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吴志彬;李秀增;余涛;陈月英;李芳

关键词:疗养, 疗养因子, 微小气候, 血压, 高血压
摘要:目前控制血压,提高降压达标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1].我院地处著名的海滨疗养地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丰富.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院疗养的3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城市空巢和非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空巢和非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娱乐活动、居住形式、能否及时治病、子女探望频次、医疗负担方式、年龄和重大负性生活经历等可预测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结论 与城市非空巢老人相比,城市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低.

    作者:陆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14例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DN)是目前欧洲和美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其在我国ESRD中所占比例逐年攀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

    作者:李丹;徐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目前控制血压,提高降压达标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1].我院地处著名的海滨疗养地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丰富.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院疗养的3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彬;李秀增;余涛;陈月英;李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功能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缺失(DCC)基因功能区转染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SW1ll6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含有DCC基因胞内区功能域(3727-3792 bp)的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CC转染到结肠癌细胞SWI116,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SWl116细胞36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及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大量凋亡细胞,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DCC基因的胞内功能域(3727-3792 bp)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旭浩;焦海展;吴亚冉;张凯峰;门丽慧;赵青;韩博;巩春玲;丛中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晚期癌痛病人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的疗效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意识,癌性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和消化等功能.芬太尼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镇痛及癌性疼痛的治疗,但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更加明显.

    作者:高嵩;刘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目前已知强的促细胞生成因子,在促血管生成、创伤愈合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巨大,同时也在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1].

    作者:赵宇;孙立伟;姜锐;申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Frat1与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目的 探讨Frat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at1与β-caten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标本中Frat1和β-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中,Fratl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35)、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相关(P=0.010);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17)、淋巴结转移(P=0.0 07)、TNM分期相关(P=0.016);Fratl的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有相关性(P=0.003).结论 Fratl和β-catenin与肺癌的低分化、转移、高级别TNM分期等恶性表型有关,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Fratl可能成为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勇;王业林;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随着手术设备的日益先进和操作技术的日趋完善,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我院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同期对同年龄段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王晨阳;王武亮;袁博;杨亚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DMA、SHBG、DHEAS与雌二醇水平的变化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病率约为男性的4倍.目前,骨密度(BMD)测定是诊断PMO的标准,但对于PMO的预测、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均不适用.雌激素与一氧化氮(NO)均参与PMO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郑青;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血清CEA、NSE、SCC、CYFRA21-1检测的意义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检测,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相对较高、费用低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评价疗效和治疗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贺贵福;赵义;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

    作者:王明盛;林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已增加[1].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2].糖尿病早期因高血糖和高尿糖在肾近曲小管竞争,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主要表现为低尿酸血症.随着病情进展,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肾糖阈下降,尿酸的清除率下降,血尿酸上升.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是否进一步增加报道较少,本文探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是否进一步增加,以探讨血尿酸在IGT中的作用.

    作者:单红英;董春艳;秋冬梅;裴文杰;刘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疲劳应激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含量和4型G蛋白耦联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通络干预的作用

    目的 方法 探讨通络干预对疲劳应激致内皮功能障碍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和主动脉4型G蛋白耦联受体(GP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疲劳应激组、人参组和通心络组.采用“基础饮食+负重力竭游泳”方法建立疲劳应激模型.通过游泳时间、爬杆时间评价模型建立,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形态,并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评价内皮功能;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主动脉GPR4 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疲劳应激组血管内皮结构损伤,内皮分泌NO明显减少,ET明显增加(均P<0.05).疲劳应激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人参、通心络干预后,血清NO水平明显增加,血浆ET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lp-PLA2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主动脉GPR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疲劳应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出现明显损伤,血清lp-PLA2含量明显增加,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络治疗能显著降低疲劳应激大鼠血清lp-PLA2水平,抑制主动脉GPR4 mRNA和蛋白表达,因此通络治疗可有效抑制ox-LDL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作者:韩建科;魏聪;贾振华;常丽萍;王宏涛;张彦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MMP-9与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80例,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癌标本中MMP-9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 在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MMP母和Ki-67置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和76.3%;MMP-9和Ki-67蛋白表达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论 联合检测MMP-9和Ki-67蛋白表达有助于阐释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机制,并可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曲义坤;徐剑;杨婷;刘伟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37例(肾功能代偿者25例,肾功能失代偿者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双肾大小、皮质厚度,CDFI 取双肾斜冠状切面显示肾脏血流,同样方法CDE观察双肾各分支血管血流,将血流分布情况分为四型,再分别应用CDFI及CDE测量肾主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及RI值.结果 CDFI测量肾脏长、宽、厚及皮质厚度,与DN肾功能代偿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及DN肾功能失代偿组肾脏体积、皮质厚度有显著差异(P<0.01),即随着肾功能恶化,肾脏的体积变小、皮质变薄.测量DN患者肾内血流分布情况,CDE多显示I型、Ⅱ型、Ⅲ型,CDFI多显示Ⅳ型,提示CDE对低速血流敏感.CDFT与CDE检测DN患者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的结果有差异(P<0.05);两者检测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检测DN患者肾主动脉各血流参数肾脏无显著差异(P>0.05),即CDE在显示低流速、分支血管的血流参数方面优于CDFI.结论 CDFI可联合二维超声对DN患者形态学改变做出分析.CDE对末梢血流、低速信号血流较CDFI敏感,CDFI对肾内近端血管血流速度显示较好.CDFI与CDE联合应用,对提高DN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和预防及正确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姜丹凤;刘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危险因素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围绝经期是每位妇女都必经的阶段[2],围绝经期女性比较敏感,在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基础上,如果生活中出现某些重大事件,会加重心理负担,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加重,同时也出现抑郁症状[3].

    作者:陈素兰;陈长香;马素慧;赵雅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56例

    20%甘露醇被广泛应用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对减轻临床症状、治愈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高渗溶液本身的特性,对局部静脉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输注过程中患者常感觉局部疼痛、肿胀感;尤其是一日内要输入几次甘露醇的患者,局部症状更明显,严重者会出现静脉炎的症状.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邬淑雁;李森龙;王树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原玉树地区药食两用植物芜菁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探讨中藏药芜菁不同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10ml/kg建立衰老模型,通过自制的中藏药芜菁水、95%乙醇、石油醚、水醇醚混合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每日400 mg/kg灌胃,并用生理盐水和VE灌胃做对照组,连续6w.处死后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结果 芜菁不同提取物组及VE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D-半乳精致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降低丙二醛(MDA)的活性(P<0.01),并能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P<0.0l),乙醇、石油醚提取物疗效较好.结论 芜菁对于D半乳糖诱发的亚急性衰老模型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花;吴萍;文绍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以97例原发性肝癌标本为观察组,6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Kindl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结果 Kindlin-2、VEGF和CD34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Kindlin-2、VEGF和CD34表达与肿瘤体积、转移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Kindlin-2、VEGF和CD34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Kindlin-2、VEGF和CD34高表达对原发性肝癌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Kindlin-2可能介导VEGF分泌增强而诱导CD34阳性的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洪水翔;赖日勇;廖光宏;钟玮平;胡宝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嗅成鞘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嗅成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NSCs移植组、NSCs与OECs移植组、AD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从SD胎鼠(孕16-18 d)取材,在体外分别培养和共培养OECs与NSCs,并将共培养的OECs与NSCs移植于AD大鼠大脑;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移植细胞存活、迁移和分化以及宿主脑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行为学测试:NSCs与OECs移植组潜伏期明显缩短、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与NSCs移植组、AD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根据标记跟踪,植入的NSCs乌OECs大量存活,从注射部位分别向两侧海马区及其周围皮质迁移.③免疫荧光检测:植入NSCs能在AD脑内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以及少量胆碱能神经元,NSCs与OECs移植组分化为神经元的分化率13.97%,与NSCs移植组8.35%差异显著(P<0.05).④海马突触素表达:NSCs与OECs移植组IA值高,与NSCs移植组、AD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嗅成鞘细胞通过改善植入神经干细胞在AD脑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能力以及与宿主脑的联系,提高NSCs移植治疗大鼠AD的效果.

    作者:姚柏春;孙天敏;冯娜;王军;唐慕湘;王金勇;王配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