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冬霞;范晓艳;金岳雷;王晓丽;郭勇;薛勇;李玉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5-羟色胺(5-HT)、D-D二聚体(D-Dimer)、血栓烷素A2(TXA2)、前列环素l2(PGI2)、热休克蛋白70(HSP70) mRNA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IS)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老年SD大鼠,采用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颈总动脉结扎并改良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取15只做假手术组;余行AIS模型制备,术后45只随机取15只做模型组,余30只为治疗组.治疗组予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及灯盏细辛注射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疗程4d.各组大鼠均于治疗前、治疗后0、12、24、48、72、96 h作大鼠神经功能ZeaLonga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ET、5-HT、D-Dimer、TXA2、PGI2、HSP70 mRNA水平.结果 治疗组24、48、72、96 h ZeaLonga评分与模型组同一时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治疗后的5-HT、TXA2、HSP70 mR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ET、D-Dimer、TXA2、HSP70 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Dimer水平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AIS的整体神经功能评分;ET、5-HT、D-Dimer、TXA2、PGI2、HSP70 mRNA高表达是AIS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机制与指标.益气活血法能够通过调整各微循环指标的表达,尤其下调D-Dimer的高表达,改善AIS微循环,并促进整体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邱乐;王新生;刘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约70%的癌症死亡患者发生于65岁以上年龄段,接受肿瘤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持续增加,至2030年死于癌症的老年患者数量将翻倍[1],大多数脑转移患者仅接受全脑放疗,但是关于全脑放疗的理想剂量分割方式仍有争议.
作者:张清琴;岳军艳;寇小格;崔艳慧;李小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围绝经期是每位妇女都必经的阶段[2],围绝经期女性比较敏感,在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基础上,如果生活中出现某些重大事件,会加重心理负担,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加重,同时也出现抑郁症状[3].
作者:陈素兰;陈长香;马素慧;赵雅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37例(肾功能代偿者25例,肾功能失代偿者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双肾大小、皮质厚度,CDFI 取双肾斜冠状切面显示肾脏血流,同样方法CDE观察双肾各分支血管血流,将血流分布情况分为四型,再分别应用CDFI及CDE测量肾主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及RI值.结果 CDFI测量肾脏长、宽、厚及皮质厚度,与DN肾功能代偿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及DN肾功能失代偿组肾脏体积、皮质厚度有显著差异(P<0.01),即随着肾功能恶化,肾脏的体积变小、皮质变薄.测量DN患者肾内血流分布情况,CDE多显示I型、Ⅱ型、Ⅲ型,CDFI多显示Ⅳ型,提示CDE对低速血流敏感.CDFT与CDE检测DN患者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的结果有差异(P<0.05);两者检测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检测DN患者肾主动脉各血流参数肾脏无显著差异(P>0.05),即CDE在显示低流速、分支血管的血流参数方面优于CDFI.结论 CDFI可联合二维超声对DN患者形态学改变做出分析.CDE对末梢血流、低速信号血流较CDFI敏感,CDFI对肾内近端血管血流速度显示较好.CDFI与CDE联合应用,对提高DN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和预防及正确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姜丹凤;刘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80例,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癌标本中MMP-9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 在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MMP母和Ki-67置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和76.3%;MMP-9和Ki-67蛋白表达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论 联合检测MMP-9和Ki-67蛋白表达有助于阐释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机制,并可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曲义坤;徐剑;杨婷;刘伟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研究认为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本研究观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辉;周亚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EPO干预组(D组).C组、D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EPD预处理组于缺血开始前2h予腹腔注射EPD3000 U/kg;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手术前2h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后进行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Nissl染色以及VEGF和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计算缺血侧大脑皮层VEGF及ICAM-1的表达情况.另选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按上述方法造模及分组,在缺血再灌注24h后行10%红四氮氯唑(TTC)染色,测脑梗死的面积.结果 C组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与D组明显增大(P<0.01),B组未见脑梗死灶.光镜下A、B组仅见少数VEGF、ICAM-1阳性细胞,C、D组VEGF、ICAM-1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B组(P<0.O1),D组VEGF阳性细胞数高于C组(P<0.01),D组1CAM-1阳性细胞数低于C组.结论 EPD预处理可抑制缺血损伤,减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表达、下调ICAM-1而实现的.
作者:孙晓佳;孙宇;孙霓;王胜军;李秀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小胶质细胞与GDNF及TNF-α的相关性.方法 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做脑梗死模型,PJ34抑制脑梗死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GDN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 随着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的增加,GDNF也明显增加(r=0.73,P<0.01)而TNF-α则明显减少(r=-0.15,p=o.04).结论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与GDNF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TNF-α呈负相关.
作者:王建平;杨直堂;刘聪;许栋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CO)体系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2~68岁COPD患者87例,依据COPD诊治规范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并以同年龄段健康人2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血清HO-1水平,采用乐宏元等方法检测全血COHb,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分析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 老年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以及机体乏氧状态的逐步恶化,HO-1、COHb和cGM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HO-I、CO和cGMP水平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的诊断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马雪梅;朱贵明;鲍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hs-CRP为炎症反应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国内尚少见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hs-CRP水平变化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hs-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hs-CRP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药物尤瑞克林对其的影响.
作者:高重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老龄病人由于各系统器官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随增龄而衰退,并且呈进行性不可逆变化,因此,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年轻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明显特征,容易发生危重症,且预后较差[1].
作者:欧阳琳;侯粲;伍国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内脂素作为细胞外酶的形式,即烟酰胺磷酸二核糖转移酶,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础,也是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关键[1].还可以调节依赖NAD有关长寿的去乙酰化酶1(SLRT1)的活性[2].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老年人震后精神痛苦的出现频率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在震后7-9个月对绵阳市永兴板房区和秀水镇农村的60岁以上老年受灾群众(n=84)进行问卷调查,SRQ>7分界定为SRQ-筛查阳性组.结果 SRQ筛查阳性57例(67.9%).SRQ阳性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阴性组(P=0.023).SRQ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是现患躯体疾病(OR=6.803,95% Cl=0.972~47.629)、女性(OR=5.588,95% Cl=0.997~31.322)及家庭月支出(OR=1.002,95% Cl=1.000~1.004).目前家中共同生活人数(OR=0.588,95%C1=0.356~-0.973)、宗教信仰(OR=0.187,95% Cl=0.028~1.260)和家庭接受救助(OR=0.199,95% CI=0.025~1.576)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汶川地震受灾老年人精神痛苦比例较高,与躯体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性别等密切相关.
作者:向虎;王华丽;马弘;何鸣;马宁;吴霞民;郭琼;黄宣银;于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以往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老年CAP预后的危险因素[1].而对于电解质紊乱,临床多关注于血钾、钠、氯的变化,而对血磷的变化认识不足.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CAP患者早期血磷水平,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海英;于常英;卢冬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内、外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短期内(1-2个月)无法避免死亡者,均可考虑进行移植术.
作者:马瑶瑶;凌宾芳;吴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rat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at1与β-caten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标本中Frat1和β-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中,Fratl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35)、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相关(P=0.010);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17)、淋巴结转移(P=0.0 07)、TNM分期相关(P=0.016);Fratl的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有相关性(P=0.003).结论 Fratl和β-catenin与肺癌的低分化、转移、高级别TNM分期等恶性表型有关,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Fratl可能成为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勇;王业林;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PNF)神经保护效应的机制以及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所有的大鼠均经历大脑中动脉阻断诱发的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过程,此过程持续45 min.B组给予BDNF以产生神经保护,C组采用选择性Raf-1信号分子抑制剂Bay43-9006抑制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脑损伤用甲酚紫染色加图像分析评估,细胞外调节激酶和2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杂交测定.结果 经过缺血再灌注过程,额叶脑组织的损伤比例为(16.48±5.72)%;在使用BDNF预处理的情况下,脑组织损伤比例显著降低至(6.32±3.08)%(P=0.039).使用Raf-1抑制剂之后,细胞外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1 (P=0.0084)和细胞外调节激酶2(P=0.029).与此同时,BDNF的神经保护效应明显减弱,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BDNF可以抵抗损伤,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是BDNF这种抗损伤效应的关键信号调节通路.
作者:严之红;郭威早;佟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孤独感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学生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因此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运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控制血压,提高降压达标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1].我院地处著名的海滨疗养地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丰富.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院疗养的3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彬;李秀增;余涛;陈月英;李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共84只,随机分成3组,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吲哚美辛预处理组,每组有28只.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来制备.对每组动物于缺血2h行再灌注,于再灌注6、12、24、48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及CR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IL-1β及CRP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吲哚美辛预处理组IL-11β及CRP的含量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结论 吲哚美辛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IL-1β及CRP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和平;李惠勉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