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省老年肾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

管旌旌;胡敬海;王晓庆;王晓雪;芦志华

关键词:老年肾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 预防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吉林省老年肾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结石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因肾铸形结石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27例,年龄50-68岁,男性平均年龄(57.9±12.5)岁,女性平均年龄(62.6±11.3)岁,所有结石标本均采用LIIR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根据结果指导预防结石复发.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86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均未行结石成分分析而接受一般的预防指导.结果 在结石总体构成比上,一水草酸钙结石71例(67.62%),碳酸磷灰石结石57例(54.29%),无水尿酸结石11例(10.48%),二水草酸钙结石38例(36.19%),六水磷酸铵镁结石19例(18.09%),尿酸铵结石2例(1.90%),二水磷酸氢钙结石1例(0.95%),一水尿酸钠结石2例(1.90%).在结石的组合成分上,混合性结石76例(72.38%),单一成分结石29例(27.62%).试验组平均随访18.6个月,复发率为8.57%.对照组平均随访24个月,复发率为18.6%,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老年肾结石患者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中Kindlin-2蛋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以97例原发性肝癌标本为观察组,6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Kindli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结果 Kindlin-2、VEGF和CD34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Kindlin-2、VEGF和CD34表达与肿瘤体积、转移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Kindlin-2、VEGF和CD34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Kindlin-2、VEGF和CD34高表达对原发性肝癌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Kindlin-2可能介导VEGF分泌增强而诱导CD34阳性的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洪水翔;赖日勇;廖光宏;钟玮平;胡宝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56例

    20%甘露醇被广泛应用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某些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对减轻临床症状、治愈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高渗溶液本身的特性,对局部静脉和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输注过程中患者常感觉局部疼痛、肿胀感;尤其是一日内要输入几次甘露醇的患者,局部症状更明显,严重者会出现静脉炎的症状.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邬淑雁;李森龙;王树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大蛋白与HBV DNA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A DN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年龄>60岁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V-LP检测,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60例HBsAg阳性患者,大三阳组28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92.86%、HBV DNA阳性率为89.29%;小三阳组32例患者中,HBV-LP阳性率为43.75%、HBV DNA阳性率为40.61%,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中检测不到HBV-LP与HBV DNA的存在.HBV-LP与HBV DNA呈正相关(r=0.356,P<0.05).60例观察组患者中,40例(66.67%)HBV-LP阳性,38例(63.33%) HBV DNA阳性,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0.46,P<0.05).结论 HBV-LP作为判断患者体内HBV病毒是否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明显相关,根据两者血清水平可对疾病进行正确评估、正确诊断,可作为除乙肝两对半以外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作者:郑兰;汪洁;张为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记忆障碍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记忆干预对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记忆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内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分<22分的老年人50例,进行针对性记忆训练6个月.分别在训练3个月、6个月时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与干预前比较,RBMTⅡ评分5项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6项评分提高;干预6个月后与3个月比较,5项有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6个月不间断的记忆干预明显提高了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的记忆评分,改善了老年人的记忆力,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刘瑞华;陈长香;李淑杏;吴黎明;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ERK信号传导调节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PNF)神经保护效应的机制以及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所有的大鼠均经历大脑中动脉阻断诱发的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过程,此过程持续45 min.B组给予BDNF以产生神经保护,C组采用选择性Raf-1信号分子抑制剂Bay43-9006抑制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脑损伤用甲酚紫染色加图像分析评估,细胞外调节激酶和2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杂交测定.结果 经过缺血再灌注过程,额叶脑组织的损伤比例为(16.48±5.72)%;在使用BDNF预处理的情况下,脑组织损伤比例显著降低至(6.32±3.08)%(P=0.039).使用Raf-1抑制剂之后,细胞外调节激酶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1 (P=0.0084)和细胞外调节激酶2(P=0.029).与此同时,BDNF的神经保护效应明显减弱,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BDNF可以抵抗损伤,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是BDNF这种抗损伤效应的关键信号调节通路.

    作者:严之红;郭威早;佟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中的血压控制

    牙周病和牙体病是老年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就是牙拔除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缺乏有效控制术中血压波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

    作者:徐斌;彭良文;杨玲娣;朱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血压类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不同血压类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就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24例,女136例,平均年龄(65.56士12.81)岁.入选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勺型组、非勺型组、反勺型组;各组患者入院24h内均进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血脂检测和颈郁血管超声检测.结果 (1)260名脑梗死患者中勺型血压患者79例,非勺型血压患者88例,反勺型血压患者93例;(2)三种类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脉压(NPP)、夜间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晨起收缩压(ESBP)、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及24h平均动脉压(24 h 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其他两组比较,勺型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且日常生活能力强(P<0.05);(4)三种类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冲膜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反勺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反勺型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

    作者:赵文娟;安中平;于德林;刘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目前已知强的促细胞生成因子,在促血管生成、创伤愈合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巨大,同时也在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1].

    作者:赵宇;孙立伟;姜锐;申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恶性肿瘤介入治疗35例

    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放化疗及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尤其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并且伴随阴道出血情况较严重,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原因丧失了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杨亚培;王武亮;邓克红;袁博;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功能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缺失(DCC)基因功能区转染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SW1ll6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含有DCC基因胞内区功能域(3727-3792 bp)的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CC转染到结肠癌细胞SWI116,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SWl116细胞36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及TUNEL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大量凋亡细胞,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DCC基因的胞内功能域(3727-3792 bp)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旭浩;焦海展;吴亚冉;张凯峰;门丽慧;赵青;韩博;巩春玲;丛中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血磷水平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以往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老年CAP预后的危险因素[1].而对于电解质紊乱,临床多关注于血钾、钠、氯的变化,而对血磷的变化认识不足.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CAP患者早期血磷水平,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海英;于常英;卢冬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脂通络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炎症反应在此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炎症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增高,对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1].

    作者:李中玮;宋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

    孤独感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学生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因此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运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hs-CRP的变化及尤瑞克林对其的影响

    hs-CRP为炎症反应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国内尚少见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hs-CRP水平变化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hs-CRP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hs-CRP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药物尤瑞克林对其的影响.

    作者:高重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NT-proBNP与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左心衰时,对患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NPPV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46例,观察治疗24h后血清NT-proBNP、IL-6与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24h后,NPPV组患者的NT-proBNP、IL-6、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输送(DO2)及氧耗量(V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的NT-proBNP、IL-6、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PaO2、PaCO2和D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两组间比较,NPPV组NT-proBNP、IL-6、CVP、PaO2、PaCO2、DO2及VO2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参数的NPPV治疗,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MT-proBNP及IL-6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

    作者:蒋宇;俞锐敏;陈芳;赵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已增加[1].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痛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2].糖尿病早期因高血糖和高尿糖在肾近曲小管竞争,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主要表现为低尿酸血症.随着病情进展,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肾糖阈下降,尿酸的清除率下降,血尿酸上升.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是否进一步增加报道较少,本文探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是否进一步增加,以探讨血尿酸在IGT中的作用.

    作者:单红英;董春艳;秋冬梅;裴文杰;刘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Frat1与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目的 探讨Frat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rat1与β-caten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标本中Frat1和β-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中,Fratl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35)、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相关(P=0.010);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低分化(P=0.017)、淋巴结转移(P=0.0 07)、TNM分期相关(P=0.016);Fratl的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有相关性(P=0.003).结论 Fratl和β-catenin与肺癌的低分化、转移、高级别TNM分期等恶性表型有关,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Fratl可能成为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勇;王业林;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胆固醇水平升高对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海马胆固醇含量升高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变化,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水迷宫训练大鼠7d筛选合格大鼠后,海马直接注射不同剂量胆固醇,72 h后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并以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注射胆固醇后72 h,中高剂量组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tau蛋白PHF-1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tau-1明显降低(P<0.01),总tau蛋白(R134d)无明显变化.结论 海马胆固醇水平升高可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可能参与AD的形成.

    作者:覃红斌;魏蕾;张京伟;唐军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研究认为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本研究观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辉;周亚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BX5基因rs3825214位点多态性和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TBX5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 房颤患者100例(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107例进行TBX5基因rs3825214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房颤的关联研究.所有患者均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查患者TBX5基因rs3825214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 TBX5基因rs3825214位点在入选人群中存在多态性,分别为GG、AG和AA型,其基因型频率在房颤组和对照组分别依次为28.0%,60.0%,12.0%和15.9%,50.5%,33.6%.GG基因型在房颤组的频率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AA基因型在房颤组的频率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房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0%,44.0%和41.1%,48.9%,G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BX5基因rs3825214位点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感基因,G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房颤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李瑛;王亚珠;范晋奇;殷跃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