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分析

汪正才

关键词:经尿道电灼术, 腺性膀胱炎, 女性, 临床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方法 对56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28例,采用经尿道电灼术,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药物治疗.结果 28例均采用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及术后采用化疗药物常规作膀胱腔内灌注,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女性腺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是初步诊断的依据,主要靠病理来确诊.经尿道电灼术加腔内化疗是有效的方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思考、多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作者:尹祖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93例PPH手术操作心得体会

    目的 探讨痔上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环切悬吊术(PPH)手术操作细节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临床对PPH操作细节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注重PPH手术细节治疗重度痔193例,效果良好.结论 PPH是一种安全有效、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疗效高的手术,注重手术细节可以避免术后不必要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朱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99例献血者ABO血型初筛错误原因探讨

    目的 分析外采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寻求减少初筛血型错误的对策.方法 对贵港市2009年至2010年外采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采血标本66506例,初筛血型错误99例,误定率0.15%.造成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占82.8%,其次是血型本身原因(亚型)占9.1%,试剂原因占8.1%.结论 加强责任心教育、加强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是减少外采血型初筛错误的关键.

    作者:谭淑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普外科患者不良情绪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普外科患者不良情绪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于本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7d的HAMA、HAMD评分及SCL-90中的恐惧因子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d及7d的HAMA、HAMD评分及SCL-90中的恐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普外科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中的效果突出,较为适用于外科患者.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代以脂肪髓,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虽然多数病人原因不明,但临床诊断时应尽量仔细收集各种病史资料,以争取找到有关病因线索,对预防再障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1].

    作者:吴兴国;李永萍;陈则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抑癌基因PM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e leukemia,PM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以下宫颈病变新鲜组织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I)28例、CIN Ⅱ 20例、CIN Ⅲ26例、宫颈原位癌18例、宫颈浸润鳞癌Ⅰ期21例、Ⅱ期21例、Ⅲ期6例、Ⅳ期2例、复发性宫颈癌2例(包括宫颈癌腹腔转移组织1例)以及因其他疾病切除子宫病理证实为慢性宫颈炎者30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ML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PML的表达量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x2=113.02,P<0.00、r=0.26,P<0.00).结论 PML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林云恩;李清秀;王莉;谭佩婵;刘桂红;何志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急诊中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诊断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对急腹症患者使用镇痛剂对诊断正确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12月某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治的158例急腹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诊治早期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诊断的影响.结果 使用镇痛剂组与未使用镇痛剂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证据证明急腹症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影响诊断.

    作者:叶康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在我院经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奋乃静或氯丙嗪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顺气导痰汤加减,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单纯行西药治疗的患者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3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有3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9.1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作者:涂鸿鹄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厦门市2008年至2010年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复检及确证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情况,为指导监测检测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实验室网络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采用一种ELISA试剂和一种快速法试剂对2008年至2010年厦门市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的799份样本进行复检,采用WB试剂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并对其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经复检,有402份HIV抗体2种方法均为阴性(402/799,50.3%),血站送检样本复检阴性率(199/236,84.3%)显著高于医疗和疾控系统;医疗和疾控系统3年来送检样本复检阴性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ELISA和快速法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7.8%.HIV抗体不确定的WB带型中p24出现几率高.结论 3年来厦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应加强对HIV抗体不确定受检者的随防检测.

    作者:李莉;黄仕杰;温慧欣;徐雪荣;黄建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磨牙固定修复的临床分析

    本文重点探讨的修复设计和维护,与修复体的疗效有直接关系.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使修复体承担的胎力轴向传递,并适当地减轻,加上修复后控制局部菌斑,是修复体达到良好远期疗效的关键.

    作者:祝宇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李安源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

    本文阐述了李安源医师治疗小儿咳嗽的个人经验.指出治疗小儿咳嗽应该以辨证论治为前提,再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注意祛痰与调解肺部气机,肺的宣降功能恢复的同时,也达到了祛痰止咳的目的.

    作者:陈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医保覆盖患者数量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医院医保工作如何不断开展来适应参保患者数量不断的增加的现状,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管理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曙疆;何艳;张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普通外科中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为避免因素间的混杂及交互作用,经回归性分析筛选出5个显著变量,分别是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切口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5项内容.

    作者: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依帕司他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中的用研究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能否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方法 选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常规治疗复合性溃疡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tid,治疗后8周在电子胃镜及组织学水平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可能与依帕司他改善或减缓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作者:张成霞;林晓燕;宋琛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食品卫生法》的不断完善,食品卫生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和规划.食品卫生标准不仅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执行其职的法律依据.在食品卫生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论述食品卫生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卫生监督管理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通过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过程中的措施,以便更好的实现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和落实.

    作者:周家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按照病因为分为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B组: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患的心力衰竭组.将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及常规剂量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疗程10~14d,治疗前后测定血钾、血镁变化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A组: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4.5%;B组: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19例漶有效率:69.4%;2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价格低廉,与胺碘酮有协同作用,并能延缓或减少胺碘酮副作用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平;续国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检测意义和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与血型为0型孕妇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 筛选O型血孕妇丈夫为A型、B型、AB型,抗体效价(IgG抗A(B)抗体)水平≥1:64的夫妻所生新生儿是否换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鉴定、胆红素、血红蛋白测定和溶血实验检测,以评价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越大.结论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监测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能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筛查项目.

    作者:兰新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注意事项

    微创腔镜技术在现代腹腔手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微创腔镜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创口,为加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注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成为了医生与护理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微创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龙伟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不同重力应激下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本文通过例证讨论了不同重力应激下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作者:陈三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36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6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仲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