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

姚怡然

关键词:老年患者,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室近期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取同期正常的老年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d、4d、7d血清TNF-α和IL-2水平,以及血、尿淀粉酶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奥曲肽组相比,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的老年患者血淀粉酶在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尿淀粉酶在第4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结论 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用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TNF-a和IL-2水平实现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46例新辅助化疗5年存活率

    Ⅲ期乳腺癌,临床上称晚期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预后差[1].以往治疗晚期乳腺癌,只能进行维持治疗.为了打破晚期乳腺癌不能治疗的错误说法,我院子2003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Ⅲ期乳腺癌进行筛选,主要针对Ⅲ期乳腺癌转移不重、不侵犯重要脏器、即使腋下淋巴结转移也不超过6枚的患者,对其进行3个周期化疗,然后进行乳腺扩大根治术,术后配合新辅助化疗,即再进行放疗和化疗,收效满意.

    作者:郑亚军;谢忠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102例

    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重庆海扶技术公司生产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对102例患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症状体征消失或缓解的时间,探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黉遒;周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癌组织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检测Bcl-2及Bax基因在小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小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取50例小肠肿瘤患者标本,并取30例癌组织附近正常组织,Bcl-2及Bax基因表达检测采用Western印迹法,而细胞凋亡指数(AI)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结果 相对于癌组织附近正常组织,Bcl-2、Bax基因及AI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偏高(P<0 05);小肠癌中Bcl-2积分与AI呈负相关,相反,Bax积分则与AI呈正相关.结论 Bcl-2很有可能参与小肠癌发生及发展,并同时对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而Bax则部分升高癌细胞凋亡水平.

    作者:辛向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铁路系统职工艾滋病老龄化现况及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流动人群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流行传播的作用.铁路系统职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人数多、分散、流动性强,特别是近年来铁路改革加快,路局重组、站段合并集中到较大的城市,造成更多职工上班与居住地的分离,加大职工的流动性.人群流动或迁移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具备的行为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性[1].本文探讨铁路系统职工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铁路及企业职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

    作者:吕榜军;唐青山;聂雄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国外老年护理保障模式及启示

    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在我国日趋突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在护理保障上的先行经验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选取美国、瑞典、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不同类型的国家加以考察,以期为构筑我国老年护理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谢保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E-钙黏素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和E-钙黏素(sE-cad)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20例正常女性血清sE-sel和sE-csd的含量.并比较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w血清sE-sel和sE-cad含量的变化.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sE-sel和sE-ca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淋巴结转移组二者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Ⅰ、Ⅱ期与Ⅲ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含量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乳腺癌患者手术后2w血清sE-sel和sE-cad含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 sE-sel和sE-cad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浸润转移和手术效果的判断、评价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俊伟;王爱军;张志勇;郑宝军;施华;王红钰;吴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

    扩张型心肌病(DM)主要的临床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肌病变.通常起病缓慢,多在症状明显时才就诊,如出现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才被诊断.主要的体征为心脏扩大,有奔马律,常合并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1].强心、利尿、扩血管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方法,但是长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并且可使受体密度下调[2].

    作者:赵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关系及老年CAP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入组305例以CAP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on-ACS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和30 d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CAP入院的305例老年患者中,合并ACS者为80例(26.3%),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32.5%).重症肺炎患者9例(11.3%).ACS组患者更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危险因素,且CAP临床治疗难度增加.ACS组治疗失败、院内死亡及30 d内死亡的比例明显更高(52.5% vs 14.2%,P <0.001;21.3% vs 6.7%,P <0.001;25.0% vs 8.9%,P<0.001).结论 对于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合并ACS比较常见,ACS可能是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萍;王辉宇;建彩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量化参数S、S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量化参数S、S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通过DSA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0例,进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结果 应用GE AW4.0工作站心肌灌注图像分析软件,得到心肌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量化指标S及Sp.心肌缺血区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首过时相上升斜率S及峰值强化率SP明显减低(P<0.05).结论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程绍玲;曲晓峰;王晓梅;周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尿道刺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留置尿管老年患者术后尿道刺激的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石蜡润滑常规导尿;观察组30例,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以及出现肉眼血尿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及出现肉眼血尿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法可有效减轻留置尿管老年男性患者术后的尿道刺激症状,减轻尿道黏膜损伤及疼痛,减少躁动,避免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李春萍;杜奕鹏;朱磊;姜凤鸣;李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室近期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和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取同期正常的老年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d、4d、7d血清TNF-α和IL-2水平,以及血、尿淀粉酶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奥曲肽组相比,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组的老年患者血淀粉酶在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尿淀粉酶在第4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结论 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用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TNF-a和IL-2水平实现的.

    作者:姚怡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42例

    糖尿病足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1],严重者可导致骨骼坏死,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实践中自拟中药浴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满意.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新霞;谢春光;郭保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M患者发生CVD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更高,后果也更严重.这种危险的增加不仅与高血糖有关,也涉及脂类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且在心血管病事件一、二级预防中发挥显著作用[1,2].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Kindlin-2与整合素β表达的关系

    目的 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ndlin-2与整合素β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指导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85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为观察组,60例正常喉黏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Kindlin-2与整合素β蛋白表达.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Kindlin-2与整合素β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Kindlin-2与整合素β表达与TNM分期、Ki67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喉鳞状细胞癌Kindlin-2与整合素β表达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结论 Kindlin-2与整合素β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Kindlin-2与整合素β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鲁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细胞计数与脂类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的白细胞计数(WBC)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重庆市4004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WBC、TG、TC含量,按照统计学四分位方法将WBC分为WBC1组、WBC2组、WBC3组、WBC4组,各组的WBC分别为0~4.90×109/L、(4.91 ~5.79)× 109/L、(5.80~6,71)×109/L、>6.72× 109/L,用SPSS17.0软件分析各WBC水平与血清TC、TG、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讨论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结果 随着WBC计数增加,各组TG、TC含量以及男性比例均逐渐升高,女性比例逐渐降低(P<0.01);WBC1组WBC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21,0.044,0.099,-0.033(P<0.01);WBC2、WBC4两组的WBC也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074、0.037、0.035,0.084、0.03、0.042(P <0.01),与年龄不相关(P>0.05);WBC3组中WBC仅与TG相关(r=0.04,P<0.01),而与TC、性别和年龄都不相关(均P>0.05).以WBC计数为因变量,TG、TC、性别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23,0.035,0.117,-0.03(P<0.01).结论 重庆市民的WBC在一定范围内与TG、TC和性别有关,在此范围内的WBC有望成为脂代谢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新指标.

    作者:叶芳;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苦参素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96例

    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丘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且部分伴皮肤划痕征,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1],是常见的皮肤病.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治疗困难,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笔者应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1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姜兰香;王爽;庞传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抗脓毒症作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常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异常,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虽然近些年关于脓毒症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进展,如重组人活化蛋白C (rh-APC)[1],早期液体目标治疗等[2],但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提高,并且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其有益作用源于其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因此减少体内循环的胆固醇量,这种作用与降低血脂有关.

    作者:张立涛;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0 ~ 2008年5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观察组),采用TME治疗;另选1995~2000年的3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保肛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110±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5±40) ml,住院时间为(14.5±2.0)d;对照组分别为( 188±24) min、(345±119)ml、(18.6±1.8)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保肛率、肿瘤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84.0%,对照组分别为0、26.7%、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TME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保肛率.

    作者:何程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钙网织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体外表达

    目的 构建钙网织蛋白(C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LP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Genbank中提供的CRT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人乳腺癌组织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RT-PGR技术扩增人CRT基因片段,测序后将GRT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pShuttle-CMV重组穿梭载体,进而将穿梭载体克隆至Pac Ⅰ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的腺病毒载体pAdxsi.结果 重组穿梭载体pShuttle-CRT经EcoRI/Kpn Ⅰ酶切鉴定连接成功.酶切穿梭载体将CRT片段克隆至腺病毒载体pAdxsi得到Ad-CRT,鉴定证实Ad-CRT载体构建成功.Ad-CRT转染293LP细胞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法证实其体外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CRT重组腺病毒载体Ad-CRT并证实其在293LP细胞中表达.

    作者:赵丹;刘新莉;马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修补10例

    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疝修补有多种术式.无论术式有多少种,终都是修补腹壁的缺损,主要的是修补内环的缺损.目前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恢复时间短,无明显不适感,能早日恢复工作,但是仍有1%~3%的复发率[1].本文分析我科近3年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的复发原因.

    作者:汲崇德;于威;刘庆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