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韵波;刘勤;齐玉龙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高凝状态,且高凝状态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该类人群凝血相关指标非常重要[1].而针对不同年龄段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与青年患者的异同.
作者:曾丽;刘永立;刘谢添;王维;刘俊霞;王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症压力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压力性溃疡局部创面的临床处理是影响压力性溃疡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中药外用治疗压力性溃疡具有消除创面感染、炎症反应,清除坏死组织,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雅兰;王晓媛;王自辉;段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降脂通便颗粒对于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预防性高血脂模型法进行造模,分为5组,即:根据降脂通便颗粒的人体日推荐量进行换算设1.00、0.50、0.25 g/60 kg(以生药量计)3个剂量组,以及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对照组)和高脂模型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在试验开始、试验前3 w的后1d和第30天时分别测定体重;在试验开始、第15天和第30天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含量.结果 实验前各剂量组与高脂对照组及基础饲料对照组的大鼠体重接近,实验结束时各剂量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的增重均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血清TC含量接近,实验开始、第15天及第30天,高脂组TC含量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三个剂量组的TC含量均低于高脂对照组,第15天的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各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初始高、中剂量组大鼠TG含量较高,其他三组的含量接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至第15天时,TG含量趋势与实验初始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0天,三个实验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的TG含量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及基础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在实验至第15天、第30天时的HDL-C含量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通便颗粒在不影响体重的基础上,能显著降低TC和TG含量,有效调节血脂.
作者:蒋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及HBeAg发生自然血清转化的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并进行相应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AS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 (1)HBsAg阳性率2003年为1.563%、2004年为2.561%、2005年为2.729%、2006年为2.746%、2007年为2.928%、2008年为2.353%、2009年为0.429%、2010年为2.296%,8年平均阳性率为2.103%.(2)HBsAg阳性人群年龄构成比<18岁为0.4%、18~ 50岁为70.6%、>50岁为29.0%;性别构成比男性为69.7%、女性为30.3%.(3)HBeAg自发血清转化率1.91%/年;HBeAg自发转阴率2.79%/年.结论 ①HBsAg阳性率低于2006年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的结果.②HBsAg阳性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且主要集中于青壮年人群.③HBeAg自发血清转化率低于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中所述年发生率2% ~15%的范围.
作者:李福玮;王桂茹;牛俊奇;刘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对血清瘦素(Lepti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11例为研究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的测定并测定腰臀比(WHR)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对研究组进行相关性分析.再把研究组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SBP、DBP、WHR、Leptin、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老年高血压组leptin与BMI具有相关性(r=0.85,P<0.01),IMT与年龄、WHR、Leptin呈正相关(P<0.01).≥70岁组IMT及Leptin明显高于<70岁组.结论 老年高血压组leptin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组中leptin与IMT明显相关.增龄是IMT及leptin增高的一个因素.
作者:贾灿萍;单其俊;张旭东;孙恒芳;陈军;于祥;周押琴;王晓玲;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前,糖尿病是继癌症与心血管病之后对人类健康危害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围绕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血浆内脂素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1].本文对比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空腹血浆内脂素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作者:潘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是继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之后的新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PRF首先由法国科学家Choukroun等于2000年提取制备,并逐渐应用于口腔、颌面整形外科.PRF延续了上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PRP的优点,同时兼具成骨能力强、制备过程简单、完全取自于自体血、无需添加任何生物制剂等特点,避免了伦理道德的争议及血液交叉感染的风险.国内外学者将PRF分别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体骨和其他骨替代材料等复合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等种植手术中,并在其疗效和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实验研究.
作者:张明锐;郭丽娟;李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QOL测定量表(WHO QOL-100)进行调查.结果 80岁组患者QOL总评分明显低于60和70岁组患者(P<0.05);无配偶患者明显低于有配偶患者(P<0.05);月收入< 800元患者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WHO QOL-100总评分越高(P<0.05).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主要受婚姻、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独立性领域主要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社会关系领域主要受年龄、婚姻、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主要受年龄、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配偶、月收入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WHO QOL-100总评分越高.结论 可以从婚姻状况、月收入和文化程度3个因素着手,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QOL.
作者:马雯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进行质量评价,为抑郁的针灸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利用Review Manage4.2.7软件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评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个临床试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结果 本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高.结论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加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规范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凌;符文彬;吴泰相;欧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手指黏液囊肿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好发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和一侧的皮肤内,直径一般不超过1.5 cm,多见于中指.既往治疗多采取局部切除直接缝合法或穿刺抽取黏液注入药物的保守疗法[1],效果不佳,较易复发.我科自2003年以来通过X线平片与MRI等辅助检查确诊并采用将囊肿壁彻底切除、骨赘咬除、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远侧指间关节黏液囊肿,术后囊肿无复发.
作者:许涛;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一个早期关键性环节.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退,出现异常血管收缩,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1/10,而绝经期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与男性接近,说明雌激素对女性绝经期前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1].如何从雌激素的心血管作用机制中挖掘防治冠心病的有益线索,使其能更安全有效地为老年妇女服务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杨锦茹;李芬;姜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8周龄SD雌性大鼠90只,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分治疗和预防两部分,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下颌下腺NGF mRNA、EGF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预防性实验部分的组间NGF mRNA、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正常组高,模型组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预防中剂量组高.治疗性实验部分的组间NGF mRNA、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阴性对照组高,自然恢复组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中剂量组高.结论 何首乌饮可在基因转录水平提高NGF、EGF的表达.
作者:葛志华;李俊玫;李隆庆;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65岁以上男性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AAA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外科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其中AAA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已被公认为是远期疗效确切持久的首选经典术式,但由于在阻断腹主动脉行人造血管置换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剧烈波动,同时可引起阻断部位以下重要脏器尤其是肾脏的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肾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乌司他丁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循环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近年来该药物的多效性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领域探索的热点之一,但目前乌司他丁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国内报道甚少.本文拟观察在老年AAA患者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中乌司他丁对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万超;金立民;王金;韩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对睡眠的影响,探讨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良好睡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标准化问卷调查736位60 ~ 78岁老年人的积极情感、睡眠问题及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月收入及自评健康变量后,老年人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与睡眠问题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 积极情感、心理幸福感缓冲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影响,与良好睡眠直接相关,关系可能为双向.
作者:李艳玲;张文英;吕亚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血、尿β2-微球蛋白对高盐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高盐饲料饲养22 w造成高血压模型,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正常组,共5组.在第23周,除正常组外,对各组大鼠施相应干预措施.干预8 w后,对其肾脏行病理诊断;全自动生化仪测血β2-微球蛋白( 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放免法测尿中β2 -MG.结果 缬沙坦组、中药组、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β2 -MG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中药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尿β2 -MG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缬沙坦组、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尿β2 -MG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缬沙坦组、中药组、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血BUN升高,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缬沙坦组、中药组、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血Cre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盐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尿β2 -MG比血β2 -MG更敏感.
作者:陈景彦;范洪亮;张树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ecysteinemia,Hhcy)大鼠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Hhcy模型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组.8 w后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观察主动脉壁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胸主动脉血管壁ICAM-1及VCAM-1的表达.结果 Hhcy模型组大鼠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主动脉壁ICAM-1及VCAM-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Hhcy模型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组(P<0.01),主动脉壁ICAM-1及VCAM-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 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Hhcy,主动脉壁ICAM-1及VCAM-1表达上调.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下调血浆Hcy水平及主动脉壁ICAM-1及VCAM-1的表达,对Hhcy致AS具有明显预防作用.
作者:王新;郭晓林;王玉玲;姜雅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DTICH)临床容易忽视,但一旦发生,预后较差.如何及时发现DTICH并及早处理,对提高DTICH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杨明飞;张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集体授课为主、个别讲解为辅的方式,集体教育以录像、专家讲课、集体讨论、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生活方式及门诊随访依从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这四个维度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门诊随访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田震静;吕烨辉;付爱丽;徐春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NRG)-1β对实验性老年痴呆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经左侧脑室微量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0( Aβ1~40)建立实验性痴呆模型,经右侧脑室注射NRG-1β干预治疗,Y型电迷宫检测动物认知功能,原位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神经细胞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经侧脑室注射NRG-1β治疗后,大鼠较模型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TNF-α表达减弱(P<0.05).结论 NRG-1β可能下调炎性因子TNF-α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利华;张睿;田强;陈燕;张美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地尔硫卓组,YLSC低剂量组(2.50 mg/kg)、YLSC高剂量组(5.00 mg/kg).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复制大鼠I/R模型.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LVEDP和±dp/dtmax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 -K+ -ATP酶(Na+ -K+ -ATPase)、Ca2+ -ATP酶(Ca2 -ATPase)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YLS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R、MAP和±dp/dtmax,升高LVEDP(P<0.05或P<0.01);YLSC还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的释放,增加SOD、Na+-K+-ATPase和Ca2+ -ATPase的活性(P <0.05或P<0.01).结论 YLSC能改善I/R大鼠的心功能,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保护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有关.
作者:覃斐章;简洁;黄建春;黄仁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