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琳;侯粲;伍国宝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围绝经期是每位妇女都必经的阶段[2],围绝经期女性比较敏感,在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基础上,如果生活中出现某些重大事件,会加重心理负担,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加重,同时也出现抑郁症状[3].
作者:陈素兰;陈长香;马素慧;赵雅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甘露醇被广泛应用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对减轻临床症状、治愈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高渗溶液本身的特性,对局部静脉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输注过程中患者常感觉局部疼痛、肿胀感;尤其是一日内要输入几次甘露醇的患者,局部症状更明显,严重者会出现静脉炎的症状.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邬淑雁;李森龙;王树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记忆干预对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记忆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内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分<22分的老年人50例,进行针对性记忆训练6个月.分别在训练3个月、6个月时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与干预前比较,RBMTⅡ评分5项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6项评分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3个月比较,5项有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6个月不间断的记忆干预明显提高了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的记忆评分,改善了老年人的记忆力,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刘瑞华;陈长香;李淑杏;吴黎明;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意识,癌性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和消化等功能.芬太尼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镇痛及癌性疼痛的治疗,但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更加明显.
作者:高嵩;刘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L-肌肽对H2 O2诱导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 在H2 O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肌肽作用于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肌肽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NF-κB P65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NF-κB P65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浓度的肌肽对H2 O2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20 mmol/L浓度时达大值(p<0.05).20 mmol/L的肌肽作用于PC12细胞可降低NF-κB P65的mRNA表达,降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肌肽可抑制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结论 肌肽对H2 O2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来抑制PC12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董晓丽;明海霞;金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BX5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 房颤患者100例(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107例进行TBX5基因rs3825214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房颤的关联研究.所有患者均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查患者TBX5基因rs3825214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 TBX5基因rs3825214位点在入选人群中存在多态性,分别为GG、AG和AA型,其基因型频率在房颤组和对照组分别依次为28.0%,60.0%,12.0%和15.9%,50.5%,33.6%.GG基因型在房颤组的频率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AA基因型在房颤组的频率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房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0%,44.0%和41.1%,48.9%,G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BX5基因rs3825214位点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感基因,G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房颤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瑛;王亚珠;范晋奇;殷跃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发作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MI的临床预后,较好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然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的广泛存在及高凝状态,严重影响了PCI的疗效,并可导致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AMI患者,探讨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唐玉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毛尖蘑子实体粗多糖(MJMP)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并对小鼠H22实体瘤模型进行MJMP处理,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RT-PCR法分析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体内实验显示MJMP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HE染色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RT-PCR表明Caspase-3 mRNA基因表达均增强.结论 MJMP对H22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吕冬霞;范晓艳;金岳雷;王晓丽;郭勇;薛勇;李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探讨国产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1年第2期)、Ovid-medline全文数据库(1966-2011.06)、PubMed数据库(1948-2011.06)、EMBASE数据库(1966-2011.06)、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93.10—2011.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98.01-2011.06)及维普数据库(1989~2011.06),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初检出114篇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2篇13项关于拉西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同质性检验,有效性:x2=12.72,df=12,P=0.39,合并OR=1.92,95% CI(1.39,2.66),Z=3.95,P<0.0001;安全性:x2=15.55,df=12,P=0.21,合并OR=0.52,95% CI(0.37,0.73),Z=3.75,P=0.0002.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西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刘运阳;秦玲;吴海帝;徐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手术设备的日益先进和操作技术的日趋完善,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我院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同期对同年龄段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王晨阳;王武亮;袁博;杨亚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检测,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相对较高、费用低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评价疗效和治疗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贺贵福;赵义;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藏药芜菁不同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10ml/kg建立衰老模型,通过自制的中藏药芜菁水、95%乙醇、石油醚、水醇醚混合提取物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每日400 mg/kg灌胃,并用生理盐水和VE灌胃做对照组,连续6w.处死后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结果 芜菁不同提取物组及VE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D-半乳精致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降低丙二醛(MDA)的活性(P<0.01),并能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P<0.0l),乙醇、石油醚提取物疗效较好.结论 芜菁对于D半乳糖诱发的亚急性衰老模型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花;吴萍;文绍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CO)体系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2~68岁COPD患者87例,依据COPD诊治规范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并以同年龄段健康人2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血清HO-1水平,采用乐宏元等方法检测全血COHb,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分析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 老年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以及机体乏氧状态的逐步恶化,HO-1、COHb和cGM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HO-I、CO和cGMP水平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的诊断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马雪梅;朱贵明;鲍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炎症反应在此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炎症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增高,对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1].
作者:李中玮;宋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夏芩颗粒对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噪音刺激结合光照的复合刺激法进行造模,观察夏芩颗粒对大鼠外观性情、收缩压、心率、血浆AngⅡ、儿茶酚胺(NE、E)和皮质醇的影响.结果 夏芩颗粒具有明显改善大鼠外观性情的作用,并且具有降压、减缓心率等作用,使模型鼠的血浆AngⅡ、儿茶酚胺(NE、E)和皮质醇含量降低.结论 夏芩颗粒对大鼠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痰液、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的浓度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肺癌和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痰液、血清、BALF中CYFRA 21-1的浓度水平.结果 52例肺癌患者痰液、血清、BALF中CYFRA21-1的浓度分别为(25.2±9.1)μg/L,(20.2±19.1)μg/L和(50.3±17.2)μg/L; 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三个标本的浓度分别为(1.2±l.7)μg/L,(2.2±1.6) μg/L和(3.5±7.2) μg/L.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三个标本CYFRA 21-I检测结果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痰液、血清、BALF中CYFRA 21-l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1.9%、38.5%和63.5%;而肺部良性病变组三个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17.4%、6.5%和13.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三种标本CYFRA 21-1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不同标本之间CYFRA21-1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P=0.04);BALF标本较血清标本检测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更大(x2=6.50,P=0.01).联合检测三个标本与单个标本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痰液、血清、BALF标本肿瘤标志物CYFRA 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与检测单个标本相比,联合检测三个标本的CYFRA 21-1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刘大鹰;胡灼君;农天雷;林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的疾病,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有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亨廷顿舞蹈病(HD)、阿尔茨海默病(AD)等.
作者:张平;张本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共84只,随机分成3组,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吲哚美辛预处理组,每组有28只.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来制备.对每组动物于缺血2h行再灌注,于再灌注6、12、24、48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及CR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IL-1β及CRP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吲哚美辛预处理组IL-11β及CRP的含量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结论 吲哚美辛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IL-1β及CRP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和平;李惠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37例(肾功能代偿者25例,肾功能失代偿者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双肾大小、皮质厚度,CDFI 取双肾斜冠状切面显示肾脏血流,同样方法CDE观察双肾各分支血管血流,将血流分布情况分为四型,再分别应用CDFI及CDE测量肾主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及RI值.结果 CDFI测量肾脏长、宽、厚及皮质厚度,与DN肾功能代偿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及DN肾功能失代偿组肾脏体积、皮质厚度有显著差异(P<0.01),即随着肾功能恶化,肾脏的体积变小、皮质变薄.测量DN患者肾内血流分布情况,CDE多显示I型、Ⅱ型、Ⅲ型,CDFI多显示Ⅳ型,提示CDE对低速血流敏感.CDFT与CDE检测DN患者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d)的结果有差异(P<0.05);两者检测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检测DN患者肾主动脉各血流参数肾脏无显著差异(P>0.05),即CDE在显示低流速、分支血管的血流参数方面优于CDFI.结论 CDFI可联合二维超声对DN患者形态学改变做出分析.CDE对末梢血流、低速信号血流较CDFI敏感,CDFI对肾内近端血管血流速度显示较好.CDFI与CDE联合应用,对提高DN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和预防及正确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姜丹凤;刘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TA)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血栓负荷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年龄≥65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血栓负荷病变患者,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并随机分为TA联合PCI组(45例)和单纯PCI组(25例).TA联合PCI组加用DiverC.E.血栓抽吸装置.比较两组病人一般发病资料和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和回落百分比、心肌显色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两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和回落百分比(sumSTR)、心肌显色分级(MBG)、LVEF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TA联合PCI组MACE发生率较单纯PCI组低.结论 TA联合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是治疗AMI伴有血栓负荷病变有效的手段,能够更大程度改善冠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减少MACE事件发生,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负荷病变患者的左室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索传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