉;齐威;潘宝河;戴青岩;张德发;杨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早期隐裂牙的疗效比较

    隐裂牙是临床上引起牙痛的常见原因,一方面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通过根管治疗术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对于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的选择仍存在争议[1].本研究旨在对比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早期隐裂牙的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erios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骨膜蛋白(periostin)是一种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黏附的功能性黏附分子.新近的动物研究报道periostin参与心梗后心室重塑和恶化心功能,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3].本研究检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并探讨心衰患者血清层黏连蛋白(L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张建明;朱锋;牟华明;庞小华;杨建军;吴中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发展性间歇运动对SD大鼠颈主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 建立多种运动方式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运动时间的发展性间歇运动和有氧运动对SD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40 min有氧运动组、60 min有氧运动组、40 min间歇运动组和60 min间歇运动组,所有运动组均进行7w的跑台运动,应用免疫化学法对大鼠颈动脉中的CGRP和ET-1进行观察.结果 60 min有氧运动组和40 min间歇运动组血浆中CGRP的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均出现了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 <0.05);60 min间歇运动组的CGRP都显著低于个各组并都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60 min有氧运动组和40 min间歇运动组血浆中ET-1的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均出现了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 <0.05);60 min间歇运动组的ET-1的量与各个组相比较都出现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结论 长期发展性间歇运动能够明显提高CGRP的分泌和抑制ET-1的分泌对大鼠的心血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锻炼效率上要强于有氧运动,但练习时间不应超过40 min,以免造成过度疲劳,从而损伤心血管系统.

    作者:柏中娟;李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肝癌肝硬化患者生化、凝血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积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35例肝癌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分别测定其相关肝功能各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加重,肝功能白蛋白(ALB)、总蛋白(TP)、ALB/球蛋白(A/G)、胆碱酯酶(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比值(ALT/AST)、纤维蛋白原(Fbg)指标浓度呈递减现象,与Child-Pugh肝功能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单胺氧化酶(MAO)、α1-抗胰蛋白酶(ATRY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浓度呈递增现象,与Child-Pugh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指标Child Pugh A、B、C三级之间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肝功能、凝血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欣;刘怀平;刘树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研究负荷深呼吸训练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中老年COPD烟民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进行加压深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日常活动而不进行任何一种有意提高肺功能的专项练习.结果 实验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康复效果明显优于训练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负荷深呼吸训练对提高中老年烟民COPD患者肺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许荣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R-α甲基化与基底细胞型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甲基化与基底细胞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及其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增生症及15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ER-α、PR、Her-2、CK5/6、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测定ER-α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结果 ①150例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29例(19.3%),基底细胞型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CK5/6和(或)EGFR阳性]24例(16.0%).②乳腺癌组织中ER-α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P<0.01);基底细胞型乳腺癌ER-α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基底细胞型乳腺癌组织(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基底细胞型乳腺癌ER-α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较高,且其甲基化水平与患者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ER-α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在基底细胞型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文杰;周兰英;孙延亮;肖海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ICU中碳霉烯类抗生素耐药Ab(CRAb)所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住该院ICU的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通过测定A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CRAb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CSAb)的VAP患者进行1∶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ICU中CRAb所致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离出病原菌前14 d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 d、机械通气时间≥7 d、以及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前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0.②CRAb组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仅对替加环素敏感(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耐药率为67.7%)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 分离出CRAb前14 d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 d、机械通气时间≥7 d及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前24 h APACHEⅡ评分≥20是ICU中CRAb所致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院ICU临床分离的Ab的耐药率较高,CRAb仅对替加环素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保持一定敏感性,仍优于其他抗生素.

    作者: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赵鸣雁;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社区不同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社区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OP)性骨折老年人相关知识、行为、态度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4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人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高低风险老年人群,相关知识与防治态度(P<0.01)、预防行为(P<0.05,P<0.01)呈正相关;高风险OP性骨折老年人群中,预防行为与态度之间无相关性;低风险OP骨折老年人群中,预防行为与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时,应重视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风险人群OP知识水平、预防行为、预防态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真正改善OP性骨折的不良行为,减少骨折的发生.

    作者:何斌;张苇;陆宁;王玉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PFNA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研究[1]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与股骨粗隆部位骨密度降低相关,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风险逐渐增大.保守治疗需要老年患者行骨牵引术并长时间卧床,会出现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致命的.根据AO/ASIF治疗骨折的原则,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给予稳定的内固定从而达到准确的解剖复位、使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本文拟对比股骨近端防髓内钉(PFNA)及Gamma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苗永刚;王宇冬;周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危重症患者合并感染病情的评估作用

    危重症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更容易合并感染,导致病情恶化.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为临床炎症指标[1].本文探讨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浓度的升高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社区老年女性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社区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225名60岁及以上的女性进行入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得分为(16.14±9.49)分,得分率为31.0%,得分32分及以上者6人,及格率仅为5,4%;低风险骨质疏松牲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褥分为(16.50±9.48)分,得分率为31.7%,得分32分及以上者8人,及格率为7.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影响高、低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的老年女性及高龄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苇;王玉环;陆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腹部大手术后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其除了消化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维持内稳态平衡等重要功能[1-3].在患者受到严重创伤等情况会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胃肠道血供骤减,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4].受损的肠黏膜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菌异位,严重者会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是脓毒症休克.胃肠道大手术后不仅会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还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这些都有可能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老年人群由于全身功能均处于衰老状态,在接受较大手术后,更容易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目前认为免疫营养可以一定程度调节患者免疫平衡及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5,6].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肠内营养在老年腹部大手术后的疗效.

    作者:陈云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